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85节

  朱元璋这人,也没什么好犹豫的,直接冲着宋利摆了摆手道。

  “宋利,待会儿拟旨,胡家仁彬,于国有功于社稷有功,特赐上元县县尉官身……”

  说到这,朱元璋顿了一顿,而后才继续说道。

  “…以及禁宫行走腰牌一副,以示奖励!”

  宋利明明脑子里一个字都不会错的能记住,可他却规规矩矩的快速在一旁用纸笔拟了个草稿出来。

  等到重新誊写到圣旨专用的纸张上,快步递给朱元璋检查后,宋利这才去一旁用印。

  胡仁彬听着朱元璋亲口念出来的圣旨内容,终究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那眉毛都快飞起来了。

  自此刻起,他胡仁彬也不再是一介白身了,他也是有官身的人了。

  这不,他领旨谢恩,就不能自称草民了。

  “微臣胡仁彬谢过陛下,谢过太子殿下!”

  朱元璋笑着摆了摆手。

  “之所以赐你一块禁宫行走腰牌,倒也不是旁的。”

  “一呢,是方便你偶尔有空了,进宫来看看伱妹妹。”

  “你不同于你爹,你爹进宫从来不用腰牌,甚至连名字都不用报。”

  “看到他那张脸,禁军就不会拦着他,可你不行!”

  “其二嘛,咱也是想着,你既然到了县衙,看到的都是民计民生。”

  “那若是你有空,你便进宫跟太子好好聊聊。”

  “太子没空出宫,哪怕出去了,看到的东西也不一定是真的。”

  “你俩关系既是君臣也是亲戚,那自然就能说些不一样的东西。”

  “不要怕吓着太子,大胆说就是了!”

  “与其藏着掖着,还不如拉着太子跟你一起想法子!”

  听到朱元璋这交待,胡仁彬规规矩矩的躬身领命。

  之后,胡仁彬就被留在宫中了。

  倒不是为了让他们兄妹相见,主要还是为了红薯的事儿。

  这如今整个大明,亲自种过红薯的可就胡仁彬一人。

  这要是不让他手把手的把相关过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给弄清楚,那到时候可是要暴殄天物的。

  天知道真出现那样的情况得死多少人。

  当然了,捎带手的,也安排人回胡府报了个信。

  对于胡仁彬的“结局”,胡大老爷显然很是满意,同时也非常的开心。

  侄女嫁人了,有了哥好归宿;

  原本不省心的逆子,如今被敲打了大半年以后,也终于堪用并且当上县尉了。

  那剩下自己的花,那就可以放心浪了啊!

  甚至就算在府邸中夜夜笙歌都行啊。

第236章 胡大老爷的浪荡生活开始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胡大老爷的浪荡生活开始了

  胡仁彬这次在宫中,一呆就是整整三天。

  这三天的时间里,胡仁彬老实得跟个农户一般。

  在宫中御花园里,他真就一板一眼的教着朱标安排的几个太监怎么种地。

  甚至,一旁还有专门的识字的内侍在拿笔做记录。

  但凡他说的,有关红薯种植的点,这边都会记录下来。

  而后等记录完了之后,还要拿过来给他看一看,让他检查检查有没有疏漏。

  就这么忙活了整整三天,胡仁彬总算是把所有能说的全给说了个干干净净。

  但凡他能想到的、做过的,或者哪怕他的一些想法、思考,都给记录上去了。

  而胡仁彬本来还觉着有些太过了。

  可等他问了那内侍以后,他顿时觉着,这法子不错,他将来也要试试。

  其实于那内侍来说,他的做法非常简单。

  那就是作为目前大明唯一一个有种植红薯经验的人。

  那么胡仁彬的任何想法、思考,他都会记录下来。

  而后所有的东西,到时候都会跟农学方面的能手一起细细琢磨。

  并且还会一一的印证。

  毕竟,对于朝廷来说,可以调用的人力、物力,远不是个人能够比拟的。

  哪怕这个人是胡府的大公子,也照样比不上。

  于朝廷来说,只要觉着红薯这东西是个好东西。

  那么立马就可以调集人手大面积精心育种、种植。

  然后,针对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地形、不同照料方式等等,做出各种测试。

  等一年育种结束之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还有胡仁彬此时的这些“思考”,将会一一在各种地方进行验证。

