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为这种想法。
罗耀武才计划这次去西北军演,由自己指挥,让陈默跟在身边学习学习,充当个闲参谋就行。
权当历练。
但今天,陈默的表现,着实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不管承不承认。
一个刚刚授予中尉军衔的列兵,再没有参加过任何军事演习的情况下,单凭课堂学习几个月,就能对战场机动组织,交战突击,做出临场调整。
这种能力,都预示着陈默对战场动态平衡,以及敌我态势关系的理解,有着极高的天赋。
指挥打仗这种东西,听起来容易。
提前布置的话也很容易。
可一旦交战,敌人不会按照你的想法去应对啊。
每一道战术命令的调整,都要根据广义的战场空间,时间,再完美结合战损程度,步坦协同效率,突击模式,火力配合,地形特征等等去下达。
仗不能瞎打。
步步为营也不是嘴里吐出来的几个字。
那是需要用战士的生命去填的战争,不能失误,也不允许指挥官失误。
做到这些,那就不容易了。
“陈默。”
“到!!”
坐在副驾驶正观望着四周风景的陈默,突然听到后排的主任喊自己,他急忙扭身看向后面。
“没什么,你放轻松,咱们谈谈。”罗耀武笑道:“我刚才听一连的人讲,是你在指挥,说说你的理由。”
理由
陈默挠头想了想,最终很肯定的说道:“首长,当时那种情况如果要理由的话,我只能说是因为乏力。”
“哦?说说看。”
“是。”
“这次作战,我事先并不清楚一连和二连的编制相同,三角矩阵突击队形根本不适合连级单位展开。”
“既然是打运动战,那就是说谁先抵达交战区,谁就占据主动,三角矩阵突击链不仅速度慢,侧翼和后方根本没有足够的装甲补位,很容易被敌军牵制。”
“你继续说。”罗耀武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还有就是战情情报太难获取,两个连队全凭指挥官的感觉在打仗,谁的洞察力强,感知战场比别人先一步,能精确的把指令下达到单台坦克车组,谁就占据优势。”
“这种指挥方式,只要指挥官一直在状态,那就能把个体作战单元的战斗力,发挥到极高的水平,可要是指挥官失误,局限性会非常大。”
“全连战斗力就会大幅度拉胯。”
看着陈默说的那么认真,罗耀武没有立刻回应。
因为他不太明白,陈默所说的“乏力”,究竟乏力到哪了。
要说二营的连长指挥思路过于单一,缺乏临时应变能力,总体乏力还能说得通。
可战情情报这玩意,对于所有交战的部队来讲,都是一样的啊。
毕竟,打仗打的就是情报,要是没这玩意还打个屁啊。
比如说敌人来了一个师,你没情报,难不成派上去一个营?
前几年要派兵出去维和,上面开口就要派三万多人,一个步兵师两个装甲师,不就是因为情报不对等。
不过,罗主任不理解也正常,因为他没有跟陈默一样,把脑袋伸到战车外面去观察情况。
更没有体会过,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战场态势能在终端上实时显示。
自然就没法理解,这个乏力,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两人的谈话也没持续太久。
返回二营驻地后,罗耀武交代陈默可以四处看看,转转。
他自己则是回到作战值班室,开始通过电话和陆院,以及军区方面进行沟通。
毕竟,想要调走一个营的人,可不是罗耀武一个主任,三两句话就能搞定的啊。
调动的手续,人员安排,包括后续演习对练的场地都要统一安排。
调二营是为了半个月后,能够带去战场,时间方面非常紧迫,很多细节就只能回到基地再统一开会研讨了。
主任去忙了。
陈默反倒没什么事,一连和二连还没回来,这会指不定怎么挨训呢。
三连留营没有出动,可他也不认识三连的人啊。
左右溜达一圈,陈默干脆挑个稍微遮阳的树下,坐着休息。
同时,陈默也在考虑参与西北军演的事。
这种大规模演习,参演的部队肯定不少,基地以二营为主力派过去,能翻腾出浪花吗?
