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 第285节

  如果人家抓人这么厉害,按理来说,应该是在反扒队的。

  但人家却是在刑侦队。

  资料上说,他破过连环杀人案!

  怕不是,人家抓贼只是副业,破案才是主业吧?

  想到此,陈默心脏不禁怦怦狂跳!

  这下轮到卫广军目光灼灼地看着陆诚。

  他是刑侦大队的?

  肯定参与过一些刑侦案件。

  陈默非常好奇陆诚破案方面的能力,便道:“卫队,既然陆诚说要参与,肯定是能帮上忙的。”

  命案很重要,多一个人帮忙,肯定不可能拒绝。

  卫广军点点头:“那小陆警官,你就跟我们支队一起出警吧。”

  警车在路上风驰电掣,他透过后视镜瞟了一眼坐在后排,依旧一脸平静的陆诚,心里有点犯嘀咕。

  这小子抓贼确实是猛得像台人形自走收割机。

  可破案,尤其是命案,讲究的是抽丝剥茧、逻辑推理,跟街头抓现行那套猛打猛冲可不是一个路数。

  他忍不住又确认了一遍:“小陆啊,待会儿到了现场,多看多听,有啥想法私下跟我多交流,别急着下结论。”

  他这是怕年轻人立功心切,坏了现场。

  陆诚“嗯”了一声,目光投向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没多说什么。

  他都习惯了,毕竟年纪是硬伤,总会被误会成新人菜鸟。

  命案现场在城郊结合部一片待拆迁的废弃厂房区,一口早就废弃多年的枯井周围拉起了警戒线。

  先期到达的技术中队民警正在井口忙碌。

  死者刘硕文,中年男性,死在枯井里,脖子有勒痕,死了起码三天。

  身上干净得像被洗劫过,手机钱包全无。

  井口有拖拽痕迹,典型的抛尸现场。

  几个老刑警围着井口打转,眉头能夹死苍蝇。

  这鬼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监控?

  目击者?想都别想。

  排查难度直接地狱级别。

  卫广军习惯性地开始分派任务:

  “老李,带人摸排刘硕文的社会关系,重点查最近和他有矛盾的!”

  “小王,你去查周边道路监控,看有没有可疑车辆!”

  “技术队,仔细搜,看能不能找到点纤维、毛发什么的!”

  众人领命而去,开始忙碌。

  这是刑侦支队标准的办案流程,稳扎稳打,靠人力堆细节。

  卫广军一回头,发现跟着来的陆诚不见了。

  四下张望,才看见这小子蹲在离井口十几米远的一丛半人高的杂草边上,低着头,像个在观察蚂蚁搬家的孩子。

  “小陆,看啥呢?那边没啥好看的。”

  卫广军喊了一嗓子,心里嘀咕,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喜欢乱跑。

  陆诚抬起头,招招手:“卫队,这边有点东西。”

  卫广军走过去,几个刑警也好奇地凑过来看。

  陆诚指着杂草根部几处几乎看不清的压痕,还有旁边泥土上几个模糊得快融进地里的印子。

  “看这里,这压痕深度均匀,边缘受力明显,不像人脚踩的,倒像是……某种带支架的小推车,或者类似结构的重物长时间压出来的。这几个印子,虽然糊了,但轮廓规整,带点弧度,像是……万向轮的痕迹?”

  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刑警蹲下来仔细看了看,摇摇头:

  “小陆同志,你这观察力是细。但这地方荒废久了,有点压痕轮印太正常了,可能是以前厂子里遗留的破烂玩意儿压的,也可能是附近小孩推着玩具车过来玩留下的。跟案子……估计关联不大。

  其他人点头,同意老刑警的说法。

  陆诚没争辩,站起身,目光像雷达一样扫视周围,最后定格在几十米外一堵半塌的砖墙上。

  “卫队,假设凶手用车运尸,肯定会尽量靠近井口。但如果是用小推车呢?停车点就可以选在更隐蔽,但又能通到井口的地方。”

  他边说边迈步朝那堵墙走去。

  卫广军微微蹙了蹙眉,这位“特能抓”无疑是很有个性的,有自己的想法。

  但有点太过执着自己的想法,这是大忌,一般的年轻刑警刚开始都会有这种情况。

  一旦钻进牛角尖,就出不来了。

  如果不是陆诚之前抓贼的亮眼表现,卫广军一定会让这小子别捣乱,看看得了。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将信将疑地跟上。

  其他人则是继续忙自己的了。

  陆诚走到墙根下,这里的浮土、碎砖更多。

  他蹲下身,几乎是把脸贴到地上,一寸一寸地查看。

  其实【蛛丝马迹】早就触发了,这里稍微飚一下演技。

  几分钟后,他用镊子小心翼翼地从两块砖的缝隙里,夹出了一小片东西。

  那是一片比小拇指指甲还小,颜色暗沉近乎黑色,沾满污泥和苔藓的……塑料片?

