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170节

  队伍中,齐齐传出震耳欲聋的大吼,吼声压住了狂风。

  “放他娘的狗屁。”程东双手叉腰,双眸倒竖:“我都累了,你们能不累?”

  “但我告诉你们,尤其是新同志,作为军人,只要穿上这身军装,我们就没有资格喊累。”

  “我不想说什么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废话了,因为接下来,就是新一轮的战斗号角即将吹响。”

  “比武的最后一项,科目叫做团队综合演练,全连都上。”

  “这里有新同志我就多说几句,此次综合演练,我们总负重35公斤,行军50公里。”

  “行军过程中,需要完成八个科目,长途行军,操舟越障,牵引横渡,侦察报知,绘制简图,战场救援,排雷前行,山地攀登。”

  “这些科目我不想说危险,因为你们自己心里都清楚。”

  “我就只讲一点,负重35公斤,等下出发时,你们的背包,绳索,淡水,纸笔等等都有专人用塑料布帮你们包好,每人称重登记带上之后就可以出发。”

  “同志们,规矩我就不重复了,总之场地有限,一步快步步快的常理你们应该懂。”

  “五十公里行军不记时间,终点的比武落幕大会台子已经搭好,等下咱们走第二条线路,有专人带队。”

  “三支连队,谁先到,谁就是第一。”

  “明白嘛?”

  “明白!!!”

  这次的吼声,要比刚才昧着良心喊“不累”的动静,可就大多了。

  “那就没什么说的了,不参赛的新同志留下,其他人各班盘点人数。”

  “五分钟后出发!!”

  程东匆匆交代完之后就不再吭声,跑到远处正在打包背包的人群里,跟人家叽里咕噜的,也不知道交涉什么。

  虽说只是列队了一会。

  可陈默依旧感觉身上的衣服都被雨水浸透,一股凉风吹过,浑身骨头缝都透着寒意。

  他抬手摸摸挎包中,原本储存的干粮就有些潮,这下更是湿哒哒的。

  都不用掺水,就已经跟面疙瘩似的。

  他们公勤班总共就俩人参赛,倒是不用点名,各自监督呗。

  陈默跑回刚才休息的车厢,将之前自己用来当铺盖的塑料布,撕开,把挎包包的严严实实。

  五分钟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陈默随着队伍,排队领取背包。

  可能是下雨的缘故吧,整理背包的那帮老兵还挺贴心,把不能沾水的东西,全部都包好。

  连带着挎包,枪支,一个一个的进行称重。

  负重只要满35公斤,那没人会说啥,多点也没关系。

  可谁的负重加起来,只要不够,立马就会被现场的人,拿着做上记号的砖头强行塞进背包。

  三十五公斤啊,合计七十斤,背在身上比背半袋玉米都沉。

  在漆黑的夜里,迎着狂风细雨,队伍出发了。

  由于陈默是列兵,受到特殊照顾,他被安排到三班的队伍里面。

  前面既有挡风的一班二班,能帮他节省体力,也不至于走在后面迷路,人再跑丢啥的。

  排头扛连旗的是一班的三级士官胡海。

  起初。

  陈默出发时还以为,类似这种拉练的科目,开头肯定都很兴奋,路上会吹个牛,讲讲当年的英雄事迹之类的。

  毕竟,这是部队拉练的传统啊。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侦察连这群牲口,起步就是冲刺。

  前方连旗迎风猎猎。

  有连队的老兵不断的打开手电筒,照着地图,规划路线,全体急行。

  具体跑了多久,陈默自己都说不上来了,反正不低于五公里。

  这夜间行军可是非常难受的,就在陈默觉得浑身湿透,身体都已经疲惫到了极点的时候。

  前方一道山谷,拦住了全连的去路。

  由于天色太黑,陈默仰头朝前头望了半天,都看不出具体的情况。

  还是旁边的三班长彭威,拉着他朝前方努嘴道:“秀才,前面就是咱们八个科目之一的牵引横渡。”

  “地图我看过,从路这边到那边一共十七米,中间用一根麻绳固定着。”

  “咱们要想通过这个河涧,必须从麻绳上爬过去,但绳子距离底下的水面还有七八米,你敢爬嘛?”

  “敢!”陈默想都没想就点点头。

  都特么到这种时候,别说是牵引横渡了,就是雷区也得进去走一趟。

  若是怕,他就不会来参军。

  “行,你小子有种。”彭威笑了笑,看到前面的老兵已经开始横渡。

  他快速开口道:“我没时间多说,把你背包里面的安全绳取出来,一头挂到武装带上,另一头等会挂绳子上。”

  “记住,横渡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下横渡,就是双手拉住绳索,腿挂上面,一点一点的爬,但这种太浪费体力了。”

  “我们下一项是操舟越障,前方湖泊里的船只很有限,哪个连队先抵达,哪个连队就有船坐,谁去晚了,就只能靠游着渡过湖泊。”

  “所以我们为了争分夺秒,只能选择上横渡,就是整个人爬在绳子上,一点点挪到对岸,尽量节省体力,为等会的科目冲刺。”

  “你明白嘛?”

