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王永军和小麦一样大。
虚岁11岁,周岁只有10岁。
“三叔!三婶生了个侄女啊!”
小军笑呵呵地问着。
王青松一阵无语:“那是你妹妹,不是侄女!差着辈分呢!”
这话让小军挠挠头。
王青松见状笑道:“好了,你带妹妹和姑姑在家里,不要乱跑听到了没有!先吃饭吧!”
拿出饭盒给几个小家伙。
“哇!红烧肉!”
看到饭盒里的饭菜,两个小家伙一阵的高兴。
大嫂家里他偶尔会送一些东西,但是毕竟是在大院里住,所以送得不是很多。
两个小家伙吃的肉比不上小麦。
“行了,吃吧!吃了饭,我还要给你妈和你婶子送饭呢!”
小军见状赶忙拿着碗筷就吃了起来。
东西足够多。
……
王青松和三个小家伙吃了饭,他这才骑着车子重新回到了医院。
“大嫂,吃饭了!”
过来将网兜里的东西拿了出来。
“你声音小点!”
梁春晓看着他,低声说了一句。
王青松看着熟睡中的小丫头,这才放低了声音,笑道:“好!你也吃饭吧!”
随后将饭盒拿了出来。
“大嫂,这是你的!”
将一个大号的饭盒递给了她。
大嫂接过东西,打开口水都要出来了。
“哎哟,红烧肉啊!我随便吃点就行了!这菜给孩子们吃啊!”
王青松见状笑道:“放心好了,孩子们都有吃的,不会饿到他们。”
听到这话,大嫂这才乐呵呵地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啊!你给春晓弄饭吃吧!”
王青松见状这才去弄饭菜。
“鲫鱼豆腐汤,还有你喜欢吃的熘肉段!不能吃太油腻的!”
熘肉段是酸甜口,而且还是瘦肉。
不算太油腻。
主要是梁春晓不忌口!
梁春晓笑着坐了起来,接过饭盒吃了起来。
王青松吃着饭笑道:“大嫂,晚上我在这里就行了,你晚上的时候去我家把孩子们接着去你们家,小麦这几天就住你们家吧!
等春晓出院了,到时候你住我家里,和小麦住。”
冬天挤一挤还是没问题的!
大嫂闻言答应了下来:“行!那我晚上的时候再走!”
“嗯,好!到时候你们吃了饭再走,对了到时候给大哥带点吃的回去!让他不用做饭了。”
对于这话,大嫂也没推辞。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648章 ,意外之喜
到了下午,王青松回去将饭菜给几个小家伙吃了。
这才骑着车子重新回到了医院。
“大哥!大姐,姐夫!爹,婶子。”
过来以后,大姐几人都已经到了。
还有梁父翠花婶子带着最小的儿子也在这里。
王青松笑呵呵地打了个招呼。
大姐看到他笑呵呵地说道:“你小子,来这么晚,春晓这要是营养跟不上,说不定就没奶了。”
王青松悻悻地笑了笑:“我知道!下午的时候吃过了,我琢磨着时间差不多才过来。”
刚生了孩子,产奶的情况下。
食量确实比普通人要多。
少吃多餐。
听到这话,大姐便说道:“你这一天一夜没合眼,晚上我在这里吧!大嫂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你这一直不睡觉也不是个事情。”
“没事!晚上我能眯一会!”
“嗨!你还跟大姐客气?娘走得早,遇到事情了,大姐搭把手怎么了?”
听到这话,王青松迟疑了一下。
其实他中间去眯了一会了。
想了想说道:“那你明天不还要上班嘛!”
“嗨,现在你又不是不知道,有几个还上班的,天天就是去开会,我假都不用请。”
大姐则满不在意地说道。
孙三林也是在那里说着:“是啊!让你姐在这里,家里孩子我能照看着,反正我现在也没什么事情。”
田翠花见状笑道:“没事晚上我过来,孩子跟他爹。”
王青松闻言在那里琢磨着。
田翠花家的孩子实在太小了,不太合适。
这也是早上没让她过来的原因。
姐夫现在蹬三轮,就现在城里的情况,姐夫的生意也很差。
因为没人敢做。
谁做谁就是享乐做派。
想想,也就答应了下来:“那行,大姐在这里吧,晚上我也在医院,回去也睡不着,让小麦跟大嫂回去。
翠花婶子,石头还小,大丫她们要是在的话你过来没事。
现在她们都不在,不是很方便。
还是让大姐在这吧!”
“行,那就这样。”
大姐闻言直接答应了下来。
田翠花看向自己男人,见对方思索一下答应下来,她也就没说什么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王青松将饭菜给梁春晓端了过去。
反正都是孕妇食谱,每天都不带重样的,都是港岛那边的大师傅做的。
几人寒暄了一会,大哥带着大嫂离开了医院,去院子接孩子去了。
家里饭盒里留的有饭菜。
而且还带着一只鸡回去,明天大嫂会带着鸡汤面过来。
至于多了,自然是给孩子们吃了。
而梁父一家人也跟着离开了,按照老规矩,12天的时候过来看他们。
……
看着众人离开。
孙三林这才笑道:“青松,弟妹说后天出院,到时候我蹬三轮过来接你们!”
“哎,好!”
王青松笑呵呵地答应了下来。
现在是冬天,孕妇不能吹风。
看着对方离开,他这才回来。
回到病房,大姐正在给孩子换尿布,脏的尿布自然是大姐去洗洗。
晚上在医院里将就了一夜。
……
三天过后,孙三林蹬着三轮车,过来将包裹严实的梁春晓和孩子接回了家里。
而对面大院的人也知道梁春晓生孩子的事情,都过来看望。
也算是热闹了一下。
“明天你去上班吧!一直在家不是个事情!这里有大嫂呢!”
梁春晓看着他,对着他交代了一句。
王青松闻言想了想,也就答应了下来:“行,家里的菜都有,到时候让大嫂做给你吃!”
大嫂也是答应了下来:“没事,放心,这里有我呢!我把那个炉子起了,鸡汤在上面一直热着,想吃了,就煮面条给她吃。”
王青松闻言答应了下来。
这时候坐月子都是这样。
没有煤气灶,都是用炉子把荤汤在锅里煮着,需要的时候换一口锅煮一点面条。
方便得很。
而且煮的时间长,肉也比较烂乎,适合孕妇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