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 第13节

  “是,我只是不想干活。”苏录点点头。

  “我猜也是,你才识几个字,拿什么考书院?”众少年哄笑道。十三四岁的小子,最爱专捡不中听的说,来证明自己不是小孩子。

  “说什么呢?”苏浪不高兴了,呵斥众人道:“不会说话就闭嘴!”

  “好好,他能考上。”少年们便阴阳怪气道:“你也能考上,你们俩都能考上,这下行了吧?”

  “承各位吉言。”苏录一直面带微笑,还拉住了气愤的苏浪。

  以他的心理年龄,还不至于被一帮小崽子气到。

  当然,少年们也不会在他身上浪费太多时间。他们今年都要考太平书院,抓紧时间背书才是正办。

  苏录见状,也在心里开了个番茄钟,默默复习起今日的功课来。

  几个少年单背了一会儿,觉着无聊,便互相考校起来,由一个人出题说上句,其余人抢答下句。这么看来,读书的孩子和不读书的,玩不到一块儿也正常。

  他们考校的是书院口试的内容,苏录还是头一回见。正好一个番茄钟结束了,他便认真观摩起来,发现还真挺不容易的……

  少年们当然是怎么刁难怎么来,非但都集中在了《小四书》和《小学》上,而且出题基本不超过四个字。答题者得先从记忆中定位到出处,然后再一字不差的背下来,还是非常考验记忆和反应的。

  “其三。”这时,轮到瘦高个儿出题了,他更是刁钻到姥姥家了。

  “其三?这是啥子题吗?”众少年直挠头,全都被考住了。“你扯把子呦?”

  “放心,不是扯把子。”瘦高个摇头道:“所有书里就一个‘其三’。”

  少年面面相觑了一阵,有人道:“提示一下,在哪块儿的吗?”

  “考试的时候,也会提示吗?”瘦高个却不通融。

  “算了算了,这题不会了。”少年们无奈道:“这把算你赢。”

  少年们刚要放弃,却听有人开口答道:“其三,胜己者厌之,佞己者悦之。唯乐戏谈,莫思古道,闻人之善嫉之,闻人之恶扬之,浸渍颇僻,销刻德义。簪裾徒在,厮养何殊。”

  “就是这个,一字不差,佩服佩服!”瘦高个竖起大拇指。

  “厉害啊……”众少年不禁目瞪口呆加心塞,因为答上来的那人,正是他们瞧不起的苏录。

  “厉害啊,秋哥儿!”苏浪却一把搂住苏录的脖子,高兴道:“嚼精儿出的题,向来十回答不上一回!”

  苏录已经知道,方言里‘嚼精儿’是指那种毒舌刁钻,好刁难别人的家伙。便笑笑道:“我恰好刚学了,能想起来很正常。”

  “原来如此。”少年们恍然,顿时没那么心塞了。

  “是啊,你们背得早,记不清很正常,回去稍加复习就想起来了。”苏录微笑着鼓励他们。

  “那是当然了!”少年们属于顺毛驴,一哄就高兴,这下也开始你一眼、我一语,跟他说话开了。

  “秋哥儿,你‘四书章句’也背的这么熟?”

  “还没开始学。”苏录实话实说。

  “那哦豁了。”少年们不禁惋惜道:“早两年用功,说不定还有戏。”

  “没事,你们能考上就行,我就当跟着长长见识了。”苏录微笑如故、八风不动道。

第16章 春哥儿,春哥,你真了不得!!

  这时,一阵隆隆鼓声敲响,宣告下沙仪式要开始了。

  少年们赶紧散开,持旗立定。

  请来的乡村锣鼓队吹吹打打,把苏氏族人全都唤进了酒坊的场院。

  卯时三刻人到齐了。苏有彭引着两位老者登上了临时搭的木台子。

  拄着杖的白发老者,是苏氏一族的族长苏大祥,苏录该叫大爷爷。一边头发花白的圆脸老者是苏氏酒坊的大掌作,名叫苏大吉,苏录叫七爷爷。

  酒坊中却没见到苏录亲爷爷的人影,原因大家都知道,也没人会说什么。毕竟老爷子为族里,把官帽子都丢了……

  两位老人后头,跟着四个头戴儒巾,身穿黑缘白色圆领的后生。他们便是苏家在太平书院读书的子弟——其中面如冠玉、玉树临风、风华正茂的那位,就是苏录的大哥苏满。

  也难怪大伯娘整天把他挂在嘴上,谁生这么个好儿子谁都骄傲。

  待两位老者站定,苏有彭便高声道:“弘治十六年,重阳下沙第一项,祭天祭祖!”

