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第1163节

  但是这东西涉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毕竟经历过这么多年的几代发展。

  哪怕他给内地,内地也用不了。

  杜婉婷嗯了一声。

  随后说道:“还有一个事情,是宋文清,他今天联系上我们了。”

  “宋文清?”

  王青松惊讶了一下。

  从上次对方响应号召回去以后,这都已经过去半年了。

  估计情况不是很好。

  随后好奇地问道:“他有说什么事情吗?”

  要知道,这段时期,宋文清这种工作性质是最麻烦的,除非一种情况。

  有大人物保着他。

  杜婉婷摇了摇头:“具体的不是很清楚,只是说有时间的话,能不能见个面。”

  王青松琢磨了一下。

  说道:“可以啊!现在就有空,这几天中午就可以,我给他打个电话吧,电话在他手中吗?”

  “之前在,现在不清楚,我没联系他。”

  王青松闻言嗯了一声。

  随后拿起电话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还好是宋文清接的电话。

  对方居然现在就在港岛。

  两人约定好了地址,王青松这才挂了电话。

  “宋文清让我去五丰行那边。”

  杜婉婷闻言嗯了一声:“我知道了,那你去吧!哦,对了,你让我注意的一个事情,我给你问了,就是红磡隧道的事情。”

  王青松闻言琢磨了一下。

  红磡隧道是明年才开始动工,按道理现在已经开始了。

  按照上一辈子的事情,是包船王投资兴建的。

  耗资3.2亿港元,历时四年建成。

  怎么没动静了呢!

  随后琢磨了一下,很有可能是他进入了航运市场,抢了对方的不少份额,对方现在的日子没有上辈子那么风光了。

  想了一下说道:“你这边和港府联系一下,我们来建红磡隧道。”

  这可是一个下金蛋的母鸡啊!

  他记得,这座隧道建设完成以后,三年就收回成本了。

  差不多一年一个亿。

  这还是前期,港岛的汽车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到了后期,基本上一年几十个亿还是没问题的。

  杜婉婷想了想说道:“我们做吗?我们也没这个经验啊!”

  “我知道了,你去找别人呗,我们公司协助,也算是有大型建筑的资质。”

  一个建筑公司想要承接大型的项目,资质很重要。

  当年包船王也不是自己做的,谈好价格以后,找别的建筑公司来做的。

  杜婉婷闻言嗯了一声:“行,我知道了。你是真的想到什么做什么啊!”

  王青松笑了笑:“以后这种事情多了去了。”

  听到这话,杜婉婷翻了翻白眼。

  不过想想,哪怕是现在,公司涉及的行业也是非常多。

  多一个隧道也不奇怪。

  “行了,我先走了,一会儿就不回来了。这边的事情你安排一下。对了,注意一下斯波克。”

  他感觉斯波克想要离开,很可能和通用公司有关。

  杜婉婷嗯了一声:“行,我知道了。”

  王青松见状这才离开公司。

  开车去了五丰行。

  五丰行他自然是知道的,是华润下的一家公司,专门从事内地和港岛之间的农贸往来。

  或者说,就是专门给港岛送货的。

  顺便运输一些其他东西过去。

  地方还不是很近。

  开了十几分钟以后,车子才到地方。

  不过没去五丰行,而是去了附近的一家茶楼。

  车子停好以后,这才戴上墨镜上了楼。

  在二楼,找到了宋文清。

  此时对方已经十分憔悴了。

  “宋先生!”

  “李先生!”

  两人相互打了个招呼。

  宋文清看着他笑道:“坐吧!刚刚沏的西湖龙井!尝尝味道。”

  王青松看着他从一个青花大茶壶倒了一杯水。

  笑着接了过来。

  随后问道:“宋先生,不知道这次找我是什么事情?”

  直接开门见山。

  宋文清见状,沉吟了一下,说道:“是这样的,我们……”

  听完以后,王青松眼睛一亮。

  原因居然出自计算机上。

  因为内地没有高性能的大型计算机,防汛部门就无法对复杂的气候进行中长期预报。所以,有几次洪峰突然袭来,事先没有准备,使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

  同样也是由于没有高性能的大型计算机,石油部门每年要将勘探出来的大量石油矿藏数据和资料用飞机送到国外去作处理,不仅花费昂贵,而且国家的资源情况首先被外国人掌握。

  而宋文清找他,居然是希望能想办法卖给他们一台高性能的大型计算机。

  王青松听完以后,在那里琢磨着。

  个人计算机确实是后世的主流。

  但是很多大型企业需要的大型计算机,市场比个人计算机更大。

  其实他早就已经想要进入大型机的市场了。

  最晚也就是这两年就要开始了。

  宋文清看着他,叹了口气说道:“现在内地的情况李先生应该也知道了吧!现在将资料送到国外已经不实际了,至少短期不实际。所以我们想要进口一台大型计算机。”

  听到这话,王青松琢磨了一下。

  说道:“这个……宋先生,我没有大型计算机的渠道。”

  其实内地也有购买大型机的想法。

  奈何国外不卖。

  哪怕是卖的情况下,也要求内地在大型机建造一个六角形的围墙,而且里面只允许巴统委员会的成员操作。

  你需要处理什么数据,告诉他们,他们来处理。

  这些人会轮岗,每年轮岗一次,同时还要支付高昂的工资。

  每年不下于十万美元的工资。

  这种条件,内地怎么可能接受。

  如果答应了,这机器用来做什么,对方都会一清二楚。

  估计内地也不是想要用来测算石油勘探数据。

  哪怕是内地现在的情况,有些部门还是被好好地保护了起来。

  估计是自己的4004CPU面世以后,内地也看到了情况。

  宋文清一阵的失望。

  “真的不行吗?”

  王青松点点头:“不是行不行的问题,而是我确实是没有这些渠道,你也知道,港岛这个地方本来就特殊,这种级别的机器都是被检测的。”

  顿了一下,随后说道:“我确实是没有这个渠道,但是我有这个技术!或许可以合作一下!”

  这话让宋文清愣了一下。

第656章 ,运河封闭

  宋文清一阵疑惑:“合作?怎么合作?”

  “我提供你们需要的所有资料和元器件,你们的人负责焊接生产和调试。”

  当年银河1号巨型机器,一共参与的人只有8个人。

  在什么资料都没有的情况下,5年的时间研制出来每秒1亿次浮点运算的计算机。

  要知道,在这之前,内地计算器最好的也就200万次。

  这个跨度十分巨大。

  当然了,内地也不是一点基础都没有。

  巨型机其实可以想象成是很多个计算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台超级大的机器。

  怎么搭建,他不懂,但是有的人懂啊!

  想要以后在计算机界立足,大型机和巨型机(超算)怎么可能不去弄。

  宋文清闻言一阵的苦笑:“李先生,你应该也知道内地的情况,估计……可能性不是很大。怎么生产,在哪里生产,是我们的人过来吗?这都是问题。”

  王青松嗯了一声。

首节 上一节 1163/1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