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过去,整个南羽皇室都覆灭了。
底下士兵将南羽国的国库全部搜刮出来,堆在一起远远看去金光闪闪,格外奢靡,想来这些年南羽皇室没少压榨自己的百姓,但现在这些都归大景所有了。
按照惯例让参与围剿的士兵自己抽取喜欢的器物,九阙则是看着面前简陋的地图摇头。虽说南羽是个岛国,面积不大,但一国之君理应有幅详尽的地图,可偏偏,这地图简陋的让人摇头。对自己的国家都不了解,也难怪会被灭国。倒是倒在地上已经成了一具尸体的南羽王,虽说难掩惊惧,但临死之前倒还真没有吐露出这个国家的矿藏所在。
有些可惜了。
不过这样的人应该也知晓就算将所有的一切都和盘托出也逃不过一死,干脆什么也不说了。虽说这样一来,整合这个国家资源的时间会被延长,不过连国家都是自己的了,土地里有什么资源不还是她说了算?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然而很快,被救的大景人中就有一个女子给了她意外之喜。
那女子不是旁人,正是她进入南羽宫廷时伸手扶了一把的女子。
她叫陈子衿。
从名字就能听出来,她是饱受家人喜爱的孩子。虽然不是出身名门,可家里也是识文断字的,因此耳濡目染之下,陈子衿自己也文采斐然。
正是因为她识文断字,才能在这恶鬼一样的异国宫廷里活下去。而且也因如此,她知道一样大秘密。
“……南羽盛产白银。南羽王有两处大银矿专门为他出产银子。我不小心听到一耳朵,只是听说那银矿里的银子再挖两百年也挖不完!”
饶是九阙也忍不住感慨,有时候气运就是来的这样猝不及防。
“若你所说属实,日后,我一定会为你向父皇请功。你是个大功臣!”
陈子衿刚才受了些伤,这会儿面色惨白,只是在听到九阙的话之后,顿时红润起来。想说些什么,又有些扭捏。九阙十分有耐心,温和而坚定的注视着她。
“你有什么想要的?”
“殿下……”
知道这或许是唯一一个可以接近殿下的机会,陈子衿强行让过于激动的身体安静下来,小心翼翼的恳求。
“我能不能跟在殿下身边?殿下放心,我不是要什么高官厚禄,只是想跟在殿下身边服侍殿下!”
第484章 登基(二)
对于陈子衿的这个请求,九阙刚开始感到有些意外,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这对于现在的陈子衿来说确实是个好办法。不过,她并没有一口答应。
“要待在我身边很难。你要吃很多苦,走很多路,甚至到最后会发现一无所有。即便如此,你也愿意待在我身边做事?”
“小民愿意!”
陈子衿一丁点儿犹豫都没有,当机立断的答应。她知道能跟在太女殿下身边做事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如果自己没有之前进献银矿的功绩,根本连提出这个请求的机会都没有。正因如此,她才要好好把握住。她被抓到南羽国宫廷这么多年,在大景毫无建树,若是就这么孑然一身的回去,就算家人愿意全心全意的接纳,她自己也不愿意。重新回到家乡和亲人身边,她不是为了贫苦度日和听旁人闲言碎语的。她要过上比以前更好10倍的生活!只有这样,那些闲言碎语才到不了她和家人耳边。
陈子衿十分清醒。这会儿一点儿隐瞒的意思都没有,诚恳的剖析自己。
“殿下,我不是心思单纯的人,如果真是单纯的人,也不会在异国他乡活到这个时候。我想过的好,至少要比以前好的多。否则我忍辱负重,苟且偷生了这么多年,意义何在?”
这是一个有野心并且有勇气将之付诸行动的人。九阙并不讨厌这样的人,因为她自己也属于这个行列。
“你现出银矿位置有功,我会给你这个机会,但能不能留下,就要看你自己的能力了。”
“多谢殿下!”
陈子衿猛然扣头,眼中泪光闪烁不止。她确实有无尽的野心要实现,但更多的是对这位太女殿下的憧憬与向往。
她一直都不是个安分的女子,大难不死,自然要为自己的将来多做打算。但她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憧憬这位殿下。若日后能追随殿下,甚至更进一步,能站在殿下身后。那将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毕竟她们家殿下可是古往今来,开天辟地头一位太女殿下,也将是大景国无人能否认的第一位女皇!
