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77节

  “联系什么?报告什么?” 他冷哼一声,心中已经有了算计“不论他想干什么,只要不是来打我们的,我们就当没看见。”

  “他方默不是能耐大吗?不是全国闻名的大英雄吗?那就让他自己去折腾吧。是死是活,看他的造化。”

  至于之前方默收编了他88师不少溃兵的事,孙师长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在他看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只要能尽快离开沪上这个血肉磨盘,保住自己的实力和地位,以后有的是机会慢慢“报答”方默。

  就这样,他打定主意,紧闭营门,严守阵地,绝不掺和。

  方默此刻几乎集中了全旅所有的机动车辆。

  包括抽奖获得的欧宝闪电卡车、警局原有的福特卡车、甚至还有一些征用的民用卡车,总数一百多辆。

  不少卡车的后面,还用拖钩拖拽着沉重的leFH 18 105mm榴弹炮和41型 150mm火箭炮。

  车厢里,则挤满了562团的官兵。

  在车队前方,是作为先锋的装甲突击团。

  数十辆II号坦克、Pz.38(t)坦克轰鸣着开路,车体上还“骑”着不少手持冲锋枪的官兵。

  没办法,卡车不足,为了保证部队机动性,方默只能学习二战中的毛子,搞‘坦克骑兵’了(图)。

  车队如同一条长龙,在沪北的平原上高速向西北挺进。

  很快,一道几米宽的河流挡住了去路。

  早已准备就绪的机械化装甲工兵连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驾驶着M3半履带车冲到河边,利用车上的预制钢梁构件和携带的橡皮艇,以惊人的速度开始架设浮桥。

  不到半小时,一座坚固的浮桥便横跨在河流之上。

  “美洲狮”8轮重型装甲侦察车率先轻盈地驶过浮桥,在对岸建立起警戒。

  紧接着,II号坦克和Pz.38(t)坦克排着队,小心翼翼地驶上浮桥,顺利到达对岸。

第130章 钢铁洪流,无法阻挡

  方默乘坐的Sd.Kfz. 250/3半履带指挥车也紧随其后过了河。

  再后面,则是野牛II自行步兵炮和卡车拖拽的重炮。

  整个渡河过程紧张有序,效率极高。

  当然,那两辆56吨重的虎式重型坦克,依旧安静地躺在方默的系统空间里。

  它们的重量远超浮桥的承受极限,只能等到关键时刻,再由方默直接“投放”到战场。

  它们的车组人员,此刻则搭乘着卡车跟随部队前进。

  庞大的车队很快全部通过河流,继续向着目标区域疾驰而去,扬起漫天尘土。

  如此大规模的机械化机动,自然难以完全瞒天过海。

  不久后,一架鬼子用于战场侦察的九五式水上飞机从云层中钻出。

  飞行员俯瞰大地,看到下方那支浩浩荡荡、烟尘滚滚的铁甲洪流时,吓得差点从座位上跳起来。

  他慌忙抓起无线电发报机,向后方发送紧急电报:

  “发现大规模敌装甲部队,正沿公路向北快速推进,规模极大,至少有数十辆坦克,上百辆车辆。”

  ------

  第3师团师团长藤田进中将的指挥部,设在一处相对安全的村庄里。

  天色渐晚,夕阳西下。

  尽管师团部里那些年轻气盛的少壮派参谋们极力主张连夜行军,尽快完成对方默部的合围。

  但吃够了方默亏的藤田进这次学聪明了。

  他坚决否定了夜行军的提议。

  大夏军队或许缺乏重武器,但夜战和近战一直是他们的传统优势。

  更别提这方默,上次就是在夜里围歼了他的第68联队。

  在情况不明的黑夜中行军,极易遭到伏击。

  “命令部队,就地选择有利地形驻防,构筑野战工事,严密警戒。一切行动,等天亮再说。” 藤田进下达了谨慎的命令。

  于是,步兵第29旅团下辖的步兵第34联队在前,第5旅团的步兵第6联队和其余残部在后,开始选择合适的地点扎营。

  鬼子兵们熟练地挖掘散兵坑,架设机枪阵地,布置铁丝网和障碍物。

  十几辆八九式中型坦克、九四式超轻型坦克和九二式装甲车被部署在营地外围,作为掩体。

  师团部的通讯兵则开始架设大型天线,打开大功率无线电台,试图与后方的派遣军司令部取得联系,汇报情况并接收指示。

  (二战时期,大部队行军过程中一般没法架大型天线联系远距离的后方,只有停下来才行)

  一切看上去都井井有条,符合操典,常设师团的军事素养体现的淋漓尽致。

  藤田进对自己稳妥的安排颇为满意,正准备喝杯茶休息一下。

  突然,一名通讯参谋脸色惨白地冲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收到的电文。

  “师团长阁下,急电!

  是派遣军司令部,他们正在用明码反复呼叫警告。”

  “司令部警告我们,有一支大规模的大夏装甲部队,正向我师团所在位置高速袭来,预计……预计很快就要到了。”

  “怎么可能?!” 藤田进手中的茶杯“啪”地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他一把抢过电文,眼睛飞快地扫过上面的文字,脸上瞬间失去了血色。

  “怎么可能?!大夏哪里来的什么装甲部队?!

