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304节

  这两个问题,目前没办法规避,更没办法跳跃。

  99A一天没有列装,就无法形成以主战坦克为核心的战术分队,独立完成中低空域的反拒止,也就是面对武装直升机,永远都会处于被动状态。

  而各单元的战场控制,目前仍以密集通讯手段来完成协同。

  达不到后世,合成部队那种可以通过士兵配备北斗单兵定位器,来精确定位战时战场位置的程度。

  信息化依靠的就是科技,科技才是第一战斗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陈默看过《论信息化战》的机密档案,他很清楚,眼下这个阶段,京都军部之所以要在野战部队进行信息建设的单元合成化,其宗旨,只是为了应付局部烈度战争。

  但这种思想,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陈默个人清楚,未来外部形势会导致内部复兴加速,军事方面出现剧烈变化。

  复兴速度过快,必然会触动外部神经。

  世界第一和第二之间,永远无法调和,这也可以叫做结构性矛盾。

  抛开一切表面,单纯的说,那就是针对生存空间的争夺,这也是贸易体系战争的本质原因。

  崛起,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而国运,更不是一蹴而成。

  最现实的例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不就是新老列强的空间争夺战,还有殖民地争夺战,以汉斯为首的列强,用陆权挑战落日为核心的老牌海权列强。

  汉斯找到了挑战方法。

  而这个方法,才是战争的直接导火索,并不是那场表面的刺杀事件。

  军事只是政治的延伸。

  汉斯联合数个国家,准备修建一条跨越多个国家,辐射大量人口区域,直到中亚的贸易铁路大动脉。

  综合当时的情况。

  仔细想想就跟目前国内采用的方式一模一样,用同一种方式去加强陆权。

  历史总在重复,区别只是在于现在有了大杀器的存在,平衡了一些因素。

  但大杀器,并不代表绝对安全,形势在突围之前只会更加恶劣。

  不过,外部再凶险,怕也没有任何意义。

  这么大一个国家,十几亿人,要吃饭,要活的好,就得咬牙往前走,中间会有牺牲,会有流血,就是这么简单。

  野战部队作为保驾护航所在,就应该多方向发展,包括改变信息化进程,或者说加速这个进程。

  抽完第二支烟,陈默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但还是没有猜到王师长的战术用意。

  可说来也巧。

  就在陈默起身,准备返回礼堂时。

  他扭头无意间看到,远处停机坪停的几架侦察机,周围有一群战士聚在四周仰头观看。

  可能是看完后准备离开,人群绕着直升机,猛然散开的画面被陈默捕捉到。

  就这么一个画面。

  让陈默突然想起,之前罗主任讲,来的时候半路上就遇到了188师的人。

  而188师据陈默所知,对方主力团有三个,两个装甲团一个机步团。

  第一条运输线是隐藏的重装,第二条运输线是以炮兵,步兵为主。

  那另外一个机步团三分之一的主力呢?

  那群机步兵呢?

  敌军有一个陆航大队,对方能第一时间把侦察或者一部分步兵运输到战场。

  难道,他们的陆航大队,只会运一趟?

  陈默想到这里,终于明白刚才为什么觉得哪里不对了。

  兵,大量的兵。

  师级三分之一的火力,人数至少就要两千多人,加上人家能调动的后勤,总人数至少在五千往上。

  可重装藏兵的那一条运输线,显然不可能带那么多人,142运输车运坦克主体,141运兵车运输坦克配件,没那么多位置给战士乘坐。

  而第二条运输线,看着庞大,可几十辆装甲车,不可能塞下几千人吧?

  那就只有一种解释,188师的先头部队,或者说是那群机步团的人,现在已经抵达了战场。

  人家十二点左右就能把第一批人运过去,如今过去了快四个小时,凭借师级运输能力,现在恐怕近千人已经成功运到战场了。

  而交战区目前就是一个撑开的巨大火力网,只要开战,己方部队不管从任何地方出动,都将承受敌军无差别的攻击。

  毕竟,188师驻地不是秘密,营区驻地更不是秘密啊。

  哪怕指挥部在开战前,允许联合营机动至战场才开始演习。

  那也只不过是在敌人火力网之下,从边缘位置,挪到火力中心罢了。

  因为,己方能移动,人家也可以随时调整战略部署。

  真毒啊!!

