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47节

  一面崭新的军旗被展开。虽然旗面上也沾染了些许硝烟和尘土,但在这一刻,它象征着无上的荣光与胜利。

  几位上校、中校互相推让一番,最后88师262旅旅长军衔最高,一锤定音。

  “方上校才是大功臣,没有你的连续爆破和自动武器开路,亲手击毙鬼子少将,今天这场仗打的不会这么顺利……”

  方默没再多说什么,亲手接过军旗,将其牢牢系在原本悬挂鬼子旗的旗杆上。

  他深吸一口气,猛地将旗帜升上旗杆顶端。

  残阳如血,映照着这面在硝烟中猎猎飘扬的旗帜,也映照着方默和他身边那些浑身浴血、却眼神坚毅的将士们。

  身后,穿着破旧大衣,灰头土脸的《沪上时报》记者林晚秋举起相机,对准方默和军旗,咔嚓一声,用胶卷记录下了这重要的一刻。

  林晚秋拍照的大概构图

  楼下,所有能看到这一幕的大夏军人,爆发出震耳欲聋、直冲云霄的欢呼:

  “胜利了——!”

  “鬼子海军司令部拿下了——!”

  “大夏万岁——!”

  声浪仿佛要掀翻这栋沾满血泪的建筑。

  站在最外围的孟烦了也激动得满脸通红,跟着大吼大叫。

  方默站在楼顶,俯瞰着脚下这片被战火蹂躏、又被鲜血浸透的土地,胸中激荡着难以言喻的豪情。

  拿下鬼子海军司令部,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对全国军民士气的巨大鼓舞,也必将震动国际视听。

  然而,就在这胜利的欢呼达到顶点之时——

  “呜——咻——!!!”

  一阵尖锐到令人头皮发麻的破空声,由远及近,撕裂了欢呼的声浪。

第080章 鬼子舰炮来袭、彻底摆烂的长谷川清

  方默的脸色瞬间剧变,这声音…是超大口径炮弹高速飞行撕裂空气的声音,而且不止一发。

  “炮击!大口径舰炮,快隐蔽——,快找掩体——!!!”

  他话音未落,第一发炮弹已经狠狠地砸在了海军司令部大楼的东侧。

  “轰隆隆隆——!!!”

  惊天动地的巨响。

  仿佛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浓烟和火光冲天而起!

  “是舰炮,鬼子的军舰!口径绝对超过100毫米,快赶上150了。” 躲进大楼内部的方默扶住墙壁才没被震倒,他对着步话机狂吼。

  鬼子修筑的这栋结实的建筑,国军的150mm重炮轰上去没什么太大的损伤,鬼子的川内号轻巡的140mm舰炮轰上去也一样。

  但方默却依旧开心不起来,这个时候,能打出这种口径炮弹的,只可能鬼子后续支援来的军舰。

  长谷川清,这个老鬼子,终究还是疯了,这附近可是还有不少残余的鬼子,他这完全是不顾误伤的风险,在用高爆弹无差别覆盖这片区域!

  不久后,方默将虎式和野牛自行火炮等装备收回了系统空间,带领部队转移到了安全区域。

  他回头,看向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的沪上,看向楼下惊慌寻找掩体的士兵,看向大楼楼顶那面在爆炸气浪中依旧倔强飘扬的军旗。

  战斗,还没结束。

  还剩下一半的鬼子海军陆战队盘踞在靠近黄浦江的杨树浦和汇山一带(地图)……

  还有可恶的鬼子军舰,得想办法再干他们一票!

  夜色深沉,月色下的黄浦江依旧奔流不息。

  远处,被大夏军队浴血攻占的鬼子海军司令部大楼,如同一个沉默的巨人。

  虽然墙体遍布焦黑弹痕,东侧一角被爆破坍塌,东南两侧的墙体更是被鬼子自家舰炮轰得露出了狰狞的钢筋骨架,但它依旧倔强地矗立在硝烟中。

  黄浦江上,复兴岛一带(图),川内号轻巡洋舰的舰桥内。

  长谷川清中将背对着众人,望着窗外漆黑如墨的江面,以及远处沪上城区星星点点的火光——其中最大的一片,正是曾经的鬼子陆战队司令部所在。

  此刻,他的背影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萧索和暮气。

  原舰长森下大佐小心翼翼地站在几步之外,旗舰的指挥权已被登舰的长谷川清彻底接管。他被迫让出了装饰考究、视野绝佳的舰长室,此刻只能像个高级传令兵般待命。

  “司令官阁下。” 森下硬着头皮打破沉默,“140mm高爆通常弹对那栋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毁伤效果…非常有限。是否更换穿甲弹进行尝试?”

  他心中暗忖,或许用穿甲弹能打穿几层楼板,造成内部杀伤。

  长谷川清缓缓转过身,脸上已无白日的暴怒,只剩下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

  得知大川内传七‘玉碎’、司令部被攻陷的消息后,他反而诡异地“冷静”了下来。

  “不必了,森下君。” 长谷川清摆了摆手,“我们手中可用的陆战兵力,只剩三千余人了。守住汇山码头,确保增援陆军顺利登陆上岸,才是首要任务。至于那栋楼…就让它暂时插着支那人的旗子吧。”

  短短五天,沪上会战才刚开始五天。

  他引以为傲的帝国海军在沪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重损失,海军陆战队伤亡超过三千人、大川内少将被击毙。损失包括“出云号”装甲巡洋舰在内的7艘大小舰艇。

  被击落、击毁或重创无法再战的舰载机、陆基飞机超过三十架,宝贵的飞行员死伤被俘数十名……

  这一连串的数字,触目惊心啊。

  他知道,无论此战最终结果如何,他这个第三舰队司令官、海军中将,已经成了“期货死人”。

  最好的结局是黯然退役,在预备役的冷板凳上度过余生。更大的可能,是接到大本营一纸冰冷命令,让他用切腹“维护海军的尊严”。

  他甚至听闻,本土大本营此刻已经在紧急磋商临阵换将的方案,随时可能召他“回本土述职”。

  自身难保,还谈何为大川内复仇?

