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冰海霸主 第118节

  忽然,北侧山地传来若有若无的笛声,三道黑烟升腾而起。

  “遭遇伏击,而且是三倍以上的兵力!”

  回忆上课学到的知识,弗罗德立即反应过来,快速整理着装。下一刻,山寨附近哨声大作,布雷肯匆忙派出两个长矛连和一个弓弩连,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营救友军。

  “见鬼,叛军竟然还会伏击?”

  随军萨满骂骂咧咧,拿起盾牌、短剑,与弗罗德一同加入行军纵队。

  沿着山路一路狂奔,弗罗德的步伐越发沉重,强撑着抵达战场时,发觉山地步兵的处境远没有预想中的危险。

  此刻的山地步兵连展开成一个空心方阵,盾斧兵和长矛兵组成防线,内部则是三十多个长弓兵和伤员。

  方阵的四周散落着数十具尸体,绝大多数是衣衫褴褛的叛军。距离方阵二百步,四百多名叛军坐在地上歇息,他们的装备简陋且种类繁多,盾斧、木矛、投石索、弓箭应有尽有。

  “冲锋!”

  担心叛军逃跑,营长顾不上展开阵型,立即吹响铜哨,让长矛兵以班为单位发起枪刺冲锋。

  发觉大批维京人抵达,叛军乱糟糟退走了。山地步兵连解散方阵,状况较好的五个鸳鸯阵小队加入追击序列,剩余人坐在原地休整。

  “有没有萨满?赶紧过来。”

  弗罗德协助完成救治工作,连长塞给他一本名册,让他登记战果和阵亡人员的信息。

  令人惊讶的是,叛军动用三倍兵力埋伏,非但没能打垮山地步兵连,而且战损比达到了2.8:1,两个叛军都无法换掉一个山地步兵。

  下午三点,绝大多数叛军被击溃,俘虏被押送回山寨。经过审讯,他们起初打算增援这座山寨,然而维京人的行军速度和围攻速度超乎想象,援军于是变更计划,临时策划一场伏击,由于装备和战术的劣势,最终失败了。

  “战斗力低劣至此,竟然打得伊蒙节节败退,哈哈,伊蒙的部下究竟有多废物?”

  布雷肯大肆嘲讽伊蒙的能力,然后拟定一份详细的作战报告

  两天后,阿斯隆,城堡大厅。

  收到布雷肯的作战报告,维格拿出一个黑色小圆片钉在地图上,放眼望去,爱尔兰西部山区钉满了密密麻麻的黑色圆片,每个圆片代表己方攻占的据点。

  估算进度,征讨大军在两天后抵达西部海岸线,完成清缴工作。

  他伸了个懒腰,询问那些忙碌的侍从们,“报告还没完成?”

  首席侍从官塞伯特·怒风抬起头,“陛下,还需要一个小时。”

  见状,维格来到城堡的后花园,简单吃了顿午餐,闭眼休息半小时后返回大厅,拿到一份调查报告。

  这是侍从们劳动多日的成果,根据伊蒙提供的信息、俘虏的供述、军队的实地统计,大致推断香农河以西区域的人口分布情况。

  战后,维格计划在各地区修建木堡,从平原到丘陵,到西部山区,再到西部海岸线,不给叛军任何发展的空间。

  “还有,写信给伦底纽姆,让陆军部、海军部把功勋记录发过来。”

  “遵命,陛下。”

  次日中午,维格收到一封紧急军情,布雷肯声称在山区困住了叛军首领“斯温”,后者带领残部驻守在一座名为里塞斯的山寨,请求臣服。

  “就这?”

  维格懒得和这个身份不明的叛军头目纠缠,他走向地图桌,让距离布雷肯最近的伯劳鸟派兵增援,不论动用什么方式,坚决铲除这股叛军。

第269章 新的分封体系

  得到伯劳鸟部的增援,布雷肯集结的兵力超过三千,他无视“斯温”的求饶,让弓弩手采取覆盖性射击,总计射了两万支羽箭。

  经过漫天箭雨的洗礼,里塞斯的叛军死伤惨重,坚持不到半小时就失守了。

  很快,俘虏辨认出“斯温”的尸体,外表平平无奇,一个穿着老旧锁子甲,身躯扎了十几支羽箭的中年男人。

  “这就是斯温?”布雷肯大失所望,让骑手带着首级返回阿斯隆,吩咐二百征召民兵继续向西,前往十几英里外的海岸线。

  至此,第一阶段的作战顺利结束。

  第二阶段,维格带领状况较好的八千人前往北部,剩余的五千士兵、一千五百名俘虏、各定居点提供的两千多名劳动力留在本地,修筑二十座木堡。

  木堡的规格大致相同,四米宽、两米深的壕沟,高达五米的木制寨墙,内部的营房、仓库、马厩、水井一应俱全,作为驻军地点或者新领主的封地。

  “维持正常的施工速度,没必要急躁。”

