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 第229节

  期间还混杂着购买虚拟货币、电商平台购物充值、支付通道结算等各种复杂操作,最终在遍布多个不同城市的ATM机上被物理提现。

  链条长、层级多、手法隐蔽,而且很多账户都是买来的或用虚假身份开设的,追踪到后面几乎都成了断头路。

  警方就像是被蒙着眼在迷宫里追一只老鼠,它跑得快,路子还特别野。

  都说是信息时代,警方的各种破案技术手段日益强大,不像以前了。

  可警方在进步,犯罪分子也在进步!

  这类电诈案件取证难、溯源难、抓捕更难,往往投入巨大精力,最后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资金流流向境外,无法追回。

  小陶无奈叹气,案子不是不想破。

  受害人王小秋哭着求着让他们刑警队帮忙把钱追回来,否则她整个家就完了!

  可这类案子,确实是有心无力!

  在小陶看来,这几乎是个死局,根本没有什么办法。

  而这位陆警官,面色淡然,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

  忽然,他开口问道:“陶警官,资金流水的初步分析报告,能给我看一下吗?”

  “可以,稍等,我去拿。”

  小陶将厚厚一叠报告递给他,忍不住又补充了一句:

  “银行和反诈中心那边提供的明细都在这里了,我们反复核验过好几遍,能追到取现那一步的,明确的就是十七张卡,分布在六个城市……”

  陆诚接过报告,没有说话,直接翻开了第一页。

  纸张在他手中哗啦作响,速度极快,不像是在阅读,倒像是在点验钞票。

  小陶没见过这样看资料的,一目十行?

  这种翻阅速度,不禁怀疑他到底能看清几个字。

  跟闹着玩儿一样!

  仅仅五分钟左右,陆诚合上了报告。

  系统技能【蛛丝马迹】和【抽丝剥茧】,在翻阅案卷资料上,效率运作。

  “不是十七张卡,”

  他抬起头,声音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荡起涟漪,“是十九张。”

  “什么?”小陶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反驳,“不可能啊,陆警官,银行提供的流水明细和我们的交叉核验……”

  陆诚没有争辩,直接翻开报告到某一页,手指精准地点在一行交易记录上:

  “建行尾号7381的账户,在上午9点15分接收了一笔来自上游账户的49800元转账。这笔钱,在9点47分,被几乎同时转出到两张不同的工行卡,一张尾号2093,转账两万元;另一张尾号7741,转账两万九千八百元。这两张工行卡的交易记录,”

  他的手指向后翻了一页,点在资金流向的汇总列表上,

  “在你们这一页的最终汇总表里被遗漏了,因为它们在此前的流水层级里没有其他交易,是‘一次性’账户,汇总算法可能将其归类为次要分支而忽略了。但请看前面第三页的详细流水清单,这两笔转出记录清晰在列。”

  陆诚顿了顿:“而这两张工行卡,分别在广省宁市和桂市的ATM机被全额取现。取现时间点,与我们已经掌握的其他取现点,在时序和地理上完全吻合。”

  小陶心下一惊,几乎是屏住呼吸,一把抓过旁边办公桌上的另一份备份报告。

  他眼睛急切地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账户号。

  几秒钟后,他猛地抬起头,无法平静。

  小陶紧紧皱着眉头:“这……这是我们的疏忽!”

  陆诚摇摇头:“这种利用大量‘一次性’账户快速分流小额资金,正是专业水房降低关注度、干扰追踪的常用手段。”

  “汇总表算法设计时优先关注大额和活跃账户,漏掉这几笔很正常。”

  “但重点不在这里。”

  他拿过纸笔,利落地将那两个被遗漏的账户——“工行尾号2093”和“工行尾号7741”——补充到资金流向图的末端,并在旁边标注上“宁市ATM取现”和“桂市ATM取现”。

  接着,他换了一支红色水性笔,将目前已确定的全部十九个账户的取现地点和时间点,按照时间顺序一一列出:

  昆市(ATM1)- 10:02 AM

  贵市(ATM2)- 10:48 AM

  宁市(ATM3)- 11:30 AM(新增)

  桂市(ATM4)- 12:15 PM(新增)

  潭州(ATM5)- 12:55 PM

  汉江(ATM6)- 1:50 PM

  “现在,再看取现地点和顺序。”

  陆诚的笔尖划过一个个城市名和时间点,“看出什么了吗?”

  小陶凝神细看,努力地想从这些地名和时间差里找出隐藏的模式。

  “呃……跨度很大,看起来很乱,像是随机跳跃,目的是扰乱我们?”

  “是交通枢纽。”

  陆诚的笔尖重重点在昆市、贵市、潭州、汉江这几个城市上,

  “再看时间点:从上午10点02分在昆市取出第一笔,到下午1点50分在汉江取出最后一笔大额款项。考虑到跨省移动、寻找合适ATM机、以及实际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抽丝剥茧】技能在陆诚脑中高速运转,将零散的地理信息、时间碎片串联成一条清晰的逻辑链条。

  “他们不是多人同时在多个城市行动,也不是开车随机乱跑。取现点严格沿着高铁干线分布。”

  陆诚的语气很笃定,

  “这是一个或两个极其专业的‘车手’,他们沿着沪昆高铁线移动。在昆明站取完第一笔后,立刻乘坐高铁前往贵市北站,出站就近取现;然后继续乘高铁前往宁市/桂市方向(利用贵广高铁线衔接),接着转向潭州南站,最后抵达汉江站。他们利用高铁的速度和我们跨省协调、调取监控的时间差打游击。”

  小陶有点跟不上陆诚的思路,但他呼吸渐渐急促,仿佛看见了一条柳暗花明的路!

