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61师配合47军上战场,两山轮期间,一个师弄死将近四千敌人,相当牛掰了。
毕竟,当时他们只是配合作战,并非正面战场的主力。
“王松合?!”
走到距离基地入口十几米时,秦参谋长嗓门洪亮的爽笑道:“哈哈,老王,你小子可是好久都不见露面了啊。”
突如其来的声音。
把原本等在外面的王松合,都整的一愣。
他一直都在观察基地四周,都没注意有人来,扭头看到一个平平无奇的驻地内。
涌出来这么多人,连带着63军的参谋长也在这。
王师长当即伸手拽拽军装,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得体,他一个师长,能被人家喊“小子”。
这辈分就很明显了。
“秦首长,好久不见了啊。”
王松合抬手敬礼,而后大笑着伸出双手和秦全安握了握手。
“还是咱们这亲切啊,哈哈,都是老熟人。”
王松合看向罗耀武等人,嘴巴差点咧到耳朵根。
“嗯,是该多回来看看,走,进去讲。”
秦全安伸手揽过王松合的肩膀,两人像个哥俩似的,有说有笑走进基地,朝着会议室走去。
听见他们打招呼的话。
陈默才突然想起,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后期,61师的编制,曾经有两次都挂靠在京都军区旗下。
虽说每次挂靠的时间都不长,第一次不足半年,第二次跟着21军在京都军区下挂靠了五六年。
可有这层关系在,无疑是拉近了61师和京都军区的关系,尽管这段历史出现时,现场的大部分首长恐怕还没参军,或者刚参军。
但渊源就是渊源,找到共同的话题,总比一群人见面,只能商业互吹来得稍微实在点。
陈默插不上话,这种场合也轮不到他说话。
跟着回到会议室后。
没等众人落座。
大屏幕上,正在机动的通讯电台响起机动报岗的声音。
“坦一连正常,油数警戒!”
“高炮连正常,油数警戒!”
“榴炮连正常,油数良好!”
“.”
一连串的通讯报岗传到指挥室,陈默作为统计处的人,当即配合其他参谋人员,对各连情况进行抄写。
这也是合训的目的,必须要掌握联合营机动单位,详细的机动损耗,没有这些数据支撑。
真到了西北战场,那跟蒙着眼打仗都没区别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放在现代战争中,同样适用。
抄写完毕后。
罗耀武拿到手中看了一眼。
联合营自从分散机动,行进速度明显开始加快,之前三个小时跑了八十公里。
如今又过去两个小时,在侦察连提前传输行进道路的情况下,竟然已经绕着机动路线,硬生生前行六十公里。
五个小时一百四十公里作业,统计出来的情况显示,坦克,装甲车平均每间隔一小时零三十分钟补油一次。
普通车辆每三个小时补油一次,工兵特种车辆,每两个小时补油一次。
将全部的结果通过幻灯机,投影到另一面墙壁。
王松合刚来,他也没急着说明来意,跟坐在前排的首长闲聊一会后。
突然扭头看向正在做统计的陈默道:“小同志,你是统计处的人?”
“是,首长!”
陈默挺了挺胸膛,中气十足的回应。
“嗯。”
王松合点点头,他从驻地千里迢迢赶到基地这边,情报工作肯定做得相当到位。
光看陈默顶着一个中尉军衔,连臂章和领花都没有,就大致猜到,面前这个年轻人,就是石城陆军学院前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那个要建校的学生。
陈默的名声在当下并不显。
但不代表,他没有进入高层的视线啊。
一个刚入校的列兵,上课第一天就能说出坦克作战未来要走的方向。
还能契合信息化实验标准,并且嚷嚷着还要陆院建学校,建士官学院。
这种人就算不是天才,至少也能在圈子里被人熟知。
只不过,提出来的建议,牵扯的范围太广,步子也迈的太大,不是一时半会能落实,可提出这个建议的人,还是能被人记住。
信息化所谓的保密,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但对于级别到了之后的人来讲,上面方针怎么计划,怎么走,从来都不是秘密。
也可能是闲的,也可能是另有目的。
王松合猜到陈默是谁,他沉吟半晌后,开口道:“去,调取你们军区过去一个月,运输调度表我看看。”
“是!”