二营虽说整体执行力还可以,但装备太差了啊。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只有那二十多辆坦克。
如果把基地内的侦察连,还有那十一名技术士官补进来。
二营的后勤供应,维修,工兵,防化,侦察,步兵,运输等等辅助战单位,大概率是没问题了。
可想要打出信息化,首先就要有自保能力,整个二营,一没有防空装备,二没有远程装备,连雷达,火炮什么的都没有。
按照这么算的话。
主力营最少还要再加一个榴炮连,一个高射机枪连,才能维持整体的列装机动突击。
光有这些也不够。
无人机,预警设备,甚至远程火箭炮炮排都要装备。
因为信息化和机械化区别就在于,前者具备信息科技的基础,在战场上能够实现先敌发现,远程攻击还有精确制导。
通俗点说,机械化碰到信息化,相当于骑兵碰到马克沁机枪队。
骑兵的弓箭再厉害,也不可能跟重机枪相比。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陈默记得,1996年曾打过一次联动大演习。
当时是全师突击,中低高空地炮坦克,直升机群,火炮群,火箭弹群,步兵装甲群,坦克集群,轰炸机群,再加上突击过程中战地后勤供应,维修,工兵,防化,防空,通讯,雷达,运输等等。
以2万人的规模,展示了列装机动突击。
14小时疯狂机动400公里,4小时战略冲击200公里。
就这架势,别说一小股敌人了,就是碰到哥斯拉拦路,怕是也得给它锤成“弟斯拉”。
而上述的这些,仅仅是刚才比喻中的“骑兵”而已,突击师并不具备信息化。
想要打败这样的骑兵,作为马克沁,压力可想而知。
这还真不是陈默杞人忧天。
最近两年大裁军,乙种师大多被划分给武警,或者海军陆战队。
而留下的都是最精锐的甲种师,说是主力中的主力,王牌中的王牌都不为过。
西北军演,背后就是祖国的阅兵场,能上场的单位可想而知有多牛。
一般的小卡拉米,根本没资格上去。
结果,京都军区却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让基地派一支信息化部队过去干仗。
想到这些。
陈默也忍不住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这事整的,着实有些头疼啊。
想打出效果,这是他以及陆院所有人都想看到的结果,可哪有那么容易。
就凭借临时拼凑出来的缝合营,一个失误怕是就能被主力师给撕碎了。
得想想,后续信息化部队到底该怎么列装。
训练已经是其次了,因为半个月压根练不出来,能勉强达到火力协同就算是相当厉害。
难怪之前实验总是失败。
陈默现在也体会到了难处,他之前想着拿营去碰团级单位,就算是成功。
如今看看人家大军区安排的魄力,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小家子气了啊。
上面要的不是小范围的成功,而是直接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难,太几把难了。
陈默抬手原本是想擦擦额头的汗水,结果伸手一抹才发现,因为这会一直在想问题。
将近四十度的大热天,自己穿着这么厚的春秋常服,竟然不出汗了。
可能是从来没有指挥过装甲单位作战,以前总是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
体验一次后,有些心得了吧。
心里有事惦记着,他也坐不住了。
陈默起身,正准备去看看罗主任那边电话打完没,可还没等他动身呢。
轰隆隆.
二营营区入口的位置。
四辆141运兵车排头,后面跟着四辆63式装甲运兵车,再后面则是两个连队的坦克。
车队裹携着热浪回营了。
陈默站在一旁看了一会,眼瞅着车队各自回连,他也要离开时。
远处两名战士快速跑过来。
“班副!!”
“老陈!!”
两人一边跑一边挥手,看到来人,陈默也笑了。
这两个他可不陌生。
正是在二营的朱改团和冯俊岭。
老朱刚才在弹药库门口就碰到过,冯俊岭可是很久没见了,这家伙还是跟以前一样。
一米九多的个头,瘦的跟麻杆似的,整个人除了比以前更黑些之外,其他的也没什么变化。
“你们怎么过来了?”陈默笑着看向两人,又看看远处各连正在有序的返回连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