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战国被人认为是天神开始 第17节

  就在他们感到疑惑的时候,荀子的目光看向了晨曦下的孩童,“我能不能问几个问题?”

  “什么问题?”苏醒有点好奇。

  秦王嬴稷、李斯等人也是好奇。

  荀子儒雅地笑了笑,自信道,“我的问题,是只有天神才能回答的出来的问题!”

  他并不准备问一些正常的问题。

  他自信,即将问的几个问题,除非真是天神,不然就算是靠编,都要花一些时间才能思考编出来!

  下一刻,在众人错愕的表情之中,荀子问出了一个,他们完全想不到他会问出口的问题。

  “小天神,你说,天地是什么样的?”荀子问道。

  话落,苏醒一怔,没有想到他会问出这个问题,秦王嬴稷等人同样没有想到。

  阁楼上,鬼谷子眼露诧异。

  在他的认知里,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是天圆地方的,秦王嬴稷等人同样是这么想的。

  他们不解,荀子怎么会问出这么浅显的问题。

  荀子自然也是知道,这个问题很早就有了答案,但他相信假如世上真有天神,一定能回答的更加细节。

  秦王嬴稷、范雎等大臣、秦国的民众、道家等诸子百家,萨尔曼等僧人……

  他们好奇的目光,一道道集中到了晨曦下的孩童身上。

  荀子同样在紧盯着,这位所谓的小天神。

  如果他思考过久,又或者只说一句天圆地方之类的,那么他差不多就确定了,这位所谓的小天神,是弄虚作假的!

  他不信,世上真有天神。

  谁知,也就在他问出这个问题的下一刻,眼前的小天神,说出了一个令他、令秦王等人,他们愕然、意料的话。

  苏醒没有思考的,直接淡声道,“我们的天地,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形球体。”

  “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圆形球体之上,大气层也就是天空,包裹着这个球体。”

  话落,整个现场陷入到了一片寂静之中。

  无论是秦王嬴稷还是其他人,这一刻都用不敢置信的目光,望着站在晨曦下的孩童。

  就连荀子,脸上都是浮现出了惊愕之色,就连他也没有想到,眼前这位传闻之中的小天神,竟然会说出这种答案。

  “天地是个球体,我们都生活在这个球体上面?”荀子怀疑起了人生。

  在场众人脸上,布满了怀疑、惊疑、不信。

  “天地不是天圆地方的吗,这位小天神在说什么?”

  “他应该是胡说的吧?这位小天神在说胡话?”

  在他们的认知里,地就像是个平面的棋盘,天就像是个碗一样,倒盖着地面,也就是天圆地方。

  在众人议论纷纷、不信的时候,荀子却是忽然说道,“我相信你的答案。”

  苏醒意外,秦王嬴稷、李斯等人愕然。

  荀子脸色凝重地道,“你回答问题的时候,一点思考的过程都没有,直接就说出了答案。”

  “就像,你早就知道了这件事的答案一样?”

  “常人就算说谎,都会有思考的过程,而你……”

  话落,秦王嬴稷等人表情一愕,立马仔细的一回想,匪夷所思的发现,似乎真的是如此?

  在荀子刚问出问题的下一刻,就直接说出了答案,连思考过程都没有?

  仿佛,他早就知道了这件事的答案一般?

  但,他又是如何知道,天地是圆的?!

第20章 震撼的秦王等人

  秦王嬴稷等人震撼。

  猜测出的,还是亲眼所见?

  如果是亲眼所见……

  无论是秦国民众还是李斯等人,头皮都有些发麻。

  这时,荀子忍不住了,继续追问道,“天为什么会下雨?”

  这个话题一出,秦王嬴稷等人也很是好奇。

  别说,这个问题也是他们想问的,好奇天上是否有神在施云布雨。

  然而下一秒,他们又一次听到了出乎意料的回答。

  苏醒直接道,“水蒸发成气,上天成云,累积凝结落下,则成雨。”

  话落,秦王嬴稷等人目瞪口呆,满脸的不可思议之色。

  初听他们觉得荒谬,仔细一思考,他们竟然会觉得有道理,甚至觉得就是如此。

  水气他们自然见过,也见过它们往上漂的景象……

  在场的道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之人,越是思考越是觉得有道理,脸上时而露出恍然之色,时而露出如痴如醉之色。

  如同闻道一般,夕死可矣!

