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即便这样,陈大计依然倔强的迎风大喊。
只是由于风太大,声音显的含糊不清。
“大舌头(吊客)、大黑狗你们有种别跑,就在这儿等着!”
“计爷我过几天带一群人来干你们!”
“都是骑马拿大刀的!”
张超本就怕因为自己没吃血馒头,会被“流氓”打击报复。
此情此景下自然赶忙随声附和。
“我也把家里亲戚都带来,一起扒光他们......”
由于多重加持,常八爷的速度实在太快。
等三凶反应过来的时候,连常八爷的“尾灯”都看不见了。
彼此对望一眼,无奈的站在寒风中凌乱......
这一逃,八爷沿途都没停留,也没吸溜方便面补充体力。
一直到聋婆婆小院门口才停了下来。
算算时间,一个小时都没用到。
比去的时候,足足快了一倍还多!
“终于到家了,我看谁还敢追咱们!”
“要是敢来,就让大哥拿狼牙棒抡死他!”
常八爷自言自语间,猛的看到轻灵鸟身上的裂痕。
瞬间心情沮丧,想死的心都有了。
“完蛋啦,八爷我的功勋啊......”
“小瘪犊子,咱这次是为了救你才用的这宝贝,耗的功勋算你的,行不?”
见陈大计不搭理自己,常八爷生气之下猛的抖动身体。
只听砰砰砰三声,陈大计、张超、呼平三人硬挺挺的摔在地上,一动不动宛如死人。
华九难见状吓了一跳,还以为他们遭了暗算。
刚要上前检查,却见黑羽无奈的飞到了小无心头顶。
“小先生不用担心,他们只是冻僵了。”
华九难这才放下心来,从怀里掏出两只小白鼠,轻轻放在地上,然后对着三人施咒。
“春风化雨,万物回春。融!”
缓过劲来的陈大计,哆哆嗦嗦的伸手,抠掉冻在脸上的鼻涕。
“阿嚏!”
“八、八、八爷,冻死我啦!”
“你、你、你可找时间抓紧扣个棚吧!”
第452章 都市传说
对于陈大计的无理要求,常八爷自然果断拒绝,只是一直墨迹功勋该谁出的事情。
那场景,像极了面和心不和的几个人,下馆子后都想别人出钱的样子。
众人归来,自有“甲乙丙丁”四大金刚给他们开门。
怕打扰聋婆婆睡觉,都蹑手蹑脚的各自回屋休息。
毕竟现在才三点不到,一切事情等天亮后再说。
躺在床上,呼平感觉自己这次的遭遇,简直太神奇了。
见鬼的事儿还好说,就是没见过跑的这么快的大长虫......
“华、华老大,你睡着了么?”
“还没,呼平有什么事儿你说吧。”华九难轻声回答。
“咱们跑了,小区里的脏东西不会祸害其他人吧?”
呼平虽然平日里有点小傲气,但是内心善良。
这点可和张尚灯那家伙不一样。
听呼平这么问,他在华九难心中顿时亲近了很多。
“放心吧不会的。”
“如今太平盛世、真龙坐堂,任何脏东西都不敢闹出太大动静。”
“无因无果之下要是敢害普通人,阴阳两界都不会放过它的!”
就在华九难几人入睡之后,另一件恐怖的事情正在发生。
距离九道沟村不远的清台县城,阵阵寒风吹过一个没人看守的灵堂。
白幡飞舞,纸钱飘扬。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尸体,横放在灵堂中央。
忽然,一只黑猫不知从哪里跑了出来,一纵身跳到了尸体上面。
黑猫离开后,老太太猛的坐了起来。
细看之下,居然换成了一张猫脸!
白衣白裤白发,猫脸老太太!
诈尸之后,迈着僵硬的脚步,一步一步朝着屋里走去。
里面睡的正是她生前,不孝顺的子女们......
(关于猫脸老太太的都市传说,北国的读者老爷、小仙女们应该都听过。)
(相关事件背景,各位大人自行查阅,笔者在这里就不过多啰嗦。)
第二天天刚亮,早早起来想要打扫院子的陈富,正看到自己儿子陈大计在寒风中,嘿嘿哈哈的练拳。
“哎呀,小犊子你啥时候家来的?”
“昨天不是和小九一起,到省城办事儿了么?”
“咋地,自己先跑回来了?!”
陈大计也没停下手中动作。
“爹你起来啦。”
“咱可不是自己跑回来的,我们都是被脏东西揍回来了。”
“我跟你说,有一只吊死鬼、还有一条癞皮狗,可凶了......”
“停停停!”不等陈大计说完,胆小的陈富赶忙阻止。
“别跟老子说这些,烦!”
看见自己老爹拖着扫把要往回走,陈大计赶忙拦住。
“爹,和你商量个事儿呗。”
陈富对陈大计,向来没好脾气。
“有话说,有屁放!”
陈大计嘿嘿一声讪笑。
“那啥,爹你能帮我个忙不?”
“今天开车,拉着超儿家亲戚送到省城。”
“昨晚干仗干败了咱不服,今晚喊人继续干!”
“张超家亲戚?”陈富闻言一愣。
“啥亲戚?几个人?一车能拉下不?”
“能能能!开咱家送工人那个小巴就行!”
眼见事情有门儿,陈大计赶忙回答。
“就是被奶奶锁在柴房的那几个亲戚。”
陈富略一琢磨,吓的差点蹦起来。
“小瘪犊子,你特么给老子滚!”
“有多远滚多远!”
见到自己老爹跑回屋里,陈大计一脸沮丧。
“行就行,不行就不行,爹你回屋干啥......”
陈富骂骂咧咧的声音,透过门缝传来。
“干啥?趁着天还没亮和你妈要二胎!”
陈大计:“......”
就在尴尬的时候,小院儿的门忽然被人敲响了。
一个中年女人焦急的声音传来。
“老婶子在家么?出大事儿了!”
第453章 这事不管
九十年代末的北国乡村,和谐而宁静。
在陈富让所有村民来自己厂子工作,并把股份平分给每家每户之后,这份宁静中多出了三分欣欣向荣。
神州百姓虽然朴实,但不是傻!
谁对他们好,心里清楚着呢。
因此都是每天早早起来上班,用自己劳动付出,默默回报着陈富的这份仁义。
聋婆婆家里的敲门声,自然被附近的人听见,于是纷纷自发的围拢过来。
有人着急问道。
“咋地了?老婶子家出啥大事儿啦?”
旁人急走两步,开口答话。
“你问我我问谁去!别废话,赶快过去瞅瞅,万一要咱们帮忙搭把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