来者是客,更何况王师长要这些东西,陈默也不能不给,又不是什么机密。
询问了统计处处长董占伟,董处长麻溜的安排一名原本就是后勤的参谋,打开军用微机excel表格。
将近一个月的调度数据全部截取。
整个军区啊,一个月的调度表,用一泄汪洋来形容都不为过。
“首长,这一份是过去一个月的物资分配,主要以复训还有单位调度为主。”
陈默扫了几眼数据,开始给王松合讲解。
这也得亏是他以前干过机要秘书,对于这种数据有着熟能生巧的能力。
否则,但凡换个人,那就得傻眼不可。
很多军用数据,根本不是首次接触的人,能够搞懂的。
王松合点头,坐在跟前,目光如鹰隼般,盯着密密麻麻的记录。
他刚来,并不清楚联合营的编制,刚才听到报岗的数据,临时想要看看这边都调动了哪些部队。
虽说在场的人,都猜到61师的人过来,肯定是带着了解信息化营的目的,但却没人真的在意。
编制而已,像这种大规模军演开始之前,红蓝军双方都会进行兵棋推演,推演过程中,双方的编制就已经上报导演部。
这玩意就是透明的。
王松合观看,陈默站在一旁陪同观看。
大概过去有二十分钟左右,王师长皱了皱眉,仰头看向陈默:“你”
“报告首长,我叫陈默,尔东陈,默契的默。”
“嗯,陈参谋,你能从这份数据中看出问题嘛?”
问题?
听到询问,陈默目光扫向统计处的董上校,以及后勤的一些干部。
由于其他人都在注意合训的细节,没有人注意这边,所以,王师长的询问,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
“能看出来一些。”陈默最终点点头。
“哦?说说看。”
王松合饶有兴趣的坐直身体,似乎挺期待这个在陆院崭露头角的青年,能点出哪些让他都意外的建议。
“是!”
眼瞅着没人救场。
陈默只得清了清嗓子:“首长,我不明白您说的问题是什么,这个月度表记录的没问题。”
“嗯。”
王松合闻言,他并没有反驳,依旧是一副等待的姿态。
可这突如其来的询问,搞的后勤部统计处处长董占伟,额头都渗出了冷汗。
会议室冷气开得那么足,都有种救不了他的感觉。
统计处月度报表啊,能被拉出来,那肯定是已经上报的数据,出问题不怕,怕的是这个问题被别的军区首长给揪出来。
并且还是自家参谋长在现场的情况下,他这个处长真可以说是干到头了。
“首长,报表记录没有问题,如果非要说问题的话,那就是这些数据不是死的,而是活的,这些代表了军区各单位的动作。”
“从数据上来看,现在军区后勤保障方面,存在严重的资源调度浪费。”
陈默是真不知道,王师长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不过他却知道眼下后勤部的一些运输弊端。
看王松合不回应。
陈默伸出手指,指向一处数据栏目。
“就比如说这里,七月五日,高炮旅的运输调度,跟188师出现重合部分。”
“其中有两百公里,车辆属于跑空状态,再往下,看七月十四日运输任务。”
“高炮的一个运输营,几乎白跑了四百公里。”
看陈默说得振振有词。
一开始张口询问的王松合反倒懵了,他眨了眨眼,下意识的看向陈默所指的位置。
但可惜,还真没看出来。
陈默却越说越起劲:“根据这个表格,还是七月五号,高炮运输营运输一批封存物资到集团军战略储备库。”
“同一天,188师运输营接到后勤通知,到集团军领取分配的合训物资,而领取的这部分,就是当天高炮旅运过去的。”
“然后间隔两天,到七月七日,装甲旅和机步旅轮流到后勤部领取物资。”
“这两个单位领取结束后,又轮到188师领取,并且领取的还是两天前,高炮旅运输过去的物资。”
“这就造成了浪费。”
“高炮旅驻地距离188师驻地,只有70公里,而高炮封存的物资,却需要188师隔两天跑两趟去领取。”
“我觉得完全可以让两个单位进行交接,让高炮把物资拉到188驻地,让他们自己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