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258节

  “话是这么说没错。”梁红杰拿着包垫在屁股底下,盘腿坐下道:“但你这么做也对,有些话确实得说开。”

  “不能让连里稀里糊涂的来,又稀里糊涂的学习,最终都不知道干啥。”

  “我还真挺好奇,如果这次信息化实验能成功,你刚才说得那番话,会不会被记录到新部队的荣誉室内,流传到以后。”

  “扯这些没意义。”陈默摇摇头:“排长,你也是装甲通讯专业的,知道信息化。”

  “专业分配完之后,你觉得咱们第二步该怎么走?”

  “罗主任让我写规划,我这正犯愁呢。”

  “这你别问我,我可整不明白,我连装甲部队还没去过呢。”

  梁红杰摊了摊手:“不过我觉得专业学完该实践了,但其实,我现在更好奇连长现在要干什么。”

  “搞规划是你的事,带兵才是我的事,知道连长干啥,我也能学学。”

  “想知道连长现在在干啥?”陈默拿起一份文件后,他抬头想了想,才开口道:“我猜他现在肯定火急火燎的去找指导员了。”

  “估计要跟指导员商量,接下来怎么应对学习方面的事。”

  陈默说完,便不再吭声。

  其实从头到尾,他都没打算让侦察连去部队里面实践。

  他立下军令状,总共才三个月,实践只会更浪费时间。

  他早上就说过,所谓的信息化,只不过是装甲部队之间狗斗的思维不一样而已。

  再配合一些装备的作用,到时候专业学习完毕,陈默是打算在熟悉的地形,搞几次兵棋推演。

  以人员加各专业合成的方式,临时并入某个主力营,接替营指挥去打对方一个团,实验一下。

  依照目前各团的战斗思维,陈默有信心干败他们,但自己有信心不行。

  必须通过兵棋推演,在战前,就将对方的一举一动计算得清清楚楚。

  在战场上,从全方位进行碾压才行。

  否则,怎么能凸显出来,信息化思维的真正厉害之处呢?

  鉴于此。

  战略战役学论文,课题,以及装甲通讯的论文和课题,就是陈默目前,最需要海量阅读的东西。

  因为这些,可以延伸他很多作战方面的思路。

  看秀才实在是忙。

  梁红杰也不打扰了,他起身将风琴包放在墙角,悄悄的离开。

  从三楼刚下到二楼,扭头看见连长程东,正在跟指导员霍林山两人,站在走廊尽头,绘声绘色的描述着什么。

  瞅那情形,说得还挺起劲。

  梁红杰看到这一幕,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不是,秀才还真能猜到连长要干什么?

  这小子,有点邪乎啊。

第186章 铁路列装,这不妥妥活阎王啊

  陆院做事效率挺高。

  演习的纸质存档,是午饭前才运到基地。

  裴帅军拉上二十多个学员兵,硬是趁着午休时间,将一部分铁路机动列装方面的资料,全部整理出来。

  当做初期的课程。

  下午三点,全基地通知开始上课。

  陈默作为课程提议的人,他也跑不了,必须跟着侦察连,还有部队过来的人,一起学习。

  其实初期阶段,按照规划,说上课不太恰当。

  因为纸质存档只是为了让战士熟悉装甲单位怎么打仗,为什么会败,让他们分析,以便分专业。

  类似这种,教员并不会参与这个阶段的教学。

  很多工作都是由陈默,裴帅军负责处理。

  不过,这些细节对于需要看存档的战士来说,根本没啥区别。

  甭管是教员讲课,还是自己观看,都挺新鲜。

  他们整天在连里,天天训练,跟黄土作伴,和太阳为伍,猛的通知需要坐进教室,跟个干部似的吹着空调干文职工作。

  搞得侦察连一部分人,还挺兴奋。

  接到通知后。

  有些战士,专门换上自己最拿得出手的常服,特意洗洗手洗洗脸,把自己捯饬一番,才朝着教室走去。

  原本被纸箱占据了大半面积的教室,经过下午的清理,一部分,分类别存放到别的房间,一部分被整体挪走。

  一群人涌入教室,瞧着铺着红色绒布的课桌,摆放着一个个由牛皮纸袋装的文件,很多老兵站在走道上,压根不往桌旁坐。

  陈默来的稍微晚了些。

  等他挤着人群好不容易走进教室,才看到很多老兵都眼巴巴瞅着座位,不动弹。

  他有些好奇道:“你们都愣着干啥啊。”

  “随便找地方坐吧。”

  “这,不用分哪个班,哪个排嘛?”有老兵伸手指了指教室。

  “不用,随便坐。”陈默摆了摆手。

  有了他这话,很多战士才满脸挂着笑意,没一会人群就坐得七七八八了。

  头回上课。

  陈默自然不可能指望他们能写出多少心得,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培训这事可不是急躁就能出成果的啊。

