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 第38节

  再往左,便是详细的户口档案。共分两类,一类为在役。共有两正军两余丁,其中大伯的名字‘苏有金’,便赫然列于两正军之一。

  其余则为未补役,共有十五男丁,老爷子、大哥、老爹都在其列。最后一个名字正是苏淡,看那鲜亮的墨迹,确实是刚加上不久。

  至于女丁,则分列于各自丈夫名后,并未单独分类。

  那书办又根据大伯提供的信息,在苏淡之后另起一列写道:

  ‘一名苏录,苏有才之子,弘治四年九月二十四生人。母王氏,已殁。严侍下。’

  书办写完搁下笔,请大伯过目无误后,便拿去给千户大人用印。

  虽说如今当兵的地位低下,但正五品的千户大人,地位怎么都不算低了。尤其在太平千户所这一亩三分地上,那马千户更是大权在握,所有人都要仰他鼻息。

  哪怕牛气冲天的程相公,在马千户面前也得客客气气的。

  所以马千户已经有官体了,通常来办事的下级军官根本见不到他,哪怕是来送人头……呃不,上户口的。

  苏有金也没奢望能跟千户大人见个面,就跟苏录老老实实等在户房。

  谁知没过多会儿,那书办便去而复返,招呼他二人道:“快跟我来,千户大人要见你们。”

  “是吗?”大伯吓一跳,手足无措道:“为,为了啥事?”

  “我哪知道,看了你家的户帖,就说叫你们来一趟。”书办催促道:“快点吧,千户大人性子急。”

  “哎,好好。”大伯赶紧一边往外走,一边整理自己的青色团领袍,还小声问苏录道:“快看看,有没有不板正的地方。”

  “都很板正。”苏录没想到大伯这么紧张,只好给他打气道:“十分气派。”

  这话倒也不假,苏有金膀大腰圆,豹头环眼,很有古代将军范。

  就是那两条腿筛糠一般,很是毁形象。

  苏录只好模仿老爷子,在大伯耳边低喝道:“站直了,别丢份儿!”

  大伯闻言一个激灵,进门之前,两条腿居然神奇地捋直了。

  ~~

  千户所签押房内。

  马千户穿一身蓝绸暗花缠枝纹团领衫,头戴网巾,蓄着一口修剪整齐的美髯。

  他其实跟老爷子同年,但保养得宜,看上去比老爷子年轻了十岁不止。

  大伯赶忙带着苏录行礼,高声道:“卑职二郎百户所小旗官苏有金拜见千户大人!”

  “有金啊,我和你爹共事多年,不必拘礼。”马千户微微抬手示意伯侄俩起来说话。他今天可能是心情不错,看不出脾气急躁的一面,和颜悦色对大伯道:

  “他身体还好吗?”

  “托千户大人的福,家父身子骨一向硬朗。”大伯忙道。

  “那就好。让他别整天在家里窝着,有空来所里坐坐嘛。这人上了年纪,就老想起当年的事儿了。”马千户一脸缅怀道:“想跟老朋友见见面。”

  “是,卑职一定把话带到。”大伯赶紧应下,当然也不会把千户大人的客套当真。

  “这是你侄子?”马千户又看向苏录。

  “是。”苏有金赶忙点头道:“这是我二弟的小子,今年考上太平书院了。”

  “是吗,这么厉害。”马千户双手抵着下巴,松弛感十足道:“没记错的话,你儿子也在太平书院吧?”

  “是,劳大人记挂,犬子今年就要应县试了。”苏有金头一次说话硬气了一些。

  “哦?那不就下个月?快给考上个秀才吧,也给你爹好好出出那口气。”马千户又跟大伯寒暄了两句,这才进正题道:

  “对了,听老刘说最近庙会上风头无两的‘甜水记’,当时走的是你的门路?”

  “呃……”大伯这才明白千户大人找自己的原因,忙点头道:“区区卑职有什么门路可走?不过是受同乡所托,求所里和大人赏口饭吃。”

  苏录心里也咯噔一声,不会吧,这么快就让人盯上了?

  “哈哈哈。”马千户才不信,苏有金在这里头没好处呢。他笑道:“有金是个规矩人啊。甜水记也很规矩,听说庙会期间,所里收上来的门摊费,有一半是他们家交的。”

  “啊?”苏有金登时一脑门子汗,这不成纯纯出头鸟了吗?

