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56节

  毕竟胡惟庸把一切都做在了明面上,没什么遮遮掩掩的,主打就是一个坦坦荡荡。

  可下一任呢?

  到时候又去哪里找这么一个靠谱的人出来呢?

  就在朱元璋忧心忡忡的时候,另一边的胡惟庸其实也开始暗戳戳的琢磨起这个事儿来了。

  胡大老爷对于躺平摆烂这事儿,那可是认真的。

  他弄出洪武大典和大明周报的事儿,可不是为了给自己加码,让自己加班加点的。

  这不过是拿出来扛住丞相之位的手段而已。

  可如今,细细一琢磨的话,似乎局面已经解开了啊。

  大明报社如今运转方面已经正常了,甚至都已经开始盈利了。

  本月初步计算的话,除了奖金发放以外,还能积攒一笔不小的小金库来着。

  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和具体经手人,经过胡惟庸带了大半个月以后,对于自己的工作也基本上手了。

  不说开拓创新,但保持眼前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去还是没问题的。

  而汪广洋那个真·混子,如今也已经坐到了丞相之位上。

  那么对于自己最危险的丞相之位从天而降的危机,已经没有了。

  那么……胡大老爷开始琢磨起一件事儿来。

  自己是不是可以把这个报社主官的职位给辞了?

  毕竟这职位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作为大明如今最为响亮的舆论喉舌的负责人,他手里的隐性权利可真不小。

  老朱那样的人,看自己时间长了会不会又炸刺?

  或者说,这样的权利在自己手里握持得太久以后,难免会扯上一些麻烦呢。

  索性,还是尽快找个合适的接班人,然后把这破差事交出去才好啊!

第199章 送上门的两本名著

  第一百九十九章送上门的两本名著

  对于辞去报社主管一事,胡大老爷可是认真的。

  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宗旨可不是在大明时代搞出多大的功业来。

  什么大工业、什么产业升级,那特娘的想想都头秃的玩意儿,听都不想听。

  而且他也没那个能力好吧。

  他上辈子就是个高级销售而已,干的就是赔人吃吃喝喝乐呵乐呵然后签单拿提成的事儿。

  论怎么玩儿、怎么嗨皮,怎么各种找乐子,那他是专业的。

  可要是让他干正事儿,他真干不出多少来。

  有时候胡大老爷也在琢磨,那些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或者当了多少宅男的人,穿越到古代到底是怎么干出那些事儿的。

  真特娘的上辈子窝囊得要死,这忽然之间换个身份环境就能一下子变牛逼了?

  特么的,那些知识以及处理事务的手腕,能从天而降不成?

  反正胡惟庸觉着,自己上辈子是没点过什么高级管理之类的技能和天赋的。

  同时,自己也不是什么理工科的大佬,做不到那种徒手搓出电气时代的地步。

  所以,胡大老爷的目标很简单,先低调,苟着。

  争取在洪武年间舒舒服服的活下来!

  只要熬过朱元璋,那么到时候若是自己还能说上话的话,便再做出一点努力吧。

  看似很丢脸、很没面子,简直枉为一名光荣的穿越者。

  可这种天天摆烂的感觉,他爽啊!

  没面子就没面子吧,上辈子的工作经历早就告诉他了。

  你又想挣钱又想过得舒服,还想着有面子,那你除非有什么独特的技能、本事。

  否则的话,你总得放弃一两样的。

  所以,面子这东西,稍微丢一丢还是无所谓的。

  反正别人骂的时候,他也听不见不是?

  也正是因为这种想法,驱动着胡大老爷这会儿就开始琢磨着辞职的事情了。

  毕竟,大明喉舌啊,怎么能是他这么一个一心摆烂的混子该呆的地方呢?

  他这人,就应该在家里蹲着,老老实实摸鱼、摸妹子才是最适合的。

  胡大老爷越想越觉着自己就不该弄出这破事儿来。

  辞官!

  必须要辞官!

  不辞官这小日子过起来不安稳!

