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格和直属师待在汉堡,他派遣大量使者,召集北欧贵族和乌普萨拉的萨满开会。
六月中旬,除了少数有伤在身的贵族,其余成员悉数到齐,维格懒得废话,直接询问逐风者。
“当初,你求我出兵救援维京世界,许诺此战结束,尊奉我为至高王。如今,我累计击败超过十万的法兰克军队,仅在泽西岛就关押了三万五千战俘,北欧的威胁解除,这个承诺还算数吗?”
两年前,逐风者的许诺仅代表乌普萨拉,而且“至高王”的尊称只是荣誉性质。但维格不满足这些,他故意模糊概念,把许诺者的范围从乌普萨拉教团扩大到整个北欧。
察觉到维格的用意,逐风者转过头,扫视一遍剩余的贵族,目光在小埃里克身上停留几秒钟,而后缓缓点头,“陛下,乌普萨拉自此效忠于您。”
贵族们也不敢反对,假如在这种事情翻脸,维格不出半年就能扫平各大领地。即使他没有出动陆军,不列颠掌握了制海权,完全可以切断反对者的贸易,强令这些人服从。
“我愿意!”
卡尔马的列克萨率先发言,引来大部分贵族的效仿,众人单膝下跪,最终只剩小埃里克、哈夫丹两位国王,以及他们的少数心腹。
迫于无形的压力,两位国王向维格效忠,后者端坐在座位上,神色泰然自若。
会议结束,维格下令组建第四野战师,让道格拉斯担任师长,从北欧招募兵员。
积攒多年的威望,维格在普通维京人心中的形象超越了任何一个领主,包括他曾经的君王——拉格纳。得益于此,道格拉斯顺利招揽到一万两千人,比预定的数量还多出四千。
之后,维格又招募数千西斯拉夫人,远征军总数扩充至八万。
第四野战师驻扎在汉堡,维格从各部抽调一批军官和士官,再加上国内送来的一百个军校生,组成这支新部队的框架,计划两个月完成初步集训。
七月中旬,维格乘船前往易北河中游的马格德堡,此地于二十天前被乌特加德攻陷,城镇残破不堪。
休整一夜,维格在禁卫军和两个山地步兵营的护送下,巡视西南方向的哈茨山脉。
在他的记忆中,这座山脉蕴藏着丰富的银矿,鼎盛时期,开采的白银占到德意志地区的四成。
时值盛夏,空气粘稠闷热,裹挟着松脂与腐叶的气息,林间偶尔传来伐木的钝响,以及山地步兵的哨声,绕过最后一道山脊,拉默尔斯贝格矿区赫然出现在眼前。
这是一片被烟火熏黑的疮痍之地,三座土窑正在山脚喷吐青烟,窑边堆满灰白的矿渣,赤膊的工人用长铁钎搅动窑内熔浆,铅与银的混合液从槽口缓缓淌入陶模。
不远处,一群矿工挥舞铁镐,把大块矿石粉碎成小块,汗珠滚过他们脊背的灰尘,在皮肤上犁出细小的沟壑。
维格询问工头,“我记得附近有条小溪,为什么不使用水力矿石粉碎机?”
“什么是矿石粉碎机?”
听到翻译的转述,维格无奈地扶住额头,吩咐身后的参谋,“写信回本土,让内阁从矿区抽调技术人员。”
第361章 南方攻略
数年前,东法兰克发现哈茨山脉蕴藏着丰富的银矿,投入人力、物力开发矿区。如今,各座银矿的总产量约为一吨,相当于三千镑白银。
另外,矿区还出产铅、锌、铜、黄金,各类矿物累积到一起,总价值约一千镑。
按照维格的规划,哈茨山脉和附近地区将被划入直辖领地。后续,会有足够的战俘分配至矿区,同时引进不列颠的轨道矿车、水力矿石破碎机,产量至少能够翻一倍。
八月,维格让第三野战师留在东法兰克,攻打南方的各定居点。再过一段时间,第四野战师完成集训,两个野战师相互配合,足以肃清东法兰克的抵抗。
处理完各项事务,维格率领三万野战部队返回西法兰克,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连续两年的战争,西法兰克的贵族群体损失惨重,整个南方陷入权力真空,尽管当地仍有二百多万人口,却组织不起一支像样的军队。
维格的计划如下:
