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地中海贸易因为战乱问题,几乎断绝,很多船厂都停工了,现在罗马帝国出钱收购,很快就从各地招募了大量船工。
有这些匠人参与建设,北非的造船厂速度非常快。
而另一边,北非的造船厂全部被用来建造军舰,本地的商船建造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所以李察特意让这些船只在罗马的造船厂进行修整。
让那些西哥特人的探子看到罗马的造船厂天天都处于忙碌中,并没有功夫去建造军舰。
整个计划进行的非常顺利。甚至那些探子们在给托里斯蒙德的信件中写道
“罗马城中,商贸活动正在快速复苏,各种商品从各地运送到这里,港口外的商船挤满海面.造船厂中,排满了各种需要维修的商船,罗马根本没有时间来建造军舰.”
“罗马的皇帝陛下喜欢奢华和美人,东方的丝绸、蔗糖、漆器、希腊的陶器等在这里广受追捧,听说那位皇帝陛下又收下了几名美人,除了这些外,这位皇帝陛下对于一神教并不感兴趣.”
“原本帝国国教,现在变成了普通的宗教,甚至变得无足轻重。现在罗马帝国中,一神教的影响力在飞快下降,但是我发现一神教并没有认输,我们或许可以支持一神教来对抗罗马帝国.”
“毕竟我们同样信奉的是一神教。”
在看到这封信之前的时候,托里斯蒙德原本还有些将信将疑,但是在看到这封信后,立刻就想到了什么。
“果然,至高无上的权利会让人快速堕落。”托里斯蒙德看着手上的信件,自言自语道。
从一个平民到高卢总督,再到罗马皇帝,这中间的跨度仅仅几年时间,一个普通人很有可变得狂妄自大,肆意享受起来。
所以,托里斯蒙德在看到信的内容之后,立刻就觉得,李察这是开始享受和堕落了。
毕竟从流亡者平民到再造帝国,这样的跨度换谁来不骄傲?不自大?
因此托里斯蒙德对于信上的消息很相信,并且在心中开始打算要再进一步,让李察堕落的更快一些,然后他继续和日耳曼人进攻占领高卢,甚至最后彻底占领整个罗马帝国。
心中有了这种想法之后,托里斯蒙德对于日耳曼蛮族的联盟更积极了,并且加大了各种武器援助。
同时这位托里斯蒙德国王继续让人收集罗马的情报,并且还派人去联络了罗马教廷,表示愿意信奉一神教,并将一神教立为国教,以获得一神教的支持。
西哥特王国以前的信仰是一神教和其他一些小宗教,这一次直接将一神教立为国教,立刻就让一神教上下大为惊喜。
新上任的教皇也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给予西哥特王国帮助。
时间过得很快,李察对于西哥特王国的操作看的一清二楚,甚至就连他们和一神教之间的交易也是一清二楚。
对于一神教和西哥特王国勾搭上,李察也有些意外,不过这正合我意。等到灭掉西哥特王国的时候,一神教必然也是大受影响。
接下来,李察依旧控制着北非在大力建造军舰,并且训练海军。
同时罗马帝国内部的改革也在一步步推进,最先进行改革的就是均田令。高卢和北非早就完成了均田令,意大利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不过在他强硬的推动下,均田令还是快速推广下去。
那些原本的领主,或是因为各种原因被夺爵流放,或是直接被杀死,最终只有少数留了下来。
再加上因为常年战乱大量人口死亡,导致人口不足,基本上每一个民众都分到了田产。
第二个命令废奴令是和均田令一起推广的,经过一年多的推广,废奴令的成果很不错,大量原本不愿意成为自由人的奴隶已经同意成为自由人。
并且分配了土地,开始生活,原本掌控着大量奴隶的奴隶主们要不是被杀就是转行,要不就是被流放。
以前这些贵族奴隶主们通过掌控土地和大量奴隶,可以说是有钱、有粮、有人,只要他们愿意,立刻就能拉出来一支军队。
李察自然不会允许这么牛逼的领主出现在帝国内部,他给了这些人两个选择,要不就是前往帝国还未完全掌控的区域,李察会分封他们为领主,并且提供粮食武器,让他们在这里发展。
要不就是放弃绝大部分土地和所有奴隶,成为一个单纯的贵族,当然也可以担任官职。
如果两个都不同意,那就会被李察大军教育。
在李察推行这些改革的时候,那些贵族们自然不会轻易就将奴隶和土地放手,于是各地也出现了反叛。只是,这些贵族手中的军队,如何能够和李察手中的精锐对抗?