  维格叮嘱负责留守的伯劳鸟,随后带领军队沿着香农河北上,西北山区的叛乱程度最轻,全程没有遭遇百人以上规模的战斗。

  秩序大致稳定,维格留下三千征召民兵,让他们与本地村落提供的劳动力、俘虏修筑木堡,共计十座。

  安排妥当,维格沿着香农河返回阿斯隆,顺流直下前往南方,浩浩荡荡杀向西南山区。

  当地人收到外界的消息,意识到维格是个真正的狠角色,他们彻底吓坏了,绝大多数叛军自发解散,似乎叛乱从未发生。维格懒得追究,他照例让本地村落提供劳动力,配合军队修筑木堡。

  终于,在维格的亲自指挥下,这场波及爱尔兰秩序的叛乱戛然而止,尽管某些偏远角落还有叛军蛰伏,但他们数量极少,很长一段时间内掀不起风浪。

  战争结束,各部开始统计战功。某日清晨,一群侍从官前往第三步兵团,核查该部提交的报告。

  布雷肯知晓这是正常程序,递出名单和立功人员的信息,让他们前往各连队自行查探。

  半小时后,一个侍从官前往第二步兵连,向士兵们打探相关信息,不知不觉把话题转移到连部文书鲍勃。

  “鲍勃不在立功名单。您问他干啥?”

  侍从官回复:“他是陆军学校的学生,这段经历相当于实习,理应有个阶段性的评价。”

  关于鲍勃,大多数士兵没有深刻印象,连长英瓦伦给出评价:“鲍勃尽到连部文书的职责,但在其它方面缺乏突出的表现。”

  侍从官逐条记录众人的反馈,向他们礼貌道别:“明白了,感谢诸位对学校工作的配合。”

  中午,报告递交至维格的办公桌。仔细阅读过后,他的反应平淡,看来长子缺乏成为名将的潜质,但这种事情强求不得,只能接受了。

  “也罢,经过多年的精心教育,至少他比伊蒙、小帕斯卡强上许多。”

  八月十八日,维格在爱尔兰南部的科克召开会议。

  既然这片土地是维格打下来的,他理所当然地主持册封仪式,晋升乌特加德为利默里克伯爵,(苏格兰)高地的雇佣兵头目道格拉斯为戈尔韦伯爵。

  听到自己的名字,道格拉斯情绪亢奋,发誓要把高地的盖尔老乡弄过来,协助治理领地,一旦国王征召,他和他的家族会第一时间响应。

  除了两位新晋伯爵,维格还册封四十个直辖男爵。

  男爵们驻守各地修建的木堡,以及木堡周边的零散村落。总体上,每户男爵境内拥有十多个村落,大约五千居民。

  得到册封,男爵们必然为了家族领地尽心竭力,父子兄弟齐上阵,效率和积极性远高于文官。

  这是分封制的最大优点,以极低的成本控制新征服地区,不需要维格花钱。和平时期,男爵领每年上缴贡赋,战时,男爵领提供优质骑兵和免费的征召民兵。

  假设男爵的家族成员尽数死于剿匪,大不了再册封一户,有的是人抢着干。

  感受现场的热烈气氛,伊蒙强颜欢笑,伯爵和男爵们是国王的直辖封臣,只对王室负责,和爱尔兰公爵没有从属关系,等同于王室安插在爱尔兰的钉子。

  可惜他没有拒绝的余地,绝大多数男爵是军官,还有部分是大贵族们的亲戚。例如古德温的外甥,西奥武夫的私生子,伦纳德的第三个儿子,小帕斯卡的堂弟,这是王国的集体意志,伊蒙无力违抗。

  宣读完册封名单,维格的目光转向伊蒙,“公爵,您觉得如何?”

  “呃,大家奔波劳累,每个人都出了力,这是他们应得的。”

  维格点头,认可了伊蒙的答复。

  经此一役,爱尔兰总计拥有五位伯爵,能够有效制衡伊蒙的野心。

  假设伊蒙有意造反,必须拉拢或者解决五位大贵族和王室直辖男爵,在他搞定这些事情之前,伦底纽姆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

  大半个小时过去,维格完成册封仪式,望着下方跪倒的人群,他暗自心想:

  “此战结束,爱尔兰真正纳入不列颠王国的统治范围,五十五万人口,八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王国的四分之一(王国总面积约31万平方公里,英格兰13万,威尔士2万,苏格兰7.8万,爱尔兰岛8.4万)。”

  随后,他再度看向伊蒙,发自内心的给出建议:

  “我占领北境的时间比伊瓦尔晚几年,如今当地秩序平稳,治安状况好于其它地区。对比爱尔兰的局势,你应该有所触动。

  因为这场叛乱,王室、内阁、军队忙前忙后,占用大量的资源,而且还要承担西法兰克入侵的风险。

  今后,希望你管好自己的下属,别再惹出类似麻烦。记得与本地人改善关系,赋税维持在正常水平。遭遇民间纠纷时,参照王国法典进行处理,邀请本地有名望的老人进入陪审团。”

第270章 君主与指挥官

  爱尔兰的局势恢复稳定,维格让征召民兵留下来修筑木堡,次日,他带着常备军和禁卫军前往都菲林。

  担心西法兰克随时可能入侵,维格没在都菲林停留,立即登船前往利物浦,返回他忠诚的不列颠岛。

  登岸之后,维格找到弗罗德,“经历人生中的第一场战争,感觉如何?”

