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第1538节

沈墨是从现代来的人,他对于农民起义军这种类型的队伍,天生就带有一种亲近感。

像杨妙真这样的义军将领,她们在老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揭竿而起,拼死为大家杀出一条生路,这样的人沈墨原本一直是很敬佩的。

不过沈墨在到了山东以后才知道,所谓的起义军真是让人见了之后失望之极。

起义军中不乏有一些人鼠目寸光,他们心里想的根本不是什么百姓,甚至就连争霸天下这样的念头都没有。

在逆境的时候他们挣扎求存,为的无非就是自己的一条活命。而这些人只要稍稍给他们一点儿兵力和粮食,让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安慰。这些所谓的义军将领就会拼命的骄奢淫逸,就像是有今天没明天一样,玩儿命的享受美食美酒。

当然,起义军将领中有一些还算是不错的,就像是杨妙真他们这伙人。

这支红袄军虽然在杨妙真的带领下,一心想要帮助老百姓活下去。但是没奈何她们也是一样毫无战略思维可言。

在她们的脑海里只有三样最主要的东西,粮食、地盘和军队数量。

他们不关心军队的素质建设,没有长远的发展思路。所以造成起义军经常处在半饥饿状态。这只红袄军在金国军队的打压和自己人的内讧中,逐渐消耗着队伍中宝贵的人力资源。

所以沈墨这一次来山东,他的两个战略目标,第一个就是将山东大量的贫苦百姓迁移出去,让他们在临洮路和军工厂中生根发芽,借以保存华夏民族的血脉。

从这个目标上来说,沈墨最起码需要在山东盘踞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将足够的人口迁移出去。

而沈墨的第二个战略目标,就是在山东发展出一个稳固的根据地。

在山东,他拥有一定数量和素质的军队,以便在大宋版图的侧翼,对金国和蒙古进军的路线形成强力压制。

这一点从目前来看的话,沈墨要走的路就更加艰巨了。

因为沈墨现在不能暴露自己,乃至于通州一系的军事力量和枪械火器都不能用。以免在金国君臣的心目中,自己变成威胁大于铁木真的金国头号大敌。

在这种情况下,沈墨虽然在山东不到一个月,就从一位亲兵发展到了红袄军中的首席谋士,并且取得了红袄军上下将士,包括杨妙真在内的信任。但是就现在来说,沈墨距离他的目标依然还很远。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沈墨迫不得已,做出了很多耸人听闻的举动,以便让自己在红袄军中尽量的神化起来。这样他就可以更快的掌握这支军队。

所以像今天这种“六人巧夺中宫镇”之类的事件,还有之前他故作高深,装神弄鬼的一番作为,实际上并非是沈墨情愿的,只是不得不如此罢了。

只不过这些农民军,天生就会期待带领自己的,是一个诸葛亮之类的神人。

红袄军的将领更是对于沈墨这种奇谋妙计的展现奉若神明,这才使得沈墨最近的行为变得如此夸张。

沈墨估计,以现在杨妙真他们的军事水平。自己要是跟他们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之类的兵法,他们一定是不会理解的。

倒是“军师略施小计,写个锦囊,就让困难迎刃而解。”这类的事做得多了,反而让会让他们对自己产生依赖感。

所以沈墨这种“高深莫测、算无遗策”的行为模式,在这一段时间还是必不可少的。

……

等到他们这次打下了中宫镇之后,杨妙真的红袄军就在镇子里休整了两天。

沈墨将镇子里富商和地主家里的马匹也全都征用了过来,连同这一次在金军手里的缴获,一共凑出了一千匹战马。这样杨妙真的队伍里除了沈墨自己的亲兵之外,战马的总数就到达了三千匹。

