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352节

  无人机的延伸侦察,就到了头顶。

  具体的坐标信息被交联卫星定位系统收集,传输到了大后方的火箭炮组。

  不止如此,陈默安排的重装突击集群,也来到了六连,也就是最初遭受轰炸的营区入口。

  突击集群,形成500米横向,3000米纵向展开。

  突击形式,运用了典型三波次作业的经典模式,坦克和装甲步战车配合,形成一柄拥有连续动链的三角尖头巨大武器,穿击,闪击,集群动链特征极为明显。

  而集群能够形成,依旧得益于交联定位系统,可以随时调整战车机动位置。

  这时候,不要说已经被打到半残的装甲团。

  就是完整编制的装甲团级火力,面对信息化营后方远程,前方突击的规模,也抵挡不住了。

  重装集群开到营区门口。

  蓝军六连还幸存的战士,扛起单兵火箭筒试图阻挡集群入营。

  可这时候,还挡得住吗?

  滑膛炮,重机枪,犹如雨点般针对蓝军防线发动突击。

  营区入口挖得有战壕,陈默通过无人机提前知道地形后,立刻传输给地面突击组组长刘鸿运。

  突击队形收缩,战矛直刺。

  展开了疯狂的屠杀。

  哒哒哒.轰轰轰.

  集群动链的冲锋,加上后方榴炮组不停的帮忙扫清障碍,蓝军辎重区的驻营单位,根本组织不起来像样的反抗。

  地面装甲战斗,以极为残暴的姿态开启。

  第一批十几辆坦克,装甲车闯入营区,都没让蓝军战士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就被重机枪报销。

  稍微远一些的火力,则是被游戈在集群两翼的直升机锁定。

  起伏的营区土地上,战车高速推进,发动机咆哮,大地都在惊悚。

  三米长的火炮管,随着坦克车身颠簸而抖动,纯机械化原理的炮耳设计,补偿了运动突击过程中,炮弹推射产生的射击平衡变化。

  仅仅几秒钟。

  原先被炸过一遍的蓝军六连驻地,就被钢铁怪兽占据。

  蓝军战士脸色颓败的躲避到角落,眼睁睁看着装甲集群践踏自己的营区,无数的帐篷被集群战车推翻,被协同步兵砍断绳子。

  此刻的红军,就恍若闯入敌方阵营的土匪。

  一波集群打击,重坦就从正面摧毁了四连和八连在后方,依托地形建立起来的高地阻击线火力点。

  很多装步,机步的战士,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就被直升机锁定火力点。

  被重炮轰炸。

  蓝军的火箭炮组,等到敌人都特么突脸了,也没等来己方侦察兵提供坐标,调整射击诸元。

  反而陈默这边的火箭弹车组,隔着十五公里,针对蓝军防线展开覆盖性轰炸。

  前有重装集群突击,后有远程炮覆盖,在这没有弹道雷达的年代,蓝军被体系压制的没有丝毫还手能力。

  一名又一名蓝军官兵,颓然的瘫坐在地上,他们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演习之旅结束了。

  一场规模宏大的军演啊。

  参战单位多达上千个,普通士兵出发前,幻想着表现,立功,提干,在一刻,彻底的烟消云散。

  接到团部指令的四连长,看着自己搭建的防线,被红军这么轻易的突破。

  自己也被第一轮炮火击中,战损。

  他呆呆的站在防线跟前,看着战车从自己跟前,三米的地方开过,冲向大后方的辎重区。

  红彤彤的火光,以及战车装甲投射出来冷冽的寒光,映照在他的脸庞上。

  四连长嘴里嘟嘟囔囔的骂了几声娘,瘫坐在地上,被连里其他战损的士兵,给拖到靠后一些的位置。

  蓝军曾试图反击,几个连幸存的战士,潜伏在侧翼,计划使用单兵武器干掉红军重装集群。

  可奈何,战场上一架架无人机就是红军的侦察兵。

  往往蓝军刚凑起来兵力,都没等组织有效抵抗,就被直升机锁定,一轮带走。

  这种打法和遭遇,是蓝军装甲团第一次遇到。

  装甲团安排出去的直升机,隔靴搔痒,打空携带航弹后,就被迫扔下步兵,撤出战场。

  这仗没法打了。

  再打下去,辎重区唯一的陆航火力,也会成为红军机步兵的靶子。

  距离辎重区越来越近,前行数公里的战场上,由于陈默只求快,导致战场极为混乱,蓝军残余火力没办法收拾干净。

  装步九连遭遇火箭弹轰炸,幸存的战士联合从远处赶过来支援的三营坦克连,试图组织士兵,依托地形和车辆进行反击,建立多个火力点。

  但很遗憾。

  仗打到这一步,己方的重火力每次都被红军精准轰炸,根本帮不上一点忙。

  他们的反抗,对整体形势没有多少改变。

  96式重坦凶猛的在近距离咆哮,步兵,装甲兵,协同步步紧逼。

  10号的清晨。

  蓝军师装甲团下辖的二营,三营战士,亲眼看着己方的阵地被攻陷。

  无数的战士,印象中只有火光,爆炸,机枪,步枪,手雷,导弹,失序的战友,燃烧的车辆,被拖拽的帐篷,和满目疮痍的营地。

  无力,一股巨大的无力和绝望,犹如狂风般席卷了整个战场。

  留在蓝军驻地的导演部参谋惊呆了!

