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6:从幼儿园开启妖孽人生 第43节

  解开麻绳,“哗啦”一声,一麻袋花生果都倒在了房顶上。

  张光宗重新将绳子丢下去,开始拉下一袋花生果。

  等到忙完这些,张光宗才下了楼,就着压水机洗了把脸。

  压水机旁就有自来水管,他不习惯用。

  一家人围坐方桌吃饭,郭老太太和张光宗坐沙发,其他三人坐板凳,一边看电视一边吃。

  等到饭后,张光宗又拉着板车去了地里,他要把花生秧全部拉回来,以后可以喂猪、烧火用。

  出门时,张光宗看到门口围着几个女孩子,站在门外探头探脑窃窃私语。

  一个女孩看到张光宗出来,鼓起勇气问道:“叔,这里是张一行家吗?”

  张光宗点点头,又大声对屋里喊道:“一行,有人找!”

  然后张光宗便拉着板车走了,他对此已经习惯了,好像从今年开始,总是有学生样的孩子打听到家里来,听儿子说这些都是粉丝。

  张光宗想不通:为啥叫粉丝,粉丝不是吃的吗?咋不叫粉条?或者粉皮?

  张一行透过屋门玻璃一瞧,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拿着一支笔便走出院子。

  至于让她们来家里面,就没必要了。

  “真是张一行!”

  “真人比照片还要好看哎!”

  “好可爱!”

  看到张一行出来,几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顿时激动起来。

  一个圆脸女孩率先拿出一本书,壮着胆子询问道:“张一行,我很喜欢你的《夏木友人帐》,能给我签个名吗?”

  张一行接过书瞧了瞧,是本盗版书。

  这年头小县城买正版书不容易,盗版倒是随处可见。

  尤其是学生,他们大多都是在学校里的书店和书摊买书,而书店书摊几乎都是盗版书,他们省吃俭用省下生活费,就为买本喜欢的书看。

  张一行把书接过来,笑着签上自己名字。

  他也曾经历过中学时代,经历过看盗版的日子,也曾为了买小说每天啃馒头。

  五个女生,五本书,全是盗版。

  最后一本尤其夸张,不是《夏木友人帐》,书名叫《张一行文集》。

  张一行翻开看了看,都是他曾经发表在杂志和报刊上的一些文章,真是难为盗版商收集整理了,就是错字太多了。

  得偿所愿后,五个女生心满意足骑车离去。

  张一行目送几人离开,然后才回到屋里,拨通了胡苇时的电话。

  电话里很快传来胡苇时的声音,“喂,一行啊,什么事?”

  “苇时姐,你说的那个文集的事情,我想了想,可以出版。”

  “哎呀,你终于想通了!”

  之前张一行听胡苇时提过这件事儿,不过他没放在心上,不过是些短文,也不会有多少人买,纯属恰烂钱。

  胡苇时却不这么觉得,她说这是为真爱读者准备的。

  “一行,有没有想给文集起个名字?”

  “嗯,就叫《一行脚印》吧!”

  “哈哈,这名字不错,伱是不是早就想好了,那就这么定了!”

  ……

  1998年8月20日,《夏木友人帐》销量突破一百万册,业内惊掉一地眼球。

  《萌芽》方面做了好一番调查才发现原因:

  这本原本以为目标是中小学生群体的小说,正在被大学生群体广泛传播。

  同时,这本书还引起家长群体的追捧,被誉为最好的育儿故事书。

  《夏木友人帐》原本已经疲软的销量迎来反弹,出版方再次开始新一轮加印。

第57章 童话大王

  《无愧天才作家称号,张一行首部长篇作品累销百万册!》

  《年度最畅销预定,【夏木友人帐】突破百万销售大关!》

  《旧王陨落,新王加冕!八岁作家张一行成为新的‘童话大王’!》

  《山中无老虎,孩子称大王!【夏木友人帐】奏响纯文学挽歌!》

  《文学新贵,90后作家张一行新书销量破百万!》

  《口出狂言!张一行宣称预定年度畅销书冠军宝座!》

  《郑渊吉:我想亲自见一见张一行!》

  看着手里各种报纸上的各种标题,张一行面无表情。

  胡苇时蹲在院子里,一边吃花生果一边撸小白,饶有趣味地想要查看张一行的表情变化,结果什么都没看到。

  但她嘴里还是宽慰道:“这些媒体就这样,尤其是娱乐媒体,怎么夸张怎么来,别放在心上。”

  我会放在心上?

  后世什么新闻没见过!

  严肃媒体都开始标题党!

  无所屌谓!

  一些娱乐小报而已!

  但也不能惯着他们!

  当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而不顾实际胡编乱造,普通人就分不清真真假假了!