能用自己的这双眼睛亲眼见证历史的诞生,怎能不激动呢?
陈子衿怎么想的暂且不说,总之这次攻打南羽取得了想象中的胜利。成功找到了银矿的位置,并且发现堆的比屋子还高的已经冶炼完成的银锭之后,九阙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从建立海军开始,直到现在,花费了这么多年时间,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听到身后传来震天响的欢呼声,九阙也按捺不住喜悦。出海好几个月,也是时候该回去了,毕竟父皇的书信那是一封接着一封。往常出游,回去之后总会给父皇带礼物。这次自然也不例外,不过这次的礼物有些多了……
一个月后,大景军队凯旋而归,太女殿下自然要带着海军首领们回京领赏。此前对于太女殿下亲自出征,朝中自然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他们当然不是反对九阙这个人,只是反对她贸然出行,面临危险的举措。
毕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九阙如今的身份又何止是千金之子那么简单?
因此大伙儿都卯足了劲儿,准备等太女殿下回来之后参她一本。尤其是在大朝会上看到那些跟着殿下一起出征这会儿还满脸傻笑的同僚之后,心中那股酸涩之意更是难以掩盖!凭什么你们能跟着太女殿下出征?!
不仅能出去放风,还打了好大一场胜仗,日后必定要载入史册,而他们却要苦逼兮兮的留在朝中,继续处理各种繁杂事务?
这批人中竟然以景泰帝的表现最为突出。这些年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景泰帝准备让太女殿下继承大统。再加上四个皇子只剩下一个还半死不活的。除了太女殿下也没别的人可以扶持呀,因此大家也不讲究什么从龙之功了,反而各司其职,将朝廷维持的很好。
或许是因为日子过得顺畅,盛世已然来临,景泰帝越发小孩儿心性了,这会儿看着九阙满脸的不高兴。诸位臣子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当然不会认为这是陛下对太女殿下失望。果不其然,下一刻,大伙儿就听到景泰帝不满的声音。
“太女这一走就是小半年,当真潇洒至极。不过将家中的老父亲置于何地?可怜你的老父亲在家每日盼望,太女却在外面潇洒快活,说说,你该当何罪?”
诸位臣子只当自己聋了瞎了,什么也看不到听不到,十分恪守为人臣子的本分。
九阙十分熟练的顺毛捋。
“父皇请恕罪,都是儿臣的错。”
景泰帝本来还想发发小脾气,但是见九阙跪在地上又十分不忍,连忙让她起来。这孩子怎么就这么实心眼儿呢?他也就是抱怨几句罢了,怎会真生她的气?
这么多年过去,这孩子还是一如既往的赤子之心啊。
九阙见状趁机奉上自己的礼物,回来之前她也将在南羽颇多斩获之事上奏给景泰帝,不过因为要给父皇一个惊喜,并没有说具体数额,只是奉上了许多珠宝珍玩。
“……缴获白银一百七十万两,望父皇能尽欢颜。”
“嗯嗯,你能平安回来就什么?!多少?你说多少?!”
底下臣子原本想装聋作哑的,但是听到这个数字之后不少二品以上的大臣都忍不住呛咳,险些把自己给呛死。
多少?太女殿下刚才说多少?难道是他们年纪大了,耳聋眼花?这个数字是真的吗?而且殿下说什么?这只是缴获的现金数量,她还在南羽国发现了一座储量巨大的银矿?
景泰帝砸吧砸吧嘴,还没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就看到他那平日里冷酷的仿佛貔貅一般只进不出的户部尚书,这会儿脸笑的跟朵浪漫的老菊花一般,赞扬称颂之句从他嘴里不断的吐出来,夸的大家伙一愣一愣的。
这,咳,哎呦,户部尚书这会儿为了将这批银子以及日后源源不断产出的银子都收入户部,可是一点儿脸都不要了。
但是!朝中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哪一部不缺银子?大家并肩子上啊,抢到自己碗里的才算数!
