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一个晚上,就有上百名士兵翻越城墙出城投降。
等到第二天,托里斯蒙德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进行封锁,并且命令士兵们相互监视,一旦发现叛逃,连同同其家人一起治罪,同队士兵也要受罚。
同时又让禁卫军加强巡视,想要用这种方式压制军队。
可是他的这种相互监督之法在这种情况下非但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反而使得军队成队成队的逃离投降。
甚至一些士兵为了逃离,竟然和禁卫军直接打了起来。城中的局面彻底变得一团乱麻。
就在这个情况下,李察突然下令军队发起进攻,而此时正陷入混乱中的军队根本就没有防守,甚至很多士兵在看到罗马大军之后,直接丢下武器投降。
军队的士气彻底崩溃,罗马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占领城墙,打开了城门。紧接着大军冲入城中,一部分控制各处据点,另一部分直接冲向皇宫。
到了这个时候,明白大势已去的托里斯蒙德在亲卫的保护下骑马逃离。想要逃亡北方防线或者南方直布罗陀军团。
只可惜,李察早就已经在城外准备了军队等候,他的禁卫军,连同他一起,直接被大军团团包围,最终只得投降。
仅仅不过一个月时间,图卢兹城就被李察率领大军攻克,并且军队的损失微乎其微。
而在占领了图卢兹城之后,李察立刻命令骑兵前往北方,让他们配合北方的高卢军团,突破北方防线,包围北方军团。
此时的北方军团凭借着河流防线对高卢行省对抗。虽然负责指挥的将领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知道图卢兹被围。
但是这里的军队并不知晓,为了避免军心动摇,将领直接封锁了消息。可是这一次李察的派遣骑兵从他们身后发起进攻。
这一下北方防线这也撑不住了,骑兵突然从后面发起进攻,直接打乱了北方防线的防御,而高卢军团更是趁机发起进攻,前后夹击之下,北方防线开始出现大溃败。
与此同时,大量士兵也听到了图卢兹被攻破,托里斯蒙德投降的消息,直接就让原本还想要反抗的士兵变得失魂落魄。
就连负责指挥北方防线的将军,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沉默了片刻,就下令,命令所有的士兵投降。
整个北方防线全部投降。
高卢军团立刻率领大军将图卢兹北方全部攻占,大军在图卢兹会师。
在解决了图卢兹北方之后,李察直接命令克里斯和霍恩率领手下大军在海军的配合下,开始对西哥特王国残存的势力进行进攻。有了海军帮助后,西班牙沿海各地都成了大军的登陆点。
仅仅一个月时间,西班牙各地不是投降,就是被大军攻克。
伴随着最后一支军队投降,整个西哥特王国被李察彻底灭亡。
在攻占了西哥特王国之后,李察当即下令,除了在他进城之前投降的西哥特人,剩下的所有西哥特人都被李察强行迁徙到了北非、高卢、意大利等区域。
西哥特人差不多有三十万人被强行分散到了帝国各处。
三十万人分散安置之后,这些西哥特人直接被稀释到了六百万人口中,基本上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了。
剩下的那些俘虏一部分被留下来继续在这里生活,同时李察也开始从高卢、意大利人口稠密的区域抽调一部分人口来填充西哥特人被迁走后留下的空白区域。
通过这种人口强制迁徙,只要一两代人之后,基本上整个西哥特人这个民族就消失了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这个时期的民众对于民族、国家之类的基本上没有什么意识。只要将其拆分后,很快就会融入到其他的民族之中。
毕竟西哥特人当年也是这么融合其他部落的。
西哥特的那些贵族直接被李察废除了贵族的名头,并且没收了土地,财产也只留下了一少部分,然后这些人被强制迁徙到了罗马。
到了罗马之后,这些贵族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了平民,然后融入到罗马之中。
西哥特王国转眼之间,就被李察拆分的七零八落,最后烟消云散,也许只有以后的历史书中会有寥寥几笔记载。
除了这些外,李察在西班牙开启了均田令,和释奴令。通过这两个命令,李察轻而易举的就收获了西班牙民众的民心。
整个西班牙行省快速稳定下来,并且开始恢复生产。
西班牙行省除了耕种外,还拥有大量矿山,这里拥有大量金属矿产资源,李察将这些矿产收归罗马国库,然后安排工匠开始对这里进行开发。