  薄薄的,边缘不规则,上面似乎有极其细微的、磨损严重的网格状纹路。

  “这是啥?”

  卫广军摇头,“烂塑料片?这地方这种垃圾有很多。”

  一名技术员接过来看了看,也不太确定:

  “像是某种劣质塑料制品的一部分,磨损太严重了,看不出原来是个啥。”

  陆诚一来就找到了两处“线索”——杂草丛的压痕和墙根的塑料片。

  表现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两样基本属于无效信息,跟案子八竿子打不着。

第312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别人不在意,不要紧。

  系统技能【蛛丝马迹】发现的东西,肯定能在破案上起到作用。

  陆诚把塑料片小心放进证物袋。

  卫广军轻轻摇了摇头,也去忙自己的了。

  至于陆诚,只要他不破坏现场就行。

  陆诚退后几步,看着那堵墙,又回头望了望杂草丛和枯井,在脑子里进行一些构图和推演。

  系统技能【抽丝剥茧】效率运转。

  没一会儿,得出结论。

  凶手运尸,大概率不是正门进来的。

  在这堵墙外面,先把尸体弄进来,放在小推车上,再推到井边。

  陆诚看着墙上几处不起眼的、新鲜的刮擦痕迹,以及墙头一些被碰掉的浮土。

  这些痕迹,高度和力度,像是重物从墙外递进来时剐蹭的。

  结合杂草丛那里的推车印,这条路径能完美避开从正门到井口那段相对开阔、可能被偶然看到的区域。

  他又再琢磨一遍分析,合理性强。

  而刑侦支队的人,他们光盯着井口和明显的路径了,完全没考虑凶手会绕这么大个圈子,玩这种“暗度陈仓”的把戏。

  陆诚摸着下巴,凶手对这片地形不是一般的熟悉,而且心思够缜密。

  两人以上合作作案的可能性很大。

  案件似乎有了点方向,但依旧缺少很多东西。

  很快,社会关系摸排有了重点嫌疑人——孙浩。

  他是刘硕文的酒肉朋友,也是最后联系刘硕文的人。

  传唤孙浩,这家伙是个老油条,一上来就大呼冤枉。

  “警察同志,我冤枉啊!我是约了老刘吃饭,可他根本没来!我在‘老地方’饭店等了他一个多钟头,人影都没见着!你们可以去查监控啊!”

  孙浩表情委屈,语气激动。

  一查饭店监控,果然!

  监控清晰显示,孙浩在约定的饭点前后,确实一个人坐在饭店大堂的卡座里,时而看手机,时而张望门口,表现焦急,期间除了上厕所,就没离开过座位。

  服务员也能作证。

  “卫队,这……这不在场证明很硬啊。”一个刑警挠头,“难道真不是他?”

  “不可能!”另一个老刑警皱眉分析,“太巧了!偏偏他约的人就死了?肯定有鬼!”

  但怀疑归怀疑,没有证据。

  孙浩的口供和监控完美契合。

  案情陷入小僵局。

  分析会上,众人争论不休。

  有的坚持孙浩是凶手,认为他用了某种未知手法。

  有的开始怀疑侦查方向错了,真凶或许另有其人。

  陆诚坐在角落里,他从技术员那里借了个笔记本电脑,一直在看监控视频。

  是“老地方”饭店当天,所有垃圾清运车辆的进出记录,包括后厨区域、员工通道、垃圾堆放点附近所有能找到的监控,陆诚全让人调过来了。

  很多人不解,垃圾车的监控?这是什么路数?

  孙浩在饭店大堂,跟垃圾车有半毛钱关系?

  但卫广军没阻止,毕竟人家刚在抓贼方面大杀四方、成绩无比亮眼,还荣获了一等功。

  再加上人家是外来的,你也不好抹杀他的自信心不是。

  一个性子比较直的刑警没忍住:“我说陆警官,知道你抓贼厉害,可这破案……孙浩人在大堂坐着呢,你查垃圾车干嘛?难道凶手还能是垃圾车司机不成?”

首节 上一节 285/3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