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43节

  三位一等一的大佬的面子加在一起,何况还不是什么犯忌讳的事儿,她们凭什么不卖力气?

  就此,四名来自坤宁宫的资深女官,开始了在胡府的教学生涯。

  行走、见礼、说话、操持宫内事务……

  可以说,马皇后其实巴不得提前培养一下胡馨月呢。

  只能说胡惟庸来得正好。

  毕竟,太子妃可不就是将来的皇后嘛。

  那进宫之前多学学,这进来以后不就能把东宫打理得井井有条了?

  不然……坤宁宫的女官啊,哪里是那么容易放出来的。

  这边胡馨月的问题解决了,另一边的胡仁彬倒是没啥问题。

  现在的他,干脆就学着胡大老爷以前的搞法,直接住到了田地旁边。

  每天照料并且记录着红薯田里的一丝一毫变化。

  显然,他心里非常清楚,这就是他爹给他的保命符和功勋表。

  若是这都不用心,那还不如早点一头撞死算了。

  而府上的事儿都消停得差不多之后,乡试的考卷也批改完毕了。

  而至此,乡试的成绩也彻底出炉了,要放榜了。

  这一日,应天府,府衙门口直接张贴出了大大的乡试榜单。

  而一波波的衙役,则举着喜报敲锣打鼓的报信去了。

  这可是个有大好处的差事!

  甭管去报信的是谁家,但凡喜报上门了,那报喜银子可就少不了。

  而若是一不小心去的是大户人家,对方又特别高兴地话,仅仅是一家的报喜银子就足够抵消他们一年的收入了。

  因此,每届科考的时候,光是为了送喜报一事儿应天府衙里就得先争个大半时辰。

  然后才是一窝蜂的送喜报!

  只不过,绝大多数的考生,还是习惯来府衙门口亲自来看看成绩。

  毕竟,都憋了那么久了,谁还能憋得住呢?

  这不,一大早,解缙就带着书童过来了,默默地站在府衙前面等待着。

  不多时,两位府衙的文吏拿出两张一人高的红纸,直接粘上浆糊,猛的往墙上一拍。

  乡试榜单,就此公布。

  哄……

  这榜单一公布,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顿时就乱了套了。

  有人欢呼着往外跑,想要回家分享喜悦;

  有人痛哭失声,恨不得当场跟谁打一架;

  还有人压根没看到,只想着冲到前面看明白……

  一时间,整个府衙门口乱成了一锅粥。

  好在解缙是个聪明的,他个子小、力气不如别人足,那就干脆来早一点。

  因此他倒是站在了前方。

  可是这一眼看过去,他就傻眼了啊。

  不是,他怎么上榜了啊!

  他乡试又过了啊!

  按照规矩的话,他下一关就应该是会试和殿试了。

  那可就是真正的金榜题名了啊!

  解缙都有点傻眼了!

  之前他甚至都没怎么看书啊,全凭底子在答题。

  而且,好些题目他主打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

  只保证自己没犯什么忌讳就行,压根没太在乎遣词造句、文风四平八稳什么的。

  真就是信手一答而已!

  怎么就中了呢?

  随后,解缙看向榜单,发现陈近南居然不在!

  如此看来,陈兄也落榜了啊。

  昔日的青楼庆祝三人组,就剩他一人了。

  落寞啊!

第183章 杨宪李善长争锋

  第一百八十三章杨宪李善长争锋

  乡试成绩公布,让整个应天城当天陷入到了各种热闹当中。

  但凡家中有人高中了的,哪里还会闲着?

  那不得赶紧请街坊邻居、亲朋好友一起聚聚、热闹热闹?

  毕竟,于一个家族来说,这可妥妥的乃是跃升阶层、光耀门楣的大事儿啊。

  先不说乡试过后到手的举人功名可以做官,可以发家…

  单说之后能参加会试,这就是最大的好处了好吧。

  要知道会试之后,那要是再上榜,那基本上就保证了最少也有个同进士身份了啊。

  哪怕同进士再怎么被人瞧不起跟如夫人一般,那也是堂堂进士啊。

  放在小县里,那必定是县令,哪怕放到中县,那也一方县丞了!