西班牙这里完全可以作为帝国另一个宝库。
将西班牙行省收复之后,李察任命了德莱诺斯担任西班牙行省的总督,然后负责西班牙的重建工作,以及矿产资源的开发。
如果不出意外,西班牙将会成为罗马帝国的大后方。
至于说大西洋的不列颠群岛,等李察腾出手来,直接派遣一支海军就能将其灭掉。
不列颠这个时候,还陷入混乱之中,盎格鲁撒克逊人正在这里肆虐,李察如果派遣大军前往这里,立刻就会受到那些凯尔特人的欢迎。
经历过盎格鲁撒克逊海盗的入侵劫掠之后,这些人才明白有一个爸爸的好处。
没有爸爸保护他们就只有挨打的份。
除了这些外,李察命令大军和高卢军团一起,直接对北方的日耳曼蛮族发起了反击。
在李察进攻西哥特王国的时候,北方的日耳曼蛮族也配合着西哥特王国对高卢发起了进攻。
对于这些敢于进攻自己的敌人,李察可不会放过。之前因为高卢大军正在进攻西哥特人,高卢行省北方只能是依托城堡进行防守。
这些日耳曼蛮族在在这里劫掠了一番,抢了不少粮食。现在解决了西哥特王国,自然要掉头来收拾这些日耳曼蛮族。
大军回师,此时的日耳曼蛮族根本不知道,西哥特王国已经灭亡了,在他们看来,西哥特王国那么强大,就算罗马想要击败他们也不容易。
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结果等到罗马高卢大军返回这里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防御。高卢军团立刻进攻,猝不及防之下,分散劫掠的日耳曼蛮族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
大量士兵被大军杀死,等到发现事情不对的时候,日耳曼蛮族已经损失惨重,这一次别说劫掠,能够活着回去的都不多。
第630章 奇葩的皇帝制度
高卢军团的反击来的非常快,就宛如一场疾风骤雨席卷而来。依旧还沉浸在劫掠中的日耳曼蛮族根本就没想到,反击会来的如此之快。
上万骑兵快速迂回穿插,再配合上高卢北方的烽火堡垒,直接就将大量日耳曼人包了饺子。
高卢北方为了防范这些日耳曼蛮族,沿着莱茵河修筑了大量烽燧和据点城堡。之前因为进攻西哥特王国,这里只能被动防守,让那些日耳曼蛮族能够以小股军队逃过这些防线,劫掠城外。
现在大军回援,上万精骑纵横之间,就将这些日耳曼蛮族的退路封锁。紧接着大军压上。
这些小规模作战的日耳曼蛮族根本就不是成建制军队的对手,如果依靠数量少,灵活游击躲入山林中还能坚持,可这些日耳曼蛮族都是信奉战死光荣的蛮子,根本没有这个智商。
除了少数一些见势不妙躲入山林逃亡的日耳曼蛮族外,剩下的绝大多数都被高卢军团解决。
这些高卢军团和日耳曼蛮族打了几十年的仗,最近几年更是压着日耳曼蛮族打,对付他们没有任何压力。
仅仅一个月时间,北方入侵的日耳曼蛮族就被全部解决,并且骑兵还冲过莱茵河,对莱茵河北岸的日耳曼蛮族部落进行了报复性劫掠。
这些高卢精骑来去如风,配备弓箭长刀和盔甲,一部分是骑马重装步兵,一部分是游骑,对付这些日耳曼蛮族部落,效果非常好。
最终等这些高卢精骑回来的时候,直接抓了数千日耳曼蛮族奴隶。
虽然李察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但是对于这种因为战争劫掠获得奴隶,则是会被送到各地矿山工作三年,如果只是普通人,则是需要去开荒五年,然后才能恢复平民身份。
经过此番大战,西哥特王国直接被李察灭掉。伊比利亚半岛西部的几个小国也纷纷向罗马臣服,表示愿意成为罗马帝国的附庸。
李察并没有继续进攻这些小国,而是接受了他们的臣服。同时,李察将伊比利亚半岛分割成两份,其中一部分为西班牙行省,其范围是图卢兹附近,西哥特王国的疆土,以及比利牛斯山脉以西的部分区域。
剩下的区域一直到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则是被划分为伊比利亚行省,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则是被划分给了北非行省。
李察并没有按照山川地势走向来划分行省,而是故意将伊比利亚行省的门户划分出去,这就像是古代的东大,将汉中和巴蜀分割出来。
这样划分的好处就是地方总督就算叛乱,但是各地的关隘险要地形全部都在中央手中,叛乱分子占据不了险要关隘,方便中央派兵镇压。
同样高卢行省也被李察划分成了高卢和莱茵两个行省,北非行省李察也准备划分成迦太基和北非两个行省。
这样做虽然会增加财政成本,但是也有了相互制衡,地方总督不容易做大。
而且这样做也增加了官职的数量,可以安排更多的人进行管理。
这样给出了更多官职,也是给那些有才能的人收编进入国家的管理层中,而不是让他们看不到上升希望后开始搞事。
