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2节

  不说了,干活!

  我胡老爷转职种地了。

第30章 我胡某人平生不好女色,只爱种田!

  第三十章我胡某人平生不好女色,只爱种田!

  胡惟庸这时候觉的很庆幸,庆幸自己上辈子上班摸鱼的时候看了那么些个视频。

  虽然每次看完以后,嘎嘎贼笑两声,跟着一帮子沙雕网友兴冲冲的发一句“无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可现在回头看来,知识这东西,哪里会有什么无用的!

  只不过没到要用得上的场合和时间罢了。

  两辈子没种过地的胡惟庸,要不是上辈子看过一位博主是怎么在花盆里种土豆的,他哪怕拿着这次的系统奖励,怕是也不知道要怎么下手。

  眼下,他干的就是土豆种植的第一步,翻地!

  他后院的土地,自然是能种土豆的。

  但平日里这后院不是专门的田地,只不过种植了一些花花草草罢了。

  无论是肥力还是含水量,对于土豆来说都不合适。

  于是,胡惟庸换上一身粗布衣裳,拿起锄头就开始翻地了。

  好在不用太多,弄个几分地就足够了。

  看着胡惟庸今日一改常态的不再咸鱼,胡府的众人先是好奇而后惊讶,最后目瞪狗呆。

  娘咧,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老爷不咸鱼改种地了?

  这是个什么光景啊。

  要知道,虽然读书人口口声声士农工商喊得震天响,耕读传家也是一等一的好家世。

  可那都是说给别人听,做给别人看的。

  说是说士农工商,可实际上,其他三种人群都能欺负一下泥腿子。

  耕读传家是不错,但那说的是家里有大片的土地让别人干活,自家只是收租而已。

  说白了还是土财主。

  也正因为如此,当胡府上下看到胡惟庸自己拿着锄头吭哧吭哧的开始下地干活,还不让别人帮忙的时候,那种惊讶就可以理解了。

  而其中最惊讶的莫过于府上的一众姬妾。

  她们前几天刚刚经历过,新人入门争宠开始的大乱局。

  这好不容易经过暗地里的交锋,定下了府上的位份,转过头来,她们的问题解决了,结果,目标不见了?

  胡惟庸这个老爷若是都对她们没了兴致,那她们还争个屁的宠啊?

  而且,她们想来想去也没想明白,老爷怎么就换了这么个爱好呢?

  最近这段时间,胡惟庸一直在府上厮混,也让一众身边人都摸清楚了他的性子。

  自家老爷这是辛苦了半辈子,打算偷懒摸鱼,好好享受了。

  所以才会养出贪吃好色的性子来。

  可哪想到,她们才刚刚觉着把握住了胡惟庸的爱好,结果一转头,胡惟庸不按套路出牌的下地干活去了。

  一众匪夷所思的姬妾们,簇拥着来到了后院的小花园,看着明明干得满头汗,仍旧不肯停手的胡惟庸面面相觑。

  她们此时迷迷瞪瞪之间,忽然冒出了个疑问。

  “是妾身不够美,还是妾身不够骚?”

  “昨夜里还一口一个小心肝呢,怎么今日里就不理不睬的只顾着种地了?”

  “自己难道还没种地有意思?”

  “妾身,不香吗?”

  不过众人虽然一肚子疑问,但谁也没敢在胡惟庸面前乱说什么。

  毕竟胡大老爷作为一家之主,哪里还轮得到她们指指点点?

  更别说,这又不是什么天怒人怨的坏事,只不过是个有些怪异的癖好罢了。

  胡惟庸其实把众人的疑惑都看在了眼里,但他没在乎。

  反过头来,他直接告知了自管家胡义到下面的所有人。

  “这片土地,乃是老爷我花了大心思种的,谁要是敢来动手动脚,别怪老爷我亲自打断手脚!”

  这是胡惟庸头一回在府上说出这么直白、这么狠的话。

  看着胡惟庸的脸色,没人怀疑胡惟庸在开玩笑。

  至此,本就不大敢往那边走的胡府上下,这下更是除非有必要,压根不去后院了。

  哪怕有事非得去那边,也恨不得离着胡惟庸那块地三丈远才好。

  众人的表现胡惟庸看在眼里,并不觉着自己大惊小怪。

  毕竟,只有他明白,这种的哪里是粮食,这分明是种着自己的保命符啊。

  夜深人静之时,他也不是没有辗转难眠的时候。

  毕竟,虽然眼下他已经不是丞相了,貌似最大的危机已经过去了。

  可他始终是官场之中的一员,一直未曾从那个漩涡里脱身。

  而且,这种事儿,哪有那么简单?