  想着想着,望着晨曦下的孩童,他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人群中的白起,眼睛瞪的和铜铃一样,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只感觉周围有寒意袭来。

  哪怕屠杀了赵国四十余万人,他也没有害怕,一向不信神神鬼鬼之事,但现在这一刻,他却是动摇,感到了敬畏。

  荀子的问题,正常秦国人只会回答,天上有神在施雨,只有眼前这疑似天神的存在,才说的出这种如同真理、浅显易懂的降雨过程。

  看似,过程中没有出现神神鬼鬼之类的东西,但就是这样,才是越发的令人细思恐极,不能细想!

  这位小天神,对降雨过程,又是如何知道的这么清楚的?

  白起晃了晃脑袋,不敢继续想下去。

  阁楼上,鬼谷子眼中满是惊叹、痴迷之色。

  作为聪明人,这位小天神殿下只是随口一说,他就在脑中想了一遍。

  把降雨的循环过程,了解的差不多了

  “圣人乎?”

  “天神乎?”

  鬼谷子呢喃。

  不知何时,现场变得有些寂静。

  荀子震撼了一会,想了想,不由好奇地问道,“天地之外是怎样的,是否是天神的居所?”

  这问题一出,秦王等人立马精神一振。

  这也是他们想知道的!

  此刻,他们脑中下意识的想象出了天外的景象,还有天神的居所。

  同样,他们也很是期待,好奇小天神口中的天外景象、天神居所是怎样的。

  然而,就在他们这么想的时候,苏醒却是淡淡地道,“不是,天地之外,空旷无垠、漆黑一片,是星海宇宙。”

  “天上的一颗颗星辰,都是和我们这里一样又或不一样的星体。”

  “我们所在的星体,只是其中沧海一粟,如沙尘般微不足道。”

  话落,荀子一怔,脸上浮现出了呆愣之色。

  这回答,出乎了他的意料,甚至是一种他想象都想象不出来的答案。

  只是想象了一下,眼前这位小天神说的景象,他就感到了不寒而栗。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他们人岂不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包括天地都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在荀子怔然的时候,秦王嬴稷等人听到这个答案,不由呆愣、愕然。

  苏醒的回答,同样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令他们不敢置信。

  甚至,不止是他们,后世的人同样不敢置信……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秦王稷五十三年,荀子三询,问秦庄襄王之子,天神太一者。】

  【荀子一曰:天地者何貌?】

  【秦庄襄王之子,天神太一曰:吾等皆于球上,大气着天,裹以球体。】

  【荀子二曰:天何以雨?】

  【天神太一曰:水蒸则成气,上天成云,凝结而落,则成雨。】

  【荀子三曰:天地外何也,天神所居乎?】

  【天神太一曰:否,空无垠、为宇宙星海也……】

  荀子与天神太一的三问三答,不止令后世的司马迁疑惑不解,也令后世的其他人疑惑不解。

  直到现代……

  此刻,就在众人一脸不敢置信的时候,却有一批人率先相信了。

  “世尊,佛啊,您还说您不是释迦牟尼佛!”

  萨尔曼等僧人满脸狂热之色。

  只有具有佛经中记载的天眼、佛眼之人,才能看到、知道这么多事情!

  萨尔曼等僧人笃定,这位绝对是世尊、释迦牟尼佛!

  想着,萨尔曼甚至拿出了纸张,按照自己的理解,在上面用古梵文清楚的写到。

  “善男子询问佛:天地之外何也?”

  “佛曰:天地外有恒河沙数般世界……”

  就在他虔诚记载佛说过的话,其他僧人也在记载的时候,附近的人也是注意到了他们的动作。

  “嗯?”

  一道道目光,集中到了这几百个外域僧人的身上,就连荀子、秦王等人的目光,都不由看了过去。

  “你们这些僧人在干嘛?”

  面对他们的询问,萨尔曼僧人微笑地说道,“佛所说之事自然是真。”

  他虔诚地解释,“佛具有宿命通,能够知晓自身及众生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能知一切过去未来。”

首节 上一节 17/3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