“第二野战师和三个布列塔尼守备团进攻西南的阿基坦地区,下个月还有两千东欧雇佣兵抵达,应该足够了。我率领其余部队从里昂出发,沿着罗讷河南下,进攻马赛、蒙彼利埃,争取半年内结束战争。”
九月,两万维京士兵进驻里昂,将近一年的侦察、渗透,守军侦测到许多南方地区的情报,还建造了一百艘划桨长船。
从里昂向南一百多公里,水流平缓,河谷进一步拓宽,形成更为广阔的冲积平原。沿途物产丰饶,可以满足军队的粮食需求。
五天后,军队抵达蒙特利马尔,从这里到南方的阿维尼翁,地形再次变得狭窄,两岸遍布悬崖峭壁。残存的法军把防御重心放在这里,试图阻止维京人的前进。
这条峡谷长约六十公里,水流湍急,不利于大规模军队展开,维京人的推进速度骤然放缓,由四个山地步兵营承担主要作战任务。
为了最大限度拖延时间,法军在地势险要处修建营寨,建造抛石机封锁下方的河道,逼迫敌人强行进攻山顶的防御工事。
迫于无奈,远征军只得逐步推进,山地步兵肃清周边的小股敌人,下一步,工程兵把拆散的轻型弩砲零件运上山顶组装,用弩砲投射火油罐,焚毁敌人的木制寨墙。
直到十月初,气候转冷,维京人终于走出这条峡谷,平均每天推进2.5公里。
抵达阿维尼翁城郊,维格照例组织围攻,搞定这座城市之后,他率军前往东南部的马赛。
十月二十八日,距离马赛还剩两天路程,先行探路的山地步兵发现了潜伏在附近森林的法兰克军队,双方爆发激战。
消息传至中军,维格下令原地警戒,短短数分钟,步兵以营、连为单位,在道路两侧组成一个个空心方阵。
从维格的视角看过去,东南方向的山势连绵起伏,两道黑烟歪斜着升入天空,森林在秋风中簌簌作响,枯叶如雨飘落,夹杂着大量的喊杀声。
黑烟是山地步兵的求救信号,代表他们所处的位置。维格派遣一个山地步兵营和一个步兵团,向遇袭地点缓慢靠拢。
没过多久,喊杀声愈发激烈,山林再度升起一道黑烟——增援部队也遇袭了。
“看来,残存的法军主力都在这里了。”
情况有变,维格把部队转移至道路西侧的大片麦田。
这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他重新编组防御阵型,把营、连一级的方阵调整为团级方阵。十多个团级方阵呈松散的圆形,内部是三千骑兵和大量的非战斗人员。
列阵完毕,维京大军立足稳固,维格和指挥官讨论后续的计划。突然,东侧森林再度爆发大片喊杀声,二百多个负责警戒的山地步兵且战且退,撤出开阔地带。
很快,陆续有零零散散的法兰克士兵走出山林,他们队形散乱,头戴护鼻盔、身穿锁子甲,粗略看过去,大约有三千人。
什么情况?维格不明白敌人的具体意图,让长弓手远程压制。
过了几分钟,山林传来嘹亮的号角,这些法军陆续撤回山林。维格派遣部队追击,抓到了数十个俘虏。
根据俘虏的供述,东南方向的森林藏有一万法兰克士兵,原计划袭击维京人的行军纵队。然而,维京主力还未进入伏击圈,山地步兵已经提前发现法兰克人的踪迹。
秃头查理不愿放过这个机会,下令离开伏击地点,趁着维京人尚未反应过来,直扑维格所在的中军。
收到命令,一万法军士兵朝着北方拼命奔跑,勇敢者冲锋在前,怯懦者悄然缩在后方,还有一部分人迷失方向,地势复杂的山林中来回打转。
从伏击地点到维京主力的所在位置,大约四公里山路,上万人乱哄哄跑了一阵,秃头查理悲哀地发现,仅有三分之一的士兵抵达战场,所谓的伏击俨然成为一出闹剧。
就这样,法兰克人最后的翻盘机会也消失了。
“山地长距离奔袭,这种战术对于基层军官的要求极高,你家国王究竟在想些什么?”
维格掏出锡制水壶,小口喝着清水,觉得秃头查理简直昏了头。
被俘骑士回应:“逃往北意大利后,陛下苦心钻研罗马古籍,对于条顿堡森林战役感触很深。”
(注:公元9年,屋大维统治时期,日耳曼人在条顿堡森林设伏,几乎全歼了瓦卢斯率领的三个罗马军团,杀死超过两万罗马士兵。)
噗!
维格喷出嘴里的清水,笑得乐不可支,“所以,他钻研半年时间的成果,就是把我当成瓦卢斯那个头号蠢货?”