  但自己官卑人轻,倘若不把钱交足了,甜水早就卖不下去了。

  “卑职只是嘱咐他们一定要足额纳税,没想到他们居然交了这么多。”他擦擦汗,心乱如麻道。

  “不是他们交得多,是别人家都偷奸耍滑,没一个肯按十抽一来交的。”马千户赞许道:“放心吧,这样的诚信商户,是我们千户所要重点保护的!”

  “卑职代他们谢千户大人恩德。”苏有金赶忙深深作揖。

  “不过呢,堤高于岸,浪必摧之。他们的买卖这么好,很容易招人眼红啊。”马千户叹气道:“听说那老板娘还是个寡妇老婆。”

  苏录不禁目光一凛,这老棺材瓤子想干什么?

  “是。”好在苏有金还没失了计较,赶忙苦笑道:“可不是嘛。她还是程相公的女儿,这压力就更大了。”

  “是吗?”马千户闻言难掩失望之色。以他的段位虽然不必在乎什么秀才相公,但有本事把状告到省里的秀才,就另当别论了。

  他可见证了当年程秀才把状告到提学面前,引得中丞侧目、都堂震怒的全过程。哪敢触这个霉头?

  “是啊。程相公嫌她抛头露面,有失体统。初六那天,在甜水摊前盯了一天。好说歹说才同意她干到十五再回家。”苏有金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有一天,要扯程相公的大旗。

  “咋,这么赚钱的买卖,干完十五就不干了?”马千户眉头一皱。

  “确实可惜。”苏有金叹气道:“但她也不能把娘家爹气死呀。”

  “是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马千户挠一挠太阳穴,沉吟片刻道:“在庙会上摆摊确实不太雅观,不如找个铺子安顿下来。成了坐商,程相公就不用担心她抛头露面了吧?”

  “那是自然。”苏有金苦笑道:“但实不相瞒,那老板娘夫家沉了船,给她留下一兜子债,还不知什么时候能还清呢,哪有钱再赁门头?”

  “这好办。”马千户忽然展颜笑道:“我家正好闲了间铺面,位置还不错,也不要她租金了,让她看着折成点儿股份就行。她要是愿意呢,你就再来同我说。”

  顿一下,又假模假样地叮嘱道:“千万不要为难人家,不答应就算了。”

  “是,卑职一定把话带到,尽快回禀大人。”苏有金赶紧应下。

  ~~

  从千户所出来,大伯满脸的虚脱。到庙会小吃摊上,要了碗散烧,也不管难不难喝了,干下去半碗才吐出那口浊气。

  “饿了吧?”大伯又给苏录点了碗抄手,自己要了碗素面。

  这才低声道:“万没想到,来给你上个户都这么刺激。”

  “是啊,没想到堂堂千户大人,居然看上了咱们这点小生意。”苏录小声道。

  “甜水记可不算小生意,整个太平镇都没比它更挣钱的了。”大伯冷笑道:“一开始他想不花钱,就把甜水记据为己有,老王八蛋惯会这一手!”

  “幸好大伯机警,提前堵死了话头。”苏录诚心实意地赞道:“那种时候,大伯能一直保持清醒,实属不易。”

  此言不虚,一旦让马千户露出了那种意思。哪怕为了面子,他也不会轻易放弃的。

  “嘿嘿,老子一直清醒地很。”大伯得意地呷一口散烧,吹嘘道:“我在他面前那都是故意示弱,兵不厌诈懂吗?”

  “厉害,大伯还用上兵法。”苏录吹着碗里的热气赞道。

  “大伯的道道深着呢,学吧小子,够你学半辈子的。”大伯挑一筷子素面,又发愁道:“你说这事儿,该怎么跟老板娘说?”

