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6:从幼儿园开启妖孽人生 第3节

  张一行见他一副认真的样子,笑着摇摇头:“没有啊!”

  “真哒!”

  刘波顿时喜笑颜开,他很自来熟地就将胳膊搭在张一行肩膀上,“我可喜欢赵金麦了,你怎么不喜欢啊,她长得多好看啊!”

  这话张一行相信,他还知道接下来的十多年,刘波都不会改变对赵金麦的喜欢。

  我可怜可敬又可爱的兄弟啊!

  张一行将刘波的胳膊从肩膀上拿下去,“你上课告我状了!”

  刘波一呆,尴尬地挠挠头,“那个,对不起啊!”

  张一行撇撇嘴,“算了!”

  刘波顿时又乐了,又自来熟地把胳膊搭了上来。

  两个人勾肩搭背,一高一矮。

  一个低着头,想着记忆里的往事。

  一个抬头看着云朵,就像看着心中的糖果姑娘。

  ……

  “同桌,同桌,我告诉你个事儿!”

  见张一行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赵金麦挨过头来,一脸好奇问道,“什么事儿?”

  “刘波喜欢你!”

  赵金麦小脸儿立刻绷了起来,“我告诉我爸去!”

  我去,别啊,怎么上来就发大招啊!

  张一行连忙告饶,“行了行了,骗你的,你别找你爸啊!”

  “哼!大骗子!”赵金麦端坐好,嘴巴撅着能挂油瓶。

  算了,自己还是别多此一举了,遗憾的青春也是青春嘛!

  上课铃声响起,赵红霞推门走进教室。

  她手里提着一个磁带录放机,将录音机放在讲台上。

  这一节课学唱歌,《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

  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随着播放键被按下,录放机里能看到磁带的转动,发出“吱吱”声响,紧接着有歌声从里面传出来。

  张一行听着歌,思绪又飞散开去。

  记得小时候经典歌曲很多。

  小虎队很红,很多人家里墙上都贴着三人的海报,

  电视里天天播放《潇洒走一回》,叶倩文穿着白衣衫跳舞,真的十分潇洒;

  妈妈喜欢罗大佑,更喜欢他的《恋曲1990》;

  周华健唱《亲亲我的宝贝》,也唱《刀剑如梦》。

  就像以后的金庸武侠剧隔两年就被翻拍一样,这些经典歌曲也会在很多年后不断被新新歌手改编翻唱。

  翻唱的一个比一个难听。

  到头来,最好听的依然是童年听到的那一版。

  张一行突然又想起电影《夏洛特烦恼》,夏洛就靠那些经典歌曲换得成功。

  但张一行没办法这样做。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夏洛是高中生,而他才六岁啊!

  一个六岁,连县城都没去过的孩子,别说没什么门路,就算拿出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结局恐怕是要被送进研究所的!

  聪明没问题,超出阅历之外不可以,比如明明没接触过英文,直接就嘴里往外蹦英语!

  “砰!”

  一粒粉笔头砸在张一行脑袋上,他一个激灵,回过神来。

  抬起头来一看,老师赵红霞正严肃地看着他。

  赵红霞冲他点点下巴,“张一行,好好学歌,不要走神!”

  张一行连忙正襟危坐,跟着磁带继续大声唱,“太阳当空照……”

第4章 投稿

  事实证明,哪怕重生了,也不是想做什么就能顺利做成的。

  比如张一行想投稿,就算知道用电脑最方便,可他找不到电脑。

  他记得他第一次知道电脑这个东西,还是上了小学四年级以后,那时候学校开设微机课,每次上课都要穿鞋套,电脑还不联网,就学学五笔字型。

  后来升入初中,又第一次听说网吧。

  所以张一行只能选择书信投稿。

  张一行记得以前一二三年级教室里都有读书角。

  所谓的图书角,就是在教室一个角落放一张书桌,摆放一些诸如《红蕾》《当代小学生》《小学生作文》一类的小学生读物。

  这些刊物一般都有征稿启事,有类似心里话的几句话征稿,也有几百字的小作文征稿。

  张一行决定就从这些征稿启事开始他的写作路。

  幼儿园写初中高中文章不现实,但写一二年级程度的文章,一个聪明就能掩盖过去。

  而张一行打小就聪明。

  张一行的母亲李红玉是个识字的,甚至达到了能读书写信的程度,相比大多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同村人,属于有文化的人。

  在母亲的教导下,张一行也很早就开始学识字算术了。

  下课铃声一响,张一行便跟在老师身后火急火燎地冲出教室。

  二年级教室位于育红班教室后边,仅仅只是隔着一块面积很大的花草坛。

  二年级一班下课后,张明明从桌洞里抓出一把琉璃球,刚要揣进口袋,就听到外面有人叫他。

  抬头一看,原来是邻居张一行。

  张明明走到教室门口,“一行,什么事?”

  张一行伸着脖子往教室内角瞅,一边瞅一边说:“明明,你们班读书角有《红蕾》《当代小学生》吧,给我拿几本看看。”

  “啊,不行,这些书只能在教室里看,不能拿出去。”张明明摇头拒绝。

  张一行小声道,“下节课就给你送回来!”

  张明明很坚决,“那也不行。”

  张一行挠挠脑袋,只好利诱道,“放学回家,我送你几个大琉璃球。”

  “一言为定!”

  张明明立马跑到读书角,抓起两本刊物就跑回来。

  他把刊物递给张一行,嘴里嘱咐道:“放学时候赶紧拿回来,学习委员要清点的。”

  “知道了知道了!”

  张一行接过两本刊物看了看,一本《红蕾》,一本《向阳花》。

  “快走吧,别被人发现喽!”

  张明明推着张一行离开教室门口,嘴里还不忘对花坛边几个同学叫道,“张恒、赵奇,伱们俩等我一下一起玩”。

  张一行回到教室自己座位上,翻开《向阳花》就快速浏览起来。

  里面内容很丰富,小学生作文、童话、诗歌、连环画等各种栏目,最后一页还有征稿启事,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张一行,你在看什么?”

  赵金麦探过小脑袋,好奇地问。

  “看书啊!”

  “让我看看!”

  “你又看不懂!”

  赵金麦翻了同桌一眼,伸手拿起另一本刊物一瞧,不屑道,“不就是《红蕾》吗,我家里多的是!”

  张一行一呆,立刻转头笑脸相迎,“同桌,那你给我拿几本看看吧,别光拿《红蕾》,有什么都给我拿一本。”

  “才不!”

  赵金麦脑袋拨浪鼓一般摇起来。

  唉,小孩子真难伺候!

  张一行叹口气,继续低头翻看手中的《向阳花》。

  赵金麦见同桌没动静了,转头看看他,不禁有点气闷,“张一行,你怎么不再问一遍?”

  张一行哼哼道,“我不问,不看了。”

  赵金麦气哄哄地哼了一声,推推张一行的胳膊肘,“你过线了,不许过线!”

  张一行往回收了收胳膊。

  赵金麦开始往旁边挪小板凳。

  ……

  接下来的几节课,张一行除了保持对老师的警惕,基本上就不怎么听课了。

  他不时瞥老师几眼,然后偷偷在作业本上写稿件。

  但不论怎么小心,次数多了,总有失蹄的时候,最终还是被老师砸了一个粉笔头。

  一个粉笔头而已,有着成熟灵魂的张一行当然一点不在乎,依旧我行我素,只是更小心了些。

首节 上一节 3/2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