在他手下的超凡骑士率领下,一个又一个的贵族被直接灭掉,男子流放北非,女子送入皇宫或是赏赐给有功之臣。
家财充公,领地直接收回,那些土地被分配给各地民众。同时这些超凡骑士们也获得了军功。
对于这些超凡骑士,李察是准备将他们分封到各地作为封臣的。这些封臣们会拥有土地和军队,负责镇守帝国偏远地区。
有这些超凡骑士在,那些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基本上是无法摆脱帝国的掌控。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发展后,罗马帝国终于恢复了一些元气。在均田令和废奴令的作用下,罗马帝国的田税必然会得到爆发性提升。
同时因为李察大力发展商贸,取消了贵族的免税权,同时改革了商税,商税收入获得极大的提升。
以前的商税几乎是来到一个城市就收一次税,有些地方领主更是直接收取多次,结果就是从高卢到罗马这一段的商道,仅仅收税就要收十几次。
除了那些大贵族的商队,其他商队根本就不敢走这些地方,这也是为什么海洋贸易会繁荣了。
毕竟在海上可没办法设卡收税,只有进入港口才需要缴税。
李察改革之后,将商税改成了一次收取,只要缴纳过一次商税后,就能够在帝国内部畅通无阻,当然,港口和交易是需要再次收税的。
他的这种商贸改革自然是遭到那些贵族和地方反对的。只不过面对李察,这些人就算是反对也无济于事。
最终商税改革被推行下去,从罗马到高卢的商道恢复畅通。而商道畅通之后,大量商人开始自发的前往高卢和罗马进行交易。
以前通过这里的商队可以说寥寥无几,那些地方也收不上来多少税,结果经过改革之后,商队的数量提升了几十倍,就算是他们无法从商队上收税,可是供应食宿也能赚上一笔。
而这些商队一路上也会进行交易,地方也能收取到一些赋税。
这样一来地方上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现在获取的利益比以前还高,于是就没有人再来反对商税改革了。
除了商税改革外,李察对军队的改革也是最大的,军队全部收归帝国皇帝,所有帝国将领都不再拥有军队,最多可以拥有一支将军卫队。
将军卫队的数量是五十到两百人不等,按照职位高低来分。
将军只有军队的指挥权,想要调动军队需要帝国皇帝的命令才可以。
同时帝国军队的后勤和军饷也是由其他部门负责,军队战功升迁是由宪兵队统计后上报,将军认可后,上报皇帝再进行升迁。
经过这一番改革之后,军队的人事权和财权都被帝国皇帝掌控在手中,如果这样还不能控制帝国军队,那这个皇帝也就不用再当下去,趁早死了吧。
李察的改革让帝国焕发了生机,整个帝国几乎可以说是被他推倒重建了一番。经过改革之后,李察在中枢增加了大量官职官位,让这些人辅佐皇帝来治理国家。
同时元老院制度也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罗马帝国正式成为了中央集权的君权帝国。
为了推行这些改革,李察任用了大量女巫和学者,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李察的死忠,整个帝国彻底被他掌控。
被他整合完成之后的帝国也开始渐渐展露出獠牙。
北非的船厂中,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发展,大量新型舰船被建造出来,再加上李察在罗马建造的那些商船,一支海军舰队已经渐渐成型了。
第627章 海上奇袭
北非,超过数万工匠经过一年多的建造,这里完成了上百艘军舰的建造。
这种速度对于以前的造船厂而言,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在李察提供的改良船只和各种造船工具的改良,让这一幕成为了现实。
船只的建造速度大大提升了,这才让阿蕾雅成功完成了任务。
在造船厂附近,一支足有两万人的海军队伍在这里训练,这些人都是李察重新招募的军队,大多数人是渔民、水手还有以前的海军出身。
经过训练之后,这支海军的战斗力很不错。
在船只建造完成之后,这些人还轮换上船进行了长期实验,甚至李察还让人冒充商人前往西哥特王国进行贸易。
这些人跟着商队前往西哥特王国,通过大量航行之后,成功掌握了西哥特王国主要港口的水文条件。
为了一举灭掉西哥特王国,李察这一场战斗准备了两年时间,通过大量商人收集情报,西哥特王国的道路环境,还有水源,主要军事重镇等等情况都已经被李察全部搞到手了。
西哥特王国的整体实力并不算强大。毕竟哥特人若是真的很强,当年也不会被匈人打的狼狈逃窜。
