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侧仓库一扇窗户被尼龙绳撑开,推断为嫌疑人入口,嫌疑人身材应较瘦小。
凶器被带走,现场只遗留一根用于撑窗的尼龙绳。
初步定性:入室抢劫杀人。
典型的“三无”案件——无有效物证、无目击证人、无明确线索。
队里一帮人讨论了半天,都觉得这案子像是走进了死胡同。
“入室抢劫?这劫匪够专业的啊,杀人一点动静没有,跟搞暗杀似的。”一个老刑警嘟囔。
“关键是没线索啊!指纹脚印都是残的,凶器没了,入口就一个绳痕,这上哪儿找人去?”
“熟人作案?仇杀伪装成抢劫?”
“查了程河的社会关系,暂时没发现明显的矛盾点。他就是个收姜蒜的,能有多大仇?”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思路却像堵了的马桶,怎么也冲不开。
陆诚快速看完了所有材料,包括现场照片、法医初步报告、勘查记录。
他闭上眼睛,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脑海中开始构建案发现场的三维模型。
几分钟后,他睁开眼:“小郑小胡,跟我去现场看看。”
案发的农家小院还拉着警戒线。
陆诚戴好手套鞋套,走了进去。
血腥味已经淡了很多,但那股死亡的气息依旧浓郁。
他先是在客厅停留,看着地上那个用粉笔画出的、代表孩子小程位置的轮廓,以及旁边一滩已经发黑的血迹。
他蹲下身,仔细观察血迹的喷溅形态和范围。
接着,他走进主卧,程河夫妇被害的床上,大片褐色的血迹触目惊心。
他同样仔细查看了血迹分布和床单的褶皱。
然后,他走到了西侧那个被指出是嫌疑人入口的仓库。
窗户确实被一根尼龙绳撑着,留下一个窄缝。
陆诚测量了一下缝隙的宽度,又看了看窗台内外的灰尘踩踏痕迹。
最后,他回到客厅,看着那些被翻动过的抽屉,眼神锐利。
“怎么样?陆哥,有啥发现不?”小郑问。
虽然现场已经被技术组勘查了很多遍。
但小郑和小胡都认为,陆诚没来以前,都不算勘查完。
“人形警犬”跟你闹呢?
陆诚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语气平静地开始输出:
“有几个地方不对劲。”
“第一,血迹。”
他指向客厅孩子的位置,
“小程头部遭受重创,血迹喷溅应该是放射状,有一定范围。但这里的血迹,主要集中在倒地位置,周围放射状血迹很少,而且形态……有点过于‘集中’了,像是被什么东西遮挡或者限制过。这不符合猛烈击打头部后的喷溅规律。”
“第二,入口。”
他走向仓库窗户,
“这个用尼龙绳撑开的缝隙,宽度确实只能容纳一个体型瘦小的人钻入。但是,你们看窗台内外的灰尘踩踏痕迹。”
他用手电筒照着,
“外面的痕迹比较凌乱,符合攀爬踩踏的特征。但里面的痕迹……太干净了,只有非常轻微的、几乎看不清的足尖点地的印记。一个从外面费力爬进来的人,落地时会这么轻盈?而且,这尼龙绳的打结方式……”
陆诚凑近看了看那个绳结,“很普通,但结扣的位置和力道,不像是仓促之间或者带着手套能打出来的,太工整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
陆诚走回客厅,指着那些被翻动的抽屉,
“伪装过头了。”
小郑和小胡一愣:“伪装?”
“对,伪装成入室抢劫。”
陆诚解释道,
“你们看,抽屉是被拉开了,里面的东西也有些乱,但这种‘乱’,是一种很表面的乱。值钱的东西是否真的不见了,谁都不知道,因为全家都被灭门了。”
“更重要的是,凶手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杀人。”
“三个人,都在睡梦中,一击毙命,干净利落。这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和目的性。”
“一个入室抢劫的贼,首要目的是求财,除非被发觉,否则一般不会轻易动手杀人,更不会采用这种近乎‘处决’式的方式连续杀害三人,这风险太大了,不符合一般抢劫犯的行为逻辑。”
第328章 有人来取经!
