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四,带咱一起修仙! 第161节

  他感觉,上天仿佛将整个天下,都捧到了他的面前。

  “南朝,气数已尽。”

  皇太极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回荡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内。

  “李自成之流,不过是疥癣之疾,真正的天下,终将归我大清!”

  他的目光扫过下方,那里,站着他最倚重的文臣武将。

  多尔衮、多铎、阿济格等满洲亲贵,一个个眼神灼热,脸上是嗜血的渴望。

  而另一侧,以洪承畴、范文程、祖大寿为首的一众汉人降臣,则低垂着头,神情复杂。

  洪承畴的心,更是如同殿外的冰雪一般,冰冷而又麻木。

  曾几何时,他也是大明的经略督师,是崇祯皇帝最倚重的封疆大吏。

  他曾率领十三万大军,与这群他眼中的“建奴”在松山血战。

  可如今,他却站在这里,穿着异族的官服,听着异族的君主,畅想着如何覆灭自己的故国。

  何其荒谬!何其讽刺!

  他心中不是没有过悔恨,不是没有过挣扎。

  可……崇祯的催战诏书,朝堂诸公的党同伐异,那场几乎将他逼入绝境的惨败,最终,磨灭了他所有的忠诚与风骨。

  “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是他投降时,范文程对他说的话。

  他信了。

  他选择为这位“英明神武”的大清皇帝,出谋划策,献上他所有的才智。

  他为自己规划了一个清晰的未来:辅佐新君,入主中原,成为开国功臣,青史留名。

  至于那故国,那旧主……就让它随着历史的尘埃,一同埋葬吧。

  “洪爱卿。”

  皇太极的声音,将他从复杂的思绪中唤醒。

  洪承畴连忙躬身,姿态谦卑到极致。

  “臣在。”

  “依你之见,待到春暖花开,我大清铁骑,当从何处入关,方为上策?”

  皇太极的眼中,带着一丝考较。

  这个问题,他已经问过无数遍,但他喜欢听,喜欢听这些曾经的南朝精英,为他描绘覆灭自己母国的蓝图。

  这能带给他一种征服的快感。

  洪承畴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那最后一丝不适,用一种毫无感情的、纯粹从军事角度出发的语调,缓缓开口。

  “启禀陛下,李自成围困京师,明廷精锐,尽数收缩于山海关一线。”

  “山海关乃天下第一雄关,强攻,非上策。”

  “臣以为,可遣一偏师,佯攻宁远,牵制吴三桂之兵力。主力则效仿前例,借道蒙古,绕过关宁防线,从喜峰口或古北口突入。”

  “届时,京畿震动,吴三桂必回师勤王。我大军便可于野战之中,聚而歼之!”

  “一旦关宁铁骑被破,山海关不攻自破,整个天下,便再无能阻拦陛下天威之师!”

  他这番话,说得条理清晰,狠辣无比。

  完全是将大明最后的屏障,置于死地。

  皇太及听得龙颜大悦,抚掌大笑。

  “好!好一个洪承畴!果然没让朕失望!”

  “得你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大殿之内,一众满洲亲贵也纷纷点头,看向洪承畴的眼神,多了几分认可。

  范文程的脸上,更是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而洪承畴,只是更深地,低下了自己的头颅。

  他不敢去看任何人的眼睛。

  他怕在别人的眼中,看到那个卑微、可耻、出卖了灵魂的自己。

  就在这君臣和睦,畅想未来的得意时刻。

  就在皇太极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君临紫禁城,接受万国来朝的辉煌场景时。

  异变,毫无征兆地,陡然降临!

  轰隆——!!!

  一声无法形容的恐怖巨响,仿佛是天空本身被撕裂,从盛京皇宫的正上空,猛然炸开!

  那声音,不是雷鸣,胜似雷鸣!

  它带着一种蛮横到不讲任何道理的霸道,将天地间所有的声音,都瞬间压下!

  整个大政殿,都在这声巨响中,剧烈地摇晃起来!

  头顶的琉璃瓦“噼里啪啦”地往下掉,雕龙画凤的梁柱,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嘎吱”悲鸣。

  “怎么回事?!”

