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营长,全营集合完毕,应到1063人,实到1050人,一名肺气肿正在休养,十二名留守哨兵,请指示!”
营值班员大声的汇报各连情况。
“稍息!”
“是!”
值班员转体,下达稍息口令。
陈默迈着齐步走到队列跟前,看着一千名士兵昂首挺胸,有些信心比较足的,更是把胸膛挺得跟火鸡一样,比其他战士都能高出半个头。
表情非常骄傲。
“命令!!”
陈默煞气腾腾的开口。
唰!!!
命令两个字,可比“讲一下”,要正式的多了。
队列瞬间从稍息变成立正,军靴磕脚跟的声音如雷声般震耳。
陈默后退几步,目光如刀子般扫视队列。
“同志们,所谓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我们蓝军营没有磨十年,我们只有几天的时间。”
“但就是这几天,足够我们杀向西北,明天就是启程的时候了。”
“今天下午,不再要求协同突击集训,各分队只需要看以前的建模,多看,多想,休息好之后。”
“明天启程。”
“同志们,我这点职务没资格代表党和人民,但咱们的使命,咱们的任务,人民会看到,上面会看到。”
“这次的敌人再凶悍都没什么,老规矩,在场的都是老同志了,不就是打仗嘛。”
“不就是信息化嘛,军官带士官,士官带老兵,老兵带新兵,咱们一块冲。”
“这个队,由我来带。”
“以前,你们总说自己是主力,现在,当主力的机会来了。”
“同志们,你们做好战斗的准备了嘛?”
“时刻准备着!时刻准备!!时刻准备着!!!”
“同志们,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此次军演,别人怎么样我不管,但我们肩负着实验信息化的重任,这个过程会很苦,面对大规模的战场,我们甚至要在夹缝中求生存。”
“接下来很多天,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突发事件,环境可能会更恶劣,但上面的首长再等着我们,无数的学院老教授,在殷切的期盼着。”
“同志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蓝军营,杀!!!!”
一声声爆吼从队列中传出。
陈默之所以在动员中说这些话,那是因为现场所有干部都知道信息化实验的重要性。
这不单单是一场演习。
更是一次为野战部队趟出新体系,争出一条路的实验。
动员结束了。
8月7日下午,蓝军营野外训练区被一种大战将至,不死不休的空气包裹着。
陈默有一句话,算是说到了很多连队战士的心坎里。
天天喊着自己是主力,这一次,真的要成为主力去西北战场了。
谈不上悲壮,因为谁也不知道,在战场上他们敌人是谁,有多么强大。
更谈不上轻松,毕竟喊了这么久的大战终于来了。
下午五点。
军区后勤部运输营派两辆142运输车,将所需新军装全部运过来。
下午五点半。
整个蓝军营换上新军装,新军靴,写遗书,排着队给家里打电话。
抱平安!!
演习并不是百分百的安全,尤其是这个年代,每次大规模军演都有伤亡指标。
更何况是维持半个月,不停高强度的机动,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挑战。
从吃过晚饭开始。
陈默就独自一个人,跑到营区后方的土坡上,香烟一根接着一根,脑海中不断的在推演蓝军营现有的战斗力。
说实话,他也不知道这次导演部会给他们什么剧本,更不清楚,之前说得开卷考试还做不做数。
一切都是未知。
让他也压力极大。
一个人足足呆了四五个小时,等营区所有分队都回宿舍休息时。
陈默才溜达着返回自己宿舍。
今夜,繁星点点,月光皎洁,将整个营区都照得如同铺上一层白纱。
景色很美,就是气氛有些压抑。
第二天上午八点,也就是8月8日。
刚刚吃过早饭,全营的战士正在宿舍收拾行装时。
呜.
