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四,带咱一起修仙! 第12节

  在返回燕王府邸的路上,朱高煌的脑海之中,不知为何,突然浮现出了一个略显憨厚,却又无比忠诚的身影。

  那是多年前,在他尚且年幼,但出生时便伴有异象,导致被某人嫉妒派人暗杀,他虽不惧,但那个老实汉子不知道,愿为他抵挡一切的明枪暗箭......

  他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似是自嘲,又似是感慨。

  “没想到......他那般忠厚质朴之人,其后代子孙,心眼算计,竟会如此之多。”

  这红尘俗世,果然是个大染缸啊。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走后,那个区域一直没有人敢进去,直到一位青衣女子,走了进去。

  她怔怔地看着地上那些因恐怖威压而碎裂的青砖,泪水不由得划过脸庞,但她的眉眼间......却都是激动的笑容。

  但当她抬头看到另一旁相同反应的红衣女子时,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第20章 姐姐?

  赵王朱高燧刚回到自己的赵王府。

  他前脚刚刚踏入书房,还未来得及喝上一口热茶。

  一名心腹侍卫便行色匆匆地从外面走了进来,单膝跪地,禀报了一件让他精神为之一振的秘闻。

  “启禀王爷,前些时日,太孙殿下奉旨与汉王殿下共同追查城中刺客的下落,在此期间,太孙殿下似乎......似乎与一名身份不明的年轻女子,走得颇为亲近。”

  “我看到,太孙曾数次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一人,前往那女子位于城南的隐秘居所,与之私会。”

  “哦?还有这事?”

  赵王朱高燧闻言,那双素来阴鸷狭长的眸子闪过一抹感兴趣的精光。

  “那女子是何来历?朱瞻基那小子,平日里看着倒也还算稳重,怎会做出此等不合皇家体统之事?”

  那心腹侍卫略微迟疑了一下,才继续禀报道:“回王爷,据调查,以及从一些特殊渠道获得的情报来看......那名与太孙殿下私会的年轻女子,其真实身份,极有可能是前朝建文伪帝麾下,某位已被朝廷明正典刑的逆臣之后!是建文余孽!”

  “并且,据属下的推测,之前行刺陛下还有下毒,可能都是他们所为,这件事我还没有告诉太孙。”

  “什么?!建文余孽?!”

  朱高燧听到这四个字,非但没有露出丝毫的惊慌与担忧,反而“腾”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狂喜!

  “哈哈哈哈!好!好啊!真是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

  他忍不住在书房之内来回踱步,双手因为过度的激动而微微颤抖。

  “老大啊老大!你这次可是城门失火了。”

  朱高燧幸灾乐祸地想着,心中对太子朱高炽的忌惮,也已然烟消云散。

  要知道,那“建文”二字,以及所有与“建文余孽”相关的人和事,对于他们这位神仙一般的四弟,明王朱高煌而言,那可是......绝对的禁忌!

  是触之即死,碰之即亡的逆鳞啊!

  此事说来话长。

  当年,他家老四因为受到了太祖皇帝的喜爱,经常在皇宫里面住着,有专属的宫殿。

  朱允炆觉得会影响到他的地位,便派人去暗杀老四,那个时候正处于老四修炼的关键时候,被人扰了清修差点造成根基不稳。

  后面老四直接提着把剑,去杀朱允炆,要不是太祖皇帝疯狂阻拦,不希望后辈子孙自相残杀,那个时候朱允炆就早死了。

  但他家老四可不是个脾气很好的人,还是当着太祖的面,将他的左手和右脚给砍了下来让他彻底沦为了一个废人!

  并且说了一句,阻道之仇,不共戴天!

  至此,他们两个的梁子就算结了下来,后面不知道那个朱允炆又干了什么?

  惹到了他家老四,一人一剑屠了10万兵马,将他皇帝位上拉了下来,要不是他跑得过快又会躲,他的坟头草早就三尺高了。

  很快朱高燧冷静了下来,用欣赏的眼神看着面前这个侍卫。

  “你干的很不错,这件事还和谁说了?”

  “回王爷,这件事属下还未和其他人说。”

  朱高燧满意的的点了点头,说道:“下去领赏去吧,我很看好你。”

  “多谢王爷,多谢王爷!”

  就在这个侍卫转身要走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天旋地转,他看到自己的脖子在喷血。

  然后他的脑袋落在地上,眼中全是迷茫。

  像是不知道明明他有功,为何还要杀他?

  这个时候,朱高燧冷冷用一块布将自己刀上的血液给擦掉。

  看着这个尸体,冷哼道:“真当我这么多年的探子是白干的?一条狗还想领两份奉禄。”

  然后他冷声开口:“去将他的接头人,灭口,别让消息传到出去。”

  突然又想到了那个侍卫说道的事,脸色阴晴不定的开口道:“你去给我查一下,家里有没有吃里扒外的家伙去勾搭那些建文余孽,如果有的话......不管任何身份,直接斩了!”

  说到最后他的眼中全是狠色。

  老四回来了,是他离皇位最近的时候,他上面有两个优秀的哥哥,下面有个神仙般的老四,而他就处于中间那个最尴尬的位置,爹不疼,娘不爱,那他偏要证明自己,他也可以做皇帝,可以做得很好,可以和他们争储卫!