  弗罗德:“绝大多数精力用于行军、扎营,两军交战持续的时间很短,稍不留神就结束了。总体来说,军队的规矩严苛繁杂,我仿佛待在一个没开窗户的房屋,枯燥且憋闷。”

  维格:“大兵团作战,最重要的是军纪,从底层士兵到统帅,每个人必须完成自己的职责。例如不久前的马格德堡围城战,尼尔斯仅仅松懈片刻,很快就被卡洛曼抓住破绽,经历一个夜晚,他奋斗二十年的成果消散一空.”

  感慨老朋友的遭遇,维格的情绪稍显低落,眺望默西河面的大片帆影,提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你是王储,今后会是国王,经历这一切,知道如何做一个好国王吗?”

  弗罗德:“公正?”

  维格摇头,“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对于公正有着不同的定义,你自以为的公正,在某些人看来反而是暴政。”

  弗罗德犹豫着说:“指挥能力?”

  维格:“对,也不对。我身为开国之君,自然免不了打仗。作为后续的继承者,你可以亲自上战场,也可以任命指挥官出征,前提是判断这些人的能力和忠诚度。

  我不奢望你能成为一流的将领,但至少要熟悉战争的流程,能够挑选能力出众的指挥官。至于他们是否忠诚,这只能依靠你的观察和判断。作为国王,你无法亲自处理每一件事,关键在于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安排合适的人担任合适的职位。”

  返回伦底纽姆,赫丽吉芙瞧见维格身后跟着一个疲惫消瘦的身影,愣住几秒才反应过来这是自己的长子。

  此时此刻,她总算体会到当初布丽塔迎接莱夫的心情,搂着长子哭了一阵,让仆役准备一桌盛宴。

  面对这些阔别三个月的菜肴,弗罗德没有丝毫犹豫,优先挑选距离最近的烤鹅,烤鹅表皮焦脆,鹅腹被刀叉划开的瞬间,内部填充的秘制酱料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香味,他扯下小半边鹅身大口嚼食,紧接着是七鳃鳗、山羊乳酪,全都是他喜欢吃的种类。

  唯一不爽的是,弟弟弗雷缠在弗罗德身边,反复询问作战细节,偶尔讨要礼物,导致老三葛瑞克也拍着小手,含糊不清地重复“礼物”一词。

  “首先,我没有上阵砍人。其次,我的工资和作战补贴加在一起,仅有可怜的十个银便士,这点钱能买什么东西?”

  解释许久,弗罗德忽然灵机一动,从口袋掏出两个纹路独特的海螺,忽悠两人。

  “好吧,这是我在西部海岸的一处遗迹找到的德鲁伊圣物,据说蕴含着某种失落的自然魔法,你们一人一个。”

  主座,维格吃掉碗中的七鳃鳗肉,起身离开,“你们慢点吃,我先去忙。”

  返回办公室,角落堆放着十几箱文件。他不在的这段时间,由王后、内阁负责处理政务,虽然没闹出什么乱子,但维格觉得有必要检查一遍。

  “人事变动、财务状况、各地治安、施工状况.”

  观察各箱的标签,维格找出有关技术突破的箱子,里面放着五份报告,最重要的两份来自伦底纽姆大学,分别是新式染料的调配和踏轮起重机。

  他拿出第一份仔细阅读,按照学生们的实验,茜草根部的物质直接染色可得到浅黄色,经过不同的媒染剂,得到赤红、棕红、紫红、橙红等色,生产高档红色布匹。

  之后的五页纸,学生们详细记录染色过程的步骤,还列出市面上红色布匹的高昂售价,展示这种技术的潜在效益。

  可惜的是,农业兼教育大臣凯米·野火在报告末尾列出一项不利因素,他很早就尝试种植茜草,然而这种植物不适合王国的气候,只能从地中海进口晒干的茜草根。

  地中海地区?

  维格联想到气候类似的加纳利群岛,但是当地忙着种植甘蔗,第二优先级是葡萄和柑橘,估计腾不出手种植茜草。

  思索片刻,他让学校联系各大纺织工场和加纳利群岛,让三方协商合作,后续能否赚到钱,全凭他们的本事。

  维格从另一个箱子找到有关纺织业的报告,漫长的冲突中,私掠船累计俘获十个佛兰德斯的染匠。得到这类“稀缺”人才,纺织工场的调色和染色技术显著提升,能够生产中间档次的蓝色布和黄色布。

  上半年,纺织业提供的专利使用费和赋税超过两千五百镑,产业规模仍在迅速增长.

首节 上一节 118/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