一阵阵低沉的防空警报音,响彻营区。
第226章 又遇熟人,地狱开局
伴随着防空警报拉响。
全营开始集合。
黄龙王沟营区,各分队楼道士兵跑动的声音如雷鸣般震耳。
“一、二、三、四”
楼下集合后,分队长负责整队集合,点名,登车。
运输车队,拉起长龙,带着战士朝着外围车炮场疾驰。
不需要刻意下达指令。
牵引车在运输排的指引下,快速且有序的停放在各分队前方。
坦克车组,由三人组成的检测小队纷纷上阵,两人车内,一人车外,快速进行坦克机动前,常规综合项目检查。
车载火控,动力,燃油等十几个科目,按照表格记录。
重装战车都要走铁路机动,需要牵引车将重装拉到车站。
轰隆隆!
检查过程中,数十辆96式坦克几乎同一时间点火,顿时间,大地颤抖,空气里厚重的柴油味,机油味弥漫开来,浓郁不散。
陈默观看了一会分队的检查,而后转身来到后勤所在的地方,询问单兵口粮配发情况。
他经验不足,没有选择跟铁路。
参谋部的意思,也是让他跟陆路一起。
八百多公里,按照蓝军营的运输规模,铁路运输抵达青铜峡最快也要16个小时,慢的话,能9号清晨,也就是24小时抵达预定地点就算不错了。
昨天晚上,军区参谋部急电,要求蓝军营重装,于次日上午十点进入演习场。
高速公路机动八个小时后,转入国道机动,要求当晚九点之前,沿西南进入演习场。
这仗还没开始打呢,战争的氛围,就率先笼罩了所有参战的单位。
蓝军营行动的同时。
军区调动的工兵营,已经抵达晋阳火车站,十几台工兵大型吊装设备,全部到位。
包括京都空七师机场。
八个架次的歼8战斗机,四个架次的轰6k从机库缓缓滑出。
机群犹如大象漫步。
首批护航战斗机正在准备起飞。
标准的C+混凝土跑道,空军地勤引导和塔台配合,引导起飞。
护航,分为铁路和陆路。
上午十一点。
在蓝军营牵引车的引导下,全营重装终于抵达晋阳火车站。
陈默以前还真没见过铁路列装,这次专程跟过来,算是长长见识。
随着他们过来,晋阳火车站彻底成为蓝军营的地盘,军区安排的后勤车辆,工兵营车辆,将车站化为装甲的海洋。
突!突!突!
1200匹马力的特种工程机械排气筒,冒着浓浓的黑烟,把周围所有的空气,都给染成了机油味。
50吨重的主战坦克,看起来好像挺难收拾,但在这些吊装工程车面前,平均三分钟一辆,效率极快,装满一辆军列包括固定设备在内,也只需要半个小时而已。
“好,向左50度,慢一点,放放放!!”
“注意,好,向左再打一点。”
“落,下一台。”
列装坦克期间,有坦克二营的干部挥舞指挥旗,装卸组三名士兵大声沟通,分别站在平板军列车厢的角落。
看到有吊装车操控的坦克,缓缓悬在他们面前时,就会立刻伸出手,稳住重装落在车厢的角度,平板车厢右后侧的小组长通常都是高级士官。
整个人全程神色严肃,眼睛紧紧盯着指挥旗帜,将近50秒钟的落装过程当中,神经异常的戒备。
砰!
随着坦克平稳落装,军列平板车厢轻微抖动,三名士兵就会立刻动手解开扣在坦克上的特种钢丝绳,将钢丝绳抛回地面。
而地面的接引小组,则是拖拽起六根绳索,朝前跑,工程机械会缓慢的移动到下一辆坦克跟前。
铁路列装完毕。
全营的炮车,坦克都被固定在军列上。
要出发了,副营高进,教导员刘鹤立找到陈默,三人相互敬礼告别。
“陈营长,指挥车内已经接入卫星信号,咱们的定位都会在导演部那边显示,所有机动情况,都要半个小时汇报一次,上面需要记录机动数据,移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