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284节

  刚才看得那两份作战存档,里面提到战术都是非常规的打法,若是战场上遇到这种部队。

  联合营编制臃肿一些,其实,也未必都是坏事。

  “嗯,你这小鬼头,没事不会往我这跑。”

  罗耀武笑着摇摇头:“你是不是觉得这些单位,怎么这么大方,几个连队而已,派出这么多人?”

  不待陈默回应。

  罗耀武便继续道:“你这个人很聪明,学东西也很快,但有一点,思维过于刻板。”

  “演习想做到最好,但什么是最好?我们又怎么做到最好?”

  “上面根本没给我们充足准备的时间,合训没那么简单,只有人,才是保证战斗力的基础。”

  “后勤需要人,侦察需要人,主力需要人,只有人数足够多,合训出现问题时我们才能在短时间内自主更换。”

  “不光我们要适应这个新部队,同样,所有同志都要去适应。”

  “这么说,你能明白吗?”

  “是,首长,我明白。”

  “嗯,解散吧,中午的时候七旅那边的人就该到了,你跟小裴负责接待一下。”

  “预计最晚今晚九点左右,所有单位都会到齐,届时,休息一晚明天准时出发。”

  “是!”

  陈默再次敬礼后,转身轻轻带上了房门。

  返回会议室后。

  他将传真过来的人员编制,火力编制重新整理一份,塞进专门的文件袋中。

  至于刚才罗主任说的,合训是优中择优的说法,陈默不认同但也不反对。

  怎么说呢。

  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很多东西上面人的决策不一定对,他们也不见得就真懂。

  否则的话,又怎么会需要一次次的实验呢。

  当然了,这不是说陈默自己的建议就对,反正这种事各抒己见,由最高层决定最终的结果。

  无论对错与否,先去执行就是对的。

  陈默是觉得各连人员不动,成编制的调过来,最容易培养。

  但上面人是想着时间紧急,人员,武器多多益善,从合训中找问题,在最短时间内,用最优秀的战士,拉起一支具备战斗力的信息化联合营。

  人员的事就这么敲定了。

  作为随行参谋,趁着人还没到,编制落实的事,也是陈默的活。

  目前联合营的编制有三个坦克连,一个榴弹炮连,一个高炮连,一个高炮雷达连,一个火箭炮连。

  加上侦察连被分化的炮侦分队和工兵分队。

  全营等于有九个连队。

  若是加上后勤的话,那就是一营十连的配置,而后勤人数是最多的,几乎占总人数的一半,有四五百人。

  这些还都是各单位给自家连队,配备的随行后勤,那家伙,派人的豪气程度都能让人头皮发麻。

  这么富裕的编制,以前还真碰不到。

  一上午的时间,陈默都在会议室里趴着,根据传真资料,给十个连队划分人力。

  当然,这活也不是陈默一个人干,裴帅军,还有从参谋学院毕业的七八个中尉,都要一起上阵。

  毕竟是上千人的营级单位,人数几乎等同于步兵团了,这个时候,参谋团的实力必须过硬。

  参谋团不止有学员,还有军区参谋部安排过来的驻扎的参谋,只不过,那些人只有在战时才会出力。

  训练,或者整合编制,暂时用不到他们。

  罗耀武之前做过师参谋长,连上万人的坦克师都能玩得转,更别提一个小小的联合营了,有他把关。

  陈默这些新人,才有充分发挥能力的机会。

  “乖乖啊。”

  整理编制时,一开始裴帅军他们并不清楚,这次联合营究竟要来多少人。

  当具体人数整理出来,裴帅军看着十个连队,总人数加基地的人足足有1106人时。

  老裴的眼珠子,当即瞪得比牛蛋还大:“咋这么多人?”

  “咱们基地就算把所有库房都加上,也支撑不了1000多人衣食住行啊。”

  “还有,这装甲兵,炮兵,步兵都搞到一个营里面,先不说怎么打仗,训练怎么训?”

  裴帅军本就是装甲通讯专业毕业,平时没少做训练和作战方面的课题,所以,他对于机械化部队编制,最为敏感。

  “以前实验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嘛?”陈默扭头看向裴帅军。

  “屁。”

  “以前哪有这么大规模,顶多三四百人顶天了,还有以前也不让参加演习,都是小规模的测试,连测试的对手都要提前签保密协议。”

  “哪像现在这样,直接拉到西北。”

  不让参加演习

  陈默听到这句话,不知道为什么,他脑海中突然想起,昨天夜里在停放战车的地方,遇到张副院长和罗主任时。

  两人在临走之前,都情不自禁的摸了摸战车,上午他俩还挺紧张这次的军演。

  到了晚上就明显放松,还说什么要分清作业和演习的区别。

  起初,陈默还以为是开卷考试的缘故,才导致那俩老头彻底放松。

  现在仔细想想,应该不是那么回事。

  以前实验信息化,设立专门的蓝军营,由于思路都是从外军那学习来的,所以,整个蓝军营吃汉堡,吃牛肉,穿外军军装,包括武器,战车,甚至干部的称呼和一些内务规定,都完全模仿外军。

