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 第41节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大卫-克莱恩并没有正面回应传闻,而是不断强调安森的表现绝对是一个意外惊喜,这也促使他们围绕安森展开更多故事,继续挖掘保罗这个角色的魅力,创作灵感源源不断迸发。

  “当然,我们遇到一些困难,一切都是意外的突然的。”

  “但我们依旧相信这是正确的选择,我们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行,而我们会扶持彼此继续前行冲过终点。”

  从头到尾,大卫-克莱恩始终拒绝作出一个声明:

  布拉德-皮特,到底有没有要求剧组停止安森的客座嘉宾演出?

  没有肯定,但也没有否定。

  这样的态度,其实就已经不言自明,有些事情没有必要说得那么明白。

  同时,大卫-克莱恩的话语也留下不同的解读空间。

  单纯一点,可以解读为剧组为第六季收官在即而忧心忡忡,他们确实面临重重压力,需要团结一心。

  复杂一点,可以解读为布拉德利用自己的人脉施压,即使是大卫-克莱恩也束手束脚,不能自由发言。

  所以,如何解读?

  每个人都发表了回应,却如同“罗生门”一般,真相没有显露原本的模样,反而渐渐进入迷宫。

  事情,越来越有趣。

  然后——

  安森。安森。安森。

  一切,完全围绕着这位新人展开。

  上周四,“老友记”播出第二十一集,安森的闪亮登场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并且迎来收视率的强势回暖,安森这个名字对于娱乐记者来说并不陌生。

  至少,登上“洛杉矶时报”娱乐版头条,仅仅这一件事就足以让安森和其他普通新人演员无名小卒区分开来。

  即使是没有第一时间关注“老友记”或者“洛杉矶时报”的业内人士,也或多或少听说过这样一个人物的登场。

  但真是如此吗?

  不,其实“安森-伍德”完全就是一个谜团,彻彻底底的陌生名字。

  一个新人,一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新人,不仅成为“老友记”的客座嘉宾,而且还成为布拉德和詹妮弗话题里的第三者。

  安森,到底是谁?

  认真想想,目前为止人们对这个新人的了解全部为零,除了一个名字外,就连身高体重的基本信息都没有,以前是否出演过其他作品、经纪公司是谁、目前是否还签约其他作品等等全部都一无所知。

  有人真正地了解他吗,有人真正地接触过他吗?

  一片空白。

  这,也并不稀奇,毕竟这里是好莱坞,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新人演员汹涌而出,一次“老友记”客座嘉宾的小小成功并不足以让他真正走入大家的视野。

  一直到现在。

  布拉德-皮特和詹妮弗-安妮斯顿的名字,确实足以让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

  没有背景资料的同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可以自行解读。

  有人认为安森是NBC电视台执行总裁的私生子,有人认为安森就是詹妮弗的第三者,有人认为安森其实是柯特妮的情人詹妮弗只是被当作替身,有人认为安森是亿万富翁的第三代前来娱乐圈玩玩而已。

  种种,种种。

  但不管什么猜测,全部都回到同一个问题:

  为什么是安森?

  准确一点来说,为什么布拉德-皮特认为安森是一个威胁?安森到底是谁?又或者说,安森有什么魅力?

  要知道,1995年和2000年两次成为“人物”评选的“全球最性感男士”,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得到如此殊荣的演员,这是汤姆-克鲁斯、乔治-克鲁尼等等帅哥都没有能够享受的待遇,可见布拉德-皮特的形象。

  然而,布拉德却警戒一个十八岁的小毛孩?

  这不合理。

  偏偏如此不合理的事情就正在上演,自然而然地,全部视线就朝着安森聚集。

  在经历周六的震惊、周日的喧闹之后,周一上午的繁忙全部朝着伯班克汹涌。

  终于!

  人们终于意识到拼图缺少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块,在这段三角关系里,有一方的声音一直以来被忽略——

  安森。

  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安森,记者们还可以顺带采访一下“老友记”其他五位主要演员,并且观察一下今天拍摄现场的气氛,进一步把握脉络;但真正的主要任务还是近距离观察安森,寻找通往真相的窗口。

  认真想想,也许这才是正确答案,毕竟,一个新人一个菜鸟,可能看到媒体就膝盖打颤,不打自招,稍稍吓唬一下可能就要落荒而逃。

  嗡,嗡嗡嗡,引擎声由远及近地靠近,视线全部纷纷投射过去,然后就看到一辆阿斯顿-马丁出现在视野尽头。

  等等,“老友记”卡司里,谁开阿斯顿-马丁来着?

第61章 身经百战

  尼古拉斯-弗林(Nicolas-Flynn)正在咀嚼口香糖,他试图戒烟,但显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少,口香糖能够暂时转移一下注意力,然而,效果也非常有限——

  这不,他的耳朵现在就能够捕捉到周围窸窸窣窣窃窃私语的交谈,如同蟋蟀正在召开交响乐大会。

  放眼望去,今天聚集在二十四号摄影棚门口的记者约莫一百人,相较布拉德和詹妮弗的话题性来说不算多,但长枪短炮设备齐全,个个都是身经百战、一个顶两的老手,整个阵仗的气势就不一样。

