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角逐,她知道,还很长。
......
我,朱瞻基。
当今大明朝,太子之子,圣上亲封的皇太孙。
在旁人眼中,我生于富贵,长于深宫,乃是天底下最是尊贵之人。
然,只有我自己清楚,自那日见过我那位神仙般的四叔之后,我方才真正明白,何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此刻,我正领着七名身着寻常劲装,气息却沉凝如山的大汉,快马加鞭,一路向北,直奔大宁。
本来,有三十六名天罡卫,但其余二十七人,皆另有四叔安排的要务在身,不得擅离。
“驾!”
朱瞻基一挥马鞭,坐下宝马长嘶一声,速度又快几分。
身后的风景,飞速倒退。
距离那大宁之地,已然不远。
我心中,亦是思绪万千。
按照父亲的线索,我是当真未曾想到,那建文逆首朱允炆,竟会......藏身于大宁。
大宁,乃是我那位十一爷,宁王朱权的封地。
我曾听父王私下里言及,当年太祖高皇帝尚在世时,曾于朝堂之上,亲口评价诸子:“燕王善武,宁王善谋。”
能与我那用兵如神,打下赫赫战功的皇爷爷相提并论,足以看出,这位宁王十一叔,是何等样人物。
在我皇爷爷登基的第一刻,这位宁王,竟是第一个,上表称臣,双手奉上兵权。
但,皇爷爷考虑到他那大宁卫,乃是北境御敌之重镇,便未曾收回其兵权。
是以,他亦是当今大明朝,除了戍边将帅之外,唯一一个,真正手握重兵的实权藩王。
至于我那二叔、三叔,虽也掌管部分京营兵马,与锦衣卫,却也顶多......只能算是半个。
以前,我尚且年少,还曾因此,私下里偷笑过这位宁王十一叔,觉得他不过是空有“善谋”之名,实则......乃是胆小怯弱,畏惧皇权之人。
然,自见过我那位仙人四叔之后,我方才......彻底懂了。
这位宁王十一爷,非但不怯弱,反而......是个能屈能伸,拥有大智慧之人。
他当年之所以敢第一个奉上兵权,便是算准,我皇爷爷绝不会收。
他此举,不过是向我皇爷爷,表明他绝无谋反之心,亦不敢谋反的态度罢了。
如此一个以谋略著称的老王爷,建文那逆贼,在他眼皮子底下,藏匿这么多年,他会......当真一点消息也不知晓么?
我严重怀疑,这位宁王十一,怕是早已与那建文逆贼,暗中勾结到一处,正图谋着什么......惊天大事!
若我所料不差,那便唯有......造反!
第59章 史上最珍贵的礼物:建文人头
正当朱瞻基心中思绪翻涌之际,前方的官道之上,竟是毫无征兆地,出现黑压压一片人影,将朱瞻基等八人,团团围住。
这一看,便知......来者不善!
“什么人?!竟敢拦截当朝皇长孙车驾!尔等,是不想活了么?!”
朱瞻基心中虽是一惊,面上却强作镇定,冷声喝斥。
他粗略一数,这群黑衣人,怕是足有数百人之多。
虽然听说他身旁这七位天罡卫前辈,个个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以一敌百,亦非难事。
然,面前这数百黑衣人,个个手持长刀,队列整齐,眼神冷漠而坚定,一看便知,皆是经受过严酷训练的精锐死士。
任何一个,怕是都有以一敌十之能。
如此换算下来,他们便是被数千大军,团团包围!
今日之事,怕是......难以善了。
朱瞻基的话音刚落,那数百黑衣人之中,缓缓走出一人。
那人脸上,戴着一张闪烁着森冷银光的金属面具,一步一步,缓慢走近,直至我等身前十步之处,方才停下。
这银色面具人,身材异常魁梧,面具之下,只露出一双如鹰隼般,深邃而犀利的眼眸。
他身着一袭紧身黑衣,腰佩一柄狭长弯刀,整个人,散发出一股极为强悍的气势,给人一种无形的巨大压迫感。
“草民,见过太孙殿下。”
他竟是对着朱瞻基,微微躬身一礼。
看着这突然给自己行礼的银面人,朱瞻基眉头微皱,沉声问道:“既知本宫身份,那尔等,意欲何为?又是何人麾下?”
“恕在下无法告知。”
那银面人声音沙哑,听不出年岁。
“我等,并无加害太孙殿下之意,只是......希望太孙殿下,能在此地,屈尊暂住些时日,期间,一应衣食住行,乃至......绝色美女,我等,皆可为殿下奉上。”
听到这话,朱瞻基的眼睛,不由得......微微眯起。
大宁,宁王府。
书房之内,檀香袅袅。
宁王朱权,正端坐于一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案之后,手捧一卷古籍,细细品读。
“父王!收手吧!那朱高煌......他已经回来了!我们......我们已经没有机会了!”
宁王世子朱盘烒,快步闯入书房,竟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朱权,苦苦哀求。
朱权闻言,缓缓放下手中书卷,抬起头,看着面前这个早已年近不惑,却依旧是这般沉不住气的嫡长子,不由得,轻轻叹一口气。
“盘烒,连你......也不信为父么?”
