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38节

  想抽我,哪怕你是我父亲,哪怕你是皇帝,那也没门!

  李宽一个灵活走位,闪得远远的。

  他的这个举动,让在场的人,看着一愣一愣的。

  尤其是李世民,让他自己清醒了不少。

  “你这个逆子!!!”

  清醒后,李世民气呼呼。

  “你以为朕会抽你吗!”

  “朕的人品就这么不受你信用?!”

  李宽大胆发言:“咳!这可不确定。”

  “父皇你都抽红眼了。”

  “把你最宠爱的四弟都抽晕过去了。”

  “而我只是个不受宠的庶子。”

  “谁知道父皇后面会不会发疯,连同我也一起收拾。”

  “……”高阳公主莫名其妙的感觉这个话挺有道理的。

  李世民都给气笑了。

  “你给我过来!”

  “朕抽你干嘛!”

  “又不是你犯错。”

  李宽摇了摇头,誓死不过去:“不听。”

  “我不听。”

  “父皇,等你气消了,我再过去。”

  抽完李泰后,又经过他打岔,李世民徐徐地头脑冷静下来,然后,目光平静,讲道:“那朕假如是说,想要立你为太子呢?”

  “你会过不过来?”

  高阳公主听到这个惊天秘密,顿时震惊不已,连小嘴都张得能塞进拳头了。

  自以为很了解他的李宽,才不会中圈套,被诱过去:“等父皇后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我才会相信。”

  “现在吗!”

  “父皇,我可不想我被你拿来当头炮来使。”

  这一下李世民生气了:“哎!!你这逆子。”

  他刚想追上去,天幕却及时动了。

  “等会再说。”

  李世民搁下这一段话后,以深邃的视线,注视着天幕。

  【慧徽四年,李泰因上一年战争的失败,感到十分的后悔。】

  【因此,面对高句丽的战争索赔以及赎回士兵与李勣等战死将领的尸体,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但不过,由于后面李泰听到高句丽很多人在议论自己是驴车皇帝,还有不少大唐百姓说自己,一怒之下,毁约了。】

  【甚至对提出这个建议的李勣产生了怨念,对李勣背后的家族打压。】

  【不少人得知后,纷纷求情,才得以罢手。】

  【但由此,也让不少将领心寒。】

  【除了这个外,李泰在那场战争的逃亡中,内心也产生了对高句丽的战争阴影。】

  【司马苏瑁等大臣深知他的这种心理不行,会让大唐不敢发动战争,被动挨打、衰败下来。】

  【因而他们想了各种劝言来重新激发李泰的斗志。】

  【什么“陛下,那场战争不是你的错,是高句丽太狡猾了。”、“陛下,要是当时兵力足够,高句丽根本就不能成功。”、“陛下,不能畏惧啊,大唐还需要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话,一个接着一个蹦出来。】