  “祭天祭祖!”打旗的龙套们便一起高喊。

  然后便见春哥儿和他三个同窗,一手持扇一手持笙,跟着乡村乐队的伴奏,跳起了‘翟龠舞’。

  也不知道是他们水平不行,还是舞蹈本身的问题,苏录只见春哥儿四人反反复复就是交十躬身、跷足垂手几个动作,单调僵硬,毫无美感。

  但这舞只有儒生可以跳,所以就显得挺神圣。

  又听春哥儿四人唱道:

  “重阳吉时,虔祭天地,敬奉先祖,祈赐甘醇。

  佑我后嗣,此酿顺遂,祖业兴旺,福荫子孙。”

  “请水供水!”接着,苏有彭又带着龙套们喊道。

  数条大汉便提着偌大的樟木水桶,来到酒坊的水井边,开始摇辘轳打水。

  井里已经被预先掏干净,打上来的水清澈见底。但这口井并非郎泉井,虽然也清冽甘甜,可酿出来的酒总是比郎泉井差点意思。

  但眼下也只能这样啦。

  大汉们打满水,便拎到台前,依次倒进六口大铁锅中。

  待到六口铁锅都被装满,苏有彭又高唱道:“敬献祭品!”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苏录便见二哥和另外三个强壮的族人,用门板抬着头刚杀好的大肥猪,颤歪歪登上台来。

  族长和坊主焚香祷告,率众跪拜天地祖宗,祈求保佑接下来一切顺利,酿出好酒。

  待献祭完毕,苏有彭高声宣布道:“起火煮水!”

  春哥儿等人又唱曰:

  “赤虺吐纳玄珠沉渊,坤舆载魄兑泽含章。”

  苏家的男丁们便引燃了锅底堆积的木柴,熊熊烈火开始烧煮锅里的水。

  “润粮!”这时,大掌作苏大吉一声令下,工人们便抬着今年的新高粱,鱼贯来到场院中,哗哗倒在了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后面还跟着老师傅,拿木耙将高粱归拢成一堆堆。

  待堆好高粱,铁锅中的水也开了。老师傅便改用大木勺舀了开水,一勺勺泼在高粱堆上。

  开水一泼上去,工人们便拿着木锨迅速翻动搅拌,使高粱吸水均匀。老师傅还拎着木桶往新粮中倒入上一年的母糟……

  吸足了水分的润料,将堆积五个时辰,等夜里才会上甑蒸熟,之后摊晾、堆积、入窖发酵……更非一朝一夕之功。

  所以在润粮之后,今年的下沙仪式就圆满结束了。

  不光族人们打道回府,酒坊的工人们也各回各家,吃饭休息,等傍晚时再回来蒸粮。

  ~~

  苏录等着苏泰出来时,便见大伯全副武装,带着几个手下立在酒坊门口。

  “大伯这是干啥?”看他如临大敌的样子,苏录奇怪问道。

  “镇场子呗。”大伯用刀柄正了正头盔,煞有介事道:“程家也在举行下沙典礼,每年这日子,两家老是别苗头,很容易起冲突的。”

  “哦。”苏录点点头,有些不解道:“没看着程家跟咱们别苗头啊?”

  “对啊。”大伯也纳闷道:“往年他们又是游街,又是放炮的,今年咋这么老实?”

