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03节

  好家伙,这大明朝堂之上,应该没有第二个胡惟庸了吧?!

  也就是说,自己这位相交多日、屡上青楼的好大哥,乃是朝堂一等一的大佬,胡大老爷?

  一想到这个结果,解缙顿时满眼的幽怨!

  如此看来,方孝儒那厮怕是早就知道了吧!

  毕竟那厮如今也是在大明周报社厮混的,没道理连真正的创建者都没见过。

  到了这时候,解缙也明白了。

  难怪上次去的时候,聊到胡大老爷出考题一事的时候,方孝儒那厮表情那么奇怪呢。

  敢情这厮这是等着看自己热闹?!

  娘的!

  交友不慎啊!

  不过,解缙抬头看向那位昂首傲立堂中的胡大老爷,心中却感慨莫名。

  这位爷,才是真正的大佬啊。

  瞧瞧人刚刚被陛下当庭点明瞌睡一事,结果呢,自己站出来直接就承认了。

  可这等不顾凤仪之事,陛下居然就一句话带过了!

  这是什么?

  这是一等一的恩宠啊。

  啧啧,他好羡慕啊!

  他那老爹,也是混官场的。

  可是别说在陛下面前了,哪怕是在上官面前,那也是谨小慎微,说句话都得斟酌半天,在脑子里细细品味一番才敢说出口。

  结果眼前这位,呵呵,主打一个坦诚。

  你发现我打瞌睡了?

  那我承认就是了!

  至于害怕?

  怕个屁!

  这是啥!

  这才是真正简在帝心的典范啊!

  胡大老爷倒没有想这么些有的没的,他现在就一个想法。

  怎么从这个坑里赶紧跳出去。

  娘的!

  状元、榜眼怎么定?

  这种事儿是他一介臣子能说的?

  老朱这会儿让他出主意,那将来若是清算咋办?!

  想到这里,胡惟庸猛的眼前一亮,直接冲着朱元璋拱手道。

  “陛下,既然两份卷子都差不多,想来都是有些本事的!”

  “那干脆让这二人打一架吧,谁赢了谁就是状元!”

  胡大老爷这话一出,朝堂上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懵逼了。

  什么情况?

  打一架?

  看这意思还是要在这奉天殿当场开打?

  不是!

  你这脑子里到底想了个啥啊!

  怎么就想出这种主意来了?!

  伱特么当真是个老六啊!

  而听着他这话,一众还在等候的考生更是集体吐血了。

  他们可算是见到这位胡大老爷了。

  这可是硬生生折磨了他们两年的罪魁祸首啊!

  哪怕如今他们殿试这一关都过了,他们都没法忘记这一年多来科举之路上的各种坎坷。

  要知道,这位胡大老爷把他们折腾的那叫一个惨啊。

  真就是一路关关难过关关过,过完回头泪滂沱。

  但凡这届的士子,哪个不是对本届科考说起来就神色巨变?

  说白了,还不是给吓的?!

  没到科举考场走一遭,没去贡院里边关上几天,怕是不知道这些考生的心路历程。

  那种信心满满走进去,然后看着卷子一脸懵逼,然后心如死灰的感觉是何等的煎熬。

  可这种感觉他,他们经历了不下三次了。

  如今,好不容易都走到最后了,还要弄出这么一出闹剧?

  打架?!

  而且这种拿人不当人的法子,居然又是这位今科主考官,大明折磨王给想出来的?!

  哪怕是再有素养的君子,这时候也不禁感叹一声。

  胡大老爷,真尼玛狗。

  不过,他们再怎么腹诽也无济于事,这里没有他们说话的份。

  可他们不能说,不代表其他人不能说啊。

  这不,身为当朝左丞相的李善长,这会儿已经给您忍不住了。

  朝堂大事,岂容胡惟庸这么胡闹!?

第258章 真要打架争状元了啊

  第二百五十八章真要打架争状元了啊

  于李善长来说,胡惟庸这个名字简直有毒。

  这位当年的学生,同时也是老乡,于他来说,观感太过神奇了。

  早年间,胡惟庸跟他携手,可以说在朝堂风光正盛。

  而后,胡惟庸一路披荆斩棘,那升官简直跟大步狂奔一般,眨眼功夫便把其他人甩得没影了。

  再之后,没多大功夫,胡惟庸便成了丞相了。

  固然只是左右丞相当中的一个,可出身淮西、陛下心腹、门生故旧一大堆……

  这等威势,谁敢触霉头?

  更何况,胡惟庸他可不是单单凭借陛下宠信才爬起来的。

  他是真正能治国且有本事的那种。

  不然,就朱重八那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性子,他岂能容下胡惟庸这么一个在朝堂之上说一不二的丞相?

  当时的李善长也是看重了胡惟庸这权势和过往的交情,这才让自己侄子跟他那侄女定下亲事。

  却不曾想,这情势几乎急转直下啊。

  仅仅只是摔伤罢了,怎么就忽然上表辞官了?

  自己也如愿以偿的成了丞相,然后顺着陛下的意思退了亲。

  结果呢,那个在他看来只能默默无闻、黯然老去的胡惟庸,稀里糊涂的又雄起了。

  其实李善长哪怕到了现在也没弄懂,这胡惟庸到底是个什么套路。

  你要说这人锐意进取,想要青云直上吧。

  可他偏生至今仍旧只有个翰林学士的散官在身上,其他的都是钦命官,事情过去就得去掉的那种。

  可你要说这人无关紧要吧。

  呵呵,这进宫跟回自己家似的不说,家里那位被自己家退婚的侄女,如今贵为东宫正妃。

  这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气派,哪里是一句权臣或者外戚能说得明白的?

  可以说,外戚不可怕,高官不可怕,就怕这外戚本就是高官啊。

  更何况还是胡大老爷这种当过高官,而后顺顺利利退下来以后,还跟陛下亲厚的外戚。

  你跟这种人计较?

  呵呵,伱在陛下面前说话那叫君臣奏对,他过去说话那叫亲戚之间闲聊。

  人心都是肉长的,陛下会照顾谁,这种问题还需要问?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李善长都是躲着胡大老爷走。

  反正两家按照朱重八的意思已经翻脸了,那干脆就翻脸翻到底就是了。

  但是呢,也没必要多过得罪。

  但转过头一想,李善长固然已经是升无可升的丞相了。

  可胡惟庸若是给他使坏的话,他能不能落个全尸怕是都不知道啊。

  毕竟,自己这些年干过什么事儿,没有比他自己更清楚的了。

  但凡弄出几件来,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大事!

  真到了胡惟庸想要整人的时候,李善长可不觉着这位老兄弟会给这么个面子。

  只是,今儿个这事儿,他犹豫再犹豫,还是得站出来。

  没办法,实在是胡惟庸这建议,太过惊世骇俗了。

  朝堂的抡才大典,不比文采,却要那状元、榜眼通过打一架这等戏谑的方式决出。

  这岂不是拿朝廷的抡才大典当儿戏?

  他身为大明左丞相,自然是要站出来维护朝廷威严、法纪的。

  朝廷的抡才大典,岂容胡大老爷这么胡来!

  “陛下,万万不可!”

  “若真有学子才智高绝,水平相当,陛下不如再细细斟酌一番就是了。”

首节 上一节 203/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