“父王!非是孩儿不信!”朱盘烒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只是此事......此事干系太过重大!您但凡行差踏错一步,我宁王府上下,数千口人命,便会......便会尽数化为飞灰啊!”
“为父,知道。”
朱权再次叹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与......落寞。
“只是......为父,终究还是......不甘心啊,盘烒,你且先退下吧,让为父......一人,静一静。”
朱盘烒张了张嘴,似是还想再劝说些什么,但最终,看着父王那满是疲惫的脸庞,还是什么也未曾说出,只是重重叩首,起身,默默地离开书房。
朱权目光复杂地盯着他离开的背影,直至那扇厚重的书房大门,被缓缓关闭。
他脸上那副多愁善感,英雄迟暮的表情,方才缓缓敛去,转为一片......冰冷的漠然与深邃的算计。
“事情,办得怎样?”他对着空无一人的书房,淡淡开口。
一道身着黑衣,头戴金色面具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自书房暗处走出,单膝跪地,恭声回道:“启禀王爷,银面已然得手,率人成功挡住太孙殿下,事情,办得很是顺利。”
“很好。”
朱权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
“我这个好孩儿,如今,已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世子,呵呵,倒也可笑,从小到大,做了这快四十年的世子,想再往上爬一爬,为父......倒也理解。”
“只是当年,是他,自作聪明,偷偷为我与那建文逆贼,搭桥牵线,他还以为,为父对此,一无所知。”
“如今,又是他,假惺惺地跑来,劝为父收手,想靠我在我那四哥面前,赚一个劝父回头的好名声。”
“好待我下位死后,他便可顺理成章地,只消对着京城方向,下个跪,磕个头,再猫哭耗子般,假慈悲地哭上几声,表明一番忠心,便能安安稳稳地,继承这宁王之位,做他那个为大明永镇北疆的好王爷。”
“他这个想法,倒是个好想法。只可惜......手段,还是太过稚嫩了些。”
“他太自以为是,亦太小看天下英雄了,朱棣的锦衣卫,可不是一群废物,我那几个侄儿,亦非易与之辈。”
“便是他那几个弟弟之中,亦有可取之处,譬如小九,看似不争不抢,与世无争,却能于暗中,悄然培养自己的力量,甚至......还曾在外,与那位四殿下麾下的‘天败星’,有所勾搭,这等心机,这等手段,方才......有做世子的能力。”
朱权拿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继续道:“小九这个孩子,我看好,待我不在之后,你,便专心辅佐于他。”
“属下遵命!”那金面具人,毫不犹豫地应诺。
“对了。”
朱权又问道:“那银面,是谁的人?”
“回王爷,是世子殿下的人。”
金面具人再次毫不犹豫地回答。
“很好。”
朱权满意地点点头。
“你且退下,继续去监视世子吧,我宁王府,终究还是要给京城那位一个交代的,所以,世子他,现在......还不能有任何差池。”
“喏!”
待金面具人再次隐入黑暗之中,大门又重新关上。
这间放满名贵琴棋书画,雅致非常,却又空旷异常的书房之中,便又只剩下朱权,孤零零一个人。
他看着杯中那几片载沉载浮的茶叶,嘴角,缓缓翘起一个莫测的弧度。
“白茶,终究还是......越放得久,越是好喝,也......越是值钱啊。”
希望,到时候,他手中那枚最为珍贵的“茶叶”——朱允炆,能为他,为宁王府,卖上一个......好价钱。
第60章 签到成功!自我感动坏的老朱
坤宁宫,寝宫之内,气氛和缓。
朱高煌陪着父母闲聊片刻,朱棣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指着窗外那早已恢复平静的天空,急急问道:“老四,之前......之前那天雷滚滚,究竟是何缘故?莫非......是你修行之上,遇到什么劫难?”
朱高煌看一眼自家父皇那满是关切的眼神,又瞥一眼身旁同样面带忧色的母亲,沉吟片刻,终是决定,将其中部分缘由,与他们分说清楚。
“母亲你们,不必担忧,并非什么劫难。”他声音平淡。
“孩儿前些时日,偶得一部奇功,可布设一座‘九龙锁天聚运大阵’,汇聚我大明一朝之国运,此法,一则,可为母后延年益寿,弥补亏空,二则,待日后国运鼎盛,或可......为我大明子民,重新开启那条早已断绝的凡人修炼之路。”
“只是......”他话锋一转。
“此法有伤天和,乃是于此方世界的天道口中夺食,是以,方才会引来天道反噬,降下雷劫,意图阻止,如今,雷劫已过,大阵已成,便再无大碍。”
“至于先前予二位的功法册子,前半部,便是专门用以锻体,打下根基,如此,方能更好地承载国运反哺,滋养体魄,延年益寿。”
“待前半部功成,再修习后半部的练气之法,便可如那画本之中的仙人一般,拥有几分超凡脱俗的手段。”
朱棣与徐皇后二人,听得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
然,他们却清楚地听明白一件事——自家这个神仙儿子,为了给他们延寿,竟是不惜......与天搏斗!
徐皇后闻言,早已是泪眼婆娑,看着朱高煌的眼神,满是心疼与后怕。
她未曾想到,自己的病,竟会让他,去冒这般天大的风险。
而朱棣,心中更是掀起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