  没见朱元璋随手扔了个科举主考官的职位给他,他哪怕心里抗拒,却仍旧只能老老实实的接受吗?

  说白了,只要人还在局中,那他就只能“躲”,而不能“藏”!

  因为他没有丝毫的底牌去拒绝朱元璋的要求。

  一旦拒绝,很有可能之前所有的藏拙、咸鱼都成了徒劳无功。

  老朱的狠心,让他可以毫无顾忌的下死手干掉自己,而不会有任何犹豫。

  这就是没有底牌、没有倚仗的自己的致命缺陷。

  其实,不仅仅是自己,刘伯温不也是怕了?

  有了对朱元璋的担心,才一门心思想要归隐吗?

  可他又能如何?

  刘伯温也不是第一次跟朱元璋辞官了,可哪怕到了如今,却仍旧连自己头顶上的官帽都没能扔下。

  想必这时候的刘伯温,怕是也睡不好吧。

  正因为朱元璋性子暴躁,同时也非常不好糊弄,所以胡惟庸见到土豆这玩意儿的时候才会这么开心。

  有了这东西,那自己就真正有了张底牌了啊。

  到时候只要自己够咸鱼,朱元璋顾忌着自己的名声和功德,必不可能杀自己。

  那到时候真就可以放心关上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正所谓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反正自己不图要封侯拜相,那自然就不会去触动朱元璋的逆鳞,再加上自己一份天大的功德打底,这想不横着走都不行啊。

  想想都美滋滋!

  想明白这些东西后,往后的日子里,胡惟庸的生活愈发的单调了。

  钓鱼,陪美人儿。

  种田,陪美人儿。

  研究美食,陪美人儿。

  练习琴棋书画,陪美人儿。

  倒也不是他胡惟庸胡大老爷好色如命,更不是他沉迷美色不可自拔。

  胡大老爷不过是心善,见不得一众美人太过孤单,想要给她们一点温暖罢了。

  哦,对了,胡老爷自己也挺孤单的,所以大家依偎在一起,相互取暖!

  嗯,就是这样的!

  我胡某人平生从不好色。

第31章 坑爹的儿子!胡惟庸人傻了!

  第三十一章坑爹的儿子!胡惟庸人傻了!

  对于胡惟庸来说,眼下的小日子是越来越滋润了。

  府上的下人调教得挺不错的,手脚勤快不惹事,眼明手快还嘴甜。

  弄得这两辈子没当过老板的胡惟庸心情一好,时不时的就弄点赏钱什么的。

  最关键的是,因为胡惟庸这人对美食的嗜好,所以厨房里时不时的就会准备一大堆的食材。

  而胡惟庸可不是那种老板天天山珍海味,员工餐餐吃糠咽菜的周扒皮。

  时不时的,他就会随手拿出一些吃不完的食材分给下人们带回家去。

  东西不多,数量也不定,但这些东西比赏银还让人满意。

  毕竟,能从前丞相、翰林学士胡惟庸胡府里当差,还带着吃食返家,这不得吹一波?

  就因为这些事儿,好些个下人家里都快被媒婆踩破门槛了。

  下人们用心,姬妾们也没让胡惟庸多费心。

  春妮儿、娜娜、秋月三人都是经过皇宫培训过的,固然心眼什么的都有,小手段更是不缺。

  但是她们可太懂大户人家的规矩了。

  毕竟,她们可是从大明最大的一户人家府上出来的。

  而之前那些名字都容易搞混的姬妾,虽说规矩什么的,学得没新来的姐妹们好,毕竟出身有差距。

  但她们都是一些被卖入戏班或者青楼,从小培养出来专门伺候人的“专业人士”。

  别的不说,伺候人的本事、揣摩人心的功夫,那可是一等一的强。

  这两批人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手段,虽在争宠,但却没闹出什么幺蛾子,反倒是让胡惟庸这一天天的过得是十分惬意啊。

  而最让胡惟庸开心的,还是经过他的照料,那一小片田地里的土豆长势很好。

  也不知道是胡惟庸那半吊子的种植技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还是系统那句简简单单的“宿主亲自种植打理产量翻倍”在起作用。

  反正如今这块小天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模样。

  每天看一眼这田地,胡惟庸都感觉美滋滋的。

首节 上一节 22/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