  “该怎么说怎么说。”苏录道:“我们只是小股东,决定还得老板娘来做。”

  “她肯定要问你爹,呃,咱们的态度。”大伯道。

  “大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苏录笑道:“我现在要以学业为重,不能分心了。”

  “这不还没开学吗。”大伯却不放过他。至少在做生意这方面,大伯是很服他的。

  “我觉得还想干的话,就不得不答应。”苏录只好道。

  “确实,要是不同意,就别想在太平镇上卖甜水了。”大伯深以为然。

  “如果他们只要干股,不插手经营的话,说不定能坏事变好事。”苏录缓缓道:“他想要分一杯羹,我们也想背靠大树好乘凉,大家各取所需吧。”

  “嗯。”大伯赞同道:“千户大人的旗号,至少在太平镇上,还是很好使的。”

第48章 入学

  正月十六,书院正式报到的日子。

  苏录又跟苏淡来了趟镇上,两家还派出四位男丁持械同行。

  两人的学费加起来有七八贯,这可是一笔巨款啊!家里哪能放心,两个半大小子带这么多钱出门?

  苏录上次来书院,光顾着考试去了,没顾上好好参观一下。这回才有心情看个仔细——

  只见这书院占地广阔,屋舍院墙清一水都是白墙黑瓦,采取传统的中轴对称、纵深多进布局。

  第一进位于大门和二门之间,是一个宽阔的广场,中间一条笔直的通道,左边设有祭祀孔子的专祠,右边则是一座集会、讲学用的明伦堂。

  苏有才告诉苏录,这是遵循了左庙右学的传统,虽然太平书院并非官学,但同样是严格按儒家的规矩建设的。

  进了二门便是第二进,也就是当初笔试的地方,同样由一条甬道均分左右,两侧各有两排宽敞明亮的屋舍。这里就是他们日后上课的讲堂。

  新生就在此处报名。明志斋、笃行斋、省身斋,三座讲堂敞着门,门口各贴着张新生的名单。

  苏录和苏淡都被分进了省身斋,两人进去讲堂,里头有书院的先生,为他们办理报名事宜。

  两人行礼之后,苏录出示了他俩唯一一本军籍黄册。他比苏淡大一个月,自然就是这个‘家’的兄长了……

  其实先生对此司空见惯,他还遇到过五个学生共用一个户口的呢。核对了两人的姓名家世、出生年月后,便让他俩在花名册上签名,然后一人给张条子,叫他们到中堂门内的司务房交费。

  还给他们一人一张校规,命他们回去背熟,明日开学便会检查。

  中堂门内便是第三进院落,也是中心位置,书院师长办公的道南堂,以及最重要的藏书阁,便坐落于此。

  道南堂两侧设有司务房和绳墨房。前者是处理书院各种杂务的,后者则是学生闻之色变的教导处。

  两人在司务房外排了一会队,交上了两贯学费和一千五百文的杂费,又凭着收条领取了两套崭新的黑边条白色圆领,一顶黑色绉纱制成,内部衬以漆丝藤的儒巾。还有两条黑色锁边布腰带。

  书院要求十分严格,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衣着整洁,还得着统一的服色,不准穿自己的衣服。所以发了两身院服,以供换干洗湿。

  此外,所有要上交的作业,都必须写在书院统一制作的作业册和习字册中。本册按需发放,每人先各发两本,然后凭旧领新。

  就连书写用墨都要用书院统一发放的墨条,处处都透着正规。

  当然,所有的正规都是用钱换来的……

  ~~

  物品领取完毕,两人来到第四进院落。

  这里是师生的寝舍,还有一排‘半学舍’。

  那‘半学舍’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曰:‘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鹄;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

  所以大概是自修室之类。

  两人按照司务房给的纸条,找到挂着‘壬’字房的寝舍,进去一看,好家伙,整个寝舍就是一张大通铺。

  这时寝舍内已经来了不少学生,有的在收拾床铺,还有的在聊天破冰。

  苏淡看一眼墙上的铺位号码,不禁咋舌道:“乖乖,十人睡一间。”

  “不然也不可能免费让你住。”一个同窗从铺上跳下来,笑嘻嘻拱手道:“在下器宇轩昂李奇宇,幸会幸会。”

  “二郎苏录。”

  “二郎苏淡。”哥俩也通名报姓。只见那李奇宇生得也算眉清目秀,只是说话时眼梢上挑,双目透着贼光。薄薄的嘴唇还微微带点讥笑,像只偷桃子的瘦猴。反正跟器宇轩昂扯不上半点关系。

首节 上一节 38/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