第485章 登基(三)
于是接下来的朝堂可真是成了乱糟糟的菜市场。可别以为那些穿红着紫的大臣们就不会争吵了,他们在朝堂之上各抒己见的时候,那是恨不得拳脚牙齿都用上。这会儿为了多拉一些银两,几十岁的老大人了,竟然还吵成一团,更有甚者,直接动上手了。
景泰帝也是头疼无比,你说这朝堂之上这么多臣子,跟他也都是多年的情分了,总不能因为这点儿银两就呵斥他们吧?
但是不管吧,这些人实在是闹得不像话……
最后还是九阙咳嗽一声,那些原本吵嘴的动手的瞬间停了下来,就好像方才的一切都是在做戏似的,让九阙实在无奈。
“诸位不必因为这点小事争吵,那座大银矿储量极其丰富,之后会有源源不断的银两涌入大景,不过是第一批银子的归置而已,七成归户部调动,剩余的三成按照今年各部的成绩划分,绝对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诸位可有意见?”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齐刷刷的摇头,这样对他们来说都是最公平的,倒也没什么意见可说。
不过话说回来,只要一想起往后百年,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银子送入大景,他们还有什么好争吵的呢?这就代表着哪怕今年颗粒无收,国库也不会空虚。
哎呀呀,他们怎么就这么幸运?竟然有这样一位随手就能给他们带回来一座大银矿的太女殿下?有太女殿下在,他们的日子眼看着是越来越好过了……
大家正在陶醉呢,突然听到上首的景泰帝深深的叹了口气。
这是怎么了?
正当大家提溜个心的时候,景泰帝语气十分丰富的开口。
“眼瞅着咱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我这心里总有一件事儿搁着,这么些年了,越想越觉得这么着不行。趁着这会儿大家都在,也想说出来让众卿拿个主意。”
底下的臣子闻言表情那叫一个控制不住,不是陛下,您一个实权帝王,说这样的话有意思吗?只要您下定决心要做的事儿,咱们大伙儿有拒绝的了的吗?
当然还有一大批年轻臣子,这会儿已经猜到陛下要说什么,呼吸猛然变得急促,眼神也不断闪烁。难道陛下是要提那件事吗?陛下如今年纪越来越大,身子骨也没有以前好了,处理政事确实有精力不济的时候。也是时候……
果然,下一刻,景泰帝就语重心长的开口。
“众卿,朕年事已高,每每处理政务,总有力不从心之感。幸而有太女替朕分忧。如今,朕眼看着太女处事越来越成熟老练,也是时候让年轻人上来了。众卿刚好趁着大朝会商讨一下禅位的事宜吧,今儿个就把它拿下!”
嘶!
虽说大家伙早有预料,可是陛下您这也太不委婉了吧?以往的皇帝那可是终身责任制,不干到去世那是绝不罢手的,您怎么眼瞅着精神头还好着呢,就不想干了?
而且这话还说的这么笃定,今儿个就让把事情商量下来,怎么着禅位这种大事儿不得来个三辞三让啊。也好给后世留下一道美名不是?
你现在就说这个话题,就算想答应也不知该如何说起呀。
九阙第一个反对。
“父皇年富力壮,为何现在就想着退位之事?儿臣正是需要父皇指点之时,难道父皇不愿意再指点儿臣为人处事了吗?”
“哎呦,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死心眼儿?这可是让你当皇帝的事儿,这有什么好推辞的?要是放到别人身上,巴不得有这一天呢。”
景泰帝顿时心花怒放。毕竟老年人嘛,正是希望别人需要自己的时候,不过景泰帝有自知之明,虽说这几年来他的身子慢慢好转许多,但毕竟是人老了,年纪上来,身子骨不比年轻时候。不趁着自己神思清明的时候将这个位子传给早就属意的继承人,万一日后等自己年老体衰,脑子不清醒了,做出让天下大乱的决定该怎么办?
所以这事儿还是得趁早,而且他还惦记着四处走走看看这天下美景呢!这些年九阙也算是天南海北的看了个遍,也该轮到自己了吧?