早在开战之初,维格给每个野战师配备两个山地步兵营和一个游骑兵营。
行军途中,游骑兵侦察地势平坦的区域,山地步兵搜索前方和左右两侧的森林,发现敌人的踪迹,主力部队会在短时间内结成方阵,避免遭到突然袭击。
看着这些垂头丧气的俘虏,维格解释,“诸如条顿堡森林之战这类经典战例,陆军学校有相关的课程,连、排一级的基层军官也知晓这些战例,别指望我们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第362章 边境
击退秃头查理,维格开始围攻马赛。里昂的船队顺着罗讷河抵达下游出海口,供应维京大军的日常所需。
十二月初,两个东欧守备团沿着城墙缺口突入马赛,攻占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法兰克与意大利隔着阿尔卑斯山脉,有以下几条路线可供通行:
从里昂沿罗讷河逆流而上,向东前往尚贝里,翻越山口抵达意大利都灵。
从里昂出发,前往东南方向的格勒诺布尔,翻越山口抵达意大利奥斯塔。
从马赛出发,沿地中海海岸向东进入意大利。这条路线相对平坦,安全性较高,适合大规模商业往来。
从日内瓦湖出发,翻越海拔超过两千米的山口,南下至意大利地区。
维格暂时不打算进攻意大利,但他必须做好相应的布置,堵住阿尔卑斯山脉的西侧出口,防止法兰克残部隔三岔五的袭击。
经过考虑,他留下第一野战师,让伯劳鸟驻守马赛,不出意外,这里将成为王国的东南边境。
休整两个星期,维格带领直属师向西进发。公元870年1月,维京人攻陷蒙彼利埃,然后继续向西前进。
在图卢兹,维格与半年前分开的第二野战师汇合。
至此,远征军实现了攻略南方的计划,波尔多、图卢兹、蒙彼利埃、马赛等城镇被悉数占领,第三次维京——法兰克战争接近尾声。
在图卢兹驻扎期间,西哥特人的使者带着一大批礼物找到维格,试探他的口风。
“这场战争只针对法兰克,我对伊比利亚半岛没有兴趣。前提是阿方索三世断绝与法兰克人的盟约,同时,约束境内一切封臣,禁止他们北上进攻,或者参加法兰克人的军队。”
如今的不列颠抵达扩张极限,维格没有余力,也没有必要进军伊比利亚。半岛地势崎岖,气候干燥,占领收益不足以弥补驻军开支。
收到答复,使者以最快的速度返回莱昂,向阿方索禀报一切:
“陛下,法兰克人彻底完了,虽然他们帮过我们,但是维京人过于强悍,已经超出我方的应对范围,我建议您接受维格的条件。”
如今的伊比利亚半岛局势胶着,西哥特人依旧与南方的摩尔人打得难解难分,阿方索不愿陷入两线开战的困境,因此颁布诏书:
今后,阿斯图里亚斯与不列颠沿比利牛斯山脉划分边境。如果封臣执意北上参战,国王会剥夺他在阿斯图里亚斯境内的一切封地和头衔。
几天后,宫廷侍从携带诏书来到萨拉戈萨,发现公爵并不在城内。
“他去哪了?”
奥利弗男爵回复:“一星期前乘船出海,前往热那亚迎接公爵夫人、继承人罗贝尔和恩雅公主,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回来。”
宫廷侍从没想到是这种情况,他让人回宫禀报消息,自己留在萨拉戈萨,直到公爵和家人们回城。
同一时间,热那亚。
天气阴沉,风吹得格外冷硬,一艘桨帆船缓缓驶入热那亚湾,港口停泊着上百艘船只,岸上人影密布,充斥着大量身着盔甲的士兵。
中法兰克国王洛泰尔病逝后,三个儿子瓜分王国,长子路易二世获得了北意大利地区。两年来,维京人攻占了其余的法兰克国家,只剩北意大利幸免于难,缩在阿尔卑斯山脉后方苟延残喘。
现在,各国的贵族携带家眷纷纷流亡至此,导致北意大利地区的物价飙升,贡纳尔踩着湿滑的栈桥走向岸边,发现这里的小麦价格比巴塞罗那多出四成。
“把萨拉戈萨的小麦运过来售卖,估计能大赚一笔。”
街道狭窄而湿滑,灰白的石砌房屋沿着陡峭的道路密密麻麻向上攀爬,如同蜂巢蚁穴。一行人来到半山腰的富人区,找到薇薇安等人寄居的院落。
见到丈夫的那一瞬间,薇薇安本能地松懈下来,但想到他的私生子,薇薇安的心情再度恶劣,阴沉着脸转身离开了。
罗贝尔和恩雅依旧是老样子,两人悠闲地靠在躺椅上,讨论北意大利流行的高档服饰和各种奢侈品,丝毫不在意目前的处境。
“收拾东西,随我赶紧离开,这座城市充斥着太多流亡者,迟早闹出乱子。”
贡纳尔让侍卫帮忙搬运物品。突然,天空飘落着细碎的雨丝,冷风呼啸着刮过庭院,看来今天无法出海了。
连续等待三天,贡纳尔始终没等到合适的风向。下午,他收到一封请柬,秃头查理邀请公爵一家参加晚宴。
“在马赛吃了一场败仗,竟然还有心情开宴会?”
贡纳尔心生鄙夷,毫不客气地打发走使者。他原打算告病推脱,但是罗贝尔夫妇热衷于社交,哀求着父亲带他们赴宴。
宴会地点位于城郊的一处庄园,虽然秃头查理丢掉了全部领地,仍保持着身为国王的排场。
在座的宾客大多是流亡贵族,首相朗贝托、奥尔良伯爵威廉大厅萦绕着吟游诗人欢快的曲调,恍惚间,贡纳尔还以为自己回到了巴黎。
入场之后,贡纳尔向国王微微躬身,神色泰然自若。
“好久不见,陛下,看来您过得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