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09节

  听着朱标的回答,朱元璋的眉头皱得愈发深了。

  他不自觉的扭头看了眼身后,那深深地宫闺,此时在朱元璋眼中没有往日里的富丽堂皇,却多了几分肃穆。

  “标儿!”

  “孩儿在!”

  “有件事儿,爹想差了啊!”

  这话一出,朱标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朱元璋这个当老爹的,最疼自家胖儿子,哪里舍得自家胖儿子跪下。

  赶忙起身把人拉了起来,还帮着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这才略带惆怅的感叹道。

  “伱坐下,咱爷俩说说贴己话!”

  “唉!”

  “这事儿,其实惟庸说对了,咱有些想当然了啊!”

  “你看,咱在皇明祖训里把那些个国家列为了不征之国,这固然是高看了那些番邦一眼。”

  “但其实呢,咱的本意是做给他们看看,是想让他们知道,大明不会冲着他们下手,让他们老实一点而已。”

  “可咱想岔了啊!”

  “你是个孝顺孩子,将来等你继位了,那些番邦若是不老实,恐怕你顶多也就写封旨意斥责一二了。”

  “毕竟嘛,你爹都说了不征之国了,你这孝顺孩子又怎么会违背你爹的安排呢!”

  “你都如此,更何况后世子孙?”

  朱元璋说到这里,长长的叹了口气。

  “还是惟庸看得长远啊!”

  “别说后世子孙呢,但凡你这里出点麻烦,结果却因为爹这儿弄出来的麻烦让你没法收尾,爹都觉着心肝儿疼。”

  “只能别人打咱,咱不能打别人,这不纯纯二傻子嘛!”

  “甚至若是碰上个不成器的,岂不是得让人欺负上门?”

  朱标听到这儿,赶忙答道:“父皇,倒也不必如此介怀,儿孙自有儿孙福,说不定他们就能出个比儿子还争气的呢?”

  朱元璋闻言哈哈一笑。

  “不会了!”

  “绝对不会有比你还争气的了!”

  “这不是咱吹,而是后世子孙哪个能像咱这样,辛辛苦苦、放手培养太子的?”

  “没咱这个气魄,但凡当太子的,日子都过不安生,还说什么争气呢?”

  “所以啊,这事儿确实是咱做错了,是咱给后世子孙留下了隐患。”

  “咱错了就认嘛,这又没啥!”

  “惟庸也是自家人,他要不是真看不下去了,不会跟你说这些的。”

  “那老小子,内秀着呢!”

  “他如今韬光养晦一门心思关着门过他的小日子,要不是事情紧急或者他真看不过眼的,他绝对不会跟你开口。”

  “标儿你也莫要因为今日之事去埋怨惟庸,他可是咱老朱家的忠臣良将!”

  朱标了然的点了点头。

  “此事孩儿知晓!”

  “胡公平日里不过是游戏风尘罢了,他那本事可没丢。”

  “或者说,如今没了案牍之苦后,胡公可能看得反而愈发通透了!”

  一听这话,朱元璋噗嗤一笑。

  “那老小子如今是真乐呵了。”

  “反正把门一关,美人在怀,爱怎么乐呵怎么乐呵!”

  “你看吧,标儿,咱洪武朝将来指不定就这老小子活得最舒坦!”

  父子俩玩笑的说了几句胡惟庸的八卦以后,终究还是回到了番邦的问题上。

  “标儿,咱想明白了!”

  “其实惟庸让你提醒的事儿,就是要让咱对待这番邦不能太惯着。”

  “想想也是哈,咱对那些个大臣都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儿呢。”

  “这番邦,凭什么光吃甜枣儿不挨打啊!”

  “你说是不?”

  朱标听到这话忙不迭的点头。

  他性子确实比朱元璋柔和了一些,可内里的想法却并无二致。

  这天下都是他老朱家的,那番邦小国凭啥就光有好处半点敲打不挨的?

