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281节

  罗耀武没有理会底下的议论,更没有阻止。

  他迈步走到一开始自己坐的位置,从书夹里拿出记录簿,再次回到台上后,才抬手示意安静。

  “好了同志们,不管是震撼也好,还是威武也罢。”

  “这些都是需要靠成绩,靠实力去说话。”

  “刚才张副院长提到擂鼓聚将,现在将既然聚了,那就分配下明天的任务。”

  “程东。”

  “到!”

  程连长来基地这么久,还是头一回被参谋长点到名字,那家伙给激动的。

  起身后,他还特意拽拽衣角,生怕自己着装不得体。

  “其他同志也听一下,明天下午有一个装甲营的战士会过来报到,不止他们,还有一个高炮连,一个雷达分队。”

  “一个榴炮连,一个远程火箭炮连,以及军区后勤安排过来对接的同志。”

  “程连长,你安排侦察连的同志,一部分调到高炮连,担任侦察任务,为后续的合训做准备。”

  “一部分调到工兵分队,由你担任指挥,合训计划,后续会展开大会具体安排。”

  “明白嘛?”

  “是!”

  “秦小军。”

  “到!”

  “你明天跟着装甲营的刘鸿运营长,主要职责是学习。”

  “是!”

  “许战旗。”

  “到。”

  “你跟着远程火箭炮连去学习。”

  “是!”

  “刘敏。”

  “到!”

  “你跟军区后勤部的人对接,目的还是学习。”

  “是。”

  “.”

  从陆院,陆指,装甲,参谋,军医等等学院毕业的学员,都被一一点名。

  安排具体的任务。

  毕竟,陆院建设基地的初衷,一开始并不是为了打这次的西北军演,而是要自己组建一支信息化部队。

  这些人都是未来信息化单位组建的主力,只是计划没有变化快,既然军区要求去西北,那么这帮刚毕业的小辈,自然要跟着这些单位。

  积累经验。

  梁红杰带的三十多人,都被安排穿插到各个单位,包括老炮在内的十一名高级士官,同样按照各自的专业。

  分配到不同的单位。

  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会议室内几乎所有人都分配完毕,就剩一个平时最跳脱,也最显眼的秀才时,压根都不用谁刻意提醒。

  现场就有不少人将目光,有意无意的投过去。

  没办法,谁让陈默太出名了。

  程东这些人就不说了,本来就跟陈默很熟悉。

  陆院,装甲,军医,陆指那几个学院过来的人,那更别提了。

  光是年中考核那一档子事,就让秦小军,刘敏,许战旗几个,对他咬牙切齿了。

  谁让这孙子太坏了,把地图给换了,你说换就换吧。

  所谓君子报仇,隔夜不晚,结果,换完之后,陈默自己跟着陆院的领导跑了。

  独留秦小军他们一帮人,在石城1999届毕业的学员中,都快成了人家茶余饭后的笑料了。

  他们本来是各学院最受瞩目的学员,否则,也没机会过来基地,就因为狗秀才.

  陈默注意到周围投过来的目光,他立马调整坐姿,口观鼻,鼻观心。

  妈的。

  其实陈默也不清楚,年中考核的这些人,是陆院为以后信息化组建,打基础的班底,若是提前知道的话。

  怎么着也不会把关系弄得这么僵。

  毕竟,以后很可能都在一个单位谋事,现在整的,谁看见自己,都恨不得上来踹两脚。

  特么的。

  就在会议室内,气氛有些沉闷时。

  站在前方的罗耀武似乎是终于想起陈默了,罗主任抬头看了眼他坐的位置。

  点名:“陈默。”

  “到!”

  终于轮到自己,陈默没有半点犹豫,第一时间从座位上弹起。

  “我记得你在学院时,提过一次战争三要素,还说过信息化作战概论结论,重复一遍。”

  “是!”

  “战争三要素,是情报——分析——战术。”

  “信息化作战区别于机械化,最直观的就是先敌发现,拥有信息科技基础,让这些基础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具备远程攻击和精确制导。”

  “如果将这些信息科技基础,细致划分的话,我认为未来装甲部队作战,应该把重点建设放在装备对战场情报采集,信息传输互换,综合评估处理,计算共享,火力分配等等几个方面。”

  “战争打的是情报,打到最后拼的一定是工业化后勤。”

  一模一样的回应。

  跟当初陈默在第一次上课时,所讲的话语几乎一致。

  可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

  当时教室里,坐的都是提干过去的学员,虽惊讶,却压根听不懂他说得到底是什么。

  可现在,幻灯片将那些武器全部摆到眼前,西北军演的压力,都压在每个人的肩头时。

  现场的人,再听这段话时的感受,已经截然不同。

  罗耀武和张津南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种结论,而时隔数月,再次听到,却依旧有些恍惚。

  可能很多人,包括陆院的一部分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学院会看重这么一个学员。

  那是因为以前信息化实验,所有的东西都在追求外军标准,从军装,到饭菜,再到装备,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在追求和外军一致。

  是陈默率先站出来讲,信息化只有坚定不移,走最适合自己的军工道路,搭建不靠人,不等人的国防体系,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一味的模仿外军。

  如果有一天,国家复兴崛起,所有装备达到世界主流,仿无可仿的时候。

  那么这种建立在别人体系上的装备,就将永远不会在进步。

  话很大,理也很糙。

  但却实实在在,引起陆院针对信息化实验的一次大地震。

  这也是第六次实验,能这么快到来的主要原因。

  因为使用外军的武器,吃外军的汉堡牛奶,穿外军的衣服,这些都容易达到。

  但后勤,维护,根本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培养的,就算能培养出来,难不成以后整个国家的军工体系都靠模仿嘛?

  看着陈默说得振振有词。

  罗耀武沉默半晌才说道:“下午我跟魏旅长探讨过这个问题,也说起了你入伍写信的事。”

  “后来才搞清楚,你指挥一连时,所说的乏力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样吧,明天各单位过来报道后,军区会给我们批一块足够合训的地方,整体搬迁过去。”

  “合训备战半个月后的军演。”

  “这次作战的指挥由我担任,陈默,你跟在我身边做个随行参谋。”

  “参与制定接下来所有合训事宜。”

  “是,首长!”

  陈默抬手敬礼,腰杆子挺得倍直。

  随行参谋听起来似乎没啥权利,就是个跑腿,干杂活的职务。

  可这种事,不能光看表面啊。

  此次信息化营组建,相当于一营另加五个连队的兵力,总人数加起来,不亚于一个步兵团。

  这么大的规模,罗耀武负责指挥,陈默担任随行参谋,从培养的角度来看。

  他就是下一任信息化营的军事主官,妥妥的没跑。

  会议解散后。

  陆院教员陆陆续续离开会议室,现场有不少人,看向陈默的眼神都变了。

  随行参谋,这个决定。

  比今天上午给秀才突然授衔中尉,更让人意外。

  毕竟,这次实验一旦成功。

  众人就是用脚指头想想,都能整明白,未来秀才的成就绝对不会低。

  哪怕失败了,怕是也不会被丢弃,依旧是下一次实验的主力。

  秀才这是彻底把自己给挂到了,信息化的大船上了啊。

  从罗主任的安排中,就不难看出这一点。

第199章 开卷考试,这帮人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这一晚,对于基地内很多挂衔军官来讲,都是最难入眠的一晚。

  有了任务,有了具体要学习的单位,就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担忧。

首节 上一节 281/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