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 第44节

  “娘,差不多吧?”苏有才一脸震撼道:“儿啊,这不说人话的本事,你是跟谁学的?”

  “别管那些,就说听起来深不深奥吧?”苏录当然不更告诉他,这是后世的江湖黑话。

  “深奥深奥。”大伯心服口服道:“听完就觉得自己不配……我懂个屁,也配掺合甜水记?”

  “确实!”老板娘摩拳擦掌道:“我就这么跟马千户说,让他不敢掺合!”

  “还是得稍微收收味,万一说到一半,让人家撵出来就不好了。”苏录提醒她道。

  “放心,我记不了那么清。”老板娘开心笑道:“果然有儿就是好啊,回头娘给你买好吃的。”

  “我要不费牙的。”苏录马上告退道:“你们慢慢商量,我得赶紧做作业去了。”

  说完也屁股着火似的跑回屋去了。

  “我怎么感觉这孩子读书浪费了?”大伯看着他的背影,摸着下巴道:“简直就是个点子王。”

  “大哥此言差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聪明的脑瓜不读书才叫浪费呢。”苏有才赶紧纠正道。

  “是啊,生意做再大有什么用?”老板娘深以为然道:“一个千户、一个知县就可以让你家破人亡,鸡飞蛋打。”

  “我说笑的,我还能不知道这个吗?”大伯讪讪一笑,又问道:“那该给马千户多少合适?”

  这事儿老板娘就不需要人帮着拿主意了,她早有计较道:“妾身以为,两成比较合适。既不会让他觉得‘甜水记’是自己的买卖,也不至于让他完全不出力。”

  “是这个理儿。”苏家兄弟也私下合计过,大伯便道:“股份不能让你全出,咱们各出一成吧。”

  “不,我们都出各自股份的两成,我出一成六,剩下的你们出。”老板娘却摇头道。

  “这样我们太占便宜了。”苏有才也摇头道:“还是多出点才公平。”

  “就这么定了!”老板娘却坚持己见道:“不然你们股份太少了,我怕你们不出力。”

  说着目光灼灼地盯着苏有才道:“二哥,反正我就赖上你,还有大哥了。”

  “哎,妹子咱不已经是一家人了么。”苏有才温声。

  温暖的火光映得两人脸色通红,还在墙上投出了一对清晰的人影儿。

  那面墙上,还贴着小叔结婚时的大红囍字呢。

  大伯忽然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这里,而应该在楼底……

  ~~

  苏录回房间,马上点起油灯,进入学习状态。

  他刚才没有说假话。眼下这情形,哪怕他耗费全部精力读书,还不一定能留在书院,哪敢再分心其它?

  必须得拿出去年备考时,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来……

  好在开学第一天,先生留的作业不多,两篇临帖,加今日所学经书和朱注的背诵而已。

  苏录半个时辰就全都搞定,便赶紧拿出那本《论学绳尺》,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

  正如张先生所言,这是一本宋人专为举子应试编写的一套文章理论著作。全书共十卷,苏录手里是第一卷《论诀》,详细讲解了八股文的破题、承题、起讲、入手等程式……

  后面还附有程文几十篇,但大都是宋儒的。只有少量是今人重编时加入的。

  苏录便先细看‘破题’一篇,只见‘破’乃解开、分析之意。‘破题’就是文章开篇先把题义点明的意思。

  八股文破题,规矩是只用两句。有的文章好似是三四句破题,但多半是长句中有略顿处,实则还是两句。

  这两句作用是概括题义、解释题义,但又不能直说题义。

  概括不全叫‘漏题’,直说题义,叫做‘骂题’,都算犯规。

  ‘漏题’好理解。苏录理解‘骂题’的意思是,好比我这人胖,但你只能说我‘富态’或者‘风阻大’。要是直说我肥,那就是骂人了……

  此外亦不可‘侵上犯下’,语涉上文谓之‘侵上’;语犯下文谓之‘犯下’。

  好了,这就是破题的所有规则了。去大破特破吧少年!

  才怪呢!这只是规则而已,跟下笔破题完全是两码事。

  就好比我学会了篮球规则,不代表我会打篮球啊……

  ~~

  不过总算是功不唐捐,苏录认真预习了这部分内容。至少第二天下午,先生开教破题时,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了……

  张先生还是端坐于讲桌后,用跟上午截然相反的语调,缓缓讲说道:

  “破题就像做谜。破题两句即是谜面,所破题目即是谜底。”

  “凡作破题,最要扼题之旨,肖题之神,期于浑括,精确不移。”

  先生讲话,总是半文不白,好在苏录经过这段时间的古文训练,已经能听明白先生的意思。

  先生接着道:“破题要破得好,‘认题’是基础。题中精神血脉处,学者须先认得明白,了悉心中,方可下笔,然后句句字字,洞中骨理。”

  “破题之法有明破、暗破、顺破、逆破、正破、反破、分破、对破等二十余种。至于哪一种最合适,自然是烂熟于胸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说罢,便一一讲解道:

  “比如正破,就是用肯定题目的形式去破;反破,则是以否定题目来反证题目的正确。比如对于‘人不知而不愠’,讲如果‘不愠则如何善之’,便是正破。讲如果‘愠则如何不善’,就是反破……”

  苏录这回听懂了,心说这不就是上辈子学的‘正反对比论证’吗?难道我当年《申论》写作的本事还能用上?

  “明破,就是用清晰直白的语言,直接阐明题目之道理。‘暗破’则相反,是通过用典、隐喻或暗示,将题旨藏于文字背后,间接揭示题目义理。”便听先生接着道。

  苏录又一听,好家伙,举例论证法和比喻论证法又出来了……

  难不成这八股文跟申论是一个门儿里的?