  一个两个,神情轻松、谈笑风生,那模样不像是前来追新闻的,更像是前来踏青春游顺便拍拍照。

  尼古拉斯并不意外——

  一个新人,一个菜鸟,一个雏儿。

  人生里应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仗和架势,他们只需要稍稍施压稍稍围堵,轻而易举就能够让年轻人丢盔弃甲,语无伦次、惊慌失措之间,不仅可能说出真相,而且还可能一不小心就挖出什么重磅。

  和布拉德、詹妮弗比较起来,这里才是最佳突破口,他们反而有些遗憾自己忽略这个漏洞,否则昨天前往年轻人家中围堵,可能早就拿到独家,今天也没有必要一大清早跑来这里和大家一起拥挤。

  窸窸窣窣,沸沸扬扬。

  从那一张张欢声笑语的脸孔就能够感受到气氛的松弛了,甚至还能够听到一些调侃,是否应该手下留情不要太过火,否则把小朋友吓哭留下心理阴影就不好了,“到时候,我们又被误解为狼外婆了。”

  周围,一片哄笑。

  不止是轻松,根本就是派对。

  作为“纽约时报”娱乐版的资深记者,尼古拉斯已经在整个行业里打滚多年,他和其他同行一样放松。

  也许,他们唯一需要警戒的就是经纪人。

  如果年轻人带着经纪人或者公关人登场,将所有发言权让出去,事情就棘手了,估计又是一堆无聊透顶的“无可奉告”。

  从目前的调查资料来看,那个孩子依旧没有经纪人。

  但谁知道呢?

  这里是好莱坞,也许昨天就有经纪人看到了机会,敏锐地把握良机,一马当先地成为那个孩子的代言人呢?

  反正类似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但换个角度来看,如果经纪人充当挡箭牌,这是否就说明嫌疑了?就和犯罪嫌疑人前往警局协助调查却要求律师一样,无罪也看起来可疑;而他们不是警察,不需要证据和画押,一个嫌疑就已经足够。

  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情况,记者们都完全占据上风。

  尼古拉斯一边咀嚼口香糖一边在脑海打腹稿,思考着年轻人携带经纪人登场的话,他应该如何切入报道,又应该如何展开后续跟踪,也许这个八卦短时间内不会结束,不应该轻易错过布拉德和詹妮弗。

  就在此时——

  引擎轰鸣,由远及近。

  摄影棚门口的嘈杂稍稍低沉些许,记者们敏锐而老道地转移视线,尽管嘴巴上放松,但反应依旧机敏。

  他们绝对不会错过任何一点风吹草动。

  但是。

  一辆阿斯顿-马丁?

  尼古拉斯微微一愣,一时之间居然想不起来“老友记”剧组谁的座驾是阿斯顿-马丁,满脑子都是问号。

  等等,难道是大卫-克莱恩的全新座驾?

  金色阳光宛若流水一般顺着阿斯顿-马丁的车身流淌而下,硬朗而不失潇洒的线条堪称一种视觉享受。

  然后,渐渐靠近二十四号摄影棚,划出一道弧线切入停车场——

  本来,华纳兄弟的拍摄基地在不同位置拥有多个停车场,工作人员们将自己的车辆停靠在停车场之后,片场之内由高尔夫球车代步。

  一来是避免交通堵塞。

  二来则是避免意外事故。

  但这些年,伴随着“老友记”的成功,除了二十四号摄影棚之外,临近的两个摄影棚也成为剧集的片场,搭建不同场景,占地面积一下就宽广起来,于是华纳兄弟就在附近规划了一片空地,作为停车场。

  对剧组成员来说,上下班顿时就便利了许多。

  于是,此时才有眼前的这一幕。

  咔嚓。咔嚓。咔嚓。

  脑袋上,问号越来越多,不明所以,全场记者都不确定这辆阿斯顿-马丁是怎么回事,也许干脆就是其他剧组的演员或者制片人。

  然而还是抱着不能错过的心态摁下快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记录下来再说,总比事后后悔来得好。

  短促而汹涌。

  尼古拉斯也不例外,但仅仅只是摁了三下,随即就停了下来——

  节省胶卷。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数码相机投入市场,短短十年时间里经过快速发展,在1998年迎来突破。

  不仅体积变小、技术完善,而且记忆棒的出现也彻底改变数码相机的属性,再加上明显下降的价格,数码相机的普及率已经全面提升。

  但问题在于,2000年数码相机的像素才刚刚进入两百万级别,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突破;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还远远不够。

  尽管笨重,但专业相机依旧是媒体行业人士的首选,也许为了避免意外状况,他们也会准备一个数码相机当作备用;不过,在数码相机之前,每个人至少都有两台到三台专业相机,胶卷依旧是王道。

  此时,尼古拉斯就是如此,如同一个登山客一般,手里拿着一个专业相机,脖子上还有一台专业相机。

  所谓节省胶卷,并不是因为胶卷昂贵,而是当心胶卷拍完,现场来不及更换胶卷,以至于错过重点。

  和阿斯顿-马丁比较起来,尼古拉斯更加好奇驾驶员的身份。

  啪。

  车门打开,一条大长腿出现在眼前,没有什么慢动作回放,紧接着那个身影就离开驾驶座出现在眼前。

  咔嚓。咔嚓。

  尼古拉斯出于职业本能地摁下两次快门,但马上就再次出于职业本能地停下手指,试图看清楚对象。

  耳边,传来一阵快门声和闪光灯,瞬间覆盖视野,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淹没就停了下来,重新恢复平静。

  些许疑惑、些许打量。

  些许探究、些许观察。

首节 上一节 41/4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