案发现场已经被技术组勘查了好几遍,还用上了从市局借来的那台高级版快勘仪。
所有发现的内容,都在案卷材料上。
可陆诚一到现场,总能发现新的内容。
这就是“人形警犬”的本事。
小郑和小胡早就见怪不怪。
陆诚对用粉笔画出的、代表孩子小程位置的轮廓,以及旁边那滩已经发黑发褐的血迹,观察了一会儿。
从血迹的喷溅形态、范围、滴落方向,以及血滴的大小和形状,分析出中心区域浓集,周边放射状溅射痕迹微弱且分布不均,边缘有类似擦拭的毛糙感,不符合单纯钝器猛击头部的典型喷溅模式。
推断,受害者头部可能曾被部分覆盖物遮挡,或者……打击过程并非一次完成,存在某种干扰。
小郑和小胡连忙咔咔拍照片,拿本子记录。
主卧那里,程河夫妇被害的床上,大片褐色的血迹触目惊心。
陆诚观察血迹浸染床单的层次、范围,以及枕头、被褥上的血迹形态。
发现床单靠近丈夫程河身体左侧的位置,血迹浸润边缘有轻微的、不规则的‘中断’痕迹,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血液未完全凝固时短暂压过或者移动过。
还有,妻子头部位置的枕头,血迹渗透的形状,靠外侧边缘相对规整,内侧……有点模糊的拖曳感。
“这几点都要注意,记上。”
小胡点头如捣蒜,奋笔疾书。
然后,陆诚走到了西侧那个被指出是嫌疑人入口的仓库。
窗户确实被一根尼龙绳撑着,留下一个窄缝。
他拿出便携式尺子测量了一下缝隙最宽处的精确宽度,又掏出强光手电,几乎是趴在地上,仔细观察窗台内外的灰尘踩踏痕迹,以及窗框、墙壁上可能留下的任何微小刮擦或纤维。
“入口判断基本准确,缝隙宽度约12.5厘米,确实只容瘦小体型通过。”
陆诚一边看一边说,
“但是,外面的踩踏痕迹比较明显,符合攀爬特征。里面的痕迹……太浅了,几乎只有前脚掌着力点的轻微压痕,后脚跟痕迹缺失。”
“这不像是跳下来或者正常跳入的落地姿态,倒像是……被人从外面稍微托了一把,或者自己非常小心、用脚尖轻轻点地进来的。”
“另外,窗框这个位置,”
他指着内侧一个不起眼的木刺,“挂住了一根极细的、蓝色的……化纤丝?取样。”
小郑连忙掏镊子和证物袋。
最后,他回到客厅,指着那些被翻动过的抽屉:
“伪装过头了。你们看,抽屉是被拉开了,东西也有些乱,但这种‘乱’,是一种很刻意的、表面的乱。”
“值钱的东西是否真的不见了,需要家属确认。但更重要的是,几个抽屉翻动的程度几乎一样,没有重点搜寻的迹象。一个真正找钱的贼,会这么平均用力吗?”
他顿了顿,总结道:“所以,综合来看,这不是单纯的、流窜的入室抢劫杀人。熟人作案,故意伪装成抢劫,混淆视线的可能性极高。”
“凶手对死者家庭结构、作息、房屋布局非常熟悉,心思缜密,有一定反侦察意识,并且……作案时可能穿着软底鞋,动作很轻。”
一番抽丝剥茧、细节拉满的分析下来,小郑和小胡对陆诚的敬仰已经达到了摧枯拉朽的地步。
“牛逼!陆哥!还是得你出马!”
“这现场我们都看三遍了,屁都没看出来,你一来,跟开了透视挂一样!”
陆诚没理会,一脸“基操勿六”的表情,淡淡道:“走吧,回队里,需要查的东西还很多。”
回到雨花分局刑侦大队,气氛比陆诚出去时更热闹了点。
队长秦勉的办公室里,除了他本人,还多了三个人——杨铮,以及一老一少两名穿着其他地方警服、肩章级别不低的陌生面孔。
“陆诚,回来得正好!”
秦勉看到陆诚,立刻招呼,“来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临江市局刑侦支队的欧阳雄队长,和他的得力干将,青年专家李明。”
欧阳雄约莫五十岁,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带着久经沙场的沉稳。
李明三十出头,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斯文精明。
两人看向陆诚的目光都带着明显的好奇和探究。
杨铮笑着解释:
“小陆啊,欧阳队长和李明同志是来咱们局交流学习的。正好赶上这个大案,他们也很有兴趣,一起参与讨论,群策群力嘛。”
实际上,就是雨花分局近期破案率很高,摧枯拉朽的,甚至一度到了“无案可破”的地步。
这情况不就引起了兄弟单位的注意,派人来“取经”了。
欧阳雄主动伸出手,语气爽朗但带着审视:
“陆诚同志,久仰大名啊!听说你破案有一套,今天正好学习学习。”
李明也微笑着点头致意,但眼神深处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
陆诚平静地和两人握了握手:
“欧阳队长,李警官,过奖了。案子还在初期。”
众人移步会议室。
在陆诚出去的时候,欧阳雄和李明已经看过了案卷资料。
秦勉先把现场勘查情况和初步判断介绍了一下,重点提到了陆诚刚才在现场的新发现。
听完介绍,欧阳雄摸着下巴,眉头紧锁:
“灭门,熟睡中下手,伪装抢劫……这凶手够狠够狡猾啊。现场痕迹这么少,尼龙绳是唯一比较明确的物证,但太普通了。难搞哦!”
他看向李明,“李明,你怎么看?”
李明推了推眼镜,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