  不过他无从考证也无暇考证,赶忙全神贯注听下去。结果发现这些破题之法,大都能从申论的诸般论证法中找到对应。

  就算没有直接对应,他也不难理解。一下午的制艺课程,苏录居然全听懂了……

  原来自己不是完全零基础呀,曾接受过的教育一直在支撑着自己啊!

  苏录简直要热泪盈眶了。

  ~~

  下课后,张先生如昨日般出了道题——‘知止而后有定’,命学生用正反、明暗四种破法写八句。

  又嘱咐牛马斋长马千里,收齐后送给自己,便到隔壁备课耳房去了。

  学生们赶紧打开作业册,认真答题。

  苏录又开始挠头了。明白怎么破题,还远远不到能破好题的地步。

  世上事总是知易行难啊……

  但他这回好歹能硬着头皮破一破了。一番绞尽脑汁,总算是按要求憋出来了。别看这短短几行字,却竭尽了他的全力,最后一个才交作业。

  马斋长也是好脾气,一直耐心等着他。苏录说声抱歉,把作业册交到马千里桌上。

  程家那几个货却憋着劲儿呢。他们昨天被苏录挤兑的肝儿疼,今天怎么也得把场子找回来!

  三人已经打听到了,昨天苏录被先生留堂,是因为交了白卷。那么简单的破题都不会做,说明他的确对制艺一窍不通。

  那今天这明显上了难度的课堂作业,他能答出来就见鬼了。

  苏录刚转身返座,麻子脸程万范便拿起他作业册,拿腔拿调道:“看孙山同学推敲如此用心,我们来拜读一下大作!”

  “你们不要再这样叫苏同学了。”马斋长皱眉道:“彼此要互相称呼同窗。”

  “好好,那我们就拜读下大苏同学的大作。”程万范‘从善如流’道。

  马斋长这就不好阻拦了,因为学堂里写了文章,就是要互相交流、互相评价的。好的文章还会被当做范文,当堂朗诵。

  当然,程万范是存心让苏录出丑……

  “你们!”苏淡和李奇宇拍案而起,管什么规矩不规矩,哪能让兄弟受辱?

  苏录却拉住两人,云淡风轻道:“让他们念去吧。写出来就是给别人看的,被取笑只能怪我学艺不精。”

  马千里和一众看热闹的同学,闻言不禁望向苏录,心说此人虽为学不行,但还有点君子之风呢。

  程家兄弟可不管这那的,程万范便开始拖着长腔念道:

  “先看看大苏同学的正破——‘止者,所当止之地,知止乃心定之基也。’”

  程万堂和程万舟便迫不及待起哄道:“哈哈哈,果然狗屁不通……”

  “不通吗?”同窗们听了却奇怪道:“语出朱注,解释的就是‘知止而后有定’,这不是很规矩的正破吗?”

  “中规中矩吧……”哪怕同属‘壬舍七子’的四位舍友,也不好附和三万。他们是读书明理的学子,不是颠倒黑白的街头混混。

  程家兄弟也反应过来,原来人家苏录做对了。程万舟忙讪讪道:“刚才没听清。”

  程万堂咳嗽一声道:“正破太简单了,下一个。”

  “反破之——‘不知止也,心乱之由也。’”程万范便皱眉念道。

  “这个也没毛病!”同窗们不禁赞道:“朱注‘僭礼越分,不知止也’,此不止则心乱之由也。”

  “我就是这么破的。”这时,一个叫林之鸿的同窗道。他是班上的第一名,入学考试的第二名……当然是正数的。

第56章 黑马与伯乐

  这下‘程三万’属实被架起来了。尤其是程万范,没事儿找茬,还两拳打空,活活成了小丑。

  可这要是不念了,不就说明他们只是想让苏录出丑吗?那就更难看了……

  “念呀!”同学们催促道。

  程万范只好硬着头皮念道:“明破之——知止则志有定向,此理之显豁者也。”

  “这个也不错。”同窗们再度表示认可,班上的第二名乔枫品评道:

  “援引朱注直白点出‘知止’与‘有定’的关联,将题目蕴含的道理清晰呈现,无需再费心揣度隐喻,此即‘明破’之典型!”

  “那暗破呢?”同窗们彻底来了兴趣,一个昨天还只能交白卷的家伙,咋今天忽然就开窍了呢?

  “暗破之——钓而不纲,取之有节。”众同窗催促下,程万范只好闷声念道。

  “这个好!”林之鸿颔首赞道:“借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之典故,与朱注‘取之有节,隐于止也’关联,将题旨隐于典故与注解之中,而非直白道破,是很标准的‘暗破’。”

  “这个真的好!”乔枫也击节道:“此‘暗破’一出,让人感觉会有一篇酣畅淋漓的文章要诞生了呢!”

  “大苏同学,你真是头一回破题?”同窗们纷纷好奇望向苏录。

  “是。正如三位程同学所言。”苏录点点头。

  “哈哈哈,我说什么来着?”李奇宇对程家兄弟得意大笑道:“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

  “别这样说。”苏录却温声道:“三位程同学是在督促我进步呢。我头一回破题,两眼一抹黑,也不知道对错,正需要诸位同学的指点。”

  说着朝众同学拱手道:“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好说好说,互相指正。”众同窗也纷纷还礼。心里对苏录的印象大为改观。不说别的,单这份不卑不亢,就把无事生非的程家三兄弟给比下去一大截……

  程万范怏怏将作业还给了马斋长,一脸不可思议回到座位上,跟两个兄弟小声议论道:

  “真有人能一夜之间就学会破题?”

  “不可能,那他成神童了。”

  “军户家里能出神童?我把砚台吃了……”

  “没错,他要是神童,还能考最后一名?”

首节 上一节 44/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