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34节

  你哪怕让管家再来说一声,他多少还能心里舒坦一点呢。

  结果,屁都没有。

  真就是请假条一扔啥都不管了啊!

  他章善入朝为官这么些年,形形色色的官员见过不知繁几。

  但他还是头一回见过当官当得这么轻松的。

  俸禄照拿,可事儿是一点不干啊!

  可胡大老爷就不能体谅体谅他这个老下属?

  此时的章善真是怨念满满啊!

  他堂堂一介工部尚书,妥妥的文官顶流,结果呢,硬生生的被逼成了个黑眼圈消不下去的苦逼小吏。

  这段时间他真是没日没夜的在工部忙活啊。

  没办法,一个侍郎不见人了,另一个侍郎是真有事被派到外地去了。

  整个工部大大小小需要决定的事情全挤到章善面前了。

  在坚持了半个多月以后,章善终于扛不住了。

  上报!

  这事儿必须得上报了!

  交给陛下去头疼去!

  反正他是没辙了!

  当即,章善转头回到了职房写了封情真意切犹如杜鹃泣血一般的奏折,直接交了上去。

  里边反正就一个意思,他扛不住了!

  看陛下能不能来个人暂时替一下胡大老爷的位置!

  诺大的工部,总不能真就全交给他一个人管理吧。

  朱元璋看到这奏折的时候,已经是当晚了。

  但当他看到这封奏折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扭头看向宋利。

  “宋利,惟庸这段时间一直没去当差在,在府上没出门?”

  宋利对于朱元璋重点关注对象的行踪,那自然是了解的,因此毫不犹豫的答道。

  “回皇爷,胡大人最近确实一直不曾出门!”

  “据工部所说是请病假,可据锦衣卫回报,胡大人应当是避嫌!”

  朱元璋听着这汇报,整个人都不好了!

  避嫌?

  这特么是避嫌?

第295章 朱元璋心态崩了

  第二百九十五章朱元璋心态崩了

  “宋利,你的意思是,惟庸他没病?”

  “仅仅是避嫌?”

  朱元璋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可宋利却苦笑着告诉他:“没错,胡大人固然送了张病假条到工部,可他实际上身体无恙。”

  “而关于其避嫌的说法,乃是在胡大人府中的锦衣卫听他自己打麻将的时候亲口说的!”

  朱元璋满脸无语的抬起了头。

  无语!

  真就是无语到极点的那种!

  朱元璋甚至一时间都不知道要怎么形容胡惟庸这种行为!

  避嫌是对的!

  可以说历朝历代都有臣子因为各种原因深居简出、轻车简从的避嫌。

  可谁也没做到这么丧心病狂的程度啊。

  真就啥都不管了啊!

  这要是一般人,朱元璋早治罪了。

  毕竟,从来只有他朱元璋占别人便宜的事儿。

  怎么可能让人光拿俸禄不干活呢?

  但……面对胡大老爷,朱元璋却有些无可奈何。

  因为胡大老爷早在之前就说了,他就想在家待着,这破侍郎谁爱干谁干去。

  反正谁去都行,他反正不干!

  也就是说,这工部侍郎纯粹就是朱元璋硬塞给胡惟庸的。

  可偏生胡大老爷这当上工部侍郎没多久就拿出了水泥这么个神器。

  可以说,就凭这一个功劳,任何一个人都没法站出来说胡大老爷在工部干得不好。

  这就是胡大老爷摆烂的底气!

  他虽然旷工、迟到、早退,还带头在衙门里喝茶吃点心晒太阳,但他就是个好工部侍郎。

  还是功劳大大滴那种!

  把这些事情琢磨明白以后,朱元璋苦笑着拿起了朱笔。

  没辙啊!

  如今看来,其实自己已经只有一条路走了。

  那便是重新选择一个工部侍郎!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不这么干的话,按照宋利打听来的消息,那章善怕是也得撂挑子。

  至此,胡大老爷短暂而辉煌的工部侍郎生涯就此落幕。

  看着眼前墨迹未干的圣旨,朱元璋感觉格外的郁闷。

  “宋利,你说惟庸这到底咋想的?”

  “这老话不都是说人这辈子就图个升官发财、酒色财气嘛!”

  “怎么到了惟庸这儿,他其他的都喜欢,唯独这升官他就避之不及呢?”

  “你瞧瞧他这弄的!”

  “丞相不干也就算了,当时他确实是伤了。”

  “可这之后呢?”

  “他那模样是恨不得一天差都不用当吧!”

  “明明从翰林学士到工部侍郎是升官了,可他呢,跟逼他喝鸩酒一般!”

  “简直离谱!”

  宋利不愧是朱元璋身边跟随多年的老内侍,这时候也只有他能陪着朱元璋说说这些事儿了。

  “皇爷,胡大人若不是这般的高风亮节,您也不会如此的信任他不是?”

  “况且,胡大人固然不怎么去衙门,可交到他手里的差事他可一点没少干啊!”

  不怪宋利给胡大老爷说好话。

  因为他很清楚,别看朱元璋这么吐槽胡大老爷。

  可实际上,这位洪武皇帝对于胡惟庸胡大老爷简直不要太满意。

  实在是胡大老爷办差的本事一流不说,这半点不在乎权势、名利并且非常知进退的态度,太好了!

  好到朱元璋光是看到这两点,就足以原谅胡惟庸其他方面的过失。

  “伱倒是会替他说话!”

  “他那是高风亮节?”

  “狗屁!他那就是懒的!”

  “你说那李善长怎么就不能跟他学学呢?”

  “满脑子就想着揽权!”

  “哼,他都是丞相了,还想揽权,咋地,让他坐咱这个位子是不是他就满意了?”

  这话,宋利可就不敢接了。

  甚至他巴不得自己听都没听见这些话才好。

  可朱元璋实在是憋久了。

  这会儿颇有种不吐不快的意思。

  “若是这二人能综合一下,那多好!”

  “可惜啊,李善长的野心咱消不掉,胡惟庸的懒劲儿咱也消不掉。”

  “唉……咱这个皇帝怎么当得这么郁闷呢!”

  说起来朱元璋很多时候都在想,如果李善长和胡惟庸两个人能综合一下,然后再平均分配,那可就太好了。

  可他也知道,这只不过是他的妄想罢了。

  李善长的野心就差写在脸上了,他是绝对不可能主动放弃手中的权势和那个丞相之位的。

  而胡惟庸呢?

  同样把咸鱼俩字写在了额头上。

  李善长至少还暗戳戳的,那胡大老爷可就是多次在他面前挑明了说自己不想当官儿了。

  可分明这两个人,个顶个的都是能臣干吏啊。

  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舍得放弃这么两个人啊。

  咦?

  一想到这儿,朱元璋想起来了。

  不行!

首节 上一节 234/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