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63节

  顾不得其他,片山理一郎立刻道:

  “快呼叫师团部,敌人的重炮单位已经暴露,请求海军立刻进行压制射击!”

  片山理一郎的傲慢彻底消失,他只希望海军能看在天皇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目前中午12点一更,晚上6点一更,满200礼物值就晚上再加一更)

第107章 消失的上级,鬼子逼近吴淞镇

  片山理一郎深吸了一口充满硝烟和血腥味的空气,望向吴淞镇方向,心里反而来劲了。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棋逢对手的兴奋。

  “方默……方默……” 片山理一郎低声咀嚼着这个名字,将原本习惯性称呼的“支那军”咽了回去。

  “‘大夏之虎’果然名不虚传。”他嘴里说着中二度爆表的绰号,学着他爱看的三国演义小说中那样,抚摸着被烧焦的胡须,“你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但这场战役,才刚刚开始。我会让你见识到,帝国陆军真正的力量!”

  而在后方火箭炮阵地。

  最后一枚火箭弹拖着尾焰消失在天际。

  短短一分钟不到的时间,他们就完成了一轮齐射。

  “快,收炮,上车,转移。” 火箭炮营营长嘶吼着。

  训练有素的炮手们以惊人的速度解除发射架,将沉重的火箭炮挂上早已发动引擎的牵引卡车。

  那辆自行火箭炮更是第一时间倒车,冲出隐蔽阵地。

  不到五分钟,整个火箭炮营就一溜烟转移了阵地,只在原地留下了少量的痕迹。

  不久之后,远处海面上,鬼子驱逐舰的主炮发出了愤怒的咆哮,炮弹雨点般覆盖了之前的发射阵地。

  然而,这轮舰炮覆盖除了给大地翻翻身外,却无任何战果。

  这就是方默的战术,你鬼子舰炮确实厉害,但我的火箭炮发射快,撤离快,打了就跑,你抓不住我就没用。

  片山理一郎也清楚屡次添油是兵家大忌。

  但问题是鬼子是‘穷逼帝国主义’,他们可不像后来的白鹰,能生产大量的冲锋舟、登陆艇、两栖坦克、两栖战车,发起规模浩大的诺曼底登陆。

  LCT登陆艇,鬼子根本没钱列装这样的专业登陆艇

  只有皮划艇和小船的他,只能每2小时运上岸一个大队1000多头的鬼子。然后再让小船返回,去运下一批鬼子。

  而这种拖沓,恰恰给了方默的火箭炮营发挥的机会。

  此刻,他站在齐膝深的海水里,冰凉的海水浸透了他的将官马裤,但他浑然不觉。

  “八嘎……又是这样!”

  这已经是今天的第几次了?!

  从上午第一轮那毁天灭地的齐射开始,对方那支该死的的炮兵,就跟他玩起了恶毒的捉迷藏游戏。

  每隔半小时,有时甚至更短,那恐怖的尖啸声就会准时响起。

  然后,他好不容易运上岸的物资、刚刚集结起来的部队,就会遭到一轮炮火洗礼。

  即便他已经下令,登陆部队无需整队,立刻向内陆开进的命令,可一天下来,一直在挨炮击他也伤亡了快600多头鬼子了。

  半个大队的步兵,还什么都没做,就被炮火报销了。

  他尝试过反击。

  每一次炮击发生后,他都会立刻通过无线电,向后方海面上的舰队请求炮火支援,报出推测的敌方炮兵阵地坐标。

  海军的反应不可谓不快,重炮很快就会将炮弹倾泻过去。

  但是,没用。

  对方的炮兵仿佛会瞬移!

  总是在报复炮火覆盖之前,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还叫来了舰载侦察机进行低空搜索。

  但飞行员回报的结果更让他绝望,方默使用的似乎不是传统的马拉牵引式重炮,而是一种轻便的多管发射装置……

  发射时烟尘巨大,但打完就能立刻开车跑路,机动性极高,随便钻进一片小树林或者废墟后就再也找不到踪影。

  “八嘎,这到底是什么武器?!” 片山理一郎吐掉嘴里的泥沙,看着再次陷入一片火海和混乱的滩头,也逐渐明白过味来。

  方默使用的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可以快速齐射的支援火力。

  这种只能被动挨打,却根本无法还手的滋味,太痛苦了。

  他堂堂帝国陆军少将,竟然被一支看不见的炮兵像耍猴一样玩弄于股掌之间?

  就这样,到了24日天黑,第3师团第5旅团靠着蚂蚁搬家才终于登陆了5000余头鬼子,卸载了一个山炮大队12门75mm山炮和一个中队100多人的战马。

  吴淞镇南边数公里,一片树林内,2辆Sd.Kfz.250/3半履带指挥车和配套的美洲狮8轮侦查车以及1号自行防空炮和几辆卡车巧妙地隐藏在伪装网下,构成了方默的前线移动指挥部。

  发电机轰鸣着,为车上的电台和照明系统提供着电力。

  方默没有将指挥部设在相对坚固但目标明显的吴淞镇内。

  他很清楚,在鬼子绝对的海军优势面前,任何固定的指挥部都是舰炮优先照顾的靶子。

  即便他之前用飞机抽冷子偷袭给黄浦江上的第一水雷战队来了个狠的,但鬼子派来大夏的军舰数量太多了,除非他能获得高级抽奖,直接抽到几十架的二战后期精锐战机,才有可能重创加贺号等大型战舰。

  可他现在连怎么获得高级抽奖机会都不知道。可能得等打完沪上整场战役才会结算?还是要击杀鬼子中将或者全歼某个师团?

