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80节

  这一时期各国的炮兵观测气球都大同小异

  然而,他们还没得意多久。

  方默这边前沿观察哨就发现了这个醒目的目标。

  很快,几门经过精心伪装、炮管格外修长的88mm高射炮被推到了预设阵地。

  “目标,敌军观测气球,距离6500,高射榴弹,装填.”

  一声巨响,88mm高爆弹以极高的初速脱膛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近乎笔直的弹道,精准地命中了那个巨大的气球。

  气球瞬间化作一团巨大的火球,剧烈燃烧着从空中坠落。

  吊篮里的鬼子观察员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就体验了一把毫无防护的自由落体,用生命验证了地心引力的客观存在。

  山室宗武气得差点吐血,无奈之下,只得再次呼叫海军航空兵支援。

  然而,方默早已料到鬼子会来这一手,提前在几个主要炮兵阵地周围,部署了大量的各型20mm机关炮和40mm博福斯高射炮,构成了绵密的防空火网。

  鬼子飞行员刚降低高度准备投弹,就看到地面突然冒出无数炽热的曳光弹轨迹,如同鞭子般抽向天空。

  密集的炮弹在空中炸开一团团黑烟,破片叮当作响地敲打在机身上。

  面对如此凶猛的地面防空火力,鬼子飞行员们吓破了胆,根本不敢进行精确瞄准,匆忙将炸弹胡乱一丢,拉起机头就跑。

  然后,鬼子海军就发报给山室宗武说已经压制了方默的炮兵,摧毁大炮无数。

  被海军“捷报”坑了的山室宗武信以为真,大喜过望。

  他觉得反击的时机到了。

  派遣军司令部不是不让大规模进攻吗?那我进行“火力侦查”总可以吧?

  无非是这次参与“侦查”的兵力,稍微多了“一点”——足足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大队。

  于是,这个倒霉的鬼子大队,快1000多头鬼子抱着“敌军炮兵已被摧毁”的幻想,嗷嗷叫着发起了冲锋。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他们一头撞上了方默炮兵群蓄势待发的猛烈炮火覆盖。

  各种口径的炮弹如同冰雹般砸落,将这个鬼子大队炸得人仰马翻,死伤惨重,不得不丢下大量尸体和伤员,仓皇溃退。

  之后几天,方默又指挥装甲部队,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战术突袭。

  每辆坦克和装甲车都挂满了树枝和灌木作为防空伪装。

  但吃一堑长一智的鬼子也有了准备,提前布置了雷场和大量的战防炮,突袭的战果远不如第一次那么辉煌。

  方默想要的运动战被迫变成了阵地战。

  大夏陆军在沪上战场按照汉斯顾问团的指导,挖掘的环形阵地

  双方在江湾-刘行一线陷入了残酷的拉锯战,你来我往,互有伤亡。

  9月13日,鬼子国内紧急动员的第9师团先头部队在吴淞口登陆。

  沪上派遣军司令松井大将决定采取更加稳妥的策略。

  他命令第9师团主力,配合第3师团一部,率先猛攻仍在顽强抵抗的宝山县城,企图打通川沙口与吴淞口两个登陆场之间的陆上联系,巩固滩头阵地。

  驻守宝山的98师583团3营,在营长姚若振的率领下,浴血奋战,死战不退。

  最终,他们相比历史上多坚守了整整8天,直至9月15日,全营官兵几乎全部壮烈殉国,宝山才最终陷落。

  攻克宝山后,第9师团主力马不停蹄,继续向西进攻,于9月18日攻占杨行镇,兵锋直指更西南的刘行镇。

  一旦刘行失守,鬼子就将彻底切断大夏左翼第15集团军和右翼沪上市区第9集团军之间的联系,战略形势将急剧恶化。

  紧急从西北增援而来的大夏第1军,在胡军长的指挥下,迎头顶了上去,在刘行一带与鬼子第9师团展开了惨烈的争夺战。

  这一次,胡军长吸取了沪上开战以来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借鉴了方默的战术。

  白天,利用地形和简易工事,进行逐次抵抗,以空间换取时间,消耗鬼子锐气,避免在鬼子绝对优势的海空炮火下硬拼。

  一旦天色变暗,鬼子的舰炮和飞机无法发挥威力,第1军的将士们就立刻发起凶狠的反击。

  他们往往悄无声息地接近鬼子阵地,然后突然投出密集的手榴弹,趁着爆炸和硝烟,端着刺刀和大刀片发起白刃冲锋,将白天丢失的阵地再一寸寸地夺回来。

  无论是炮火密度、步枪对射的精准度,此时的大夏军人都无法与鬼子的常备师团相比。

  唯有在夜间近距离的白刃战中,靠着人数优势和悍不畏死的精神,才能勉强做到一换一,让自己的牺牲变得更有价值。

  9月22日,又一支庞大的运输船队抵达了吴淞口外海。

  鬼子第13师团的官兵们,开始换乘小艇,向着那片被称为“血肉磨盘”的陆地驶去。

第135章 沪上即地狱(求礼物)

  三好长我少尉紧紧抓着小艇的边缘,脸色苍白。

  两年前,他以优异的成绩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

  他没有选择继续报考竞争激烈的陆军大学,而是以准士官(准尉)的身份,被分配到了第13师团进行见习。

  不久后,他顺利晋升为少尉小队长。

  在来到大夏之前,他在国内听到的,全都是大本营发布的各种“辉煌”战报。

  什么“皇军勇士势如破竹”、“大夏军人不堪一击”、“三个月灭亡大夏”……

  他天真地以为,自己来到大夏,就是像前辈们那样,轻松地获取功勋和荣耀,为天皇陛下开疆拓土。

  然而,当小艇靠岸,他踩着摇晃的跳板,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所有的幻想瞬间破灭了(图)。

