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234节

  “这个特征已经深入肌肉记忆,只有手枪速射高手为了快速拔枪,才会有这种下意识的动作。”

  “手枪速射能力强,咱们登山的时候需要你,就先不论狙击能力了。”

  陈默话音刚落,现场有数名老兵悄悄的将手藏到身后。

  一个个脸色各异,特么的,这秀才眼神也太毒了吧?

  这都能看出来?

  包括始终在一旁观看这帮老兵布置,考验他们指挥能力的方淮,都忍不住抬起自己的双手。

  盯着瞅了好几遍。

  这秀才,真有这么离谱?

  他作为学员队的队长,少校副营级干部,观察能力竟然不如一个列兵?

第173章 冲山,饱和式狙击打法

  方淮从军多年,他所在的陆院教练团,不缺比较牛的战士。

  他见过好争的兵,也见过踏实的兵,甚至不思进取的兵都有不少。

  但像陈默这种,平时不吭不哈,关键时候突然冒出来,能震住一帮老兵的人,还真不常见啊。

  二分队的十几人确实被陈默给震住了,不光是因为几句话那么简单。

  要知道。

  侦察兵首先是军人,至少自诩是优秀的军人,本身会几手绝活没什么稀奇,可要是自己引以为傲的绝活,能被人轻易看穿。

  那特么这活到底还绝不绝了?

  看着分配武器期间,二分队的老兵都默默的将手中武器放回原位,只有401的安康,402的赖伟抱着85狙。

  很明显是接受了陈默的建议。

  方淮干脆后退几步,将发挥的机会,都留给学员自己。

  反正考核的要求并不难,就看天亮之前究竟是哪一队,最先把旗子插到山顶,或者山上的人能不能守到天亮。

  任务其实很简单。

  真正难的点在于,这帮学员会不会相互配合,有没有谁具备指挥的能力。

  光有指挥能力还不行,还要兼备着足够敏捷的思维,杀伐果断的气魄才行。

  否则,都是老兵,谁能心甘情愿听你的?

  陈默自然知道这些道理,他铺垫了丁泽良的事,小小的装了一把。

  而后,便快速招了招手,将附近的老兵全部都聚到一起。

  没有列队,但所有人神色并不轻松。

  陈默观察了一圈众人的神色,才开口说道:“兄弟们,今晚的任务不容易,明天清晨第一缕阳光升起的时候,如果我们红队的旗,没有插在山顶。

  “那就意味着,我们败了。”

  红队是陈默自己临时起的外号,临战之前,必须有统一的代号,用来凝聚整体的士气。

  他虽说不善指挥,但胜在曾经听得多看得多,学也能学个七八成。

  “秀才,你别几把那么多废话,就说该咋整吧。”丁泽良急脾气又上来了。

  因为“败”这个字眼,对于向来高傲的侦察兵来讲,是很难正面去承认。

  对于老丁的询问,陈默没有急于开口,他只是很淡定的摆了摆手:“班长,你们别着急。”

  “四年前毛熊内战,王牌精锐131摩步旅的下场,你们应该都清楚吧?”

  闻言,有一部分老兵目光闪烁了几下,但也有人满脸茫然。

  毕竟,相较于陈默的知识储备量,可不是所有基层单位的老兵,所能够接触的。

  “这个我知道。”

  谢勇率先点头道:“我们师里去年专门上过类似的课程,毛熊131摩步旅组织对武装罪犯占领的格城进行突击,他们那个旅装备并不差。”

  “有120辆bmp-2s步战车,还有27辆坦克,满编足足一千人,进入格城60个小时,除了旅司令部人员伤亡稍轻之外,其余单位全军覆没。”

  谢勇的解说,绕是在场,有些老兵听过这事,依旧被震撼到。

  而众人在这时候,也基本明白陈默,突然提格城战役的用意了。

  因为目前,翠屏山上已经有四支小队,提前一个小时进山,学院等下会开车送他们去山脚。

  若是不提前布置好战术。

  那么他们别说插旗了,从车上下来的那一刻,怕是下场就跟131摩步旅最终的结果一模一样。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啊。

  有85狙这种大杀器存在,山顶上的人完全具备,从车辆进入山顶视线开始,就安排狙击点盯着山脚。

  等人到地方,就可以开枪射杀。

  不用想着躲,没有人能够躲得过居高临下的狙杀,再牛的侦察兵也没用。

  甚至于,现在山顶的人就通过狙击镜,瞄准这边呢。

  “妈的,应该让我们守山顶。”王博满脸愤懑道:“要是让我们去守,别的队别想上山。”

  这话是不假,可惜是气话。

  原本还对陈默安排任务有些抵触的老兵,这时候都不吭声了。

  看时间也差不多了。

  陈默便不再卖关子,他压低声音道:“兄弟们,想要顺利登山,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狙击手,和精确射手,提前规划战场咱们做不到。”

  “因为不知道等下的下车点在哪,但没关系,咱们对整体地形熟悉,等会出发后分批下车,200米下一人,进行饱和式狙击,至少能清除一面山体的敌人。”

  “现在的问题是,谁还能担当狙击手的任务,谁愿意当诱饵?”

