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218节

  来不及再打招呼。

  陈默快速前冲,一马当先的冲到了赵雷的前方,来到类似双杠的场地时,他借助身体冲势,猛的朝前跃起。

  节省了近两米的距离,抓着两边的铁杠,腰部发力,涌动着向前。

  刚才在后面观看时,陈默原以为这个挺容易,可真轮到自己时才发现,这个像双杠的玩意,它毕竟不是双杠啊。

  长就不说了,中间还有拐弯,高低也不平,非常耗费手臂上的力气。

  不过,好在是第一项,体能正充沛,陈默也没觉得有啥。

  来到四米高墙时。

  陈默双手抓住绳子,抻紧,双臂用力,脚步配合着蹬墙,翻到墙顶时,双手抓着高墙另一侧滑下来。

  起初,赵雷还以为陈默年轻,动作方面没有那么快呢,现在看他各方面挺协调,也没再关注。

  可协调的背后,也让陈默真真切切体会到,为啥前面十二组的人,全都没坚持到终点。

  他只是越过两个障碍啊,手臂就出现酸疼的迹象,可想而知后面的难度有多大。

  来不及细想。

  高墙过后就是蚂蚁洞,瞅着直径只有八十公分的洞口,浑浊的泥水还在洞中晃动,上面漂浮着枯草和绿叶。

  陈默也不知道,为啥要把蚂蚁洞障碍设置的这么靠前,可该跳还是要跳啊。

  他纵身一跃。

  “扑通”一声,陈默双手扒着洞沿,不至于让自己被水淹没,他快速爬出,来不及起身又滑进另一个洞内。

  接连往复,从第三个蚂蚁洞上来时,陈默原本就被汗水浸湿的衣服,这次更是湿得彻底。

  三十米铁桩网到了。

  可能是陈默和赵雷的动作,正好处于同频,也可能是这位老兵发现连过三个障碍,都没超过这个明显比他年轻的人。

  有些着急上火。

  两人匍匐时,齐头并进,身下泥浆飞溅,四肢动作几乎一致。

  接下来,“人”型巨梯,陈默上梯时基本没用手扶,全靠身体的平衡跃上梯顶,下梯时,背部靠着梯面硬生生滑到地面。

  反正“人”型巨梯都是用钢管搭建,倾斜面并不陡峭,这动作危险性也不高。

  可问题是。

  陈默这么搞,把本来两人齐头并进的局势给打破了,赵勇咬了咬牙,直接从梯子上跳下来。

  过连环洞越障时,两人明显拼出了争勇斗狠的气势,哪怕此刻,陈默也气喘如牛,胸口开始憋得发涨。

  高温将湿透的衣服,烤干了一些,黏在身上更加难受。

  可他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他必须拼。

  前面的人,为啥浑身乏力都不敢放松一下?

  因为这越障挑战,是有技巧的,一旦松掉这股劲,再想提气那就不可能了。

  来到绳网场地,第一批的红标老兵就是在这吃了亏,陈默强忍腿部的酸麻,动作迅疾而又谨慎的跨越。

  而跟他搭档的赵雷,同样不弱。

  绳网跨过后,前方出现“U”型弯道,两人再次保持同一个速度冲刺。

  过独木桥,翻转横梁,爬三米高板,攀六米高墙,跳深壕沟。

  不知不觉间,陈默的意识越来越模糊,这是体力极度透支带来的后遗症。

  再爬绳梯时,赵雷最终没坚持住,体能不支,双手一软掉到了沙地上。

  可陈默依旧在坚持。

  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在干什么,身体几乎是在本能的驱使下,拽着绳子,荡到对面的高台,跳下后又爬云梯。

  距离终点越来越近,只剩最后150米。

  现场也过去了四分多钟,第十四组的人已经上场。

  陈默脑海中,没任何由来的突然想起,他中午午休时做的那个梦,指挥装甲洪流过境,好爽啊。

  可惜,让死胖子打断,那么美的梦,竟然没想起来在梦里点根烟享受一下。

  真是亏死了。

  陈默蠕动着嘴唇,双手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爬上铁杆,正准备趴在绳子上,横渡三十米绳索时。

  由于他脑海中早就是一片混乱,身体刚挨着绳子,整个人突然趔趄,差点从高空直接摔到沙地。

  陈默也被着瞬间的动静惊醒。

  好在他本能的反应够快,眼疾手快的抓住绳子,没有直接掉下去。

  整个人荡在半空。

  远处。

  丁泽良心都跟着揪了起来,他下意识的大喊:“秀才,加油整啊!”