  一想到自己将来因为自己主动提出来的报社的事儿给自己惹来了麻烦,胡大老爷就觉着自己跟头蠢驴似的。

  娘的,有一个洪武大典还不够,还得弄出这么个东西。

  这特娘的当时脑子糊涂了还是吃饱撑了?

  淦!

  辞职,必须辞职!

  就在胡大老爷一门心思想着赶紧辞官回家的时候。

  忽然有下属跟胡大老爷说起了今儿个遇到的一件趣事儿。

  “相爷,您是不知道,今儿外边来了位特有意思的人儿!”

  “别人写话本,那都是顶多几千字就完事儿了。”

  “结果这位居然说他那老师的话本,足足两大箱子,已经全写完了!”

  “好家伙,他就不怕若是咱们不要这稿子的话,他那稿子就废了吗?”

  胡惟庸一听这话,还真就来了兴致。

  因为随着如今报社打开门大力征稿开始,他其实已经见到了不少优秀的话本了。

  不得不说,胡惟庸再一次感觉到了时代的差别。

  在后世,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对于古代的话本小说,真正看过的也不过是四大名著以及金瓶梅这等奇书。

  但就是这五本书里,真正细读过的,也就是三国、水浒、西游了。

  红楼和金瓶梅名气固然大,可实际上,胡大老爷看他们的同人文绝对比看原版带劲儿。

  可等到他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敞开门收稿子以后,他才发现,原来这年头不是没人写话本啊。

  也不是没人写好话本啊。

  真就是写了没发,或者因为一些原因,没能流传到后世而已。

  跟《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等精心打造的名著想比,或许还有差距。

  但绝对能入眼,甚至还能让人看得有滋有味的。

  至少胡惟庸觉着挺有意思的。

  不得不说,自古以来但凡写通俗的,琢磨的其实都是怎么爽怎么来。

  爽文嘛!

  为啥后世网文当中爽文当道?

  还不是因为爽文才能满足每个普通人心中的梦想?

  那难道在胡大老爷所在的大明,普通人的梦想就不同了不成?

  不!

  完全一样,还是酒色财气,依旧是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所以,那些话本,胡大老爷看到真挺有意思的。

  但有一个不好,特娘的,这帮人没一个习惯写长篇的。

  如今好不容易听到一个已经完结了的,还是大长篇的话本,就冲着这字数,胡大老爷也来兴致了啊。

  反正这会儿也没别的事儿,胡惟庸干脆让人把外面那个要投稿的叫了进来。

  等人进来略有些紧张和踌躇的跟胡惟庸见礼并说出自己的名字以后,胡大老爷好悬没把嘴里的茶水当场喷出来。

  “咳咳,伱说你叫什么?”

  对面那不到三十的年轻人闻言一怔,不过也没多想,还以为是自己的口音问题。

  赶忙重新介绍道:“回胡大人话,在下姓罗名贯中!”

  得,在此听清了对方的名字以后,胡大老爷终于实锤了。

  这就是那位《三国演义》的作者!

  这可是大神啊!

  没想到,自己这机缘巧合之下,居然促成了《三国演义》的问世?

  这有意思了啊。

  可等到胡惟庸兴致勃勃的一问以后,才发现对方实际上是为了《水浒传》的连载而来。

  没错,罗贯中这会儿在乎的,还是他老师的《水浒传》能否顺利刊载。

  至于自己的,不着急,慢慢来就是了。

  他现在就担心自己老师的大作就此埋没。

  其他的,无需操心!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上辈子堪称不学无术的胡大老爷,才知道了罗贯中和施耐庵的渊源居然这么深。

  写《水浒传》的,居然给写《三国演义》的当了老师?

  这特娘的,居然是历史真相?

  太特么抽象了吧!

  要知道,胡惟庸其实更喜欢看《三国演义》来着。

  啧啧,抽象,太抽象了!

  不过,这俩本书,他都要了!

  好东西,不能放过!

首节 上一节 156/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