哥特人分裂成东西哥特王国,东哥特王国成了匈人的附庸,西哥特王国则是吞掉了罗马的西班牙行省,获得了罗马人大量物资和工匠后,西哥特王国快速壮大。
现在的西哥特王国人口不过百万,其中还有很多人并不是哥特人,而是当初罗马帝国统治西班牙行省时候的奴隶以及平民。
这些人后来都被西哥特王国统治,还有一些则是流亡者逃过去,和西哥特人劫掠的。
西哥特王国真正强大起来是因为帝国的崩塌,高卢行省崩溃,西哥特王国从这里获得了大量人口,还有躲入山林中的那些起义军。正是接收了罗马帝国崩溃之后的遗产,西哥特王国才真正强盛起来。
只不过现在罗马帝国没有崩溃,高卢行省也没有崩溃。那些起义军更是被李察收编,所以西哥特王国的实力并没有扩大。
而罗马帝国的实力却在不断提升。
现在的罗马帝国常备军已经超过十万人,当然,其中因为很多人是仅仅训练不足一年的新兵,战斗力并不高。
战斗力强大的还是李察的高卢军团和莱茵军团三万人。
其他的士兵则是用来防守,同时也是为了训练精锐。反正现在帝国推行类似府兵制度,让帝国的军费开支并不高。
在北非的海军组建完成之后,李察立刻就命人开始前往撒丁岛。这两年来,李察一直都在固定的向撒丁岛运送物资。
每一次运送的数量并不多,看上去也不起眼,但是每个月都有一批,持续两年时间下来,这里已经存放了大量物资。
足够三万大军半年的军粮以及各种器材、药品等等。
这里是李察进攻西哥特王国的前哨站。
海军训练完毕,物资也准备完成,李察算了算时间传令让军队集合,同时命令高卢军团和北非迦太基的府兵们也立刻动员起来。
李察准备三路大军进攻西哥特王国。
在他的命令下达后,高卢行省的军队立刻开始在比利牛斯山脉聚集,而北非的府兵也开始在直布罗陀海峡聚集。
直布罗陀海峡非常窄,在天气好的情况下甚至能够直接看到对岸。所以这条海峡并不能阻挡大军。
西哥特王国的国王托里斯蒙德在收到探子从罗马传回来的情报的时候,怎么都不敢相信,罗马帝国会对他出手。
李察以西哥特王国向高卢北方的日耳曼人出售武器为由,要对西哥特王国开战。
托里斯蒙德在得到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逼的,他还没有准备好和罗马帝国开战,结果罗马帝国先向他出手了。
只能说,李察这段时间的战略欺骗搞得太好了,托里斯蒙德根本就没想到李察会突然宣战。
等到他收到消息的时候,罗马高卢军团已经完成了准备陈兵比利牛斯山脉,北非军团也虎视眈眈。
托里斯蒙德立刻就下令进行全国动员,让自己的亲信将领率领一部分军队前往直布罗陀海峡,自己则是率领主力前往比利牛斯山脉,同时派出使者前往日耳曼部落,要求日耳曼人趁机进攻高卢北方。
托里斯蒙德并不担心战争,在他看来,罗马帝国现在没有海军,是无法攻占西班牙的,而图卢兹因为周围有大量河流以及运河,依托河流防守,高卢军团想要攻破防线非常困难。
双方在这里打了很多小规模战斗,托里斯蒙德有信心将罗马人挡住。
另一边直播罗陀海峡因为距离首都很远,就算是失利,罗马人也难以继续跨海进攻。
所以托里斯蒙德并不担心,他已经打算先进行固守,让罗马大军进攻,等到罗马大军久攻不下,死伤惨重,士气低落的时候,再和日耳曼人配合一起发动反攻。
这一次一定要将高卢行省拿下来。
虽然现在并不是托里斯蒙德计划的最佳开战时期,但是既然罗马人想要进攻,那就让他们尝尝苦头吧。
比利牛斯山脉的防御很完善,进攻这里必然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李察同样很清楚,所以这一条方向只是佯攻,而北非军团同样如此,他的真正杀手锏是最新组建起来的海军。
高卢军团和北非军团很快就和西哥特王国开战,在投石机、弩炮的协助下,高卢军团的进攻很猛烈,西哥特王国只能被动防守,但是因为有河流阻隔,高卢军团的推进非常缓慢。
而另一边,北非的舰队在开战一个月之后,开始离开北非前往撒丁岛。
李察在罗马直接征召了大量商船,用商船来运送物资和士兵。
这两天来,罗马的造船厂一直在建造商船,这些商船航行速度慢,运货量大,不易倾覆,用来运送士兵和物资非常合适。
李察在两年前就已经计划好了,当初建造这些商船,为的就是在进攻西哥特王国的时候,用来运输士兵和物资。
战争进行了一个多月,双方交战依旧很激烈,不过不管是高卢行省还是北非行省,战果都不算太大。
而稳住了战线之后,托里斯蒙德开始让军队轮换防守,准备消耗罗马帝国的实力。
他并不知道,李察的海军已经集结完成,并且向西班牙开进。
李察为了保密,舰队是直接从北非出发,然后直接来到撒丁岛,同时撒丁岛也被戒严,所有船只只能进,不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