  这种部队,不让参加演习,为了什么就很明显了。

  因为这种配置拉到战场上,不看脸的话,那妥妥的就是外军啊。

  实验要是打输了还好,若是打赢了,怕是军心都要不稳。

  那个时代,陆院天下第一的观念根深蒂固,很大一部分人不愿意承认,也不想承认这个想法过于武断。

  陈默估计。

  前几次实验之所以一直失败,恐怕也是有这个“红必胜蓝必败”的思维,掺杂在里面。

  不一定是主要原因,但肯定会有相应的影响。

  这次突然被拉到西北战场,那是因为此次实验换成了自己的军装和战车,没有外在的影响,军区肯定会适当的放大一些优势。

  毕竟,这种实验,哪怕打赢了,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正常演习而已。

  想明白这些。

  陈默才终于理解昨天晚上,两位首长为什么那么热衷摸战车了,还说出作业跟演习那番话。

  敢情这次实验,才是军区正经出大力配合的一次。

  之前很多实验,怕是连上面的人都不看好啊。

  “想什么呢?”裴帅军发现自己说过之前实验的问题后,陈默就跟中邪了似的。

  整个人直愣愣的坐在那里,动也不动,他伸手在陈默眼前晃了晃。

  “哦,没事。”陈默反应过来后笑了笑,继续手头上的工作。

  “你别没事啊,刚才的问题你还没说呢,咱们这一次这么多人,什么兵种都有,训练怎么搞定?这打仗还能打吗?”

  伴随着裴帅军询问,会议室内正在忙碌的一群参谋,全都将目光投过来。

  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疑惑。

  步兵单位,炮兵单位,装甲单位,他们都碰见过,可这种像是大杂烩一样,把这么多兵种强行塞到一个单位里面。

  他们还真没听说过。

  看着一群参谋都懵了,陈默咧着嘴角,想笑又笑不出来。

  要知道,参谋团的作用,在战时往往比指挥官的作用还大,这特么仗还没打呢,参谋团自己就懵了。

  得亏上面有人抗事啊,否则就这配置,想赢都挺难。

  面对这个问题,陈默仰头想了想才道:“信息化部队本来就是属于那种兵种多元化,各要素集合的单位。”

  “要是单一的炮兵,或者是单一的装甲兵,没有完整的作战体系,也不能算是信息化部队啊。”

  众人闻言,都觉得有道理。

  “知道为什么首长在跟军区要人的时候,特意叮嘱带班的班长,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指挥才能吗?”

  “那是因为信息化部队,这种合成的规模,需要很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战士,全营战士都要懂得并且具备指挥链路控制,兵种协同配合之类。”

  “信息化单位能不能发挥出战斗力,不能光靠指挥官,各个单位必须懂得协同,这么多单位融合到一块,凭借一个人的能力,别说是营长了,就是师长也指挥不了这么多兵种。”

  “信息化完整的作战体系,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建立最快的火力支援系统,在战斗的时候,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通过电台,呼叫相应的火力支援。”

  “就比如说装甲兵发现敌目标,对己方威胁特别大,而又没办法消灭时,就可以不用通过指挥官汇报,立刻通知后方的炮兵,提供坐标信息,予以摧毁。”

  “全营联动,任何一名战士都可以是侦察兵,同样的道理,任何一名战士,在战时,也可以是全营的指挥员。”

  陈默独自一人坐在会议室侃侃而谈,可以说回应的非常流利,因为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后世已经成建制规模的作战方式。

  他纯属是拿出来照抄而已。

  可这种理念,对于在场的参谋来讲,那真可谓是新奇到了极点。

  “我明白了。”

  裴帅军“啪”的一声拍了下自己的大腿:“昨天会议上,主任说要调优秀的兵,现有的编制哪怕换了,也要调平时表现好的人顶上。”

  “这就是为了秀才你刚才说的那个一专多能吧?”

  “只有优秀的兵才会勤快,学习的东西也比较多,更能最快的适应这种新型作战方式。”

  “差不多吧。”

  陈默点点头。

  他估计罗主任恐怕还真是这种思维,由于演习时间太过紧急,短时间内培养不出来,只能凭借老兵本身的一专多能来测试了。

  这种事情本来就没有最优解,反正怎么做都是为了到战场之后,可以顺利发挥出一部分战斗力。

  陈默他们这边正聊得嗨皮时。

  会议室门突然被推开,罗耀武大步走进来,他扫视了下室内的众人,开口道:“行了,有关什么是信息化,怎么去指挥后续我会给你们下达具体任务。”

  “整天喊着信息化实验,到现在连什么是信息化都不懂,那不是闹笑话吗?”

  “新体系是一种升级,也是进化,更是形态上的演化,从来没有人提过军队是系统,但也没有人说过,军队是活体。”

  “更没有人强调军队是自然,然而现实就是,任何的改革都是一种蜕变,你们也放开自己的思维,不要用现在的想法去局限自己。”

首节 上一节 284/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