  这在自己老爹手底下当差的大臣,若是不能时不时的敲打一二都不老实,那何况那些个番邦呢。

  想到这儿,他详细的跟朱元璋探讨起了阅兵的事儿来。

  这事儿,可不仅仅是示威那么简单。

  这事儿,提振士气啊!

  是夜,朱元璋就召集了徐达,汤和等将领入宫。

  加上早就在一旁的的东宫太子朱标,众人商讨了整整一夜!

  说白了,展示兵峰、阅兵自是应该的。

  可怎么阅兵,怎么给诸国来个下马威。

  这里边的学问可就大了去了。

  不过徐达、汤和等人半句怨言没有,反倒是精神抖擞、兴致勃勃的。

  毕竟,过往对于番邦的优待,他们早就看不过眼了。

  如今朱元璋能“痛改前非”,那他们自然高兴啊。

  同时他们心里也在琢磨着。

  咱大明和善了这么多年了,也该抖抖大明爸爸的威风了。

第143章 被胡惟庸唬住了,使臣们吓傻了

  !

  第一百四十三章被胡惟庸唬住了,使臣们吓傻了!

  这几天的应天府,最大的八卦,恐怕就是使团到来一事了。

  使团到来其实不算什么。

  毕竟,大明定鼎中原这么些年,来来往往的使团简直不要太多。

  可这回的不一样,这回来的使团居然被咱们的胡大老爷给撅了欸!

  还是那种毫不留情真就一点面子不给的当场撅的那种。

  这等奇闻轶事,自官场之中流传出来后,立马就传遍了整个应天府。

  毕竟,谁还没点八卦的心思呢。

  胡大老爷这是替陛下出气?

  胡大老爷……

  各种各样的传言,可谓是充斥着整个应天府。

  自然而然的也传道了一应当事人,也就是各路使臣的耳朵里。

  他们此时都住在驿馆里。

  按理来说,平日里他们的关系也没见着多好。

  甚至有些国家之前还是不是的打上一场呢。

  这种情况下,自然就没法要求他们之间能有多和睦了。

  因此,哪怕同住在一座驿馆当中,他们平日里如非必要时刻,那也绝不会碰头。

  可此时呢,他们一个个的都聚在了一起,满脸沉凝的坐在那儿。

  “诸君,说点什么吧,总不能诸君回去以后,诸君王上问起来,你们还什么都不知道吧?”

  一位身材矮小、面相阴鹜的男子,当先开口。

  而一旁身着高丽传统服饰的汉子,听着对方那拗口、怪异的口音,不屑的说道。

  “小五郎,你不用撺掇!”

  “其实我们都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不过是在座的各位都需要点时间考量一二而已!”

  不待对面东瀛的小矮子使者反驳,这位高丽使者当先一摆手打断道。

  “你不用解释!”

  “我们这里的,有一个算一个,其实都对大明称臣纳贡了。”

  “但是,我们谁没弄出点自己的小动作?”

  “毕竟,谁不想成为一个大国呢?”

  这话一出,不少使臣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是啊!

  谁不想自己的国家成为如大明一样的大国呢?

  尤其是高丽和东瀛!

  他们这两个国家,那可都是一路见证着中原王朝的兴盛、衰落和更替的。

  历史上,他们的前辈无数次跟中原王朝交流、称臣、战斗……

  可以说,他们的传承之中,写满了怎么当孙子、装孙子,然后如同鬣狗一般冲上来撕咬的教程。

  可教程归教程,真当自己面对如日中天的大明时,那种压力足以让人窒息。

  “嘿,李默修,伱们高丽怕是我们当中最慌的吧!”

  “嘎嘎哈哈,毕竟我们东瀛有神风庇佑还跟大明隔海相望,其他国家虽然跟大明接壤,但至少老实。”

  “唯独你们高丽,哈哈哈,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近些年你们对大明可不怎么老实啊!”

  “所以,大明先敲打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首节 上一节 109/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