所以虽然很感动,但景泰帝还是十分笃定的拒绝。然后立逼着朝臣们选一个吉利的日子,让九阙登基。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推诿的,毕竟众所周知,太女殿下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发现景泰帝并不是推辞之语之后,大家伙儿也算是顿悟了,热火朝天的商量起禅位的时间。当国家机器真正决定一件事儿的时候,效率是很高的,尤其是这些年朝堂几乎被换了个遍,留下的那些年轻人一个比一个效率高。半个时辰过去,已经商量好了禅位的时间地点。
钦天监监正满面红光的走出来,说定了最佳的日期,就在两个月之后。九阙还准备推辞,景泰帝一锤定音。
“这个时间好,不冷不热的。也来得及通知各地属国,让他们赶到观礼。禅位这种百年难得一见的事情,若是没有各国使臣观礼,岂不是明珠蒙尘?而且刚好可以让世人看看,我大景未来的皇帝是如何出众,风姿斐然!”
大家伙对这儿都没什么意见,唯一头疼的可能就是鸿胪寺众臣了,毕竟接待外国使臣可是他们的活。
不过这样的大事,他们就算忙的脚不着地也是情愿的。毕竟这可是在新君即位之际最能露脸的时候,不赶紧趁着这个时候巴结太女殿下,还等着什么时候?
九阙倒是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开心。毕竟她早就知道景泰帝是真心实意想让自己当下一任皇帝的,她只是觉得,父皇的身子是不是真的不太好了?要不然应该不会现在就撂挑子不干呀,在她的想象中,父皇最起码还能再撑10年,这10年之内自己好到处乱转悠呢。
但父皇的脉案她也是经常过目的,按理说应该没什么问题……
追到后殿,景泰地乐呵呵的,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九福,你看我刚刚说的对吧?我就说这孩子要追上来哈哈……”
看着景泰帝已经变成花白的头发,九阙不知怎的鼻子一酸,险些落下泪来,可是把景泰帝弄得手足无措。
第486章 登基(四)
“哎呦哎呦——”
景泰帝接连劝了好几句,奈何九阙的眼泪还是不争气的滚落下来,倒是让景泰帝好一阵无措。
手忙脚乱的安慰了九阙一会儿,见这孩子不再掉眼泪,景泰帝才松了口气。他这辈子战场上过,敌人杀过,血也流过。四个儿子,临到头也对他痛哭流涕过。但唯有这个女儿,掉这么一两滴泪就让他心痛不已,在他心里,自己这个闺女可不是会掉眼泪的性子啊。
“父皇刚刚就是在跟你开玩笑,你这孩子,这点玩笑话都听不出来吗?”
九阙当然能听出来,但是眼睁睁看着父皇一日日变老,九阙心里酸涩难言,在她心里,这位陛下早就已经是她认定的父亲了。
擦了擦眼泪,九阙叹了口气。
“父皇日后千万不要这么说。你要长命百岁的好,这江山如画,您难道就看够了?日后百年盛世,难道父皇不亲眼看一看吗?”
“唉,你这孩子,真是让我说什么好,行行行,父皇答应你,日后再也不说这样的话了。父皇一定努力多活几年,好看着我的九阙将这天下治理成千年难得一遇的盛世。”
看着景泰帝慈祥的目光,九阙动了动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开口,只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父皇,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待,将这天下治理的很好,给天下百姓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开启盛世。
景泰帝当然知道九阙是个什么性子。这么多年相处下来,他已经把这孩子摸的透透的了。她绝对是个合格的君主,甚至比自己还要优秀,上天将这样出众的治世之才赋予这个孩子,可惜将她生为女儿身。但是女子又有什么不行呢?无论如何,这孩子都能做到自己想做的,这就够了。
既然头上最大的两位已经同意,那么登基之事自然没什么阻碍,大伙儿干的如火如荼,热火朝天。虽然众臣子嘴上不说,但心里都是激动且期盼的,人生最大的幸事就是生逢盛世,更何况他们还这样年轻,盛世刚刚开启,能用自己这双眼睛亲眼目睹盛世降临,该是何等的幸运。尤其是开国皇帝英明神武,又洒脱不羁,丝毫不介意继任之君是个女子,反而大力支持。而眼瞅着新君圣明不下陛下,就更让他们激动了。
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继承人问题,不过太女殿下身强体壮,一巴掌可以将那南羽国匪徒拍出几丈远,子嗣问题自然也不必担心,就是该劝新君选秀了。嘶,对呀,从龙之功他们是不必想了,但若能举荐让太女殿下也就是未来新君喜爱的妃子,不也是一条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