  这个时候窗子打开,一道黑影一闪而过。

  今晚的家宴,他还等着看戏呢。

  夜色渐浓。

  皇宫后厨之中,灯火通明,热气蒸腾。

  大病初愈的徐皇后正带着太子妃张氏、汉王妃以及赵王妃几个儿媳妇,一同张罗着晚上的家宴。

  虽说大部分菜肴皆有御厨备好,只需届时温热即可,但有几样朱家男人偏爱的口味,尤其是朱高煌幼时喜欢的菜式,徐皇后还是习惯亲自动手。

  其余菜肴早已备妥温热,唯独徐皇后特制的一道烧鹅,仍在炉火上细细烤着,滋滋冒油,香气四溢。

  这道烧鹅,乃是徐皇后的拿手绝活,当年徐达还在世时,便对此味赞不绝口,即便是后来背疮发作,医嘱忌口,也依旧对这烧鹅念念不忘。

  也是朱棣与几个儿子都极为贪恋的美味。

  几位王妃在一旁打着下手,闻着这霸道的肉香,也不禁暗暗吞咽口水。

  正等着烧鹅出锅的间隙,汉王妃和赵王妃两人,目光时不时瞟向容光焕发的徐皇后,终于忍不住凑趣。

  汉王妃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惊叹:“娘,您今日这气色,瞧着可真好,这肌肤,细腻光滑,说您三十许,怕是都有人信,您这到底是如何保养的?”

  赵王妃亦步亦趋,连声附和:“是啊,娘,您快给我们传授传授经验,这宫里的养颜方子,定然比外头的那些强上百倍。”

  在皇家后宅,女人的容貌与恩宠息息相关,这话立刻戳中两位王妃的心思。

  她们嫁入王府,只听自家夫君偶尔提及那位四殿下“仙人下凡”般的传闻,却未曾亲眼见识,更未将皇后的变化与此联系,只一心想着讨教养颜秘方。

  一旁的太子妃张氏始终未曾多言,只是安静地帮着递送调料,整理案台。

  她曾有幸见过几次那位传说中的四叔朱高煌,深知其行事神秘莫测,周身总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仙缘”气息。

  母后这番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若说与那位四叔无关,她是怎么也不信的。

  被几个儿媳妇这般真心实意地夸赞,年过五十的徐皇后笑得眉眼弯弯,心中满是欢喜。

  她伸手点了点汉王妃的额头,又拍拍赵王妃的手背,却卖了个关子:“你们这两个小猴儿精,就惦记着这些,这保养之法嘛,也非一朝一夕之功,等老四过来,你们若是有心,多与他亲近亲近,说不定啊,日后也能像我这般。”

  她这话语带双关,意味深长。

  就在此时,厨房的门帘微动,一道窈窕的红影,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来人一身鲜艳的红衣,衬得肌肤胜雪,容貌亦是极美,只是眉宇间带着几分英气与风霜之色。

  她目光在众人身上一扫,最后落在徐皇后身上,朱唇轻启,声音清冽,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情绪。

  “姐姐。”

  徐皇后脸上的笑容,在看到这红衣女子的瞬间,微微一滞,眼神也变得有些难明。

第21章 红衣小姨

  徐皇后脸色微沉,看着面前这个不请自来的红衣女子。

  “你来做甚?怎还穿着这身红?”声音里带着明显的不悦。

  红衣女子正是徐皇后的嫡亲妹妹,徐妙锦。

  她嫣然一笑,仿佛未曾察觉姐姐语气中的疏离。

  “姐姐,我知晓小煌回来,特意来看看他。”

  她伸手指指自己身上如火的衣衫。

  “至于这红色,小煌不是一向偏爱吗?”

  “住口!”

  徐皇后声调陡然拔高,凤目含煞。

  “我没有你这等不知廉耻,竟对自己亲外甥下药的妹妹!”

  此言一出,空气仿佛凝固。

  太子妃、汉王妃、赵王妃三人皆是心头一跳,连忙垂下头,悄无声息地往后挪几步,恨不得将别人护至身前,生怕被殃及池鱼。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她们虽低眉顺眼,但耳朵却竖得笔直,这等皇室秘辛,可是平日里想听都听不到的大瓜。

  只因这红衣女子,她们也认得,正是徐皇后未出阁的妹妹徐妙锦,按辈分,她们都该称呼一声“小姨”。

  听这对话,这位小姨与那位神秘莫测的四王爷之间,似乎还有一段不足为外人道的往事?

  这伦理纠葛,着实有些意思。

  当年,朱高煌容貌俊美,气质出尘,尚未及冠,便已是应天府无数名门贵女的梦中佳婿。

  上门为自家女儿提亲的勋贵世家,几乎踏破燕王府的门槛。

  徐皇后初时也为此自豪,毕竟儿子这般优秀,做母亲的脸上亦有光彩。

  她万万未曾料到,自己那个只比儿子大上三四岁的亲妹妹徐妙锦,竟也对朱高煌存了别样的心思。

  那可是她的亲外甥!

  朱高煌当时只求修仙永生,自然是干脆利落地回绝。

  但徐妙锦非但没有死心,反而愈发痴缠。

  知晓朱高煌偏爱红色,便将自己的衣衫尽数换作耀目的红。

  最令人发指的是,当听闻朱棣已为朱高煌择了一户好人家,定下婚事。

  徐妙锦妒火中烧,竟假意邀朱高煌饮酒,在酒中暗下虎狼之药,既有春药,亦有蒙汗药。

  若非朱高煌修为高深,百毒不侵,早已察觉到异样,那日皇室的颜面,恐怕就要丢尽。

  徐妙锦听着姐姐毫不留情的斥责,姣好的面容上血色褪尽,她紧紧抿着嘴唇,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受伤。

  “姐姐,当年是我一时被妒火冲昏头脑,我只是不甘心,我不想看见别的女人站在小煌身边。”

首节 上一节 12/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