  “明白!!”

  陈默点点头。

  彭威的脸色很严肃,因为比武从某些方面来讲,就是打仗。

  他知道上横渡难度更高,对于战士的平衡掌握要求很苛刻,但没办法啊。

  秀才既然分配到了三班,那么彭班长就不能因为自己班的原因,让后方的兄弟们,迟迟不能横渡。

  他从自己背包里抽出一个蓝色护腕,递给陈默道:“加油,秀才,这次比武结束,我回连请你喝酒。”

  “谢了班长,我说过,我不会成为连队的突破口。”

  陈默伸手接过护腕,其实也不算啥护腕,就是放文件夹的那种胶质的垫板,被这帮老兵顺过来,用火烤一烤,做成弯曲的形状。

  放在大腿的地方,充当护具保护大腿。

  上横渡,最容易受伤的就是大腿的根部了。

  别看这帮老兵平时多么不靠谱,其实在很多时候,那身上就跟百包箱似的,要啥有啥。

  他知道这是彭班长的护具,但眼下,他作为一个列兵,在综合方面不如老兵的时候,尽快提升自己的速度,不拖后腿才是关键。

  所以,没必要谦让。

  一班,二班的人很快渡过绳索,在对岸晃动手电筒示意后面的人通行。

  轮到自己上了。

  刚才距离的远还没什么,如今走得近了。

  陈默才真正看清楚牵引横渡的设施,在他眼前,是一根婴儿手臂粗细的麻绳。

  绳子的另一端,连通的是漆黑的对岸,肉眼根本看不清,被一团黑暗所包围。

  而绳子的下方,是汩汩而流的波涛,水花拍击沿岸的动静,只有站得近了才能听到。

  呼呼的狂风,吹得绳索都在晃动。

  这种场景,要说陈默内心一点都不虚,那不可能。

  他毕竟不是特种兵出身,没玩过这些啊。

  可身后还有整个连队的人等着,前方有两个连队的对手,正在争分夺秒。

  不能让自己成为连队的突破口,这句话,无论如何,都不能成为一句空谈。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陈默在心里默念了下连魂,随即伸手将安全绳的卡扣,挂到麻绳上。

  采用上横渡的方式,身躯慢慢趴到绳子上,调整好自身的负重包位置,脚踝缠着绳子,稍微往前蹬一下,双手就拉一下绳子。

  负重几十公斤,趴在这种绳子上,平衡很难控制,加上这种绳索不管怎么拉,都会有高低起伏的地方。

  陈默全程都不敢大口的呼吸,他的目光死死盯着前方,身下,湍急的河流黑得瘆人。

  但他压根不往下看。

  后方,趁着秀才爬绳时,一群老兵都没有上去,因为人多,必然会导致绳索晃动的更厉害。

  他们再等,等新兵成长起来。

  他们再让,让新同志有足够成长的机会。

  哪怕再急,也不急这十七米。

  这就是老七师侦察连,真正难能可贵的地方。

  当对面,再一次晃动手电筒光的时候。

  彭威才长长的松了口气,大手一挥:“兄弟们,上。”

  一排排老兵,在高炮旅观察员的监督下,跨上了绳索。

  而率先抵达对岸的陈默,发现对岸,只有一个拿着手电筒发信号的老兵站着。

  一班二班率先横渡的那些人,早就冲向下一处战场。

  他也顾不上休息了。

  比武比的就是意志,拼的就是体能。

  婉拒了老兵安排他休息的指令,强行按住发抖的双腿,将安全绳重新打包后。

  身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最后一项比武的规则,是三个连队三个出发的路线。

  在第一个牵引横渡时,双方是不会碰面的,有十几公里的各自竞赛路段。

  但到了操舟的湖泊旁,那就是三个连队,两百多人集合的地点。

  孝城这里没有海,地势也是偏山地,丘陵,没有舟桥部队在这驻军。

  所以操舟越障的科目,所使用的冲锋舟都是他们自己侦察连的东西。

  高炮旅的两个侦察连,编制都不大,两个连队总共的冲锋舟储存量也就三十个。

  四人一个,刚好够老七师这边的人用,所以,就只能是谁去晚,谁选择游泳,横渡湖泊。

首节 上一节 170/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