  因此,这等好事儿不庆祝,更待何时?

  也正因为如此,整个应天府甚至大明各地,都陷入到了疯狂的庆祝当中。

  至于那些落榜了的?

  本就考试失败了,难不成还要去得罪人不成?

  当然是关上门来舔舐伤口了啊。

  不过,这一大帮子庆祝之中,唯独解缙这儿的氛围有些奇怪。

  “儿啊,你…你…你…伱这到底,怎么考上的啊!”

  看着这如今正式拿下举人功名的神童儿子,解父的表情,太复杂了。

  有欣慰,毕竟这是自家儿子,第一次考就能一举通过童子试、乡试,这难道不能骄傲?

  有头疼,他原本真的是想自家儿子去试试味道,知道外面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可结果谁曾想自家儿子竟然就这么莽过来了。

  更有迷茫,这,接下来怎么安排儿子呢。

  解缙这会儿正久违的吃上了他娘做的酱肉,大口大口往嘴里塞呢。

  听着自家父亲的问话,他茫茫然的抬起头。

  “我不造啊,我就那么糊弄过去的!”

  解缙这回答,也就是躲在自家,就自己几个至亲听见。

  否则的话,怕是得让无数学子吐血了。

  可偏生,在这儿的这些人,却知道,这实际上还真就是解缙的肺腑之言。

  因为解缙乡试之前都没怎么复习,到处浪荡来着。

  家里伺候的下人,跟着出去的书童、跟班谁不清楚。

  可偏生就是这么个压根没把乡试放心上之人,却在这次这人人跳脚骂街喊着太难了的乡试之中脱颖而出。

  这跟谁说理去?

  不过,什么未来暂时都先放在一旁。

  眼下自家好大儿既然已经拿下举人功名了,那就庆祝着。

  反正会试什么的,今科考可以,觉着年纪太小把握不足,那下一科也不是不行。

  哈哈哈,乡试过了,就是这么豪横。

  自家父亲那一副癫狂模样,解缙没脸看。

  但他也不敢吐槽什么,甚至连表情都不敢露出来。

  不然,等待他的必然是一餐死打。

  任凭你神童也好才子也罢,落在怒气勃发的老父亲嘴里,还不是一声“逆子”?

  不过,解缙这会儿也在琢磨着事儿呢。

  原本的三人组,由于方孝孺的落榜,自然是聚不起来了。

  如今陈兄似乎也没上榜,那以后,再见之时就不知是何时了啊。

  一时间,年纪并不大的解缙,居然有些感伤!

  随着时间慢慢推近,距离朱标和胡馨月的婚事,也越来越近了。

  胡府的风头自然愈来愈盛。

  于胡大老爷自己来说,其实这种风光他压根就不想要。

  毕竟屁用处没有不说,还惹得一众人把他看成肉中刺眼中钉的。

  但实际上,他又不能堵住别人的嘴,更不能压住别人的羡慕之心。

  因此,他除了自己生闷气以外,屁用不顶。

  而局势,果然在愈演愈烈之中愈演愈烈了。

  甚至到最后,连当朝左丞相,无论名声、地位、职权都比胡大老爷要强上些许的李善长,都服软了。

  倒不是说李善长对着胡大老爷俯首称臣了。

  而是在朝堂之上,面对着胡大老爷那些最亲近的门生故旧,看在胡大老爷的面子上,多多少少会照拂一二。

  不那么针对,偶尔还能照拂一二……

  哪怕仅仅只是如此,就足以让不少人羡慕得不行了。

  要知道,作为当朝左丞相,肃清朝堂之上不同的声音,乃是一个丞相的本职。

首节 上一节 143/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