  考虑到总不能让胡苇时白白好心安慰,于是张一行放下报纸,叹口气道:“我明白,就是心里不舒服,明明我连采访都没接受过,他们就信誓旦旦说我口出狂言!”

  “那正好澄清嘛,我把郑渊吉老师请来,一起澄清谣言!也正好借机宣传《夏木友人帐》和《一行脚印》,一举两得!”

  也对!

  趁着现在上热门,宣传一波也好,就当被造谣收的利息了!

  而且,能够见到童话大王郑渊吉啊!

  这可是一个在京城买十套房子只为装读者来信的猛人。

  对于曾经从小就看《舒克和贝塔》的张一行来说,既然重生了,能够有机会亲眼见一见这位舒克贝塔之父,那就绝不要浪费啊!

  生命不止有长度,还可以有宽度。

  去看一看没见过的景,去认识一下以前只能远观的人。

  这才不算浪费一次重生的机会。

  8月28日,张一行和母亲再次抵达魔都,参加《萌芽》举办的‘庆祝张一行作品《夏木友人帐》销量突破百万册暨新书《一行脚印》发布会’。

  发布会选择在魔都一家小而美的书店举行,除了邀请了一众媒体,童话大王郑渊吉作为特邀嘉宾也到达了发布会现场。

  相比张一行首次新书发布会,这一次发布会就简略了很多。

  胡苇时代表出版方向众媒体汇报了《夏目友人帐》目前取得的辉煌战绩,同时宣布张一行短篇文集作品《一行脚印》上市开售,首印五万册。

  之后进入媒体采访环节。

  胡苇时、郑渊吉和张一行三人坐在台上,直面记者提问。

  “您好,胡主编,请问您对《夏木友人帐》目前的成绩怎么看?预计到年底总销量能到多少?”

  “对于《夏木友人帐》的成绩,我们早有预判,因为这的确是一部难得的好书,至于年底总销量,我们拭目以待!”

  这是什么都没说!

  “郑老师您好,请问您如何评价《夏木友人帐》?”

  “《夏木友人帐》不仅仅是孩子的童话,也是大人的童话,华夏有这样的优秀作家,我很欣慰。”

  这时一位记者站了起来,全场忽然安静了一下。

  这位记者看向张一行,问道:“张一行,你被誉为新的童话大王,对此你怎么看?”

  话题一抛出,所有人赶紧把镜头对准张一行和郑渊吉两人。

  对一些相熟的媒体,胡苇时早已经打点好确定了提问问题,但总有一些媒体不在打点范围内。

  胡苇时虽然会前已经嘱咐过张一行很多事情,此时也不免有些紧张,担心张一行骄傲自满。

  这提问太挑拨了,一旦回答不好,还不如什么都不回答。

  张一行笑笑,想起曾经很火的清岛贵妇的话,直接拿来说道:“我是听着郑老师的童话长大的,在前辈面前不敢造次,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的发展,但伱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郑老师才是创时代的童话大王,我只是沿着他脚印继续前行的一个晚辈,不敢造次。”

  不卑不亢。

  回答结束,全场哗然,这也是准备好的答案吧!

  所有记者面面相觑,用鄙视的目光打量那位提问记者。

  不是以挑事头铁著称吗?竟然也成了托?

  郑渊吉面露红光,饶有兴趣地打量张一行几眼,似乎有什么想法。

  这次没有举行签售会,《一行脚印》也注定不会有太多销量。

  愿意购买这部作品的,如胡苇时所说,都是真爱读者,无论张一行的什么作品,他们都会购买,是奔着张一行这个人而来。

  “一行,有没有兴趣,一起写《童话大王》。”

  会后饭桌上,郑渊吉忽然向张一行提出邀请。

  张一行想了想,“我觉得我还需要磨砺一番才好!”

  郑渊吉笑笑,知道自己被拒绝了,便错开这个话题,继续与张一行聊一些作品上的事情。

  饭后,郑渊吉离开。

  胡苇时拍拍张一行的脑袋,笑道:“你拒绝是对的,郑老师办的《童话大王》一直只刊载他个人的作品,除了自信力,还有很强的掌控力,必然对他人作品吹毛求疵的,你就算是答应了,恐怕以后也会被排除出去。”

  张一行笑笑,“我就是懒,不想受别人管。”

  对于这位童话大王,见过了就见过了,共事就没必要了。

  胡苇时顿时狠狠又拍了一下,“太懒也不好!”

  张一行挠挠头,想想,问道:“对了,苇时姐,我想在魔都买套房子,以后再来这里也方便,省得每次住酒店白花钱。”

  胡苇时皱起眉头,“买房做什么,最近魔都房价都在涨,一平方比去年涨了好几百,报纸上房地产专家都说了,建议尽快抛售。”

  卧槽!

首节 上一节 43/2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