  他快步走到教室前方的发言台,望着底下一个个跟小学生似的老兵,挺着腰板,一丝不苟的坐在那。

  还有些老兵,由于来得晚了一些,还会站在门口打报告。

  整体上,刚开课的气氛还蛮融洽。

  程东和霍林山两个人也都来到教室,包括连里的排长,一个不差的到位了。

  陈默目光扫过台下,看着人差不多到齐了,他这才开口道:“同志们,我知道大家对这次过来基地,很多人还存有疑惑。”

  “不明白咱们要干什么,上课具体学习什么。”

  “在这里,我统一的解释下,我们未来要组建一支全新的信息合成部队。”

  陈默说着,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将这几个字,原原本本的写下来。

  作为曾经的机要秘书,陈默钢笔字不错,钢笔和粉笔同属硬笔书法。

  《信息化合成部队》写出来,还真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写完之后,陈默将粉笔丢在桌子上,拍了拍手笑道:“我在这里说信息化,说合成大家可能不太明白。”

  “不过,我举个例子应该就清楚了,就拿一个标准的装甲旅来举例。”

  “装甲旅在战场上的作用,通常用于快速反应和插入敌军前线,打乱敌军突破行动,为己方争取时间。”

  “那么这一个旅在派兵出动时,就会安排混合单位配合作战,比如一个装甲旅四个主力营,根据战场需求和敌人的火力分析,我方需要安排两个坦克营出动,而单一的主力营容易被针对。”

  “主力营出动时,所需要的装步连配合,炮兵配合,后勤配合,侦察分队配合,在侧翼机动,在前方引导,这些通通加起来,可以简称合成。”

  “而我们未来要组建的信息化部队,一定是融合了多个兵种的营级单位。”

  “至于信息化,那就是颠覆目前装甲单位作战的现有思维,使得指挥更加扁平化,做到发现即摧毁,单一的兵种都能在最短时间来,呼叫到最后方的火力,总之一句话,信息化就是让指挥官的思维,在战时,能作用到每一个战士的身上。”

  “同志们,这么说,能理解嘛?”

  陈默站在台上叽里呱啦的讲了半天,台下一群人仰着脸,眨着眼,满脸的懵逼。

  不过还好,也不是所有人都听不懂。

  其中一名老兵举起左手,大声道:“秀才,你说了这么多,意思就是咱们连以后不光有侦察兵,还要有炮兵,有装甲兵?”

  “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哦,那我明白了,就是分专业以后我们不干侦察兵了,会分到炮兵或者别的兵种。”

  “话是这么说,可要是去当炮兵干脆去炮营不就行了,我在高炮营那边认识的有人,去那学总比在这看书强。”

  “你懂个蛋啊,没听刚才秀才说,信息化是那什么扁的,还有颠覆啥玩意思维,你去炮营,炮管都是圆的哪有扁的。”

  “妈的,你个棒槌,那是扁平化说得是指挥,不是炮管,操!”

  一群老兵在教室进行议论。

  陈默站在台上,看着陆院学员以及裴帅军,梁红杰,这几个对信息化稍微有点理解的人,满头黑线的坐在那。

  他咧嘴笑了笑。

  说实话,一开始他就知道教学没那么容易。

  如果对信息化都懂的话,陆院的实验还可能失败嘛?

  任何的成功,途中的道路都必然是充满荆棘的,想要把一群老兵固有的思维给扳正,不下一番苦功夫是不可能的。

  面对教室的议论,陈默还没打算干涉呢。

  程东那暴脾气就忍不住了,他“啪”的一声拍在课桌上,瞪着眼张口骂道:“狗日的,喊什么喊?”

  “显你能耐了是吧?”

  “好好听秀才讲课,你们懂啥啊?腰里别个死耗子真当自己是打猎的了?”

  不得不说,陈默中午那会在宿舍跟程连长说得那番话,还真是起作用了。

  反正程东懂不懂先不论,至少从思维方面,是彻底站在陈默这边,无条件的支持。

  有连长发话。

  教室里原本各抒己见的老兵,全都悻悻的闭上嘴巴,不敢再言语。

  索性也解释的差不多了。

  陈默就不再提信息化和合成的概念,他拿起粉笔重新在黑板上写下《铁路机动列装》几个大字。

  而后继续道:“同志们,今天大家不用写心得,在你们面前的桌子上,所有袋子里存放的文件,记录的都是装甲单位铁路机动列装的详情。”

  “装甲作战具体怎么打,暂时咱们不用去管,但在打之前,将部队运输到前线,这是最基本的。”

  “同样的,铁路机动,是每一名装甲指挥系高级预研班,也就是研究生班学员,必须要掌握的科目。”

  “是不是觉得我说的有些夸大?”

  “还真不是,依照目前咱们铁路列装的条件,火车一次性可以运输半个营的装备,有15~20辆火车,才可以带走一个重装团的装备。”

  “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我们都需要从纸质存档当中进行学习,因为咱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单位一点一点的观看。”

首节 上一节 258/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