  陈默猜到王松合可能存在的行动后,后背瞬间冒起一股寒意。

  特么的,这贼老头真几把狠。

  一个闹不好,别说打出信息化的优势了,能有还手能力恐怕都算奢侈。

  这是不给联合营一点喘息的余地啊。

  理清思路后。

  陈默急忙起身,准备去拿交战区地图,看看敌人最有可能藏兵的位置。

  只是,他刚走进礼堂就注意到,无人机画面终端上,侦察连六米宽的大坑已经挖好。

  程东正低声招呼着全连撤退。

  几十号人,为避免暴露,连车灯都不开。

  全靠副驾驶的人从窗户伸出半个身子,拿手电筒照着路面极速撤离。

  眨眼的功夫便撤得无影无踪。

  半空的无人机开始持续升空,依旧在深坑周围侦察。

  陈默发现自己的布置开始奏效,他也饶有兴趣的看着。

  礼堂内,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

  甭管这种方式上不上得台面,至少凑热闹是人类的天性。

  大概过去有五六分钟。

  188师,佯装成后勤的车队,晃晃悠悠的终于抵达。

  这么大的坑,侦察连应该也担心真有司机睁眼瞎,一头栽进去。

  特意在距离坑旁的位置,摆了一排大石头,提前挡住去路。

  从高空俯瞰的画面可以看到,排头的141运兵车停止,副驾驶上跳下来一名战士,他先是拿着小旗子沿着后面跑,不断的挥舞。

  提醒后方车辆注意停车。

  没过一会,黑压压的一群人都从车上下来,拥挤到前方大眼瞪小眼的看着石头发呆。

  一群人目光不断的在四周寻找,手电筒的光线四处扫射,这次部队紧急出行,这条路应该没提前侦察,没发现情况后。

  众人才搬着石头准备挪开。

  可能是天太黑,加上挖的坑距离摆石头的地方有些距离,一大群人把石头都快挪完了,才终于有人发现大坑。

  发现坑的那名战士,似乎有些傻眼。

  他愣了一会才跳进坑里,用手摸摸坑壁,发现是新土,并未被晒干,那名战士气急败坏的从坑里爬出来,开始招呼周围的人过来看。

  无人机距离太远,只能看到画面,无法听到声音。

  但猜也能猜到,这时候,188师这一支运输队怕是被气得够呛。

  有不少士兵走到坑旁,都在蹦着骂人,一边骂还一边看向四周,似乎是在找那个挖坑的缺德货。

  没过多久,还有干部走过来查看情况。

  从画面上不难看出,敌人已经察觉到这条运输道被发现,可就像陈默说得那样,上百辆运输车,上面还拉着坦克,队伍拉长近三公里。

  发现又如何?

  难不成他们还能调头重新换道?

  要真这么干的话,这次重装运输在中午之前,怕是运不到战场上了。

  果不其然。

  对方应该是跟指挥部请示过后,一队队战士拿着铁锹开始填坑。

  大概又过去二十多分钟,车队后方疾驰过来两辆小型军车,从车上下来几个干部站在填好的坑旁,叽叽咕咕商量半天。

  车队才再次出动。

  这一耽误,就是半个多小时。

  时间临近五点,天开始微微亮堂,半空的无人机只能再次升空,避免被敌人发现。

  两辆军车并排引路,引导着大车前行。

  这种应对方法是没毛病,非常得体。

  只可惜,碰到陈默这种一肚子坏水,又遇上执行力超强的苦池侦察连,也算他们倒霉。

  并排的两辆军车,属于敞篷的那种老式军车,前行大概三公里,眼瞅着没啥情况。

  驾驶员都放松的时候。

  两辆车突然压到路边隐藏的深沟,车辆同时侧翻,其中右边车辆副驾驶位上坐的干部,猝不及防之下。

  直接从车里翻到旁边的沟里。

  整个人直接摔懵了,坐起身破口大骂。

  瞧着画面中,对方那狼狈的模样。

  礼堂这边的人,都忍不住咧嘴大笑。

  就连罗耀武,张津南这种领导,也忍不住嘴角直抽抽。

  好家伙,这场面堪比无声话剧啊。

  陈默看了看车队前行的位置,再对标下地图,基本能确定。

  188师这一支重装,照着这种进度,很难在规定时间内抵达战场。

  一旦错开时间。

首节 上一节 304/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