  快,命令各部,最高警戒,准备迎战……”

  他的话音未落。

  遥远的天际,传来一阵阵极其尖锐、令人头皮发麻的呼啸声!

  藤田进猛地抬起头,连番作战下来,他太熟悉这种声音了。

  是方默所部独有的,那种该死的、会拖着火焰尾巴的……大夏火箭炮。

  “炮击!!隐蔽——!!!”

  他的嘶吼声,瞬间被更加猛烈、更加密集的爆炸声彻底淹没。

  “咻咻咻咻——轰隆隆隆!!!”

  刹那间,无数枚150mm重型火箭弹如同雨点狠狠地砸在了鬼子刚刚仓促建立起来的营地之中。

  天崩地裂,火光冲天。

  很快,另一种更加令人心悸的轰鸣声,从夜幕深处滚滚而来。

  那是数十台发动机同时咆哮的声音,伴随着履带碾压地面的金属摩擦声。

  “战车!大夏的战车冲上来了!”

  汉斯早期装甲师的38t队列,背景是自行防空炮和装满步兵的卡车

  外围的鬼子哨兵惊恐地尖叫着,试图组织起防线。

  然而,仓促布置的铁丝网和木制拒马,在钢铁的履带面前确是不堪一击。

  打头的II号坦克甚至懒得开炮,只是加足马力,直接用车身和履带将这些障碍物碾平、压碎,为后续部队开辟出宽阔的通道。

  部署在营地最外围的鬼子战车慌忙开火还击。

  几辆九四式超轻型坦克的7.7mm机枪子弹打在II号坦克的正面装甲上,只能溅起一连串微不足道的火星,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

  一辆八九式中型坦克瞄准了一辆Pz.38(t),其57mm短管榴弹炮喷射出火焰。

  但由于缺乏反坦克经验,加之慌乱,这发炮弹擦着炮塔飞了过去,只在远处炸起一团泥土。

  鬼子战车在设计之初,就没考虑过与同等水平的对手进行坦克战。

  它们的假想敌永远是缺乏反装甲能力的大夏步兵,其配备的弹药也以榴弹为主,穿甲弹储备很少,且其57mm短管炮的穿甲能力本身就极其有限。

  而方默麾下的这支装甲矛头,则如同猛虎冲入了羊群。

  几十辆II号坦克和Pz.38(t)坦克毫不减速,如同决堤的钢铁洪流,瞬间就冲垮了鬼子仓促建立的外围防线。

  “咚咚咚咚咚!”

  II号坦克的20mm KwK 30机关炮发出了急促而致命的点射声。

  37mm斯柯达A7反坦克炮的射击声则更加沉稳有力。

  每一辆坦克的炮塔上,同轴机枪都在疯狂地喷吐着火舌。

  这一刻,足足四十多挺MG-34通用机枪形成的交叉火网,如同死神的镰刀,泼洒向任何敢于露头的鬼子兵。

  鬼子阵地上的歪把子轻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火力点,刚刚开火不到几秒钟,就会立刻遭到至少两三个方向的火力集火压制,瞬间哑火。

  几个悍不畏死的鬼子掷弹筒小组,还蹲在地上,试图发射掷弹筒。

  然而,他们刚一开火,不远处一辆II号坦克的炮塔就根据友军曳光弹的标记提示,灵活地转了过来。

  “咚咚咚!” 一个精准的短点射。

  20mm高爆弹头瞬间就将几个鬼子兵打成了一团团血雾,血肉横飞,连块大点的残骸都找不到。

  上千名从卡车和坦克上跳下的步兵开始掩护着装甲部队推进。

  驻扎在最前沿的这个鬼子步兵大队,整整一千多人,在短短十几分钟内,就被这支狂暴的钢铁洪流彻底打懵、冲散、分割。

  不少鬼子兵们在黑暗中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跑,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军官,指挥系统彻底瘫痪。

第131章 路遇虎式怪物,拼尽全力无法取胜(8.28加更)

  方默乘坐的Sd.Kfz. 250/3半履带指挥车,在两辆刚刚从系统空间中取出的虎式重型坦克和几辆架着M2HB重机枪的M3半履带车的护卫下,紧随突击部队之后,进入了已成一片废墟的鬼子营地。

  他透过观察窗看着外面的战况,对着无线电下达命令:

  “各突击单位注意,不要恋战,不要停下来清扫残敌。”

  “我们的目标是突破,持续突破,打懵鬼子。”

  他清楚,这装甲矛头就好像古时候的重骑兵,不能停下,必须一直突击。

  “这些被打散的鬼子,交给后面跟进的563团步兵解决。”

  装甲洪流没有丝毫停留,碾压着遍地的狼藉和零星抵抗,向着纵深处继续猛插。

  很快,他们就撞上了第二个鬼子大队级营地。

  这个营地的鬼子有了前面那个大队用生命换来的短暂预警时间,准备得相对充分一些。

  几门宝贵的九四式37mm战防炮、九二式步兵炮,甚至还有几门四一式75mm山炮已经被匆忙架设起来,炮口直指装甲洪流冲来的方向。

首节 上一节 77/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