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244节

  后方的战士和学员兵,一个个正襟危坐,脑袋仰得跟长颈鹿似的,眼都不敢多眨一下。

  而坐在最前的那部分领导,就随意的多了,基本每人手中都夹着一根香烟。

  熟人之间说说笑笑,嗓门哄亮。

  但也烟熏火燎。

  混合着尼古丁和烟碱的浓浓烟雾,若非老烟枪,旁人一头扎进去,怕是能被冲一个跟头。

  陈默来得有些晚了,想往后面钻都没有位置。

  他跟裴帅军,梁红杰三人,只能找中间靠近过道的位置坐下。

  参会的人员有不少,光是陈默印象中熟悉的都有很多。

  189师的师长郑林,63军参谋长秦全安,装甲七旅参谋长冯云迁都在。

  类似这种级别的大会,陈默不是头一回参与进来。

  但这一次,确实是参会人员最复杂的。

  从肩章一颗星到士官,从中尉到大校,从武警到解放军再到军事学院,各单位基层高层的人都有。

  不过才一二百平的会议室内,硬是被塞了一百多人。

  也得亏空调冷死开得够足。

  否则,就这天气,不把人呛出去也得被热到受不住。

  时间大概过去有六七分钟吧。

  坐在最前排正与人闲聊的军参谋长秦全安,得到旁边助理员的提醒,知道会议到时间了。

  他跟陆院的罗主任,两人相互推诿几下。

  这才起身拽拽军装,大步走到会议室最前方的发言台。

  秦参谋长来到麦克风台前,他双手撑住台子,目光扫过台下。

  大会要开始了。

  原本室内有不少抽烟的干部,纷纷将香烟掐灭,连带着前后的窗户,也有专人过去推开,以便通风。

  “同志们,今天是石门陆院培训基地建成,并正式入驻的好日子,我受邀前来代表讲话。”

  “在场的同志对于这个基地后续的作用,相信都有了解了,我就不再过多言语。”

  “同志们,认识这四个字吗?”

  秦全安说着,他抬手示意会议室顶端红条幅上,“科技强军”四个大字。

  不待底下有人回应。

  秦参谋长便继续道:“从1997年9月12日大会报告中,要求在80年代裁军减员100万的基础上,我们正式打响了三年内再裁剪50万的号角。”

  “在ZYJW统一部署和领导下,这次军队精简整编我们一共分了三步,去年,也就是1998年,下半年完成机关和部队的精简调整,今年上半年完成装备,后勤保障单位的精简调整。”

  “今年下半年,将要完成针对院校,训练机构等单位调整精简工作。”

  “针对领导机构和机关庞大,部分机构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对军以上机关的一些部门都进行了撤并,减少了内部机构的数量和人员。”

  “总部和军区,军兵种机关,撤并的部分业余部门及其下属机构,调整后,全军军以上机关共减少1500余个部门,机关人员精简20%。”

  “军队从事经营性生产的2900余个生产管理机构,和地区性企业管理机构,全部撤销或移交地方。”

  “同志们,我知道在这次大裁军当中,很多同志的战友,领导,下属,不得不脱下军装离开单位。”

  “但时代在进步,国家要发展,国防要建设。”

  “我们努力的通过调整职能,优化机构,想方设法进一步理顺,领导机构和机关的关系,让军队领导的指挥体系,进一步趋向精干,灵敏,高效。”

  “.”

  秦参谋长在台上说着。

  陈默则在台下,翻开本子时不时的记录,其他人同样如此。

  反正这种会议,人家首长讲话,咱听没听明白不要紧。

  记录的动作必须要有啊,哪怕装也得装出来。

  其实真要论的话,会议核心很简单。

  甭管秦全安话说得多漂亮,用词多高深,那玩意都是机要秘书提供的草稿,领导上台只是跟着念的。

  无论谈裁军问题,还是谈1999年后半年军事学院,培训机构撤销跟合并的事。

  所阐述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科技强军。

  一直以来,陈默为什么觉得1999年特别重要?