第254章 人形计算机!

  小陶急急忙忙跑进了杨志鹏的办公室,还撞倒了椅子。

  “队长,有、有发现!”

  杨志鹏看着A4纸上的写写画画,皱起了眉头。

  “你慢点说,说清楚点,什么监控时间差?”

  小陶脑子有点浑,一时间表达不清,只能把陆诚请过来。

  杨志鹏听完陆诚的分析,思路瞬间打开了!

  “好!太棒了!”

  万万没想到,这陆诚能让这起电诈案有了新突破。

  队里的其他警员听到这个消息,都露出诧异之色。

  “这个陆诚很厉害啊!”

  “他在着手电诈案?好家伙,专挑难啃的骨头!”

  “从案卷资料上找到了线索!”

  杨志鹏问陆诚:“下一步该怎么做?”

  陆诚道:“杨队,我们需要所有这些取现点ATM机所在街区、以及相关高铁站出站口、广场、沿途道路的所有监控录像,时间范围锁定在取现时间前后各一小时。特别是——汉江。”

  “为什么特别是汉江?”

  “因为汉江是这条高铁线上的核心枢纽之一,而且最后几笔,也是最大额的几笔取现都集中在武汉及周边,时间也最晚。”

  “车手很可能在那里结束整个取现任务,进行资金汇总,或者与上游人员交接。那里是他们这条‘跑分’线路的终点站,也是最有可能留下清晰踪迹、甚至抓住他们稍作休整破绽的地方。”

  杨志鹏眼睛一亮,他明白了!

  随即,行动立刻展开!

  他们这边联系铁路公安,协调昆市、贵市、宁市、桂市、潭州、汉江各地市局,调取监控!

  重点汉江各个交通枢纽周边的天网和社会监控资源!

  原本只有一个小陶协助陆诚,杨志鹏立马调了六个人过来。

  有了明确的调查方向,警员们都跟打了鸡血一样。

  电话铃声、急促的指令声、键盘敲击声、快速跑动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大家都有一种找到明确方向的紧迫感和兴奋感。

  小陶看着陆诚走向技术台准备查看监控的背影,眼神发亮,心生佩服!

  队伍里,两个年轻警员小声议论:“这个陆诚脑子太厉害了,跟计算机似的!”

  一名老刑侦嘟囔了一句:“计算机也没这么邪乎!”

  他把一堆存储硬盘塞给那两名年轻警员:“别废话了,干活儿!跟着人家好好学,学到精髓,够你们受用一辈子的!”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海量的监控视频数据开始从各地源源不断地汇聚过来。

  多个屏幕同时亮起,不同角度的录像画面快速切换,人流、车流如同五彩斑斓的河流,令人眼花缭乱。

  警员们瞪大眼睛,全神贯注,试图从这移动的像素海洋中捞出那一个或两个可疑的目标。

  陆诚坐在主控电脑前,屏幕被分割成数块,其中主画面显示的是汉江某个ATM机附近路口的高空监控录像,时间轴定位在下午一点左右。

  视频以八倍速播放,人影车影模糊成一道道流线。

  小陶等警员吃惊的看着,这速度是不是有点快了?

  要是有线索,也都漏干净了吧?

  不过,回想起之前陆诚翻资料的速度,行吧,人家是计算机的脑子,无法用常规衡量。

  小陶拉过一把椅子坐在陆诚旁边,努力跟上节奏,但很快就觉得眼睛酸涩,头晕眼花。

  这特么的是人眼能看的?

  而陆诚,屏幕的光影在他深邃的瞳孔中高速流转,仿佛能直接摄取并处理所有视觉信息,不受倍速影响。

  突然,陆诚敲下暂停键,手指精准地点向屏幕右下角。

  画面上,一个穿着深色连帽衫、戴着黑色口罩和鸭舌帽的男子,正低着头从一个标有银行标识的小巷口快步走出,背上一个黑色的双肩包看起来沉甸甸的。

  他出来后没有任何停留,迅速汇入人行道的人流,动作自然却又带着一种刻意的低调。

  “这个ATM机就是下午一点五十左右被取现的那台。这个时间点,这个地点,刚从取现点出来,背包的鼓胀程度与他行走时肩膀的受力情况……高度可疑。”

  “跟上他。”

  视频恢复播放,但速度调整到了正常倍速。

  “连帽衫”显然受过反侦察训练,专挑人多拥挤的地方走,频繁拐入小巷,时而突然停在路边橱窗假装看东西,时而又快速横穿马路,多次巧妙地利用公交车、广告牌甚至人群遮挡,消失在监控盲区。

  小陶有点急:“该死,没有正脸啊!追得上吗?”

  “不太好追!”

  “草!太滑了!又跟丢了!”

首节 上一节 229/3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