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第1160节

  王青松见状笑道:“钱先生,扫描的前提是病人,少量的辐射,和生命相比,哪个更重要您也能明白!不知道钱先生有没有兴趣?”

  钱敏闻言迟疑了一下。

  他确实感兴趣。

  可是他并不懂医学方面的事情啊!

  想到这里,便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王青松闻言笑道:“钱先生,这个虽然算是医疗器械,但不需要会医疗方面的太多知识,而且如果需要,到时候也会招收一些医学方面的人才当助手。”

  第一台CT是4年后被研发出来的。

  而且还是一个电子工程师,不也是和医疗不沾边的嘛!

  并且对方还因为发明了CT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第654章

  “钱教授,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样一台造福全世界的仪器出自中国人手中,这是不是一种荣耀?您想想现在的B超。”

  王青松在那里劝说着。

  听到这话,钱敏心里一阵迟疑。

  想了一下,还是问道:“那你有没有什么计划?”

  毕竟他没有做过这个。

  王青松见状便将自己的计划给说了出来。

  在港岛成立实验室,和玛丽医院合作,同时在美国以及其他地方申请实验室,来研究仪器。

  除了CT,还有核磁共振。

  这两种分别是在71年和73年被人研究出来的。

  所以他还是要加快一点的。

  当然了,有他给的资料,设备很容易就能做得出来,真正的难度是在成像技术,这需要公司的部门协助。

  听完这话,以后,钱敏思索了一下说道:“这事情请允许我考虑一下。”

  王青松闻言,想了也只能答应了下来:“好的!联系方式您应该有,如果考虑好了,可以和我们联系,随时欢迎。”

  “好!我会认真考虑的!不管同意与否我都会给你们答复的!”

  钱敏认真地答应了下来。

  王青松见状,招招手,杜婉婷拿出了一千美元过来。

  “钱教授,这是1千美元,一部分是耽误你们的路费,还有一部分则是本人一点的心意。”

  从这里到美国,机票大概在700多美元。

  而且这是全程机票,对方是去英国转道,只需要400多美元。

  自然也没必要小气地给正好的钱。

  钱敏看着钱摇了摇头:“无功不受禄!”

  王青松见状笑道:“钱教授,您也不用客气了,都是中国人,能帮一把是一把!”

  见他这么说,钱教授迟疑了一下。

  他确实很缺钱。

  想了想还是答应了下来:“好!谢谢王先生,如果我愿意入职的话,到时候这些钱就从工资里扣除,如果不能合作的话,我也会尽快将钱还给你们。”

  王青松闻言笑了笑。

  也没有再去说什么客气的话。

  “那我们就先告辞了。如果在这里有什么困难的话也可以找我们。”

  就冲对方可以放弃美国的高薪回到内地支援,就已经让他很敬佩。

  打了个招呼,带着人离开了这里。

  ……

  出来以后,杜婉婷问道:“感觉有没有希望?要是不成功怎么办?”

  王青松笑着摇了摇头:“没事,我们还可以再找人时间上我们还来得及。”

  没有钱敏,他还可以去找别人。

  只不过有大佬在的话,会轻松一些。

  这种大佬,只需要给他们一些具体的思路,对方就能完成他的要求,甚至不用搬运机器过来。

  这就是大佬和普通技术员的区别。

  杜婉婷耸耸肩,刚要说话,手机响了。

  “喂!”

  杜婉婷回应了一下,看了看王青松。

  “你等一下。”

  对着电话回应一句,这才对着王青松问道:“我们去接触谢教授那边的人已经给回复了,但是他有个条件,希望做港岛中文大学的客座教授。”

  王青松笑着答应了下来。

  “这个肯定是没有问题,我们公司和两个大学现在也有很深的合作。”

  客座教授就是一个荣誉称号。

  有一定义务要求,要为聘任高校做事,通常是作报告,或者是合作研究,不定期来受聘高校作报告或举办讲座。

  这哪里算是什么过分的要求。

  杜婉婷闻言自然是给对方回复。

  聊了一会挂了电话,笑道:“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吧!”

  王青松笑着嗯了一声:“是啊!也算是好消息了,到时候两边的资金扶持一定要到位。继续给我盯着内地和港岛之间的通道,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留住的话都给我留着。”

  这两种设备,未来每年几千亿的市场。

  投资一些那是肯定有必要的。

  重要的是他要把技术攥在手里。

  当然了,这两个设备能够在短期内制造出来,但是完善设备,以及做试验,甚至上市,最少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他等得起。

  杜婉婷闻言答应了下来。

  下午,两人准备去科技城这边看看情况。

  现在公司的CD机已经开始在日本风靡。

  而各大唱片公司也跟他们购买了大量的CD光盘,用来发行他们旗下的音乐。

  在美国这些西方国家也开始大量销售。

  现在虽然有磁带,但是CD的音质更好。

  当然了,因为CD机的价格昂贵,所以这东西现在在全球还都算是稀罕的东西。

  ……

  两人开着车子来到了工业区这边。

  没有去找李思辰。

  而是先去了杜云泽这边。

  “大哥!”

  来到实验室,杜婉婷对着杜云泽喊了一声。

  此时杜云泽正在那里忙着,闻言看了看,然后低着头,一边敲代码,一边说道:“等我一下。我再修补一个漏洞。”

  两人闻言也没说什么。

  安静地在那里等着。

  王青松也在那里看着。

  这一等就等了半个小时。

  “好了!”

  杜云泽高兴地说了一句。

  王青松看着老式电脑上的内容,笑着问道:“大哥,这是UNIX还是Linux?”

  杜云泽从桌上拿着的烟,给他递了一根。

  笑了笑:“这是unix系统,之前你给我的,我已经差不多吃透了,不过Linux还需要一段时间。”

  王青松闻言笑了出来。

  unix是最早推出的网络操作系统,是大型机、中型机以及若干小型机上的主要操作系统,它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强、高稳定性和功能完善及对INTERNET良好的支持等特点。

  69年被研发出来。

  而Linux则是在unix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

  各有千秋,而Linux更适合多核处理。

  哪怕是到了后世,大型的服务员和工作组,以及需要稳定性高的金融设备用的基本是这两种。

  有了这个东西,后面的服务器、巨型计算机都可以使用。

  还有以太网交换机。

  当然了,这些东西除了系统,还需要一些硬件。

  其中CPU和个人电脑的CPU也是不一样的。

  个人电脑的普通CPU,通常采用“复杂指令集”设计,其设计理念是尽可能地覆盖所有使用需求,将各种常用功能集成于一体。

  然而,这种设计在调用速度和命中率方面相较于服务器CPU而言,则显得稍显逊色。

  而服务器CPU则普遍采用“精简指令集”设计,这种设计策略更注重针对性,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进行专门的优化,从而确保出色的性能能效。

  当然了,好处很多。

  只不过他现在犹豫一件事情,那就是服务器CPU他要不要搞出来。

  如果之前没有斯波克的事情,他还真的让对方搞出来了。

  但是杜婉婷说对方有离开的想法。

  他就有些犹豫了。

  这要是被学会然后带走,那不就是在资助别人嘛!

首节 上一节 1160/1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