  战场观察员同样惊呆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堂堂一个装甲团,守卫东线辎重区的部队,会溃败的这么彻底,这么迅速。

  最后防线也挡不住了。

  毫不夸张的说,重装集群连炮都不用开,光是横冲直撞,都能把最后的防线和火力点全部撞散。

  硝烟升腾,战火纷飞,而突袭却进入了尾声。

  蓝军辎重仓被攻陷,十几个加油仓,弹药库暴露在重装集群跟前。

  坦克缓缓停止机动。

  别说蓝军觉得输得有些梦幻了,就连刘鸿运他们也没想到,这次的战斗会这么顺利。

  这时候。

  要说全营谁最清醒,那就数陈默了。

  他提前就知道体系的压制有多狠,不亚于马克沁打骑兵,取得现在的战果,并不算意外。

  眼瞅着自家战车在油仓旁边停下,陈默龇着大牙,拿起通讯器大骂道:“地面突击组,愣什么呢?”

  “蓝军的油你们不能用?还是别人的油不好烧?去补油啊。”

  “梁排,赶紧把咱们的油罐车开过去,把储存油都补满,还有,看看蓝军的油罐车也找人开回去。”

  “弹药能拉的都拉回去,妈的,过日子一点都不知道仔细。”

  “全营,放宽二十分钟时间拉物资,二十分钟后全营朝西侧红军炮团驻地机动。”

  “侦察组,放开无人机,雷达,侦察方圆五十公里内所有机动目标。”

  “一旦发现蓝军救援部队,立刻汇报!”

  “执行命令吧!!”

  陈默激动的在指挥车内直搓手。

  他知道,这一战,陆院要的体系实验,已经可以交差了,他没有辜负学院的重托。

  而正在前方开车的战士,听到自家的营长命令后,先是愣了几秒。

  随即一个个猛踩油门,朝着油料仓机动。

  蓝军被淘汰的战士,亲眼看着自己家的油料,被红军的人拿着油枪,使劲往战车油箱里呲。

  自家的油罐车,被红军安排人一辆辆的开走。

  弹药更是被抢得几乎不剩什么了。

  142运输车装不下,红军的战士就把一部分弹药箱抱进装甲车里,宁愿自己受苦没地方坐,也得把子弹抱回去。

  “畜生啊,这特么哪是红军啊,不妥妥的土匪啊。”

  一名蓝军老兵,口中喃喃的看着。

  “这到底是139师哪支部队,特么的,我看战车涂装不像139的车啊。”

  另一名老兵更疑惑,仗都特么打完了,都不知道究竟是哪个单位,这种战役多少年都没遇过了。

  二十分钟,对于信息化营来说,是最爽的二十分钟,同样是补油,补弹药,可用的是蓝军辎重,这种感觉都不一样。

  但对蓝军来讲。

  这二十分钟,无疑是最黑暗,最憋屈的时光。

  上午七点四十分,陈默下令蓝军营全线撤退。

  各分队目标直指红军炮团,风雷激荡,在地面拉起横线足足三公里的狼烟,火速逃窜。

  陈默有自知之明。

  蓝军营的战斗力得益于体系加持,料敌于先,才能取得这次的胜利。

  但体系压制并非无敌啊。

  只要蓝军师反应过来,远程协同空六师再来一次轰炸,再牛的体系也得趴窝。

  惹了这么大的祸。

  陈默深知,只有红军师能保他没事,至于怎么保,这么头疼的事,就交给红军去考虑吧。

  蓝军营是上午七点四十分开始撤退,救援部队是八点十分,抵达东线装甲团辎重区。

  中间隔了半个小时。

  消息传到蓝军师部时,由于王松合师长半夜睡得太晚,整个人还没清醒,就被战情参谋林一峰叫醒。

  师指挥部。

  政委方勇,参谋长秦辉,以及一众参谋人员脸色铁青,气得饭都吃不下。

  一夜啊。

  仅仅一夜,全师重装布置,西北线基层军官被暗杀十几人,几乎相当于一个营的基层指挥被杀到断层。

  战斗力锐减超过五成。

首节 上一节 352/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