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弄丢了,或者不慎坏了,则原价赔偿。”
“当然,若是被人拿去卖了,或者自己偷偷卖了,查出来是这种事实,那就重罚。”
“这是儿臣提出的一个框架,后续还需认真填充、修改。”
李世民扭头一看,问道:“房玄龄你觉得呢?”
房玄龄见自己又被Q到了,怔了怔,而后,认真道:“殿下的这个想法是很不错的。”
“但臣觉得定价是不是太低了些。”
“只有三分钱,那可能收不回成本。”
“不如改为五分钱十天。”
他也不太敢直接说,李宽的想法不太行,只能是说了一处无关紧要的地方,然后稍微改了一点点而已。
李世民点点头:“行,那就这样吧。”
“现在传我旨意,暂停兵器打造,专心打造曲辕犁……!”
忙完了此事,直接了却了李世民的一大心愿。
……
深夜。
魏王府。
李泰的卧室。
正在睡梦中的李泰,满头大汗的。
他正在做一个噩梦。
画面中。
乌漆麻黑的,伸手不见五指。
梦中的李泰,咽了咽口水,不知所措:“这里是哪?!”
“这里是哪里?!”
随后,鼓起勇气,向前走去,可还没有走几步,就撞了一堵墙?!
“这是墙吗?”
他伸手向四周摸去,敲了敲,清脆的回响在耳边萦回。
“不太是。”
“那是什么?”
然后他顺着这个,边摸边走。
可一直摸下去,却依旧摸到了墙。
忽然,他感觉到呼吸急促,汗水直流。
“怎么会这么热?!”
他下意识地猜测起来,狭长、逼仄,空间不大,把这几个词联系在一起。
他猛地脑海里蹦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
那就是,他被封在了大铜缸里?!!
然后要被活生生的烧死了。
在巨大恐惧下,他被惊醒了。
“呼~呼~”李泰长出一口气,起伏不定。
随后只觉脸上痒兮兮、湿漉漉的。
抬手一抹,满脸汗水。
李泰看了看手中的汗迹:“原来是梦啊!”
梦是假的,但在铜缸里被活生生烧死的痛楚却格外清晰真实......甚至梦醒之后,恐惧的情绪依旧还在。
他翻身,坐在床边,发了一会呆,长叹道:“这个梦还真的怪诞啊。”
“铜缸哪有那么大啊。”
“我能做这个梦。”
“大概是受到了早上天幕的影响吗?!”
他的妻子阎婉本来睡得好好的,可后面被声音吵醒,顿时发现他骤然惊醒的样子,轻声细语:“殿下,怎么了?!”
沉浸于一个人世界的李泰,沉默不语,一副暂时不想搭理她的模样。
阎婉看在眼里,内心叹了叹。
然后起身,找了一套崭新的衣裳:“殿下,衣裳都湿透了,该换下来。”
“不然久了会着凉的。”
李泰默默地抬起手,让她替他换。
换完后,他说了一句:“我不会离开长安。”
“?”
阎婉疑惑道:“殿下,可父皇不是已经下令了吗?”
“我会称病。”
“你到时要配合我。”
她犹豫道:“殿下,这,这,可是欺君啊。”
“万一被父皇知道了,那就。”
李泰没有等她说完,回答道:“只要我真的病了,那就不是欺君了。”
“我已经决定好了。”
“后面就传出去,离别之际,我在游玩时,不慎落水了。”
“虽得下人相救,但也得了一场大病。”
“大半年都只能卧床养病。”
阎婉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了。
第136章 李泰不再是小丑了!
两仪殿。
内侍汇报道:“陛下,魏王府上报,说魏王昨晚大醉一场,然后不慎落水,大病一场。”
正在处理政务的李世民,手顿了顿,皱起了眉。
脑中的第一个念头是,青雀即将要离开长安就落水了?!
会有这么巧合?!
是故意的吧?!
还是说真的意外?!
毕竟醉酒后,若不小心,确实有落水的可能?
李世民思索了一番,一边头也不抬的接着处理政务,一边讲道:“把这则消息送到楚王那边。”
“让他自行抉择。”
“然后,去让两名御医到魏王府看看魏王的情况严不严重?”
“若很严重,及时上报给我。”
内侍微微一怔,然后恭敬道:“是,陛下。”
接下来,内侍连忙把这则消息送到楚王府上。
同时,再去请两名御医,让他们前往魏王府,看病。
此时此刻,时刻关注长安动静的李宽,没过了多久,就收到了来自魏王落水得病的消息。
“落水!?”
“这种明摆着的、能被人看得出来的拙劣的小技巧都用的出来。”
“看来他是真的不想离开长安啊。”
“不过真的是真病吗?!”
“以他的性格,敢对自己下狠手吗!?”
“这一点还有待考究。”
他还没有想多久,却又从下人那,收到了皇宫内侍到来的消息。
一阵过后,他接待完内侍后,他才考虑李世民这是什么意思?!
他思索道:“父皇让我自行抉择,这是何意?!”
“是想让我试探李泰是否是称病?又或者是说……?”
“想不通想不通。”
“算了,去看看吧。”
“看了之后,才知道后面该如何下手。”
随即,他便唤来府兵,让他们备马车。
接着,就坐上了由薛仁贵等人充当车夫的马车,前往魏王府。
……
魏王府。
卧室内。
李泰那肥胖的身躯躺在床上,嘴唇发白,额头发烫,直冒热汗。
而两名御医正给他把脉,联合诊断。
诊断完后,两名御医四目相对,点了点头。
尔后,又拿起先前大夫开的药方讨论一番。
见状,忧心忡忡的阎婉,颇为心急的问道:“御医,殿下他?”
一名中年御医抬头看了看她,语气胸有成竹,恭敬的答复道:“魏王妃,殿下这是落水后,着了寒,后面祛了寒,再养一阵身体,便可痊愈。”
“然后这个药方没有错,后面就按照这个来就行。”
“至于其他的,并无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