  【李泰听到某一句话时,圆溜溜的眼眸猛地一亮:“没错!一定是因为我的兵力还不够。”】

  【“如果有三十万!那结局就会不一样了。”】

  【“我要像父皇一样,节制天下兵马!!!”】

  【他会这样想,是因为当初太宗皇帝去世前,为了保证李治等儿子的生命,让他们各拥有一千兵权左右的人马来护卫自身与封地。】

  【司马苏瑁等人见他又重新振作起来,松了一口气。】

  【更是吹李泰的这个主意很棒:“没错,陛下,像太宗皇帝那样,把全部兵权那样握在手中。”】

  【“这样就能以最大战力来应对战事,也不会出现当初那种情况了。”】

  【听此,李泰更加信心十足了。】

  【于是,他与房遗爱等人商量,该怎么收回天下兵权?该对谁下手?】

  【毕竟太宗皇帝曾有令,违背太宗之令,在以孝治国的大唐中,不合适,会被全天下人所批判。】

  【很快,他们列出了封王兵权名单。】

  【李泰拿起来一扫,在李宽的名字上顿了顿,眼中更是闪过一丝忌惮之色。】

  【然后转移了目标,盯上了他的胞弟李治。】

  【因为李治在他看来,是软柿子,好捏,可以用来杀鸡儆猴。】

  【再者,也是自己的胞弟,先拿他的胞弟开刀,以示他节制天下兵权的决心。】

  【最后,也能用来震慑其他封王。】

  【至于一开始不选择李宽,是担心直接逼反了他,从而导致大唐动乱以及各地封王起义。】

  【李泰定完人选后,看着李治的名字,目光闪烁:“雉奴别怪我。”】

  【“只要你好好的交出兵权,朕就不会让你有事的。”】

  【随后,李泰等人开始商议,那个期间,想出了各种办法,但都难以执行。】

  【最终,有一个无名小人,提醒以想要谋反之名来定罪。】

  【但这个谋反却又不是谋反,只是让李治害怕,用以收回兵权而已。】

  【李泰觉得很不错,因为不仅能收回兵权,还能向担心受怕的李治施恩。】

  【司马苏瑁等人觉得不妥,但拧不过大腿,只能听从。】

  【就这样,李治想要谋反的传遍了整个长安。】

  【李治深知他自己根本没有这个念头,而且也没有去做。】

  【而这个消息的快速传播,只有自己的亲哥哥,李泰。】

  【李治苦涩一笑,觉得自己在劫难逃了:“父皇刚走没几年,四哥你就想对我动手。”】

  【“父皇,你真是看错四哥了啊!”】

  【“不过四哥你想我不好过,我也会让你不好过的。”】

  【最终,李治很是硬气,在晋王府放一把火,以全家之命来自焚而终,来告诉天下人,当今皇帝逼死了自己的胞弟。】

第42章 八百,这是个吉利的数字啊!

  “逆子啊!逆子啊!”

  “是父皇对不起你啊,稚奴。”

  李世民看着李治自焚而死,代入感十足,就好像李治这一刻真的上西天了。

  于是,内生愧疚,痛哭流涕。

  他甚至恨不得再把抽晕过去的李泰弄醒,然后再狠狠地用马鞭抽晕过去,以泄其怒气。

  对此,李治要是知道,只会脑袋冒问号?

  父皇我还没有真的嗝屁呢!

  之后,悲伤过后的李世民也稍微产生了一道想法。

  这道想法那就是决定后面要补偿李治当一次皇帝的机会。

  看看李治没了李宽的干扰,当皇帝会是怎么样的?!

  反正他剩下的时间还挺多的。

  不就是让天幕模拟李治当皇帝,最多也就花个一周左右时间,总体花不了太多时间。

  再者,李世民也想知晓,当李治成为皇帝到晚年后,能否克制自己的内心,不做出昏庸之事?!

  其中,经历过几番天幕洗礼后,李世民不仅是产生想让李治当一次皇帝的念头,也彻底起了想立李宽为太子的念头了。

  “我最后的结局是自焚而死!?!”

  李治怔了怔,倒吸一口凉气,浑身鸡皮疙瘩而起。

  因为他十分明白被火烧死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

  他不可置信地挑了挑眉:“嘶~我那时这么有骨气吗?!”

  “为了给四哥添乱,直接自焚了?!”

  “是未来的我经历过了什么吗?!”

  “不然不可能吧?”

  他有太多的不解,但奈何天幕只是讲述其中的一角历史,不会把太多事都详细说出来。

  因此,这时也只能是瞎猜了。

  而李宽则对此,颇为无语。

  这熟悉的一幕,天幕你能不能来点新意。

  后面都能猜出什么了。

  不过,话是这么说的,但他只是开个玩笑。

  因为李宽确信,那时的他,已然是危在旦夕了。

  不然不可能会起兵造反。

  终归,以一个封王的一千兵马左右的兵力,想要横扫当时的大唐。

  尤其还有长孙无忌这些老将军在。

  那胜算几乎渺茫。

  哪怕先前大唐被李泰搞没了三万多的兵力。

  实话实说,他也难以想象,未来的他,是怎么赢的?!

首节 上一节 38/1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