  说白了,用俗话讲就是大家大业的不在乎这点消耗。

  反倒是如果能让产量提升哪怕一星半点的,那也比这方面的消耗要好得多。

  胡仁彬得知内侍的搞法以后,如获至宝。

  因为他马上就要走马上任成为一县县尉了啊。

  到时候,他就是不是自己费力去干点什么了。

  到时候的他,手里也是掌握着一应部下,同时还能动用一县民力的。

  那到时候真要干点什么的话,他绝对要比现在从容的多。

  又学了一招的胡仁彬,笑嘻嘻的回到了胡府。

  不得不说,这陡然间在宫中“工作”生活了几天,还单独面见了朱元璋。

  这番经历对于胡家大少爷来说,无疑是一场了不得的洗礼。

  至少,如今他就从容了不少、坦然了不少。

  这不,即将走马上任的他,规规矩矩的来跟自家老爹此行了。

  看着挺直着腰杆,一脸自信的来跟自己辞行的逆子,胡大老爷也颇为感慨。

  娘的!

  打了那么久,罚了那么多次,总算是侥幸把这性子扭过来了。

  实际上,后世胡大老爷见过太多性子极端的、执拗的,那真是宁愿一条道走到黑害人害己也坚决不改的。

  相比之下,胡仁彬这小子,已经足够好了。

  胡大老爷这时候也没在这个时候故意弄什么把戏来折腾这小子了,反而认真的跟他交代道。

  “既然你要走了,那么,我再交代你两件事。”

  “其一,不要泄露了你的身份,哪怕旁人猜出来了,伱也不要亲口承认。”

  “毕竟猜出来的和亲口承认的,这里面相差很大。”

  “上元县本就是应天府辖下,达官贵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去了那儿,你若是身份暴露了,呵呵。”

  说到这,胡大老爷颇为恶趣味的看着胡仁彬笑了两声。

  “哼,到时候怕是但凡跟达官贵人有关的事情,你那县令全会转个弯扔到你身上来。”

  “到时候你做好了,他有功劳,可若是你作差了得罪人了,他绝对是不知情的。”

  “可若是你始终没亲口承认你的身份,那你便可以轻易把锅甩出去。”

  “因为县令才是一县之长,天生就该背锅,懂吧?”

  胡仁彬听到这儿,恍然大悟。

  我去,仅仅只是个身份,这里边就有这么多说道啊。

  还好还好,听了自家老爹的,不然到时候被人坑死都不知道。

  眼见着胡仁彬老老实实听讲,胡大老爷又说起了第二件事情。

  “其次呢,你得明白,我为何让你当个县尉?”

  “明明县令、县丞都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不管是你的出身,还是你这次的功劳,但凡你想要个县令或者县丞,绝对不会比眼下的县尉麻烦。”

  “毕竟,在那对父子眼里,县令、县丞、县尉实际上都是一样的!”

  胡仁彬闻言一怔,略有些茫然的看向胡大老爷。

  “爹,我之前也想过,可具体里间有什么深意,还是没弄明白。”

  胡大老爷倒也没怪他,反倒是细心讲述到。

  “其实很简单,你头一回当官,现在图谋的并不是升官,而是学习!”

  “学的是如何处理一县之事!”

  “那么,无论是县令、县丞还是县尉,其实都一样,都能学到东西。”

  “可当县尉多好,有责任前面有人顶着,想学习也有现成的人可以学!”

  “再加上到时候对方猜测到你的身份以后,哪怕你不承认,对方实际上也会对你忌惮不已。”

  “那么你就能借此机会好好学习、好好历练了!”

  说到这儿,胡大老爷惬意的往后一靠,傲然道。

  “至于之后的升官,但凡你做出了成绩,那么你起步是县令还是县尉,有区别吗?”

  “难不成同样的功劳,你升官还能比其他人慢?”

  胡仁彬听到这儿终于明白了自家老爹的一番苦心。

  至此,胡仁彬的告别,终于结束了。

  收拾好了行装的他,带着两个仆人,兴冲冲的朝着几十里外的上元县衙而去。

  而这胡仁彬一走,那么整个胡府除了下人,真正的主人家可就只剩下胡大老爷一个人了。。

首节 上一节 185/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