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152节

  否则的话,现在侦察连的连长,绝对不是程东。

  这么恶劣的事,就算事后不上军事法庭,怕是也要当场转业。

  两人一边闲聊,一边快步追上大部队,缀在后面跑。

  经过陈默几次三番的折腾,侦察连的老兵,算是彻底放弃“抵抗”了。

  爱咋咋地吧。

  早上加练,看见也当做没看见。

  接下来半个月。

  连里进行各项训练,陈默每天都颠颠的跟上,从基本的攀岩,到水库泅渡。

  要知道,这可是刚开春啊。

  一群活力旺盛的老兵,硬是在冰凉的水库中泡了大半天,一个个冻得嘴唇乌青,浑身打哆嗦才从水中出来。

  但没有人埋怨,更没有人退缩。

  侦察兵就是一线战场的兵,战场不会给他们选择区域,选择天气的机会。

  难道冬天就不会打仗嘛?

  所谓的科学练兵,在这群人面前根本不存在,他们只信奉一句话。

  只有活着,才有资格喊累。

  在这大半个月里,陈默的适应速度也越来越快。

  往往前一天还拖后腿,第二天就能勉强跟上,第三天处在全连中游的水平。

  每个科目都是如此,周而复始。

  搞的连里老兵,都懒得惊讶了。

  妈的,碰上这种牲口,谁有啥办法呢?

  而在这一天天训练中,和炮侦比武的日子。

  也渐渐临近了。

第123章 战前筹备,这就是点将啊

  3月19日,下午午休期间。

  侦察连暂停了训练,各班都在宿舍休息。

  而连部文书办公室内这边。

  陈默和梁红杰两人却一个比一个精神,谁都没有回宿舍。

  老梁最近几天,有空就教陈默,识图用图以及单观极距和双观展开导线检测,还有三角函数定位的方法。

  毕竟装甲侦察连可不光训练,专业的知识,也要掌握啊,需要学习一些炮兵测距的技术。

  陈默虽说工作是文书,但连里该接触的科目,也不能啥都不会。

  其实从九十年代初期,地炮侦察已经装备激光测距仪,能够达到很精确的程度。

  但部队,向来都不会完全依靠电子产品。

  这玩意好用是好用,可野战损坏率贼高,万一打仗没电的话,那就是一堆废铁。

  一点用都没有。

  所以,作为装甲侦察兵,学会画图测距,为后方部队提供具体位置,计算发射引导等等。

  都需要学习。

  梁红杰拿着一堆测距专用的工具,以及以及手绘的AB点位图,正讲得入神时。

  副连长侯占业,突然背着手溜达到门口。

  老猴伸着脑袋瞅了一眼屋里,发现两人都在,笑道:“我说怎么去你们宿舍,就小赵在那睡觉呢。”

  “怎么了秀才,这是跟着小梁学习呢?”

  “副连长好!!”

  听到动静,陈默急忙起身:“连长请坐,这不是要比武了,临阵磨枪,不快也能光啊。”

  “你小子。”

  老猴摇摇头,踱步走到办公室里侧的板凳前坐下:“比武又不比这些。”

  “高炮旅那边的侦察连两个,炮侦和仪侦,都说是比武了,那肯定不牵扯专业科目。”

  闻言,陈默干笑一声。

  随即起身走到旁边,拿起白瓷缸倒水泡茶。

  副连长口中的仪侦,全称是仪器侦察连,其实侦察连的分类挺多。

  像什么装甲侦察,武装侦察,坦克侦察,炮兵侦察,仪器侦察等等。

  这些连队,除了专业科目不同,训练几乎没有区别。

  部队为了促进侦察兵能够积极训练,会经常搞连与连之间的比武。

  当然,这种比武跟新兵竞赛不同,就算赢了,也不会授予军功什么的。

  都是留着到年底评功评选时,才会“论功行赏”。

  陈默之前就知道比武,不牵扯这些专业的科目,但该学也得学啊。

  将泡好的茶水端到侯占业跟前,老猴摆了摆手:“行了,别瞎忙活。”

  “今天下午连长就要去看场地,秀才,你可得加把劲,往年侦察连比武战场上,一级士官都算新兵,这列兵要是能上去,乐子可就大喽。”

