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根头发,极有可能是凶手的。
因为它存在的位置很特殊。
“这……这地方……”
痕检员老袁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他指着那个刁钻的位置,手指微微颤抖,“我们复勘了两遍!梯子都架上去看过窗框外面!里面这个角……这个角……”
“你怎么……你怎么会看到这里的?!”
老张也吞了口唾沫:“我去……这鬼地方……”
就很奇怪,有的人在大街上走,总是能捡到钱。
人民币谁不爱捡?可偏偏就只有那一小撮人可以捡到。
你说他们老往地上瞅吧?也并没有。
他们只是随便一瞥,嘿,是钱!
也许他们这双眼睛,天生和别人不一样吧。
眼前这个年轻小伙子,就是这类人。
老袁看稀有动物一样看着陆诚。
后者把头发装进塑料袋里,贴上标签。
一根墙根的纤维,一根窗框死角的头发。
这两处发现联合起来,带回实验室检测,说不定就能得出重要的线索。
整个案发现场,就这两处发现,再没其他了。
陆诚已经仔仔细细“扫描”了一遍。
“这年轻人是谁啊?这么厉害!”
听说领导找雨花区的人来帮忙,就是这个年轻的警察?
“他什么来头?”
所有人都充满了好奇。
老张看了一眼神情淡然的陆诚,道:
“这个人你们应该都听说过。”
“啊?谁啊?”
“三里桥派出所的见习民警,陆诚。”
“三里桥?陆诚?”
“就是那个‘特能抓’,入职没多久就拿个人三等功的强人。”
“卧槽!是他?!”
一帮人恍然大悟,随即看异类一样偷偷看着陆诚。
都见过厉害的年轻警察,但厉害成这种程度的,属实罕见。
回程的警车里,气氛和来时截然不同。
老张一边开车,一边忍不住通过后视镜频频打量坐在后座闭目养神的陆诚。
老袁紧紧攥着那两个物证袋,像捧着刚出土的传国玉玺,眼神时不时瞟向陆诚,充满了探究和一种近乎敬畏的疑惑。
一根墙根的纤维,一根窗框死角的头发……这绝不是运气!
这个见习民警,邪门!太邪门了!
富安区分局,刑警队。
李国祥抽了一缸子烟头,各个小组走访排查的结果传到他手机里,打印出来。
没有发现可疑人员。
没有目击者。
这在意料之中,排查范围太大了,等同于大海捞针。
但李国祥还是希望有奇迹出现。
可惜并没有。
他掏出电话打过去,让排查的警员都撤回来。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太浪费警力了。
又拨通了案发现场老袁的号码。
“喂,老袁,你们在回来的路上?”
“也行,耗了两天了,实在没发现也就算了,先回来开会……”
李国祥一手握着电话,一手去掏烟。
突然,他激动地手一抖,烟盒掉落在地。
“什么?找到了衣物纤维和头发?!”
“是凶手的吗?”
“给油啊!赶紧带回来检测!”
李国祥都喊破音了。
案发现场的一群人赶到了队里,两只塑料袋立马被送到了实验室里检测。
“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你们技术组好样的,关键时候还得靠你们……”
李国祥话没说完,就见技术组的警员们一个个表情古怪。
“怎么了?”
一帮人便都看向了陆诚。
李国祥一愣,是他找到的?
实验室的灯光炽白而冰冷。
刑警队的人员都归队了。
现在只等检测结果出来。
这起案子,其他方面也无从下手。
没见过陆诚的警员,都好奇地看过去。
搞得陆诚有点无语,感觉自己有点像动物园里的猴子。
有的警员对陆诚发现的纤维和头发,并不抱太大希望。
头发只能进行DNA比对,如果和现场遗留的精斑一致,那就说明是凶手的。
可案子调查方向依旧无从下手。
既然头发是凶手的,按照凶手翻窗进入房子的轨迹推断,纤维想必也是凶手的。
如果检测出来是常见的纤维,那对案子的帮助并不是很大。
时间滴答滴答。
突然,实验室的隔离门“滋啦”一声被推开。
看头发花白的老袁一脸激动的表情,就知道有收获。
李国祥第一时间冲过去,几乎是“抢”过了热乎的检测报告。
窗框夹角提取的那根带有毛囊的头发,DNA和精斑的比对上了。
就是凶手的。
而那根纤维,是一种耐磨工作服常见的化纤材质。
关键的一点,上面沾了一点点油漆。
那是一种快干、耐磨的工业漆。
通常是特种工程机械使用的防腐或标识油漆。
调查方向一下子有了!
第137章 眼睛一扫就有数了!
市局的痕检实验室。
物证袋编号FASL-20250708-003。
一根带着深棕色油漆的纤维要进行深入检测。
做红外、做能谱,确定它的‘身份证’。
加急插队之后,进一步的报告出现在了李国祥的手里。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漆。
添加了特定的防沉降剂和耐磨填料。
这种配方组合,根据数据库比对,目前富安区——只有城南‘宏远新苑’三期大型住宅工地的塔吊和部分重型工程设备在使用。
是他们的定制供应商提供的,别的地方没有。
不光是李国祥,整个刑警队都大为振奋。
明确的调查方向有了。
之前整个队伍还像只无头苍蝇,自从陆诚在案发现场找到了两处发现,案子一下子有了重大进展。
见识到了陆诚的不俗,李国祥索性让陆诚带了一个小组,分头行动。
目前主要调查方向就两个。
一,塔吊、部分重型工程设备的维修工。
二,塔吊司机、重工设备操作司机。
只有这两类人,最有可能蹭到油漆。
当然,也有可能是工地的农民工,不过概率比较小。
陆诚选择去建筑工地,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塔吊司机还是操作工,大概率住在工地的活动板房,方便随时上岗。
农民工也是密集地住在活动板房宿舍。
而塔吊维修工就那么固定的几个,只需要去塔吊公司一查就知道了。
建筑工人群体流动性大,收入不稳定,部分人素质参差不齐。
受害人家庭是留守妇女,孤立无援,居住环境相对僻静,对他们而言是‘软目标’。
案发在晚上,符合工人下工后的时间。失窃的现金和旧手机,正是这类底层务工者可能急需或顺手牵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