  “地震?!”

  “护驾!护驾!”

  大殿之内,瞬间乱作一团。

  皇太极被这突如其来的剧变,惊得从龙椅上直接站起,脸上那意气风发的笑容,彻底凝固。

  多尔衮等武将,第一时间拔出腰刀,将他死死护在中央,警惕地望着殿外。

  而洪承畴,更是被这巨震,摔得一个踉跄,险些跌倒在地。

  他扶着身旁的金柱,脸色煞白,心中涌起一股极其不祥的预感。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随着那声撕裂天际的巨响落下,一股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沉重、狂暴、霸道到极致的威压,如同亿万座太古神山,轰然压下!

  这股威压,笼罩了整个盛京!

  在这股威压之下,时间仿佛静止。

  风停了,雪歇了,城中所有的喧嚣,都在这一瞬间,戛然而止。

  无数正在街上行走的八旗士卒、平民百姓,都仿佛被施了定身法,僵在原地,动弹不得。

  他们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扼住,连呼吸,都变成一种奢望。

  那是一种源于生命最深层次的颤栗。

  是绵羊,在面对洪荒猛虎时,最原始、最纯粹的恐惧!

  大政殿内,皇太极等人,同样感受到了这股足以碾碎神魂的恐怖威压!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面对一个人,而是在面对一片天!

  一片燃烧着无尽战火与杀伐之气的,血色苍穹!

  他那颗被无数次胜利和荣耀填满的雄心,在这一刻,被这股威压,狠狠地,踩进了泥里。

  他艰难地,用尽全身力气,抬起头,透过被震碎的窗棂,望向殿外的天空。

  然后,他看到了。

  看到了此生此世,最让他肝胆俱裂,最让他信仰崩塌的一幕。

  只见那铅灰色的天穹之上,不知何时,多出了一轮“太阳”!

  一轮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赤金色的“太阳”!

  那“太阳”的光芒,并不炽热,却霸道无比,将天地间所有的光线,都强行染成了它自己的颜色。

  整个盛京,都沐浴在这片充满了征伐与毁灭气息的赤金神光之中,仿佛一座等待被献祭的黄金城。

  在那轮“太阳”的核心,一道顶天立地的身影,正缓缓浮现。

  那是一个身披赤金龙甲,威武到仿佛能撑开天地的神人。

  他,正是奉命而来的,汉王朱高煦!

  ---

第215章 神威压盛京!野猪皮,你们拿什么

  那道身影,比山岳更加雄伟,他的气息,比深渊更加浩瀚。

  那副雕刻着狰狞龙首的铠甲,流淌着肉眼可见的,如同岩浆般的金色神辉。

  他的身后,仿佛有亿万金戈铁马在奔腾,有无数破碎的星辰在哀嚎。

  他,就那样静静地悬浮在皇宫的正上空,没有言语,没有动作。

  那双隐藏在头盔阴影之下的眼眸,只是淡漠地,如同神祇俯瞰蝼蚁般,扫视着下方这座在他眼中,渺小而又可笑的城池。

  “神……”

  “是……神明……”

  皇太极身边的侍卫,手中的腰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整个人如同筛糠般颤抖着,说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答案。

  除了神明,谁能有如此威势?

  除了神明,谁能如太阳般悬于九天之上?!

  皇太极的嘴唇哆嗦着,大脑一片空白。

  他引以为傲的八旗勇士,他赖以争夺天下的百万雄师,在这尊宛如天神下凡的身影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他所有的野心,所有的谋划,所有的雄心壮志,在这一刻,都变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你还在谋划着如何攻破凡人的城池。

  可人家的“神”,已经直接空降到你的皇宫顶上了!

  这还怎么打?!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的战争!

  人群之中,洪承畴的反应,比皇太极更加不堪。

  当他看清那道身影,看清那身他熟悉到骨子里的,属于大明亲王制式的龙甲时。

  他整个人,都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瘫软在地。

  他的脸上,血色尽褪,只剩下死人般的惨白。

首节 上一节 161/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