在沈墨的要求下,利用这两天的时间,杨妙真在自己全军之中抽调出三千人单独组成了一支骑兵军。

第1652章:绕行泰岳有何难、跳出重围、重出生天

按照陈军师所说的,骑兵必须集中使用。这支三千人的部队,可以作为整个红袄军中负责奇袭、快攻、以及追击时候使用的一支快速部队。

杨妙真通过这一次奇袭中宫镇的战例,陈军师对骑兵的运用方式让她的脑子一下就开了窍。她对于快速机动的骑兵作战一下子就着了迷。

杨妙真这个女子其实也不笨,只不过之前她的眼睛都盯在粮食上,所以才会一叶障目,使出的净是些昏招。

用沈墨话来说,这一次泰安城内所有的军粮被李全焚毁之后,杨妙真身上的高速公路一下子就关闭了,病毒再也上不去了,聪明的脑细胞就占领高地了。所以最近的杨妙真很有些越来越开窍的意思。

原本在红袄军里,军队里边的骑兵全都是分散在每一名将领的手下。甚至是一旦有了战马,就会优先分给将官之后,再给中级、低级军官乃自于队长和棚长。

实际上在红袄军里,战马已经成了军官在行军过程中,不至于过度劳累的代步工具,成了一种特权乃至奖赏。所以在起义军中,成建制的骑兵作为单独的兵种出去作战的情况极少。

而沈墨对于部队机动能力的执着,还有他对骑兵战术的理解,使得他迅速就在杨妙真的军中,对这样的情况做出了改进。

在停留在中宫镇里的两三天时间里,杨妙真抽调了三千名精壮的小伙子,全都是精于骑术,最起码也是骑过战马的人。给他们配置了精良的铠甲和兵刃,将他们编成了一支骑兵军。

随后利用这短短的两天,沈墨让他们熟悉自己的坐骑、练习行军和作战队形、演练骑兵在各个阶段执行战术时候的要领。

虽然时间太短,练习的成效不大,但是好歹经过了训练,这支骑兵军已经不至于在行军的时候自己跑散,或是在冲锋的时候踩到自己人,这就算是很不错了。

这支军队单独成军之后,就成了杨妙真手下战斗力最强,机动性也最高的一支军队了。所以沈墨提议让杨妙真亲自带领这支骑兵军。

在这种情况下,杨妙真自然要为这支军队重新命名。

于是杨妙真搜索枯肠,总算是用山东的“山”字,和兴旺的“兴”字加在一起,把这只队伍命名为“山兴军”。

等到这支队伍成军,大部队就要从中宫镇出发之前。杨妙真的和这位陈浩南军师商量,既然如此的话,自己的红袄军不如索性全部重新编组。就以“山东红袄”四个字为头,重新组成四军。

既然现在已经有了“山兴军”了,那么第二军,就应该是令飞扬率领的3000军队,打头用“东”字,被杨妙真命名为“东兴军”!

在这之后,杨妙真没发觉陈浩南军师脸上的神情略显怪异。就见她接着说道:“那么是第三个字,便是红袄军的“红”字,陈军师自己带领的5000军队,那就是“红兴”了!

这一下子,杨妙真惊愕的看到她面前的陈军师,“啪”的一声,连人带椅子一起倒在了地上,摔了个四仰八叉!

杨妙真不由得惊诧万分的上前,把陈军师扶了起来。

“怎么了军师?”就见杨妙真惊讶的向着陈浩南问道。

而此时,就见这位大军师目瞪口呆的说道:“这么说,以后我就不是铜锣湾陈浩南了,我是红兴陈浩南?”

“啊!对呀!”只见杨妙真面带迟疑的回答了一声:“不好吗?”

“好好!好!”此时的沈墨就觉得一阵荒谬之极的感觉涌上心头,他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

在这之后,杨妙真这支军队的改制框架也就初步定了下来,分别由“山东红袄”四个字打头,组成了山兴军、东兴军、红兴军,傲兴军四军(袄字的变音)。

这四支军队分别由杨妙真、令飞扬、陈浩南和马英带领。

在这之后,还有岳老三和马志远两个人。

首节 上一节 1538/32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