在伊比利亚半岛上推行均田令和释奴令后,这里还有大量土地需要开垦。伊比利亚半岛上虽然有一半面积都是山脉,但是同样有不少平原。
这些平原区域需要大量人口进行开垦,现在整个罗马帝国都缺乏人口。
在西罗马帝国鼎盛时期,人口差不多有两千三多万,经过多年战乱和蛮族入侵,现在的西罗马帝国人口只有一千万左右。
这还是因为有很多蛮族和匈人迁入的原因,若是去掉这些人,人口可能只有七八百万。
毕竟意大利这地方属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并不利于农业生产,其粮食对外界依赖性很大。同时意大利因为山地较多,并不利于耕作。
所以李察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在将意大利的人口向高卢、北非迁徙,用来提升当地的人口密度同时也是为了减轻意大利的压力。
均田令并不是万能的,如果一个地方农田少,山地多,而人口又多。那么就算是均田了,最后也是吃不饱。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人口迁徙出来,将更多的人口迁徙到适宜耕作的区域。
这个时代的北非和高卢还有伊比利亚半岛上,人口土地的比例很低,所以将人口迁徙到这些区域更适合发展。
实际上西罗马帝国以这个时期的农耕水平,最高也就能够养活三千万到三千五百万的人口。
但人类不是数据,也不可能绝对平均,更何况还有天灾人祸,所以西罗马帝国这片疆域,人口巅峰估计是在两千五百万到两千七百万。
相比较而言,东罗马帝国的环境就要好很多。巴尔干半岛,亚细亚区域,都拥有广阔的平原。
这些地方比罗马更适宜耕种,只不过这里的游牧民族也多。不过总体上比西罗马帝国好好很多。
现在东罗马帝国的状态并不怎么好,埃及的叛乱,巴尔干半岛也陷入混乱,希腊地区多神教重新出现,并且飞快传播,而亚细亚地区也不太平。
好消息就是东罗马帝国原本的敌人匈人帝国分裂了,没有匈人帝国的压力,东罗马帝国依靠自身的能力,可以一点点重新将那些土地重新掌控。
只不过,李察可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在解决了西哥特王国之后,西罗马帝国基本上已经收复了绝大多数土地,北方的日耳曼蛮族被李察一番暴打,至少也能老实个几年。
意大利北部的那些地方领主也不敢和李察扎刺了,接下来李察就要收复东罗马帝国。
对于将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分开治理的政策,李察觉得当时的皇帝就是脑子有坑,你可以委任总督治理,将土地划分成一个个行省,委任总督,但是绝对不能将皇帝分成两个。
两个皇帝分治,这种做法天然就是要分裂的。帝国有两个皇帝,到时候下面的大臣是听哪个皇帝的?两个皇帝之间有严重分歧了怎么搞?
更奇葩的是,罗马帝国不仅仅分了两个皇帝,有一段时期直接分了四个皇帝。没错,就是四个皇帝。
李察都不知道是说这人大度呢?还是说这人傻。
他不仅仅将罗马分为东西罗马,两个皇帝,又在这个基础上,在东西罗马帝国分了两个副皇帝。
于是一个罗马帝国,就出现了四个皇帝的奇葩现象。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这种做法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激烈的权利斗争。也为帝国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李察将目光看向东罗马帝国,想要征服东罗马帝国,最重要的就是拜占庭,这里曾经是希腊建立的一座堡垒城市。
城市易守难攻,三面临海。
同时想要进攻这里,需要先征服巴尔干半岛。至于海路同样需要先将希腊纳入掌控。
希腊群岛位于罗马前往拜占庭的航道之上,地理位置很重要。
李察准备到时候两路大军水路并进进攻希腊。
实际上,李察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准备收复希腊了,作为多神教的大本营,希腊群岛对于一神教一直都不感冒。
要不然雅典早就被改名了。
在李察占领罗马,并且宣布废除一神教国教的地位,信仰自由之后,多神教就开始在希腊半岛复苏。
一神教经过分裂之后,势力大减,已经无法再压制多神教了。
现在的希腊虽然依旧处于东罗马的管理下,但是只要李察出兵,希腊的那些多神教们也会纷纷响应。
所以对他来说攻占希腊半岛并不难。困难的是攻占拜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