  “哈哈,不打扰你们了,学吧。”

  侯占业起身转悠一圈,他也不说来干啥,笑呵呵的离开。

  陈默将人送到门口,目送着老猴走远。

  摇摇头,继续坐下来跟着梁红杰学习。

  老梁作为京都装甲兵学院出身的高材生,对于三角函数之类的,自然不在话下。

  陈默虽说,没有去过京都装甲兵学院,但咱好歹也去过石门陆军指挥学院,学习过近一年的时间。

  陆军指挥学院,是由参谋学院和石门装甲兵指挥学院合并而成。

  他们俩人凑到一块,借助地图,以苦池侦察连位置为例,陶村当观察所,借助计算尺,计算盘,指挥尺,诸元计算器等。

  很容易就能借助现有的条件,算出各种射击条件下的信息。

  经过连续几天。

  梁红杰时不时给陈默教学,帮助他掌握侦察兵的知识,他算是发现了。

  秀才这小子,简直就是天生的军人啊。

  像什么根据跳眼法,计算高差,风向风力气候环境,磁座偏角,伪装,虚光反光,计算飞行时间和激光末制导。

  那是一看就会,一学就能上手。

  毫不夸张的说,就这些东西,放在连里老兵的身上。

  谁不是学习大半年才能掌握?

  甚至连五位数的对数表,他都能用几天的时间背下来。

  画图计算时,根本不需要对照对数表,也能计算的分毫不差。

  这眼瞅着午休快结束了。

  梁红杰把手中的画线图往桌上一推,表情无奈的摆手道:“算了算了,先不学了。”

  “秀才,你这名字真是没白起。”

  “学习速度也太快了,我一开始还想着你体能好,表现好,碰到专业方面的东西,总该让我展示一下。”

  “谁知道,你学东西的速度更快,要不是看你年龄小,我都怀疑你是不是以前当过兵。”

  确实当过。

  陈默咧嘴笑了笑,这看图识图,是每一位军官,最基本需要掌握的技能。

  他有这个基础在,学习其他东西,确实要快得多。

  这个问题没法回应。

  陈默干脆把办公室里放的工具全都收起来,而后抬头看看墙上挂的钟表,已经到了两点十分。

  距离午休结束,只剩十分钟了。

  明天就是连里和高炮旅两个侦察连比武的日子,今天下午侦察连就要“点将”啊。

  “排长,走吧,该下去集合了。”

  陈默整理下军装,从他下连开始就一直听说比武的事。

  老兵也经常挂到嘴边,可具体怎么比,上场的三十人怎么选,压根没人提过。

  不过陈默作为文书,他最近还是发现了些端倪。

  随着训练幅度越来越强,指导员前几日,专门安排了几个身上带伤,或者体能有些跟不上的老士官,提前休假。

  就算没人议论这个事。

  陈默大致也能猜到,安排人休假,这是把连里有可能拖后腿的人,全都支开了啊。

  比武的日子越来越近,连里的气氛也就越来越沉闷,紧张。

  这不。

  陈默这边刚下楼,午休结束的哨声,还没吹呢。

  远处各班宿舍,戴帽子,束腰带的人群,就陆陆续续从宿舍楼出来,朝着训练场方向集合。

  有些新兵想跟着入队列,都被老兵推搡着,让他们去旁边列队。

  梁红杰也没有进队列,而是和其他新兵一起站在远处。

  整个队伍里,只有陈默一个列兵。

  列好队大概过去六七分钟的样子,程东和霍林山,才从连部的方向过来。

  程连长先是扫下队列,而后抬手正了正军帽,大步走到发言位。

  神色严肃的开口道:“同志们,明天就是咱们前往高炮旅比武的日子。”

  “多余的废话,我就不讲了,比武你们也不是头一回参加。”

  “只说一点,明天场上老规矩,谁成绩好我或许记不住你,但谁成绩差,狗日的,我盯着你们呢。”

  “比武结束,谁表现差,最好编一个能让我相信的理由。”

  “全体都有,解散,今天下午自行筹备,那个谁,带下秀才。”

首节 上一节 152/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