  “那不挺好吗?乡里乡亲的,整天斗来斗去有什么意义?”一袭白袍的春哥儿,从酒坊昂首而出,夏哥儿跟在他身后,手里拎着一刀肉,活脱脱公子与保镖。

  “哎哟,好儿子。这话可不能乱说,让长辈听见了要生气的。”大伯赶紧把手指压在嘴唇上。

  “是。”春哥儿冷笑一声,却没再发表议论。

  “快家去吧,你娘盼了你好几天了。”大伯对儿子和颜悦色道:“我去所里脱了这身也回家过节。”

  “是,父亲。”春哥儿目送父亲离开,这才昂首往家走去。

  夏哥儿赶紧跟上,还不忘拉着秋哥儿一起。

  好嘛,这下公子又多了个书童……

  这还是春哥儿两个月来头一回回家,所以苏录之前根本就没跟他接触过。此时见他冷面冷语,一副生人勿近的高冷架势,苏录也不愿自讨没趣。

  苏泰更是个从不主动开口的闷葫芦,哥仨走出半条街去,竟是一句话没说。

  苏录觉得有些尴尬,心说要是大哥觉得尴尬,自然就会开口。要是他不觉得尴尬,我开口反而会更尴尬……

  于是他硬忍住没开口,结果一直走到家,哥仨还是一句话没说,简直尴尬到家……

  好在有小金宝,她从楼梯上冲下来,欢呼一声道:“锅锅回来喽!”

  一直冷面杀手一般的春哥儿,这才绽开一丝笑容,双手去接小金宝。

  谁知金宝从他腋下穿过去,熟练地投入了苏录的怀里。

  苏满笑容不减,悬在半空的双手顺势向上,伸个懒腰化解了尴尬。

  大伯娘也迎出来了,见状生气道:“死丫头,没看见你大哥回来吗?”

  “母亲无妨,金宝记性不好,儿子每次回来,她都会忘记我。”苏满淡淡道:“过一会儿就想起来了。”

  说完他先向母亲行礼问安,接着变戏法似的掏出一串冰糖葫芦,在金宝面前晃了晃。

  “糖球大锅!”金宝一下就把他认出来了。因为二郎滩并没有糖葫芦卖,只有书院所在的太平镇才有卖。

  金宝伸手去抓糖葫芦,苏满顺势把她抱到怀里,同时看一眼苏录,幽幽道:“你也还没叫我呢。”

  “大哥。”苏录赶紧笑道:“看大哥太严肃了,小弟不敢开口啊。”

  “哪儿的规矩都是——见到兄长要先开口问安,你不开口叫我如何开口?”苏满说完也不理他,抱着金宝就上楼了。

  “……”苏录目瞪口呆看着春哥儿的背影,没想到是这么个原因。

  苏泰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道:“大哥打小就认真要强,你别往心里去。”

  “怎么会呢,以后我就知道了。”苏录笑笑,哥俩并肩上楼。

  ~~

  今天还是重阳节,天井里摆上了菊花,每人头上还插了茱萸。

  大伯娘破天荒烧了一桌好菜,红糟炆江团咕嘟着诱人的香气;野葱炒鸡蛋泛着油亮的金黄;菌子豆腐汤清清爽爽,还有藕烩茭白脆嫩可口。

  今天苏满带回来的那刀五花三层,也变成了一盘东坡肉,油光锃亮地卧在大碗里。

  最后还端上来一盘蜜烤山栗,作为饭后甜品再合适不过……苏家虽已没落,大伯娘的手艺却半点没退步。

  不过哪怕每道菜都是春哥儿打小爱吃的,她也绝对不会承认,是因为儿子回来了,才做了这一桌。

  “过节嘛,当然要丰盛一点了。”大伯娘坚持说,这桌菜是为了大家做的,可开席之后,又不由自主地给儿子夹菜:

  “春哥儿吃这个。”

  “儿子尝尝那个。”

  看着面前堆成小山的菜肴,苏满很是尴尬,他又不是小孩子了……

  但他也没说什么,只是把饭碗不着痕迹地往金宝面前推,小妹自会帮他消灭一切。

  老爷子也很高兴,破天荒的没有提前退席,盘腿坐在主位上,喝着小酒跟大孙子问长问短。

首节 上一节 13/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