  就算用舰炮把那栋楼彻底轰塌又如何?不过是替即将到来的陆军马鹿扫清障碍,做嫁衣裳罢了。

  一念及此,长谷川清心中对陆军的怨毒,甚至盖过了对大夏军队的仇恨。

  若不是陆军增援拖拖拉拉,他何至于落得如此境地?!

  “执行命令吧,森下君。” 长谷川清再次挥了挥手,意兴阑珊,“炮击…暂停。严密监视江面,确保汇山码头安全。剩下的…就交给那些‘马鹿’们去头疼吧。”

  众所周知,笑容不会凭空消失,只会转移。这不,长谷川清悲催了,张冶中就笑了。

  他背着手,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好啊!好!好啊!”

  参谋们的脸上也露出笑容。

  “海军司令部拿下了,大川内传七授首。大捷,真正的大捷,这足以告慰牺牲将士的英灵,鼓舞全国抗战之民心士气。”

  无论过程如何惨烈,88师、独立20旅的伤亡多么惨重,他张冶中终究是啃下了这块最硬的骨头,完成了部分核心战役目标,这让他在金陵高层面前,终于能挺直腰杆说话了。

  尤其是方默,这个前警察局长,简直是他张冶中的福将。

  击毙鬼子少将的捷报和尸体正在送来的路上。

  虽然还没亲眼看到,但张冶中毫不怀疑方默所言的真实性——这个年轻人用一次次不可思议的战绩,早已铸就了无与伦比的可信度。

  他当即下令:

  “立刻向金陵最高统帅部告捷,将攻克海军司令部、击毙敌海军少将的消息,用明码通电全国。

  同时,通知所有在沪的外国记者,我要召开新闻发布会。

  另外,再次急电金陵,催促弹药,尤其是重炮炮弹,还有补充兵员。告诉他们,我张冶中不是要饭的,前线将士在流血,后方必须全力保障。”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代表方默部队的红色箭头标志上:

  “等学兵营和弹药到了,优先补充独立第21旅和88师。”

  “独立21旅?” 旁边一个负责后勤的参谋一愣,“司令,我们集团军序列里没有这个番号啊?”

  张冶中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正式命令还没下来,但我可以提前和你们说,这一刻起,就有了。”

第081章 第21独立旅少将旅长方默、抽到剑鱼鱼雷机

  “军政部何部长亲自批复的。即日起,方默所部‘独立大队’,正式升格为陆军独立第21旅,方默晋升陆军少将旅长。”

  肩章1个三角豆不带杠就是少将

  参谋们顿时一片哗然,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是对方默战功最直接的认可。

  原来,按照军政部的战时条例,第九集团军在8月有权组建3个补充旅(通常用于收容溃兵或新兵训练)。

  张冶中之前只组建了第1、第2两个补充旅。

  为了牢牢拴住方默这头“猛虎”,也为了名正言顺地给予他更大权限和资源,张冶中不惜动用自己在黄埔系内的深厚人脉和老资格身份,硬生生将第三个补充旅的名额,转换成了正规的独立旅番号。

  要知道,在大夏中央军的序列里,“独立旅”的含金量极高,绝非补充旅可比。

  独立第21旅,前面有20个独立旅,其中:

  1-3旅是精锐的税警总团改编;

  4-6旅是能征善战的粤军部队;

  7-9旅是西北军劲旅;

  15-19旅则是湘军主力……

  每一个独立旅,都是能独当一面的拳头部队。

  军政部的何部长起初还以“警察岂能成旅?”为由质疑,结果被护犊子心切的张冶中当场拍了桌子:

  “警察?他方默三天歼敌近500,击沉势多号(击沉出云号的功劳还不敢提),巧妙设置防空阵地,击落鬼子飞机十余架。这等战功,我们黄埔生里又有几人能做到?!

  给他一个独立旅番号,是实至名归,是激励前线将士奋勇杀敌。”

  如今捷报传来,方默击毙鬼子少将,攻下海军司令部,这独立第21旅的番号更是板上钉钉,熠熠生辉。

  这个旅编制5200人,下辖三个1200人的步兵团(小团制)以及炮、工、辎、通等直属部队。

  方默此刻正式跻身将军行列!

  “给方少将和88师王师长发嘉奖令,命令他们抓紧时间休整部队,救治伤员!” 张冶中意气风发,目光锐利地转向地图上黄浦江畔的另一片红色区域——杨树浦、大公纱厂和汇山码头。

  “命令87师、36师,趁鬼子海军陆战队新败,士气低落,给我全力围攻杨树浦、大公纱厂、汇山码头,务必尽快将残存的鬼子赶下黄浦江喂鱼,绝不能让残敌与即将登陆的鬼子陆军汇合!”

  他脑海中闪过一战时约翰高卢联军在达达尼尔海峡登陆战的惨败案例,更加坚定了信心。

  装备精良的联军哪怕有海上优势,在两栖登陆行动中,依旧被号称‘西亚病夫’的土鸡打的落花流水。

  只要他把沪上市区的鬼子肃清,让后续登陆的鬼子陆军在毫无掩护的滩头强行登陆,那想必同样将是一场灾难。

  方默所部当然不想张冶中想的那样,在进攻中伤亡惨重,拥有大量自动武器、喷火器和TNT炸药的他们,打出了近1比3的室内战交换比。

  而如此高的战损比,核心就是方默采用了‘爆破’战术。

首节 上一节 47/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