  “狙击手我不行,但精确射手还是没问题的,去年年尾我在团里也得过前三。”401宿舍的罗思明开口道。

  “那我算一个吧。”401的张少闯同一时间站了出来。

  “我也可以。”谢勇开口。

  “精确射手我没问题。”401的李继涛,402的刘木俊先后站出来。

  学员小队就是这样,他们之间没有所谓的凝聚力,相互之间又没有上下级之分,可以在竞赛场上齐心协力,却不见得愿意接受调遣啊。

  带兵原本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

  一个班就是一个小集体,更别说他们这种从各个基层过来的老兵了。

  很多时候这些老兵的能力,带队之人在不清楚的情况下,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那,那我当诱饵吧,反正我各项能力稀松平常。”王博耸了耸肩。

  所谓的诱饵就是跟车在终点下车,只要山上的人开枪,山下提前下车埋伏的人就能精准找到方位。

  从而进行饱和式狙击。

  他们二分队一共就十四个人,狙击手和精确射手占了七人,陈默作为指挥,丁泽良属于近距离突击的战士。

  剩下五人,那就是诱饵了。

  毕竟,车队到终点,不可能一个人都没有,那只会让山上的人更警惕,在第一轮交战中,如果不能拔除足够数量的狙击点。

  后面就不用玩了。

  “我坐副驾驶,听拍车厢为号,每隔二百米下来一人,一定要隐蔽一些。”

  “同志们,明天清晨的旗帜,能不能出现在山顶,就看等下咱们的配合了。”

  “拿枪,登记,杀敌!!”

  “杀!杀!杀!!”

  所有老兵压低声线,怒吼一声后。

  开始根据任务挑选枪支,三号楼下的枪械明显不是专为二分队准备。

  数量上要比人数多得多。

  精确射手基本就是85狙和85微冲的配置,陈默和丁泽良是81杠加手枪的配置。

  当然,陈默自己也多背了一支85狙,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木刀什么的,学院不要求,那就不拿。

  都特么什么年代了。

  能动枪谁还跟对手拼刀啊。

  至于诱饵,那没啥可说的,背支81杠就行,反正下车的一瞬间,大概率会被直接淘汰。

  战术布置结束。

  接下来的流程,那就简单多了。

  由方淮监督,所有人员将领取的枪支型号,枪号,弹匣数量,子弹数量一一进行登记。

  头盔,子弹带全部领齐。

  包括对讲机,夜视仪等装备,也都准备齐全。

  九十年代末,可没什么护具能用,陈默他们能抽空把衣服洗洗,就算是条件不错了。

  装备全部领齐后,在方淮的注视下,四辆运兵卡车排着队开始出发。

  针对这种考核,陆院的人也不傻啊,肯定不会安排一辆车运输,要不然山上那些参与考核的人,那不是赢得太容易了?

  四辆车都会是同一终点,但速度和路线会有不同。

  陈默既然提前有安排,自然就不用分开乘坐了。

  十三人集中到车厢内。

  只有陈默自己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车从陆院东门出发,沿着获铜公路一直向北行驶。

  晚上九点多还不算太晚。

  但由于陆院的位置比较偏,九十年代城市建设也比不上后世,沿途根本没有路灯。

  到处都是一片漆黑。

  陈默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他盯着远处的山体,黑暗中,翠屏山就犹如一头庞大的蛮荒巨兽,在凝视着前行的车辆。

  这时候,陈默内心倒是没有多么慌张,甚至都没有一直盯着远处的山体观望。

  其实他刚才提起毛熊格城战役,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醒他们出发途中,会被山上的人盯上。

  因为这是常识,哪怕他不提醒。

  出发前往的半路上,肯定还是有人会想起来这一茬。

  提起格城战役的目的,只是因为当时在城市内的武装罪犯,所使用的就是矩阵狙击战术。

首节 上一节 234/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