  即便双脚已经踩在坚实的沙滩上,他依然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摇晃。

  不是因为晕船,而是因为眼前的景象带给他的巨大冲击。

  映入他眼帘的吴淞口沿岸,根本不是什么胜利的登陆场,那简直就是佛教绘画中描绘的活生生的地狱图景。

  岸上,是一望无际、层层叠叠的尸堆。

  尸体摞着尸体,密密麻麻,几乎看不到下面的土地。

  几千具身穿土黄色军服的尸体,就像鱼市场上待售的金枪鱼一样,被随意地堆积在一起,散发出令人作呕的、甜腻而腐败的恶臭。

  他知道,那都是十几天前,率先登陆的第3师团和第11师团的官兵。

  他们没能像战报里说的那样“武运长久”,而是变成了这里冰冷的尸体。

  由于天气炎热,尸体内部早已腐烂发酵,胀得圆鼓鼓的,如同充气的皮球。

  内脏腐烂产生的巨大压力,将尸体的柔软部位向外顶出。

  眼珠子暴突出眼眶五六厘米,舌头肿胀着伸在外面,惨不忍睹。

  无数的蛆虫在尸体上蠕动,形成一团团白色的、不断活动的恐怖景象。

  黑压压的苍蝇如同乌云般麇集着,发出令人烦躁的嗡嗡声。

  三好长我只觉得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几乎站立不稳。

  “喂,新来的?陆士毕业后第一次上战场吧?”

  一个沙哑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三好长我转过头,看到一个胡子拉碴、眼神疲惫、军装沾满污渍的老中尉。

  对方递过来一根皱巴巴的香烟。

  三好长我下意识地接过,手指都在微微颤抖。

  “嗨……嗨依,前辈。”

  “哼,一看就知道。” 老中尉给自己也点上一根,深吸了一口,用下巴指了指眼前的尸山血海。

  “别信国内报纸上吹的那些屁话。这里……是真正的地狱。”

  “尤其是我们对面的那支部队……那个叫方默的家伙指挥的独立21旅……”

  老中尉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他们有一种机枪,射速快得吓人,声音就像……就像撕布一样。‘嗤嗤嗤嗤’,冲锋的士兵们就像割麦子一样,一片一片地倒下去。”

  “他们还有数不清的迫击炮,炸得又准又狠。你以为躲在弹坑里、掩体后面就安全了?他们的迫击炮弹就像长了眼睛,追着你炸。”

  “还有他们的神枪手,专门盯着军官和军曹打。我要是你……” 老中尉瞥了一眼三好长我崭新的少尉领章和精致的尉官军刀,“就赶紧把这显眼的玩意儿摘了,换把普通士兵的步枪,或者至少换把朴素点的军刀。”

  “哦,对了。” 老中尉仿佛想起了什么,补充道,“要是你听到一种很奇怪的、越来越尖利的呼啸声……别犹豫,立刻找个最深的坑把自己埋起来,然后祈祷自己的命够大吧。”

  “那是他们的一种重型火箭炮,一发下来,方圆几十米寸草不生……”

  老中尉每说一句,三好长我的脸色就苍白一分。

  他听着这些闻所未闻的恐怖武器,闻着空气中那令人窒息的尸臭,看着眼前这如同炼狱般的景象,再也忍不住。

  “呕——!”

  他猛地弯下腰,剧烈地呕吐起来,仿佛要把五脏六腑都吐出来。

  鬼子老中尉看着他的狼狈样子,见怪不怪地摇了摇头,吐出一个烟圈。

  “习惯就好……如果,你还能活到习惯的那一天的话。”

  说完,他拍了拍三好长我的后背,叼着烟,晃晃悠悠地走向远处正在集结的队伍,留下三好长我一个人在原地,面对着冰冷残酷的现实,瑟瑟发抖。

  战争的浪漫幻想彻底破灭,只剩下无尽的恐惧和迷茫。

  ------

  发觉方默的部队如同一块啃不动、砸不烂的磐石之后,松井大将立刻调整了沪上派遣军的战略。

  他就像后世考场上的学生,遇到棘手的难题,果断选择跳过,先集中精力解决那些相对容易的部分。

  在他的严令下,新登陆的第9师团和第13师团,向防守刘行一线的大夏第1军发起了连绵不绝的猛攻。

  第1军官兵虽然浴血奋战,给予了鬼子重大杀伤,但自身也伤亡惨重,精锐几乎消耗殆尽。

  面对鬼子绝对优势的火力和源源不断的生力军,苦苦支撑到9月底,第1军最终被打残,失去了建制战斗力,不得不含恨撤离沪上战区,转往后方休整。

  防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10月1日,鬼子的特设第101师团也在吴淞口登陆。

  手握充足预备队的松井,终于露出了狰狞的獠牙,发起了蓄谋已久的猛烈进攻。

  你方默不是擅长装甲突击,喜欢穿插分割吗?

  这次,松井玩起了更高明的战术。

  他命令第9、第11、第13三个师团的主力,在上百门重炮的持续掩护下,采用“立体滚筒式”的进攻战术。

  部队梯次配置,交替前进,步步为营。

  一个联队进攻时,另一个联队就在后方构筑工事,提供火力支援,并防范可能的突袭。

  整个进攻正面如同一个不断向前滚动的、毫无破绽的钢铁滚筒,根本不給方默任何穿插分割、各个击破的机会。

  方默在指挥部里看着地图,眉头紧锁。

  他只恨自己手头的兵力还是太少。

首节 上一节 80/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