  可能是刚才太过惊险,也可能是秀才这个外号,足够吸引眼球。

  丁泽良的声音,很快引来周围人的响应。

  “秀才,加油!”

  “秀才,加油!!”

  呼声,一阵高过一阵。

  越来越多的人跟着一块喊,被吊在绳子上的陈默,听到动静,他努力的摇晃了下脑袋。

  其实这时候,外界再大的声音他都听不太真切了。

  右手抓着绳子吊在这里,陈默手臂用力,将自己身体慢慢撑起,左手用力的去够绳子。

  “秀才,加油啊,你现在是最靠近终点,加油。”

  谢勇也在跟着人群喊。

  包括平时嘴贱又懒的王博,都在跟着喊。

  因为陈默此时的位置,确实是十三组二十六人当中,最靠近终点的一个。

  终于,经过数次尝试,陈默左手够到绳子,一点一点的开始挪动。

  远处鼓励的动静越来越大,陆院副院长张津南带着几名校领导,从军体训练场门口路过时。

  都能听到里面震耳欲聋的呼声。

  他皱了皱眉,走进训练场,恰好看到远处吊着的身影,正在努力攀爬。

  再看看,那道身影距离终点的距离。

  张津南自己也愣了一下。

  要知道,陆院千米障碍是以前七八十年代所建,后来经过多次维修,已经不完全用于训练。

  侦察系每年都有人挑战,学院的态度是既不鼓励也不反对,反正又不是坏事。

  再说了,真正能跑完全程的也没几个。

  难不成,这小子还能坚持到终点?

  那可就是文武全才可啊。

  张津南已经分辨出吊着的身影正是陈默,他叉着腰,饶有兴趣的站在军体训练场入口。

  看向西北角,暗自嘀咕。

第165章 这陆院,以后能横着走了

  此刻,军体训练场内,无数的目光汇聚到绳索上,有人跟着起哄喊加油。

  有人纯属抱着膀子看热闹,想看看今年,能有几个可以顺利抵达终点。

  陈默晃了晃发昏的脑袋,他现在已经感觉不到,体能严重透支后所带来的痛苦了。

  只觉得整个人非常累,累到下一秒就能闭上双眼呼呼大睡。

  这时候,什么千米障碍,什么全军最牛侦察兵集训挑战,什么年中考核,通通都没有睡一觉踏实。

  潜意识在不断告诉他,只要松手,掉到沙坑里,就能特别轻松。

  但陈默没有选择放手,额头上的汗水,大颗大颗的滑进眼窝,蛰得他双目通红。

  这都不是爬索横渡了,而是吊绳挪动。

  陈默尝试着咬紧牙关,奈何身上实在没有一点多余的力气,他只能左右手尝试着相互交替,每次交替都要休息好久,才能再次行动。

  不求能到终点,只希望能再前进一点,比别人多一些。

  远处的人群,认识陈默的只是极少数人。

  但都能看出这个兵,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之所以还能挪动,就靠那一股不服输的劲吊着呢。

  “秀才,加油,快到终点了。”远处,丁泽良还在时不时的挥手鼓励,脸上带着明显的兴奋。

  这不管咋说,前面的人是体能不支也好,还是中途越障失误也罢,没一个到终点,对于他们这些还没上场的分组来说。

  终归是个打击啊。

  有不少人迫切的希望,能出来一个成功抵达终点的人,给后方打打气。

  渐渐地,陈默经过短暂的休整,已然能够听到远处的声音,他艰难抬头望了一眼后,便不再关注。

  继续交替着朝前挪动。

  陈默年龄虽不大,但却经历过太多的人情冷暖,比同龄人拥有太多的社会经历。

  训练方面的进步,或者说是失败,无法让陈默充分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和沮丧。

  鼓励面前,热血面前,大多时候,他都像是再做一件极其枯燥的方格子涂鸦,没有太多收获后的喜悦与振奋。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陈默才更明白,很多时候放弃很容易,一念之差而已。

  坚持下去却异常艰难。

  而人生很多的机遇和机会,就埋藏在一次又一次的坚持当中。

  终于,三十米的绳索被他挪到了终点。

  这时候,第十四组的两人也倒在了半途。

  陈默这边,也只剩一个五米高的网墙,八米长的攀岩板,还有最后终点处的“S”型弯道,只要跨过就算胜利。

  可陈默实在没力气了,攀过绳索后掉进沙坑,尝试了三次才站起来。

  起点处的方淮瞅着焦急,他挥手安排远处,教练团摩步连的老兵去终点处守着。

  方便随时照顾倒下的陈默。

首节 上一节 218/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