  不过,在当下,想以最小的代价最大化杀伤鬼子,就必须充分发挥他这支高士气、高通讯能力、火力强悍的部队的机动优势,打一场让鬼子摸不着头脑的运动歼灭战。

  这才是王道。

  此刻,方默正坐在指挥车内,头上戴着耳机,面前摊开着最新的态势图。

  无线电里,各侦察单位、前沿观察哨、炮兵观测员的报告正源源不断地汇拢过来。

  鬼子上来了差不多一个加强步兵联队,南进了4km,海岸线上被放弃的吴淞口炮台彻底沦陷。

  前锋已经靠近了吴淞镇,不过片山理一郎很谨慎,没进城摸黑打巷战,而是在镇外展开,构筑简易野战工事,显得异常谨慎。

  “第5旅团旅团长片山理一郎吗?倒是个沉得住气的家伙。”

  对方没有贸然夜袭钻进他给巷战准备的“口袋”,不能关门打狗了。

  虽然有点小遗憾,但也证明了这个对手不是蠢货,值得他认真对待。

  他抬起头,看向车内几名参谋和陈锋。

  “联系上集团军司令部了吗?”

  他们还不知道,这时候张冶中这个堂堂的集团军司令,自己一个人跑去了苏城。

  “那就只能等派去南翔的传令兵了。”

  方默眉头微皱,联系中断,意味着他无法及时获知上级的整体作战意图和友军的准确动向,只能依靠自己的判断来独立作战。

  但这未必全是坏事,至少,他拥有了极大的自主权。

  (集团军司令官自己骑车乱跑,手下军队被微操走划给别人都是真事,土豆只能说现实比小说更荒诞)

第108章 全旅讲话,方默要打运动战

  方默的目光再次回到地图上,大脑飞速运转,推演着鬼子的战略意图。

  由于他的出现,这个平行世界的沪上战役已经有了巨大变化,沪上市区的鬼子海军陆战队几乎被全歼。

  那么第3师团在吴淞口登陆,其主要目的,恐怕已经不是直接进攻沪上市区,去救那些已经不存在的海军马鹿了。

  想到这,他拿起红蓝铅笔,在地图上画着箭头。

  他们的真正目标,应该是这个——

  方默手中铅笔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一个点,杨行。

  先占领吴淞镇,接着占领杨行,向西扩展登陆场,巩固滩头阵地。

  然后,与正在川沙口、狮子林一带登陆的第11师团取得联系,形成钳形攻势。

  笔尖从吴淞口和川沙口分别划出两条箭头,最终在罗店附近汇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男主的部队就在吴淞镇到虹口一带布防

  第3师团的最终目标,是侧击甚至包围大夏在罗店方向的主力兵团!

  指挥车内一片寂静,只有发动机的嗡嗡声和电台里细微的电流声。

  罗店,正是连接沪太公路的战略枢纽。

  一旦罗店失守,鬼子就能沿公路长驱直入,直接威胁大场、南翔,甚至截断沪上市区守军的退路。

  原时间线里,为了争夺这个弹丸之地,大夏和鬼子双方投入了十几个师的兵力,反复拉锯争夺,尸山血海,罗店也因此得名“血肉磨坊”。

  打到9月中旬,罗店反复易手8次。

  大夏军队出动了中央军土木系的11、14、67、98师,外加教导总队,川军第20军,桂系第21集团军,东北军的67军,可谓用生命在填罗店这个血肉磨坊。

  而方默的21旅呢?

  满打满算,加上补充的新兵,也就一万三千多人,勉强一个师的规模。

  他是有坦克,有重炮,有火箭炮,但罗店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水网密布,看似适合防御,实则无险可守,而且完全暴露在鬼子舰炮的射程之内。

  要是真填进罗店绞肉机,被舰炮围着炸,也不过能多扛个一两天。

  不仅无法达成任何战略目标,反而还会把吴淞镇让开,导致鬼子第3师团可以长驱直入。

  这笔买卖,太亏。

  想到这,方默摇了摇头,打消了直接西进罗店的想法。

  “传我命令,向全旅所有官兵告知,我们的任务,依然是守住吴淞口至杨行这一线,钉死在这里!”

  和国军其他将领不同,方默知道,让战士们知道自己是在为何而战,为什么要这么战,反而更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参谋们很快调整好了电台。

  方默拿起话筒,通过无线电开始对全旅进行讲话。

  “我是方默。我现在向每一个守在岗位上的大夏军人致敬!”

  此时,21旅数个主力营级部队,已经化整为零的分散在了吴淞口至沪上市区的纵深30余公里的宽广战线上。

  不管是来自系统的精锐士兵,自愿加入21旅的学生、伤兵还是后来的补充新兵,此刻都能通过布置到连排一级的无线电和步话机,通过基层长官的复述,完整得知方默的讲话内容。

  “我们接下来不是要守着阵地被动挨打,而是要主动出击!”

  “片山理一郎的第5旅团,现在就像一根被慢慢伸出来的手指头。想要越过我们进攻罗店,他的根子就虚。”

  “他现在靠蚂蚁搬家,一点一点往岸上运兵,正好给了我们机会。他运上来一个大队,我们就找机会敲掉他半个。他运上来两门炮,我们就找机会打掉他一门。”

  “我们要像牛皮糖一样黏住他,不断地骚扰、袭击、伏击,消耗他的有生力量,让他无法顺利向杨行推进,无法有效配合第11师团。”

  “我们在这里多消灭一个第3师团的鬼子,多摧毁他一门炮,多缴获他一箱弹药,罗店那边的压力就减轻一分,友军弟兄们的伤亡就能减少一些。”

首节 上一节 63/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