  这可不是没有根由啊。

  不光是世纪末这一时期,蓝军营开始出现。

  更是因为,上面已经在这时候,提出了科技强军的战略,为了整编改革全军武器装备管理体制,总装备部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

  一手抓新型武器装备发展,一手抓现有武器装备管理,对武器装备建设实行统一集中领导。

  全军各级装备部门顺利完成组建,形成自上而下的装备管理新体系。

  十几年的时间,野战军从受人欺压,一跃完成从机械化到合成化再到信息化,数字化的蜕变。

  这项伟大的工程,别人用几十年去研究,我们缩短了数倍的时间,真正的起点就是从1999年才开始的。

  秦全安重点谈了科技强军的观点,以及上面针对这次改革行动的力度。

  总之,话里话外,都从言语上,支持并理解信息化的实验。

  参谋长大概讲了有半个多小时,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陆院战略战役系主任罗耀武上台。

  罗主任不像秦参谋长那么激昂,他毕竟是基地的负责人,也是担着陆院重任的人。

  上台可不是说说场面话,念念政策那么简单。

  罗耀武上台后,他严肃的目光扫过台下,而后挺了挺身躯。

  很庄重的询问道:“同志们,在我代表发言之前的,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科技强军,那什么是科技强军,又为什么要科技强军。”

  “谁能回答一下?”

  学院的领导和部队的领导风格不同,前者是以授业为己任,后者是代表传达讲话为主。

  听到询问。

  台下刚才听得有些昏昏欲睡的学员,像是顷刻间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一般。

  坐在后面的一名学员,当即起身道:“报告。”

  “讲。”

  “科技强军就是强化国家战略国防科技力量,加强国防科技战略统筹,夯实国防科技战略基础,实施国防科技战略工程。”

  “嗯,很不错。”

  听到学员的回答,罗耀武微微点头:“还有谁有不同的见解?”

  “报告!”

  “讲。”

  “我觉得应该再补充几点,比如科技强军,要重视搭建国防科技战略平台,优化国防科技战略布局,造就国防科技战略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与竞争环境,尽快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

  “不错,坐下吧。”

  罗耀武依旧只是点头,而后,目光继续扫视着台下。

  “还有人要补充吗?”

  听着台上的询问,陈默稍稍扭头看向身后,有人欲言又止的想起身,最终坐了下去,应该是没想好观点。

  也有人始终低头蹙眉苦思,看样子是没打算回应。

  更有人急得抓耳挠腮,想起身又有些犹豫。

  其实什么是科技强军,这种话题太大了,你从军工研究方面去讲也对,从科研方面讲同样对。

  甚至建设国防,改革精简之类的都算是对。

  陈默也不太清楚,这场会议罗主任到底想要什么答案。

  他在衡量答案时,还没准备好整点足够吸引人的说辞时,回头间,目光正好撞上罗主任投来的眼神。

  “报告!!”

  这目光都对上了,要是再不起身,可不是陈默的风格了。

  “嗬嗬,这位小同志在发言之前,我得做下介绍。”

  罗耀武看到陈默起身,他似乎还挺满意。

  可突如其来的区别对待,让原本后排正襟危坐的老兵和学员,有不少人都抬头看向陈默。

  众人的目光中都带着狐疑。

  毕竟,能被教员带到基地的学员,那在各方面表现都不会差,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小圈子。

  陈默虽说也顶着学员军衔,有不少人知道他是跟着陆院车队过来。

  但却不认识他啊。

  这人哪个专业的?后排的学员兵相互对视一眼,大多都很迷茫。

  就算有些人认识,也只是在军体训练场看过千米障碍,他们可不认为一个提干的人,能发表什么有用的见解。

  鄙视链这种东西,军校和部队都是相互存在的。

  不过,这种小动作也只是在后排出现,前排那帮领导倒是都很淡定。

  罗耀武没管那么多,他看到陈默起身,很干脆的招了招手:“来,你到台前。”

  “是!”

  陈默回应一声,当即动身,目光坚定,正视前方,来到发言台一侧。

  “啪”的一个转体,而后立正,对着整个会议室的人群敬礼。

  “给同志们做下介绍,咱们这个基地之所以能顺利竣工并且建立,这个小同志可是起到了一部分推动作用。”

  “培养士官的想法,最初就是他提的。”

  罗耀武话音落下。

  原本对陈默上台还不太在意的前排领导,终于抬头,开始正视这个年轻人。

  63军装甲七旅的参谋长冯云迁,更是挺了挺身板,笑呵呵道:“这个小同志是我们旅的,列兵期间提干,没记错的话你叫秀才是吧?”

  “是,参谋长,我叫陈默,耳东陈,默认的默,在单位很多班长,领导,都叫我秀才。”

  陈默挺了挺胸膛,声音洪亮的回应着。

  不管怎么说,装甲七旅的参谋长这可是自己单位的领导,有自己人开口,那必须敞亮的回应啊。

首节 上一节 244/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